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法拉盛熙熙攘攘 上萬無證商販正佔領紐約

2021-01-11 騰訊網

活螃蟹、鑲著水鑽的內衣、舊鞋、山寨的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手包、一次性口罩、帶有紐約標誌的帽子......紐約人不難發現,沿街叫賣這類物品的小販已經在不知不覺中佔領了各個街區。

一位女士在皇后區法拉盛街邊買金魚。

1。九成商販沒有營業執照

從布魯克林(Brooklyn)到布朗克斯(Bronx)、史坦頓島(Staten Island)和皇后區(Queens),地面上鋪開的摺疊桌和墊子,迫使行人單行或靠邊走,以免被撞倒。在布朗克斯,149街和福特漢姆路(Fordham Road)是熱門地點。布魯克林日落公園(Sunset Park)的第五大道(Fifth Avenue)和法拉盛的主街(Main Street)也是如此,特別是從桑福德大道(Sanford Avenue)的郵局到羅斯福大道(Roosevelt Avenue)的7號地鐵站這幾個街區。

在布朗克斯大街上出售的服裝。

一位顧客在布朗克斯國王橋大街(Kingsbridge Avenue)上瀏覽商品。

法拉盛的街邊服裝店。

在桑福德大道和41大道之間的主幹道上,據《郵報》統計,僅僅只是在街道的一邊,就有27個街頭小販。其中有兩個人拿出了黃色的執照,表明自己是退伍軍人;六個人搖著頭,好像不懂英語,其他人在被要求出示執照時,都轉過頭去或低頭不語。

法拉盛商業改善區(Flushing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的餘殿松(DianSong Yu,音譯)估計,90%的商販沒有營業執照。據倡導組織「街頭小販項目」(Street Vendor Project)稱,在全市範圍內,各類攤販的數量約為2萬。但合法的普通商品牌照持有者,不包括流動食品商販,總共只有幾千人。

「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時期,我們理解,」餘說道,「但我們需要公平對待本地的商戶,他們要支付非常高的租金和稅收。他們被傷害了。」鮑比在法拉盛主街上有一張黃色的執照,他對那些「滲透者」很生氣:「他們在掠奪這個城市的稅收。他們在搶奪退伍軍人的錢。」鮑比告訴郵報,他曾在越南打過仗。

執照是由消費者事務部(Department of Consumer Affairs)發放的。紐約市的非退伍軍人普通攤販執照上限為853個,並根據申請者一年中的申請時間收取100美元或200美元的費用。任何光榮退伍的老兵都可以獲得執照。

2。缺少監管的街邊海鮮安全嗎?

在桑福德和主街你可以找到活的藍蟹。小販們把他們的木筐堆成三層高,以每隻一美元的價格出售這些藍蟹。

街邊成筐的藍蟹

這些螃蟹是否合法或安全,誰都說不準。沒有哪個機構能確切地告訴《郵報》,也沒有人願意承擔監督責任。

紐約州允許在皇后區附近水域捕蟹,但對捕獲量的大小和數量有限制。它只為大宗捕撈發放許可證。

但管理機構——州環境保護部門(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並不要求銷售螃蟹需要零售許可證。而城市衛生部門(The city Health Department)給流動食品商販發許可證,儘管規定他們不能出售生的海鮮,但不對街頭商販進行監督。幾周前,一位小販的妻子不顧丈夫的反對,買了十幾隻。她的丈夫在新冠大流行期間因為慢性肺病沒有工作。

法拉盛兜售各類海鮮的商販們

f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丈夫表示,那天晚上,她咬了一口蟹腿。不久之後,她開始感到不舒服,於是他決定仔細解剖這些殘留物尋找線索。他在螃蟹的肚子裡發現有白色的蟲子。發言人派屈克·加拉休(Patrick Gallahue)告訴《郵報》,衛生部門正在調查此事。

「我也是一個非法小販,」丈夫坦白道,他現在已經70多歲了。「如果你要出去賣,我能理解。為什麼不可以呢?但這種情況已經失控了、離譜地失控了。」

3。「人們別無選擇,只能踩在別人身上走。」

在39街和主幹道上,艾拉·丹南伯格(Ira Dananberg)從他位於法拉盛二樓的店裡俯視著熙熙攘攘的人群。

「我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事情,」在這裡工作了19年的丹南伯格說,「人們別無選擇,只能踩在別人身上走。」

他擔心,因為他的大多數顧客都是老年人,使用拐杖或助行器。他們會被人群嚇到。

佔街售賣使得行走的街道越來越窄

從1月到12月21日,五個行政區的非法街頭小販投訴總計2907起——儘管紐約市已經封鎖了78天(2019年的數據是3101)。2020年前9個月,紐約警方給無證攤販開出了28張罰單。去年的總數是173張。

路邊小販佔據了法拉盛主街的人行道空間。

丹南伯格、鮑比和其他一些人指責市長白思豪,因為他在6月初命令紐約警察局停止打擊非法商販,這是他在一周多的暴力「黑人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活動後宣布的一攬子政策變化的一部分。市議員顧永明(Peter Koo)說:「這就像一個馬戲團。」他在兩年前提出了一項法案,禁止在主要街道上出售食物,甚至包括食品推車。「這完全是市長的責任。」

