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臨空」呼之欲出——鄂黃黃臨空經濟發展態勢觀察(中)

2020-12-14 荊楚網

湖北黃岡伊利乳業有限責任公司黃州分公司專業從事各品系酸奶生產。圖為包裝車間全自動生產線。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梅濤 攝)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兵 劉娜 戴勁松 梁曉瑩

在鄂東,武漢、鄂州、黃石、黃岡4座地級以上城市,主城區之間相距最遠不超過100公裡,鄂黃黃之間更是不足50公裡。

今年8月,黃岡市委把臨空經濟列入做強做優的五大產業之一,要求加快突破。

10月,黃石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提出,以鄂州機場為依託,構建全域臨空經濟區。

「周邊城市都想搭上這趟發展快車,行動很快。作為機場所在地,我們不能高枕而臥。」鄂州市領導充滿緊迫感。

規劃先行 搶搭快車

今年3月14日,《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獲省政府批覆。12月4日,經省委編委批准,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正式成立,管理機構掛牌,對區域內鄉鎮實行託管。

「近水樓臺先得月。鄂州發展臨空經濟,優勢無可替代。」鄂州市市長劉海軍介紹,國家迄今共批覆14個臨空經濟示範區,全部由機場所在地申報。

根據總體方案,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面積348平方公裡,佔全市陸地面積三分之一強,其中規劃面積178.7平方公裡,按「一港五區」展開空間布局,即以機場為核心建設國際航空物流港,在其周邊打造產城融合發展區、先進位造引領區、航空物流聚集區、生態基底保護區和綜合服務創新區。

黃石、黃岡兩個「夥伴」也行動起來。

黃石決定,將臨空經濟區起步區選在大冶還地橋鎮,規劃面積35平方公裡,擬先期開發8000畝至1萬畝。黃石市委書記董衛民反覆強調「大臨空」理念:「鄂州機場是世界級機場,黃石全域都是臨空區。」

黃岡率先制定完成臨空經濟區概念性總規,核心發展區確定為黃州、團風、浠水的濱江地帶。

建橋修路 連通機場

鄂州機場到黃岡市區的直線距離,比到鄂州城區還近,僅一江相隔。

「當務之急是儘快把鄂黃第二過江通道——鄂州長江大橋建成。」黃岡人心裡清楚,大橋不通車,臨空經濟無從談起。

今年4月,黃岡與鄂州籤署協議,共同推進大橋項目。目前,橋型、橋址已確定,大橋上層為高速公路,下層為市政快速路。建成後,從鄂州機場經大橋可向北直通武鄂、大廣等高速公路,也可在15分鐘內通達黃岡市區,使機場的腹地大為延伸。

對於正在加快建設現代港城的黃石來說,與機場的連通,可使公、鐵、水、軌道等多種交通運輸方式無縫對接,最終打造出「30分鐘」臨空經濟圈。

該市交通部門介紹,目前正重點推進機場高速、203省道、武鄂黃快速通道等「1+6」快速幹線公路建設;依託武九高鐵,推動空鐵聯運;加快推進有軌電車建設,預留軌道公共運輸直達空港、接入武漢的通道條件;加快黃石通用機場規劃建設,打造高端商務、應急救援「空空聯運」通道。

作為鄂黃黃臨空經濟區「主場」的鄂州,交通建設更偏向於對接武漢。鄂州市委書記王立介紹,正在編制的武漢大都市區規劃,鄂州作為唯一的地級市被全域納入。鄂州機場建成後,武漢將成為繼北京、上海、成都之後全國第4個擁有雙樞紐機場的城市,推動武鄂加快協同發展,為將來武鄂共同爭創國家級空港經濟綜合試驗區創造條件。

據介紹,鄂州擬與武漢共同規劃建設從天河機場、陽邏港、三江港到鄂州機場的鐵路和高速公路,爭取19號線、30號線地鐵延伸至鄂州。

暢想「長江第一灣」

專家認為,從武漢到鄂黃黃,這段長百餘公裡、寬30公裡、沿著彎曲長江岸線延展的地域,已是湖北生產力最發達、創新能力最強、生產要素最富集的所在。未來,隨著鄂州機場起飛,這裡有望成為支撐中部崛起的「長江第一灣」。

採訪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感受到三地「時不我待」搶抓機遇的火熱激情,也聆聽了三地負責人對於從國家和省級層面進行統籌引導、政策支持的期盼。

黃岡產業發展尚不充分,政府財力薄弱,期盼將「鄂黃黃臨空經濟區」納入國家和省級規劃,在基礎設施建設、先導產業引入等方面予以更多支持。

鄂州在服務機場建設過程中,配建了大量道路、管網、生態治理等項目,資金壓力空前。省發改委一份調研報告也認為,由於全力投入機場配套建設,鄂州未來幾年新項目將面臨選址難、落地難,確需國家和省級層面統籌協調和大力支持。

黃石方面,市委書記董衛民在對黃石電子信息、生活服務等適空產業的優勢充滿信心,同時希望省裡在政策層面加強產業布局方面的引導,爭取把鄂黃黃臨空經濟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

