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常說「錢不借三,禮不隨三」,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文|接節說事
從小在農村長大的人都應該聽說過一些很有意思的俗語老話,而且大部分都押韻,說起來非常順嘴,但是一般但是簡化了一些內涵,變得比較簡短,所以這其中的意思就不是很多人能夠理解的了,尤其那些還夾雜著一些方言的老話,就更不用說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這樣一句老話,叫做:「錢不借三,禮不隨三」,這兩個三,都指的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錢不借三。大部分農村收入水平比較低,所以借錢這種事情也是很看重對方是什麼人的,這句話是說,被借錢時,如果在這三種情況下最好不要借給對方。第一就是不是熟人,借錢,當然是要還的,如果根本不熟,借出去了,到時候他不主動來還,你都不知道是誰借的。如果不是很熟的人來借,一般都是都會選擇不借給他的,而且對於不熟的人,就算不借,於情於理但是沒有問題的,也不會傷了兩個人的感情什麼的。第二就是 不要借給不守信用的人。這裡就有另外一句老話了:「好借好還,再借不難」,這個說的就是信用方面,借錢往往最能判斷這個人到底守不守信用,農村一般地方比較小,大家鄰裡鄰居的都互相認識,如果借錢不還,那對自己的名譽可是有很大損害的,可以說,以後都別想再借到錢了。
如果借給了這種人,會有很大的風險要不回來自己的錢,到時候既浪費了雙方的感情,也損失了自己的血汗錢,所以,對於不守信用的人,不能借給他錢。三就是高利息的錢不能借。一般借錢的時候,還錢的時間會約定好,有一個大概的時間區間,有的時候還會給人家一些利息,因為畢竟大家的錢都是血汗錢,如果不借給你,存在銀行是有利息的,,所以給一些利息不算過分,但是有的人卻以此來索要高額的利息,借錢肯定都是為了急事,如果不著急,誰會去借錢呢。但是對於故意索要高額利息的人,還是不要借了。
禮不隨三。這個三意思就是三種情況下不要隨禮,也就是現在所說的隨份子。農村地方一般比較小,入口也比較少,所以這個時候人際關係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一些風俗習慣中,特別是婚喪嫁娶這種大事,通常這幾個時候都會辦酒席請親朋好友和鄰居,這也是一種聯絡人情的方式,這個時候大家隨禮也也就成為了約定俗成的事情,但是以下三種情況,這個禮還是不隨比較好。
第一種,遇到亂擺酒席的主,這個禮不要隨。現在真的是各種各樣的事情都要辦酒席,遇到那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只是為了份子錢而辦的酒席,這禮,還是不隨好一點。第二種,大家肯定也明白,就不用多說了,沒有請你的禮不要隨。辦酒席之前肯定都會提前通知邀請的人時間地點,所以當然的就是,沒有人請你,你肯定就不要去了,就算知道他要辦,但是沒有通知你,那去了也沒有了什麼意義說不定還會尷尬。
第三種,可能大家都不太知道這種情況,因為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點,那就是不懂得禮尚往來的人不給他隨禮。「禮尚往來」,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這說的就是人情方面,人家在你辦事的時候給你隨禮,你在人家辦事的時候卻無動於衷,這就是明擺著不懂事,更有甚者會覺得你在佔便宜,這種人連禮尚往來的道理都不懂,也就沒必要維持關係了。
以上就是俗語「錢不借三,禮不隨三」的大概意思,其實大部分俗語真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畢竟是前人的經驗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