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宣德 「琴棋書畫」青花大罐 看宣德時期上流社會婦女的精緻生活

2020-12-21 百家號

明代到宣德時期,經過洪武、永樂兩個主要朝代的積澱,制瓷工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藝術水平。特別是青花瓷的,已經達到了陶瓷史上的巔峰狀態。因此,宣德的青花瓷胎骨密緻、紋飾精美、發色典雅、質量上乘!

文學藝術是當時當代的生活反映,宣德時期瓷器生產的水平也就體現了當時的生產生活水平。宣德時期物阜民豐,人們滿足了物質生活的同時,對精神生活也就有了更高的追求。從瓷器的畫片上可以看出,宣德時期的貴族婦女(只能說是貴族婦女,因為不管是需要下地幹活的村婦還是自己需要帶孩子做飯的小家碧玉,那種穿著打扮都是不適應的)生活是精緻的,追求是高雅的。我們從一件宣德「琴棋書畫」青花罐看看吧。

此罐直口溜肩收底,腹部圓潤飽滿。整體分三層紋飾,肩部施纏址蓮紋,下部傳統蓮瓣紋,中部用較大 的篇幅展現了主題紋飾「琴棋書畫」。

琴棋書畫是瓷器畫片中的傳統紋飾,表達的情趣雖然不如宋朝「四藝」——「點茶、焚香、掛畫、插花」那樣高冷,但相比之下卻更接地氣。是歷朝歷代的文人雅士的所推崇和要掌握的四門藝術。

宣德時期的貴族婦女的生活高雅的讓人咋舌 ,或與「閨蜜」一起彈琴、下棋 (注意啦,還是圍棋呀),或有侍女陪伴讀書賞畫。那真是打發空閒時間的「高大上」啊!看看她們的服飾打扮,髮髻高聳、長裙曳地。這種打扮、這種修為絕對不是「傻白甜」!頭部的打扮貴婦和侍女區別是很大的,儘管發後都有飄帶,但侍女是不盤發的,並且貴婦的髮髻頂部還有象眼鏡蛇高高向前昂起的頭部一樣的獨特裝飾。

