隨著各國飲食文化的相互交流,在中國美食走向世界的同時,世界的美食也慢慢地進入中國人的生活中,國人印象最深的應該就是西餐廳了吧,最能夠體現西方人的飲食習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前往西餐廳的次數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其中的氛圍,無論是情侶之間的約會,還是朋友之間的約飯,又或者是家庭的聚餐,西餐廳都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並贏得了眾多國人的青睞。
西餐和中餐之間畢竟是存在很大的差異的,外國人因為不懂中國的飲食文化曾經鬧過很多的笑話,比如說帶著皮吃粽子,直接敢啃皮蛋等等,其實中國人如果不懂西方飲食習慣的話,同樣也是會鬧很多消化的。
在西餐廳中,我們必點的餐就是牛排了,跟牛排一起的附屬品有很多,比如在牛排的盤子上一般都會有一個半熟的雞蛋,如果不懂怎麼吃的人,就會直接將雞蛋吃掉,如果能夠接受溏心雞蛋的人,這樣的吃法也沒有問題。
如果吃不慣溏心蛋的人就要吐槽了,其實這一個蛋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將雞蛋翻一個面,用盤子上的餘熱就可以將雞蛋的另一面煎熟,這樣就可以吃到接近全熟的雞蛋了;另一種用牛排蘸雞蛋液來吃的,這樣吃的話,不僅雞蛋不腥,而且牛排會更加嫩。
去西餐廳吃牛排的時候,在上牛排之前,服務人員會上一個不算小的麵包,這是什麼意思?為何要送麵包?其中有「貓膩」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如果不懂的話,將這一份麵包吃完之後,就不用吃牛排了,快來看看都有什麼作用吧:
1.解膩
我們知道牛排使用油煎出來的,而且肉的本身也是具有油的,所以在吃起來的時候難免會感到非常的膩,而這個時候吃一點麵包,能夠很好的解膩,有的西餐廳還會為顧客送上一份檸檬汁,也是幫助顧客解膩用的。
2.解悶
在任何餐廳裡吃飯,當電完餐之後,都不是馬上就能夠做出來的,所以為了不讓顧客在等牛排的時候無聊,送上一份麵包,小吃一點,能夠幫助顧客緩解在等牛排時候的焦急心情,不過千萬不要把麵包都吃完了,否則,當牛排上桌的後,你就吃不下去了。
3.吃飽
去西餐廳吃飯的人,多是為了牛排而去的,對於飯量比較小的人來說,吃一份牛排就飽了,可是對於飯量比較大的人來說,吃一份不飽,吃兩份吃不了,為了緩解這樣的尷尬,送上一個麵包,就可以解決大飯量的人吃不飽的問題了。
現在知道了吧,一個小小的麵包有這麼多的作用呢!你經常去西餐廳吃牛排嗎?還有很多人選擇自己在家煎牛排,在選擇牛排的時候,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牌子,否則很有可能買到「合成牛排」。
關於吃牛排,你們有什麼有趣的事情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