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航班延誤險理賠300多萬被抓,是保險公司玩不起還是觸犯法律

2020-12-06 江南小城小江南

近日南京警方抓獲一名女子,目前,該女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該女子靠自己綜合天氣以及航班以往延誤率進行推算,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理賠獲利300多萬元。

網上兩種聲音比較大:一種是該女子並不是真實出行,是以獲得保險理賠為目的惡意行為,已經觸犯法律;一種是該女子只是利用規則漏洞薅羊毛,並未虛構和故意製造航班延誤,是保險公司自己有漏洞玩不起。

其實保險公司未明文規定購買航班延誤險必須乘坐該批次航班,也未規定個人購買航班延誤險次數,確實有點玩不起仗勢欺人的感覺,有一種給人只準我賺錢,不準你利用我們的漏洞薅羊毛的嘴臉。

刑法第198條規定的保險詐騙罪羅列了五種具體的保險詐騙行為,有其中之一,才可成立犯罪:

(一)投保人故意虛構保險標的,騙取保險金的;

(二)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發生的保險事故編造虛假的原因或者誇大損失的程度,騙取保險金的;

(三)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編造未曾發生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四)投保人、被保險人故意造成財產損失的保險事故,騙取保險金的;

(五)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險人死亡、傷殘或者疾病,騙取保險金的。

該女子真實購買了機票,也是通過正常途徑購買的保險,都是真實存在的事實,不存在虛構行為。

好吧,好像還真的沒有觸犯保險詐騙罪。

我倒是覺得保險公司該做的是不上自己的漏洞而不是去起訴該女子,航空公司倒是可以起訴該女子。

該女子先買機票,航班沒有延誤就退票,這一惡意行為嚴重浪費社會資源,破壞了航空公司的正常經營。

擾亂社會公共秩序或許更適合,而不是保險詐騙。

相關焦點

  • 女子薅保險公司羊毛,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抓,網友:延誤怪我咯?
    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公告稱破獲一起利用航班「延誤險」騙保的案例,就是典型的「羊毛黨」在出手了。航班延誤險,在很多人眼裡顯得有點「雞肋」,花了20買的延誤險,雖說理賠可以賠付200到300元,但為了這幾百塊還要填寫各種申報資料,再跟保險公司逐一對接申請。
  • 購買航班延誤險「薅羊毛」300萬被抓?可能真的沒犯罪!
    某保險公司在4月份向南京警方報案,稱在進行航空延誤險理賠時發現多個不同的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後通過警方調查發現,來自青島的女子李某,在6年間通過航班延誤險的漏洞,詐騙合計金額將近300萬元。是什麼樣的高智商能夠發現如此「商機」?其實不然,她用的可能是每個人都能想到的笨辦法。首先,李某以購買理財產品為名。
  • 女子靠航班延誤騙保300萬被捕,玩不起就翻桌子?
    問法網小編獲悉,6月10日,南京當地媒體報導稱,女子李某使用本人和親友的證件號碼頻繁購機票和航空延誤險,並頻繁理賠,近五年內獲利近三百萬元。南京鼓樓警方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警方同時表示,其詐騙金額已達到保險詐騙罪的追訴標準。
  • 女子買航班延誤險獲賠被抓,網友怒了:自己定的規則,玩不起就抓人
    經查,李某自2015年,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靠自己估摸成功的近900次飛機延誤,累計騙取保險理賠金高達300多萬元。 據民警介紹,在購買航班之前,李某會對航班以及當地天氣進行分析。在網上綜合評論找了一些延誤率非常高的航班,起飛的時候再去看它的天氣,她在心裡估摸後再去購買航班對應的延誤險。目前,她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 上遊法律圓桌:女子買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被拘,到底犯不犯法?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新聞事件:女子涉嫌5年詐騙900次獲利300萬4月27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鼓樓派出所接到某保險公司負責人陳先生的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陳先生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保險詐騙。
  • 知乎精選 | 購買航班延誤險理賠300萬被抓,到底涉不涉及犯罪?
    購買一份保險的保費大概是40元左右,保險公司因飛機延誤而賠付的金額在400到2000不等。如果延誤時間長,賠付的費用甚至可以達到七八千元。在李某的筆記中,航班的延誤時間、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一條條、一筆筆都記得清清楚楚。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
  • 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多萬!是「薅羊毛」,還是騙保犯罪?
    利用900多次延誤「獲賠」300多萬女子涉嫌詐騙被刑拘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業的工作經歷,她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預測容易發生延誤的航班,使用親朋好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多份航班延誤險,待航班延誤後隨即申請理賠。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險理賠300萬被抓!網友怒了!律師這樣說!
    航班延誤,是很多人所不願遇見的,但女子李某卻十分樂於這種情況的發生。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300餘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根據通報,警方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民警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多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理賠金賠付到具體保險人以後,下一步都會把理賠金轉到李某手裡。
  • 女子靠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抓,是巧用規則還是保險詐騙?
    她首先在網絡上精心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詢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如果找到了存在較大延誤可能的航班,李某就會使用不同身份購買機票並大量投保。如果航班不會延誤,她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以便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有意思的是,李女士經過900多單下來,獲得300萬元的賠償金。