在展示削皮器的商販

還有商販賣起了臘腸

丹南伯格在網上提交了幾份311投訴,這些投訴被轉給了紐約警察局的109分局。警察回應丹南伯格,由於暫停令,他們無能為力。紐約警察局發言人索菲婭·梅森(Det.Sophia Mason)告訴《郵報》,警方仍在處理投訴。白思豪發言人蘿拉·費耶爾(Laura Feyer)表示,執法將在1月15日從紐約警察局轉移到消費者事務局(Consumer Affairs)。她說:「我們仍然致力於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商業生態系統,讓各種小型企業共存,為充滿活力的街頭生活做出貢獻。」(來源: 紐約郵報)

相關焦點

  • 攝影|紐約法拉盛唐人街,人生百態與人情冷暖,還有那些漂洋過海的...
    而由於當時來美淘金的華工多是單身漢,他們也需要一口熱飯,換洗的衣服和一個睡覺的家,於是面向華人的社區住宿,洗衣服務還有餐飲行業開始激增。 隨著華人在全美各地尋求工作機會,唐人街如雨後春筍般遍布美國各地。 法拉盛,位於美國紐約皇后區內的一個區域。
  • 美媒:失聯20餘天 紐約法拉盛華裔司機死於家中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僑報網報導,紐約法拉盛華裔網約車司機江某失聯20餘天,遠在中國的女兒倍感焦急,救助華社。華人司機召集人陳海靈為其奔走,尋找線索。然而,其女兒在1月3日接到美國警方電話,獲悉父親已於2020年12月20日死於家中,驚聞噩耗,她悲痛萬分。
  • 悲喜法拉盛:紐約的新中國面孔
    陳野第一次到紐約的時候碰上了9·11。雙子塔如斷了提線的木偶轟然倒塌的時候,15歲的他正坐在法拉盛開往曼哈頓的地鐵裡。車廂裡乘客的表情驚惶,但他聽不懂車廂裡反覆播放的英文通知,只能懵懂跟著人流走出了車廂。直到回到法拉盛的酒店,看到電視上重複播放兩架飛機撞上世貿中心的畫面,他才知道自己差點遭遇什麼:再早兩個小時,他或許將化為一縷紐約的冤魂。
  • 疫情下的紐約法拉盛華人社區
    疫情下的紐約法拉盛華人社區 2020-03-24 10:01: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紐約法拉盛是美國較大的華人聚集區之一,日均人流量較大,也是紐約近幾年發展最快
  • 紐約華人積極應對颶風艾琳 法拉盛火速搶購(圖)
    成為當地時間8月26日紐約華裔民眾見面後的問候語。隨著颶風艾琳登陸紐約的腳步臨近,皇后區法拉盛很多沒有經歷過颶風的人紛紛表示緊張、憂慮,並前往超級市場購買食品及日用品,而經歷過颱風、颶風的人則相對輕鬆以待。  法拉盛多家超級市場業者表示購物者大增,熱賣品為食物、水、方便麵、煤氣罐、蠟燭。
  • 美媒:受疫情影響貨源不足 紐約法拉盛多家華人超市歇業
    【來源: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疫情期間,超市雖屬必要行業仍可繼續營業,但因員工擔心染疫,且肉食與蔬菜等貨源供應也不足,紐約法拉盛多家華人超市已於4月10日關閉。已關閉法拉盛與布魯克林8大道門店的「愛新鮮」(iFresh)執行長兼董事長鄧龍表示,3月27日起該公司重啟網絡生鮮配送服務,近日收到1000多筆訂單,包括上州白原市(White Plains)的百餘個預訂。鄧龍說,中國城超市只有曼哈頓華埠的兩家分店仍開門,但縮短營業時間,並對限流進入的顧客測量額溫,以保證員工安全。
  • 美媒:紐約法拉盛街頭頻發搶劫案件 受害人多為亞裔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近期,紐約皇后區法拉盛街頭發生多起搶劫案,一名或多名嫌犯把受害人推到在地後,搶走財物,受害人大多是亞裔,從兒童到耆老均有人被搶。10月20日晚6時左右,嫌犯在法拉盛56大道附近襲擊一名32歲女子,將其推倒後,搶走女子的手袋,內有錢包、鑰匙、現金等;在兩個街區遠的地方,三天後又發生搶劫,一名45歲男子被三名嫌犯搶走手機。
  • 美媒:紐約法拉盛華裔男子見義勇為 超市抓小偷反被打傷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華人趙先生日前在紐約法拉盛一家華人超市前,看到一名外族裔男子拿了超市的蘋果不付錢就要走,便上前攔截並提醒該男子去付錢,卻遭該男子攻擊,眼睛被打腫,趙先生的友人看到擔心他有危險
  • 美聯社發稿介紹紐約第2華埠 法拉盛餐館美食飄香
    中新網1月13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前往紐約觀光的遊客都知道紐約的華埠位於曼哈頓下城。但是,紐約還有另外一個「華埠」,即皇后區的法拉盛。它不大為外地遊客所知,但卻同樣的生機勃勃,美味飄香。美聯社1月11日消息指出,這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值得遊客花上一天時間瀏覽、購物,特別是品嘗美食。
