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電影《沙漠之花》裡了解到非洲流行了3000年的文化習俗:割禮
在非洲的3000年封建文化裡,始終保持著「女孩必須進行了割禮,才是貞潔」的思想。當一個家庭的女孩長到3歲時,父母就要讓女孩進行割禮儀式,因為在他們看來,兩腿間的器官不純潔,只有進行了割禮,才能重拾女孩的純貞。
第一次割禮:
在這個影片中,女主回憶了自己在3歲時接受的這一慘無人道的儀式,她被媽媽放在一個石頭上坐著,割禮師面無表情的向她走來,然後拿出一把血跡斑斑的刀片伸向她瘦弱的身體……
最後,割禮師會用槐樹尖刺將傷口縫合起來……
這僅僅是女性接受割禮的第一道關卡,然而,因為文化環境的惡劣和醫療的不發達,很多女孩在這第一次割禮儀式中,就因失血過多而結束了生命。
甚至還有許多女孩因為接受割禮後,傷口感染而命喪黃泉。
而在這一部影片中,3歲的女主也曾因為傷口感染高燒不斷,但幸運的是,最終還是僥倖活了下來。
第二次割禮:
在非洲割禮文化中,3歲割禮只是女性接受鬼門關考驗的第一道關卡。因為,倖存者在長大成人後,還會進行人生的第二次割禮考驗:
當接受第一次割禮後的女性僥倖存活下來後,長到成年嫁人之時,還要經受第二次割禮:新婚之夜,新郎會用刀片將其割開,然後再進入新娘體內……
在這個缺乏科學的人文思想家,割禮儀式竟然延續了數千年,而這3000年的不斷進化和演變過程中,割禮文化竟然始終不變。
在幾乎所有的非洲人民思想中,他們始終堅信,沒有接受割禮的女兒,身子是不乾淨的,所以必須割除,然後再縫合,以示貞潔和美德。
在非洲過去的文化中始終認為,未受割禮的女孩不僅不能結婚,還會被驅逐家鄉淪為與妓女同樣的等級。
然而,經受過割禮後的婦女,並沒有因遭受了這一打擊而在地位上有所提高。不僅如此,在此後的一生中,她們還得遭受身體和精神上的折磨。
在《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中有過記載,人類最早期的原人來自於非洲。但是,在後續的進化與發展中,非洲並沒有得到同步進化。
假定人類最早期發展出自於非洲,按著進化過程的發展,當其他不同種族人群開始以定居發展糧食和牲畜時,最原始的非洲卻依然過著居無定所的狩獵生活。
早期的狩獵生活,導致這一族群的人沒有過多的糧食生產和儲備,更沒有馴養牲畜而獲得更多營養,在缺乏這些因素下,狩獵民族只能以控制人口發展來維持生存。而在早期的進化過程中,人口和糧食、營養的缺乏,在智力發展方面也會更低下。
相比其他脫離早期非洲部落的族群,因為定居生活,大量的馴養植物牲畜,足夠的糧食來源和儲備,營養的供給,導致人口上的大量發展,最終解決了生存問題的定居民族,開始以馴養大型動物而佔得戰爭優勢。
而同比進化過程相對落後的早期非洲部落,在意識到狩獵只會將大量動物造成滅絕,切斷自己的糧食供給,長期的不定居導致種植業的不發達和人口的缺乏,加上戰爭優勢的缺乏之後,才或許意識到自己傳統生存方式上的不足。
於是,在缺乏循序漸進的進化程序之下,早期的非洲部落開始加快對人口的擴充。然而,糧食及牲畜的發展並不能跟上他們統領者想要達到的發展速度。外加他們因為進化的速度過慢,在解決生存問題時,卻無法同步與其他部落進行戰爭武器的抗衡。
最終,外部落的一些馬匹,就足以控制非洲早期部落的發展,更何況是後來的槍炮和病菌。
在一個民族的落後中我們可以得知,當這個民族的某些人無法解決生存問題時,早期的巫師便應運而生。
眾所周知,非洲有很多歷史文化是很缺乏科學性的。在《貧窮的本質》一書中,也講述了非洲因為文化的遺留問題導致的貧窮。
為了解決生存問題,這個部落的某些圖謀不軌者、或是膽大妄為者,會試圖以某種自創文化、天神學說,來說服人們相信上帝所賦予他的權利,讓未經過進化的、無知的人們相信,什麼是好的,什麼又是壞的。例如他們延續了3000年的割禮文化或許也是這麼得來的。
我們也許很難理解在一個無知的圈子裡,為何一個沒有事實根據的文化會延續3000年之久。
但是,有一點我們知道:人類進化必是一種革新,缺乏進化的民族一定更容易受到被那些經受演化的民族帶來的傷害,哪怕只是一個小小的打擊,或許也是致命的。
所以,在人類進化數千年的過程中,如果早期所有的原人都出處相同,後期受環境、地理差異、遺傳等因素帶來的優劣程度也會不盡相同。
而人類發展進化過程,不僅僅發生在早期的部落民族,經歷數千年的演化,今天依然如此!
記住:適者生存和改變,才能改變我們缺乏文化的遺傳基因,才能趕上時代的變革!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