四幅圖畫之間,有的用竹石蕉葉等紋飾隔開,有的直接用邊框界定。這種畫人物的紋飾,款識往往寫在遠山之上。宣德青花的人物題材多見貴婦與侍女的賞心樂事。

譚長春 2018年11月於潤古齋

相關焦點

  • 鑑賞明代青花瓷器的頂峰階段作品——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永樂官窯青花瓷中目前僅見壓手杯上署有青花篆體「永樂年制」四字款,款識署於杯內底心。宣德官窯青花瓷則多署青花年款,但落款位置不固定,或署於內外底部,或署於器身其他部位,素有「宣德年款遍器身」之說。內外均繪青花紋飾。杯心有葵花一朵,花心署青花篆體 「永樂年制」四字款。外壁口沿下繪朵梅,腹部繪纏枝蓮紋。
  • 耿寶昌:宣德青花到代看這幾點特徵!你手中的宣德青花值幾個億?
    玩瓷器的藏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他們的影響說到瓷器鑑定,相信很多讀者朋友都知道,耿寶昌老先生在古瓷器鑑定這方面的成就之高,在《明清瓷器鑑定》耿老整理描繪了非常多的宣德瓷器器型介紹,看已經十分完備,但在今天更深入的研究看來,還是有不少滄海遺珠,未被選進。
  • 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該怎麼辨別
    宣德時期的官窯青花瓷,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和永樂青花瓷器並稱永宣,又被稱為宣青,是我國名貴的青花瓷之一,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
  • 故宮館藏明宣德時期陶瓷欣賞(三)
    仿汝釉蟋蟀罐底部   仿汝釉蟋蟀罐,明宣德,高11.2cm,口徑13.6cm,足徑13cm。   罐口底徑度相若,直口,深弧腹,玉璧形底。外壁施天青色仿汝釉,釉面瑩潤,開細碎片紋。外底署青花楷書 「大明宣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在明代,景德鎮窯仿燒宋代名窯瓷器始於永樂時期,仿汝釉只見有宣德時期的製品。宣德仿汝釉器有雞心碗、盉碗、菱花式洗、蟋蟀罐、盤等,釉色有淡青和天青色,施釉肥厚勻淨,開細小紋片,釉面橘皮紋明顯,外底多署當朝年款。
  • 宣德青花花鳥紋梅瓶鑑賞
    青花瓷器大體可以分為三種,青花加彩時期、青白釉青花時期和至正型青花時期。青花瓷標本少,特別是帶有紀年銘的實物標本更少。古代瓷器市場以大件青花瓷最為名貴。歷代瓷器以小件為精,古代青花瓷以越大越精為準。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 清宮藏瓷中為何不見宣德蟋蟀罐?
    1993 年春,景德鎮市政府在中華路平地蓋房,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在明御器廠東門故址附近開探溝一條,於溝的北端距地表深約1.5 米的宣德窯渣中發現一呈窩狀堆積的青花殘片,經復原完整,為蟋蟀罐。其圈足與蓋的內底都有「大明宣德年制」單行青花楷書款。罐底款豎排,蓋內底款橫排。
  • 完勝成化雞缸杯的宣德青花蛐蛐罐~盛世畫院,盛世珍藏
    宣德海象紋青花蛐蛐罐高10公分,直徑13.5~14公分,蓋子直徑11.8公分底徑12.3公分明代宣德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明代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證明歷史 促織皇帝獨愛蛐蛐罐史書記載宣德皇帝「雅好詞翰」,「精於繪事」,「酷好促織之戲」。
  • 宣德青花瓷——青花高峰
    宣德青花瓷——青花高峰宣德青花經元及明早期發展沉澱,達到頂峰。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宣德青花有釉質薄厚兩種。釉厚多配以國產青料,青花發色幽藍,改洪武、永樂半邊淡半邊濃的特徵,青花發色足,遮蓋率高,繪畫筆觸雄渾。釉厚及聚釉處瓷片較青。宣德青花以紋飾、雄渾盛,釉面有橘皮紋,沒有永樂朝瓷器勻淨,胎體也較厚。釉下氣泡較多。明瓷的特徵是大小氣泡都有,大氣泡很多,青瓷由於燒制工藝改進,氣泡勻淨,較少有大氣泡。
  • 千萬級的明宣德青花葵花式洗
    宣德皇帝對燒瓷一事尤為關切,故使江西景德鎮御器廠發展迅速。儘管中國青花瓷在此之前已經遍及亞洲,甚至遠輸東非,可謂名揚四海,然而中國士人普遍仍崇尚宋代素雅之風,視青花流俗而不以為然。直至十五世紀初,景德鎮窯廠制瓷技術屢創高峰,青花精品層出不窮,各式器形古樸莊雅,紋飾繪畫精美絕倫,遂漸為世人所推崇。宣德以降,官款青花瓷器燒制幾乎皆由宮廷管控,不可外傳。
  • 宣德青花瓷該怎麼辨別?有什麼特點?滿滿乾貨
    筆者之前寫過,每個朝代的青花瓷都是不一樣的青料,我們今天就重點來講講宣德的青花。宣德青花,承接了永樂青花瓷器的輝煌,由於鄭和在永樂期間多次下西洋帶回來了不少青花瓷彩繪所需要的蘇麻離青,所以早期宣德青花瓷都是採用進口材料燒制的。那也就是說我們得了解蘇麻離青到底有什麼特色。