據了解,省發改委已編制印發《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對武漢、孝感、鄂州、黃石、黃岡的臨空經濟區建設進行統籌,重點調整了產業布局規劃,下一步,交通、口岸等建設規劃也有望實現一體化協調。

相關焦點

  • 【深度】航空貨運樞紐將影響中國物流格局—訪中國民航大學臨空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曹允春
    於是,機場及周邊日益演化為特色經濟活動高度集中的區域,臨空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及發展趨勢,會打破鄂州乃至鄂東地區既有的「舒適圈」,之前積澱的諸多優勢都可能發生根本改變。20年前,機場貨運70%是普貨、30%是快遞,但現在快遞佔70%、普貨佔30%,結構完全相反。我國現有的238個機場都是綜合性機場,而鄂州機場將是第一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這是前所未有的開拓性事業。
  • 臨空經濟助推湖南騰飛
    去年11月,在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提出,要下大力氣建設長沙臨空經濟區等重點區域,並把臨空經濟區建設提升到「二次創業」的高度。湖南省、長沙市、長沙縣三級正協同發力,由臨空經濟核心區、長沙經開區、會展經濟區組成的大臨空經濟發展區,正蓄勢待發,飛向藍天。
  • 湖北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成立
    央廣網武漢12月5日消息(記者張晶)12月4日,鄂州市臨空經濟區掛牌成立,著重圍繞正在建設中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開展工作,並探索創新空港城市的產業發展模式,爭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按湖北省委編委批覆,鄂州市委臨空經濟區工作委員會與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合署辦公。
  • 大臨空大臨港發展「一盤棋」 我市全力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
    對黃石來說,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港口,全面對接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形成服務全國、輻射全球的大交通、大物流、大開放格局是實現城市轉型的需要,更是湖北「一芯兩帶三區」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近日,省發改委發布《武漢城市圈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2019-2035年)》,對武漢、黃石、黃岡、鄂州等臨空經濟區建設進行統籌,重點調整了產業布局規劃,下一步,交通、口岸等建設規劃也有望實現一體化協調;24日,中國政府網發布消息,國務院批覆同意在黃石等24個城市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黃石成為繼武漢後湖北省第二個入選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城市。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及 「臨空一小」變為臨空新城配套學校
    為了避免和「樓市新風向」走丟,看到就記得關注哦~小編今天在市長信箱看到長沙縣臨空產業集聚區的規劃,原規劃建設的 「臨空一小」變更為九年一貫制學校,這也是利好,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發展2年來,也有非常大的成效,下面看具體內容
  • 鄂州將託管一個區建立臨空經濟區
    《鄂州市臨空經濟區總體方案》近日正式獲批並發布,鄂州將託管一個區建立臨空經濟區。臨空經濟區的位置東到鄂黃大橋,西與黃石主城區接觸。面積178.7平方公裡。主要打造航空特色區,以保護生態優先。包含鄂城區燕磯鎮、花湖鎮、楊葉鎮、沙窩鄉、碧石渡鎮、汀祖鎮、新廟鎮7個鄉鎮,並託管鄂州市三江港新區。
  • 臨空經濟將成京津冀經濟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臨空經濟將成京津冀經濟發展新引擎   本報記者 李如意 豐家衛   伴隨真機試飛成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進程正有序推進,關於臨空經濟區的建設成為普遍關心的話題。作為「5·18」中國·廊坊經貿洽談會的主論壇,第二屆中國國際臨空經濟發展論壇日前在廊坊舉行。
  • 湖北新增兩條過江通道,一臨空經濟區獲批,涉宜昌、黃岡、鄂州
    屆時宜昌境內長江上共有11條過江通道2鄂黃第二過江通道(燕磯長江大橋及接線)投資人EHTZ-1標段評標結果公示近日,湖北省交通運輸廳官網發布消息,鄂黃第二過江通道建設規模:本項目地處湖北黃岡市和鄂州市交界處,上距鄂黃大橋約6.5公裡,下距鄂東長江大橋約22公裡,北岸為黃岡市黃州區,南岸為鄂州市燕磯鎮,是鄂州黃岡兩市的城市快速路的過江橋梁工程,同時作為大廣高速的複線工程,擬將黃岡側的大廣高速與鄂州側的武鄂高速相連。跨江主橋採用主跨1650米鋼桁梁懸索橋,雙層橋面布置,上層高速公路、下層城市快速路兼一級公路。
  • 三大「攻堅戰」壯大千億級臨空產業鏈 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全面起勢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12月29日訊 2020年,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準確把握「十一個關係」,大力弘揚「動車精神」,當好經濟發展「驅動輪」,堅持「頭拱地」精神,全力以赴抓落實,出實招、用實勁、下實功,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基礎配套三大攻堅戰,蓄勢壯大千億級臨空產業鏈,全力建設世界一流智慧航空城。
  • 「產城融合」助臨空經濟升級
    隨著航空運輸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臨空經濟區的規劃和建設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目前,全國明確規劃並進行建設的空港經濟區約70個,年客運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37個機場均已規劃建設了臨空經濟區,經批准的臨空經濟示範區已經達到14個。