  • 鄧學平:購買航班延誤險理賠被抓?這可能真不涉及犯罪
    媒體報導,一位李姓女子因為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目前已被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以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刑事拘留。不過,網絡上許多網友都認為這樣定罪太牽強。案情經過大致是這樣的: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她首先在網絡上精心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詢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
  • 女子利用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捕 網友怒了:怎麼能算騙保呢?
    在李某的筆記中,航班的延誤時間、投保的保險公司、索賠的金額,一條條、一筆筆都清楚地記錄著。李某就是通過購票來虛構行程,之後利用延誤索賠來達到騙取理賠金的目的。經初步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共實施詐騙近900次,獲得理賠金近300萬元。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抓!網友怒了:這也算騙保?是否構成...
    300多萬元理賠金。根據通報,警方接到某保險公司報警稱,在機票延誤險賠付時,發現以李某為首的多人,使用不同護照號身份證號,多次進行理賠,懷疑公司可能遭遇了保險詐騙。民警通過偵查發現,李某等20多人自2015年至2019年,在各大保險公司頻繁申請航空延誤險。理賠金賠付到具體保險人以後,下一步都會把理賠金轉到李某手裡。
  • 航班延誤險理賠 想說愛你不容易
    今年6月,「女子利用航空險漏洞『薅羊毛』獲利300多萬」一事曾引發熱議,據南京警方通報,該女子曾利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為近900次延誤理賠。據業內人士透露,此事爆出後,多家保險公司立即修改理賠規則。這些事件顯示了航空延誤險背後的困境:保險公司為防有心者利用航班延誤險獲利,設立了更高的理賠門檻,卻導致普通航空險消費者理賠難度不斷加大。
  • 封面深度|詐騙還是無罪?女子薅航班延誤險羊毛 獲利300萬引爭議
    在購買航班之前,她會對航班及天氣進行分析,並從親朋好友處騙來身份信息和銀行卡,用以購買多份航空延誤險。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據警方披露,從2015年至今,李某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理賠金高達300多萬元。
  • 南京女買延誤險獲賠300萬被抓,天才還是罪犯?保險公司輸不起?
    她首先在網絡上精心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詢該航班的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如果找到了存在較大延誤可能的航班,李某就會使用不同身份購買機票並大量投保。雖然李某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但她會關注這些航班的動態。如果航班不會延誤,她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以便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通過這種方式,李某在近四年內共獲得保險理賠金近300萬元。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三百萬被抓,這樣薅羊毛算不算違法
    據媒體報導稱,當地警方抓獲了一名利用航班延誤實施保險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 經查,從事過航空保險工作的李某自2015年以來,多次用親戚朋友的身份信息,結合自己的「經驗」預測出近900次飛機延誤,包括分析航班延誤率、考察極端天氣、用不同身份大量購買延誤險等手段,近年來累計騙取保險理賠金高達300多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騙保「慣犯」。
  • 女子購買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保險公司該願賭服輸嗎?
    最近,有一件事轟動了保險業和航空業,一女子通過購買航班延誤險,3年時間總公獲利300萬,被保險公司上報公安機關並將其拘留。看到這則消息的時候我們很多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保險公司這麼聰明的公司,保險產品都是其頂尖的精算專家設計出來的,怎麼還能被人鑽了空子呢?
  • 網友投訴太平洋保險公司飛機延誤險理賠難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 王麗媛)「太平洋保險公司太欺負人,服務差,我購買飛機延誤險理賠被「踢皮球」了。」近日石家莊網友範女士聯繫到河北新聞網記者,講述了她前不久乘飛機去上海,購買飛機延誤險遭遇「理賠難」的事兒。
  • 法治在線丨是「薅羊毛」還是涉嫌犯罪?專家對買航班延誤險獲利行為...
    根據媒體在6月9日的報導, 李某,曾經有過航空服務業的工作經歷,她根據自身工作經驗預測容易發生延誤的航班,使用親朋好友的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多份航班延誤險,飛機發生延誤後即申請理賠。據統計,從2015年至今,李某利用900次飛機延誤,獲得理賠金共計300餘萬元。目前,李某因涉嫌保險詐騙罪和詐騙罪,已被南京警方刑事拘留。新聞一出,立刻引起公眾關注,有人認為李某真實購買了機票與延誤險,航班延誤真實發生,保險公司也是主動理賠的,怎麼就涉嫌犯罪了呢?
  • 薅航班延誤險羊毛獲利300多萬,利用規則還是騙保?律師:構成詐騙罪
    見習記者丨鄒璐徽「航班延誤,發家致富」,日前,一則女子虛構行程,利用延誤險漏洞獲利300多萬的新聞引起輿論熱議。南京市公安局6月9日發布消息稱,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涉嫌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在該案中,從2015年至今,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的李某,為獲得延誤險索賠,會在網絡上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並使用親朋好友的20多個身份證號以及護照號購買機票,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40份延誤險。如果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便利用航空公司無需本人申請理賠的規則,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