  • 美媒:紐約法拉盛華人月餅市場自用為主 平價月餅受歡迎
    (美國《僑報》/張晶 攝) 據美國《僑報》報導,中秋節即將到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紐約法拉盛華人月餅市場與往年相比,平價、親民、簡易裝的月餅更受民眾青睞,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三成。華人超市業者14日表示,疫情之中的中秋節,民眾更加注重全家團聚吃月餅的傳統習俗,民眾購買月餅自用多於送禮。
  • 全新紐約《法拉盛指南》發行!腸粉店、雲吞館、包子鋪等中餐上榜
    華輿訊 據瞧紐約報導 非營利組織「皇后區在一起」(Queens Together)正在線上發行一本全新的法拉盛指南《Flushing's Finest》,該指南展示並介紹了法拉盛排名前20的餐廳和歷史悠久的景點。此外,發行所籌善款將用於支持疫情期間艱難經營的餐館,以及幫助社區饑民解決溫飽問題。
  • 【到此一遊】日本一元店Daiso,空降紐約法拉盛!!!
    【到此一遊|紐約吃喝玩樂】Daiso是日本著名的平價商品店,也就是所謂的一元店,在日本有將近3000家店。他們在全球各地,包括美國也有許多據點,特別是西岸,很多人都對它不陌生。這個周末,Daiso將在紐約的法拉盛,開設他們在美東的第一家店,相信很多朋友都會因此非常興奮。雖然它是所謂的一元店,事實上他們的定價在1.99美元上下。最暢銷的商品包括美妝,在社交媒體上可是紅火一片天。還有個人清潔用品。最受歡迎的,還有零食糖果等。還有很多廚房家庭用品、禮品、裝飾品,甚至於衣物與電器配件等等。
  • 疫情中的紐約法拉盛的現狀
    反觀紐約,沒有其他州的醫務救援,甚者更是臨時拆臺,提高價格購入原本紐約預定的呼吸機。並且大部分美國本地人(不含亞裔)對於這次的疫情的防護措施不足,口罩些基本的防護措施都沒有。醫療資源匱乏。位於紐約法拉盛的皇后醫院的停車場上停著幾輛冷凍車。冷凍車是幹什麼的大夥心照不宣。
  • 美國紐約法拉盛上海建工廣場二期·Tangram全球首發
    2017年11月3日,上海建工集團美洲公司正式召開「紐約法拉盛Tangram首發會」---暨美國房地產項目分享會。美國富頓集團副總裁Catherine 李女士、上海建工美洲公司執行副總裁周京雷先生、上海建工美洲公司地產行銷總裁孫英蓮女士、上海建工美洲公司洛杉磯市場總監John Venturini、美國銀石集團董事長 Max王先生等嘉賓參與出席了此次發布會。
  • 紐約遊的一點建議以及法拉盛以及從波士頓到紐約的幾種交通方式(By Car, Bus, Train or Flight)
    紐約的知名度太高了!這裡說幾個小建議:紐約有個法拉盛——Flushing,NY那是一個近年新興起的紐約的華人聚集區(註:紐約有Chinatown,在曼哈頓,華爾街北邊不遠,和Boston的Chinatown有些類似,被廣東人佔領了,粵菜居多)裡面有很多北方菜和各色小吃,絕對可以讓北方人一飽口福。
  • 曼哈頓華埠樓價升幅紐約第五 法拉盛等望塵莫及
    華聲報紐約消息:美國紐約市房地產市場近年持續上揚,除了逼使商戶遷出原址另覓更便宜的商鋪外,受影響更深的相信非低收入和中產階級莫屬。紐約大學6月16日發表一份詳細的統計報告,透過比較2002年至2004年間紐約市5大區的租金和樓價升幅,總結一個平貴住屋排行榜。
  • 法拉盛華人全美最多 新移民激活紐約第二唐人街
    中新網7月25日電 據美國《明報》報導,曼哈頓華埠並不是紐約最大的華人聚居地,皇后區的法拉盛已經超過曼哈頓唐人街,擁有全美最多的華人居民。  為法拉盛注入生命力也不僅僅只是華裔,韓國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薩爾瓦多人和希臘人都曾經為蕭條的法拉盛帶來勃勃生機。
  •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三連任:未來4年法拉盛會更好
    紐約市議員顧雅明三連任:未來4年法拉盛會更好
  • 6位中國民間藝術家在美國紐約法拉盛圖書館慶豬年
    6位中國民間藝術家在美國紐約法拉盛圖書館慶豬年 2019-01-16 11:11: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華人好心慷慨救助 引流浪漢聚集紐約法拉盛乞討
    華人好心慷慨救助 引流浪漢聚集紐約法拉盛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