  •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
    大家好,我是曹麗,今天就讓我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洪武,永樂,宣德時期,青花瓷。洪武(公元1368-1399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31年,用洪武年帶有洪武官款的瓷器。對元末和洪武瓷器的分期問題,目前國內外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 精品推薦—宣德青花纏枝牡丹盤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年號)年間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樸,典雅的造型,晶瑩豔麗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紋飾而聞名於世,與其他各朝的青花瓷器相比,其燒制技術達到了最高峰,成為我國瓷器名品之一,其成就被稱頌為「開一代未有之奇」。《景德鎮陶錄》評價宣德瓷器:「諸料悉精,青花最貴。」
  • 明朝洪武、永樂、宣德的青花瓷,都有什麼特點?本文帶你簡單了解
    ,但是瓷器的足底大並且露胎又是明初的風格。明永樂 青花纏枝花紋罐2、永樂、宣德時期永樂、宣德時期的青花瓷被稱為我國青花瓷器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的青花瓷以胎釉精細、青色濃豔、造型多樣以及紋飾優美而享譽世界
  • 明代永樂和宣德時期的瓷器特點有哪些?
    下面我們就從瓷器的釉色、器型和造型、紋飾、官窯和民窯等分析各有和不同這兩時期瓷器的釉色特點;在釉色上,主要有青花、白釉、青釉、紅釉、影青、冬青、藍釉、醬釉、釉裡紅、青花釉裡紅、青花礬紅彩等等,尤其被稱為「人造寶石」之稱的紅釉。
  • 明宣德青花海浪雲龍紋巨無霸瓷壺驚現春城
    在開館布展之際,記者有幸觀賞到了這些展品, 其中有明清時期的五彩、琺瑯彩、鬥彩、釉裡紅、琺華彩,以及唐三彩等藏品,而最為顯著的有明宣德青花海浪雲龍紋巨無霸瓷壺、明朝永樂銅十一面36臂千手觀音、元代琺華彩鬼谷子下山圖罐等近百件珍藏品。
  • 「宣德 青花雲龍紋十稜葵瓣式洗」龍升
    青花器發色莊重舒雅,色調深沉雅靜,自然天成,幽菁瑰麗,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載:「本朝,以宣(宣德)、成(成化)二窯為佳,宣窯以青花勝,成窯以五彩。」明張應文《清秘藏》對宣德時期的青花瓷器也讚譽有加:「我朝宣廟窯器,質料細厚,隱隱橘皮紋起,冰裂鱔血紋者,幾與官、汝窯敵。即暗花者,紅花者,青花者,皆發古未有,為一代絕品。」清人朱琰《陶說》更直言:「故論青花,以宣窯為最。」
  • 李成仁藏品:明宣德青花海藻紋十稜碗
    宣德皇帝推行仁政的結果是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既無外患,又少內憂。宣德皇帝還是一位文化素養很高,喜歡舞文弄墨的藝術家,現在北京故宮還收藏有他親筆繪製的繪畫作品。「永宣瓷器」在中國陶瓷發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宣德瓷器,花色品種更是豐富多彩。
  • 永樂瓷器真的不如宣德瓷器嗎?並非如此
    永樂的瓷器不如宣德,這是過去的一般說法。隨著這些年考古成就比較多,景德鎮關於明代的御窯廠被屢次挖掘,挖掘出很多明初的官窯瓷器,也就證明了永樂時期的瓷器,各個品種都不遜於宣德。為什麼過去會說宣德比永樂強呢?是因為宣德老寫款,宣德時期的瓷器上特別願意寫款,而永樂時期很少寫款。
  • 明代永樂、宣德時期的瓷器為什麼最受藏友青睞
    明代的青花瓷器歷來都深受藏家的喜愛,也有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明代青花料的使用大致分為三個階段「永樂時期、宣德時期是以色彩豐富的進口彩料「蘇泥勃青」為主要的彩料。同時,永樂和宣德時期的瓷器,是青花工藝的典範,根據資料顯示2004年紐約的一場拍賣會上,明朝永樂年的青花內外底龍戲珠紋稜口戲就拍出4094萬港幣的價格刷新了明代青花瓷的紀錄,而這件瓷器在1989年和1997年的拍賣會上拍賣成交價格分別是1020萬港幣和1650萬港幣,可見差距之大。
  • 瓷器鑑賞:仿「宣德·青花執手壺」,青花漂浮,用筆無力!
    藏友諮詢1:青花執手壺,高24公分,請老師鑑定新老,估價,謝謝!鑑定意見:藏友您好。您送鑑定的這把宣德款識的執壺是一件現代仿品。首先與這隻執壺類似的一隻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可以予以參照。您發的這件從造型上看器型不夠挺拔,口部製作的較為隨意,而真品口部視覺上感覺玉潤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