  • ...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在機場周邊建設新城 臨空經濟,帶上南京...
    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發布《關於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臨空經濟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高點。發展臨空經濟示範區,對南京而言,面臨兩大目標,即建設高等級的產業集群、打造高優化的服務平臺。南京計劃形成航空製造和航空快遞兩個千億級的產業集群,並在跨境電商平臺建設、保稅政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長沙市】臨空經濟展翼飛
    敢於用力:臨空經濟放飛夢想  要打通國際空中通道,背後是臨空經濟平臺的堅實支撐。  「湖南不靠海,不沿邊,走向世界靠藍天。」2017年,規劃面積140平方公裡的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獲批設立。  借力這一平臺,長沙東部開放型經濟走廊骨架全面拉開,為湖南開放型經濟發展插上了凌空飛翔的雙翼。
  • 一場臨空經濟論壇籤約168億元,幾位大咖看好臨空物流機遇現場爆料
    那麼,在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下,航空物流發展機遇在哪?臨空經濟產業鏈要如何搭上「一帶一路」的順風車?航空物流的發展不僅是簡單的圍繞機場的服務,而是依託於整個臨空經濟產業鏈才能更持續的發展,反過來也是促進臨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而國家在臨空產業方面的支持和推進也是不遺餘力。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高質量建設和發展紀實
    於示範區,中低速磁懸浮聯通區內機場、高鐵兩大重要門戶;30餘條主次幹道交通路網縱橫布局,勾畫出高效便捷的暢達之姿。 被譽為「空港經濟之父」的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教授約翰·卡薩達說:「21世紀,臨空經濟正在塑造一種全新的全球經濟模式,作為最重要的託舉平臺,臨空經濟區就像是一個『路由器』,連接著全球優質資源,傳遞產品和服務。」
  • 即將全面啟動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在機場周邊建設新城 臨空...
    目前全球各地的機場周圍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航空城,就是為了更加便捷地連接到全球市場和供應鏈中。2015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發布《關於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臨空經濟區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高點。發展臨空經濟示範區,對南京而言,面臨兩大目標,即建設高等級的產業集群、打造高優化的服務平臺。
  • 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產業加速集聚 經濟振翅騰飛
    當前,長沙臨空經濟示範區正深入實施湖南「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勇當開放先鋒,壯大臨空經濟,已經引進了廈門航空、奧凱航空、順豐速運、普洛斯物流、百聯奧特萊斯、寶能等重大項目40餘個,總投資超400億元,還有一批項目在建和待建中,發展勢頭如火如荼。
  • 臨空經濟:跟飛「廣州經驗」
    在全國規劃出的87個臨空經濟區中,有的著重做高附加值產品運輸,有的主力做跨境電商,有的專注於航空物流,有的重心則放在飛機維修。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為了分享臨空經濟區的建設經驗,11月28日至29日,包括國內14個臨空經濟示範區的管理機構和所在地的發展改革委代表齊聚千年商都廣州,現場參加了2019年全國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聯席會議及相關調研交流活動,並共同籤署了《臨空經濟發展廣州倡議》。
  • 【區市觀察】對標世界一流 青島進入臨空經濟新時代
    歷史新機遇 青島即將進入臨空經濟時代相較國內多個相似城市建設臨空經濟示範區而推動城市快速發展的例子,青島的臨空經濟已然到來。臨空經濟區作為一個新區,在建設過程中摒棄數量規模型發展老路,強化「畝產論英雄」,精打細算畝均效益帳,節約集約利用土地,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打造高端臨空產業基地,實現高質量發展。按照這一要求,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範區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著力構建「3+4+4」現代臨空產業體系,打造匯集航空科研、航空製造、航空運營、航空維修和航空偏好型產業為主的千億級臨空產業鏈。
  • 臨空經濟發展規劃正式公布,空港新城發展按下加速鍵!
    2019年9月24日,國新辦對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新聞發布,正式定調了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讓臨空經濟成為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的關鍵。 由於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的定位,重點發展臨空物流、國際商貿、飛機維修等產業,具有臨空優勢且依託西安鹹陽國際機場發展的空港新城,則在國家對於西安臨空經濟的定調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而正當人們還在回味國家對於西安和對於臨空經濟的發展規劃時,機場城際線開通又讓空港新城發展更進一步。
  • 全力支持嶽陽三荷機場改擴建,發展臨空經濟!
    10月26日,嶽陽經開區工委副書記遊志堅深入三荷機場調研臨空經濟片區和三荷機場改擴建工作。紅網時刻嶽陽經開區10月28日訊(通訊員 李蓓)10月26日,嶽陽經開區工委副書記遊志堅深入三荷機場調研臨空經濟片區和三荷機場改擴建工作,區發改局、區招商合作局、區資規分局等相關部門單位參加。現場,看規劃展板,詳細詢問了解,遊志堅對項目推進情況進行了充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