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餐廳,點了一份全熟的牛排,服務員小聲的說:白吃
牛排在我們中國人的餐桌上出現的還是比較少,只有外國人才會更加的鐘愛它。所以它也是一個外來美食,在西餐廳中,非常的受歡迎,是人們去時必點的食樣。上次因為工作的關係,我的工作對接夥伴是一個年輕的德國小夥。為了附和他的飲食習慣,我們通常都在西餐廳裡就餐,西餐一般以刀叉為餐具,以麵包為主食,多以長形桌臺為臺形。自認為吃過西餐的我對西餐應該能應付自如,不巧的是,跟他剛去第一次就出醜了。
去西餐廳就餐,牛排仿佛是一道必點美食,我們也不例外,但當服務員問到要幾分熟時,我點了一份全熟的,而夥伴卻點了一份3分熟的。服務員聽到後聚在一起小聲的說我白吃,不一會兒,牛排就上桌了,只見夥伴的牛肉雖然外表看起來已經發乾黃色,但用刀一切,裡面紅色的血水就流了出來,讓人一看就有不好的感覺。牛排3分熟,裡面有血水,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但讓我意外的是,夥伴把一顆檸檬擠上幾滴檸檬汁在血水上,然後撕下麵包,沾著吃。還說這樣吃非常的鮮美。
血水在我們的印象中,那就是肉類殘餘的血液和水的混合物。不僅腥味重,還會危害人體健康。難道外國人就不愛惜自己的身體嗎?錯,其實外國人吃的所謂的血水,並不是我們口中所說的血水。牛排裡流出來的紅色液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血水,其實並不是血,它叫做「肌紅蛋白水」,也就是牛肉身上的一個小組織。它能讓肉吃起來很嫩,還很好吃,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一些看起來不熟的牛肉口感卻很好的原因了。
這可能也是外國人吃肉從不焯水的原因吧,我們在吃炒肉前,都很喜歡先用開水焯一遍血水,認為這才是最正確的吃肉方式。卻不知道我們所說的血水裡,雖然有少量的血,但裡面更多的是肌紅蛋白。而且牛肉在全熟的狀態下,裡面的肌紅蛋白就會被高溫破壞,這也就是服務員說我白吃的原因吧。但是我們還是會認為血水非常的難看,甚至吃的很有壓力,所以我建議牛排在加工前應該用廚房紙多粘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