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房網 發布時間:2012-04-17
風光無限的鐵達尼號是100年前世界上較大、*豪華的油輪,頭次航行因撞上冰山而沉沒。
同樣曾經風光無限的還有成都別墅市場上的青城山板塊——一等別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等優越因素讓其一度成為成都別墅市場上*耀眼的明星,而如今,它在時下的剛需浪潮中已撞上冰山……
青城山優越的自然資源
當「雙遺」申請成功後,眾多開發商爭如潮水般湧入青城山,打造的度假別墅、旅遊別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而在這股青城山淘金浪潮中,當地政府引導的不足和整體規劃的欠缺,直接導致片區別墅開發顯得較為粗獷。
一個一等別的別墅居住區,在此或者將打上「?」。
青城山為何撞上冰山?
毫無遠瞻性的大量別墅開發,讓青城山撞上冰山。
據思源經紀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青城山板塊供銷比一直維持在1.6:1的高位,年去化量約為8-9萬方,單盤年均去化不足1萬㎡。按這個的消化進度,僅消化完整個板塊目前已有的別墅體量就至少需10年!若加上青城山已出讓但尚未面市的地塊共2600畝(可售面積約150萬㎡),青城山的別墅得賣到何年何月?
有業內人士直言,青城山已死!雖然不諱,但個中真理,待各位看客品味。
談起青城山,業內人士顧先生認為很大一個敗筆在於整個板塊的規劃不到位。
「旅遊業是國家鼓勵的產業,地方政府既要發展經濟又要迎合國家政策,還要擴展城區,因此青城山興起了旅遊地產。」
聯建房遍布青城山
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青城山的「旅遊地產」卻演變成了一場「發奮圈地」的運動。放眼青城山眾項目體量無不龐大,少則十多畝,動輒幾千畝。
而片區資源背後巨大的房地產利益,往往促進開發企業在買地後火速進入開發周期,先用住宅部分衝量,待住宅資金實現回收後開始商業部分。這幾乎是青城山拿地的各開發商給項目的統一規劃。但幾乎所有人都忽視了項目規劃的合理性,更少有人去思考項目同景區之間的必要互動。
如此一來,青城山別墅的品質良莠不齊也在情理之中。然而種種原因,讓主打度假、養老的青城山別墅幾乎乏人問津。
「5+2生活模式」的未來
先說度假地產。在和青城山各置業顧問溝通時,一個詞彙被頻繁提及:5+2生活模式(周一至周五住成都上班,周六日2天度假青城山)。
從成灌高速以及成灌快鐵的便捷交通支持來看,這樣的定位似乎合情合理:既能保證工作便利,周六日2天還能充分享受大自然。
成灌快鐵青城山站
仔細一想,其實5+2的生活也並非如傳說中那樣美好:
不常住的房子後續問題不能得到有效解決:硬體、家電、植物、衛生等如何保養?無論是寬帶還是停車位,無論是換洗的衣物,還是充電器或剃鬚刀日用品,必須備2份…
在5+2生活模式完整程度有待考證,青城山別墅寄望於以「5+2」的概念打響品牌的前路坎坷。
回家,真的就是放鬆度假的開始?
養老地產走的也不那麼順暢。養老地產專家顧先生向記者表示,成熟的養老地產,必須具備3大條件:
一.活動的組織能力。老人不適合長期呆在室內,他們需要運動、活動,一個有組織能力的專業務系統做支撐必須有;
二. 完善的醫療體系。老人身體很可能隨時會出現各種異常,這需要養老地產快捷、先進的醫療體系做保障;
三. 護理系統。老人生活不便,而其兒女不可能長期呆在其身邊,有護理人員幫忙照顧也是不可或缺一部分。
青城山難得一見的福利院
走遍青城前後山項目,除了海航•香頌湖計劃引進華西醫院,其餘幾乎沒有項目在以上方面有所表示。
養老,青城山發展的還不夠成熟。
除以上因素,青城山別墅本身銷售期短,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也是青城山別墅走不動的原因。
住宅滯銷,使得倚賴人流的商業陷入尷尬局面。各項目的商業開發計劃大多停留在紙面,少有實行。
相比載有2000餘人的鐵達尼號配有能容納數百人的救生船,青城山的住宅於商業配比更顯畸形——別墅住宅佔據著青城山較好的資源,孤零零不勝寒風,卻幾乎看不到不同主題的酒店、創意性的街區等豐富的度假產品,而這些度假產品,才是度假者所真正期盼的。
青城山四處散落的農家樂
對此現象,顧先生直言:「青城山的住宅取代了應有的酒店、商場,現有的零星小型商業街都是虛假的配套,不能提供休閒、娛樂之用。當住宅的*高燒褪去,我們將發現青城山沒有東西留下。」
現狀堪憂,缺少合理規劃、缺乏名盤支撐……光靠世界遺產的頭銜,這艘泰坦尼克能否絕處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