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故宮殿簷上神獸的來歷和功用

2020-12-11 瞎吃瞎玩

騎鳳仙人:它的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第一塊瓦件。仙人一般為三鬃長髯之老者騎「雞形獸」背之上,人與「雞形獸」連在一起而頭部另外製造。有人說仙人是大名鼎鼎的姜子牙、也有人說仙人是暴君齊湣王的化身、還有人說仙人是治水英雄大禹。

龍:在房脊上作為跑獸排頭兵,四足蹲於「儀脊」之上,形如獸,下頜有須,所以它屬於「蹲脊獸」,又稱為「龍種獸」,其背部與押魚一樣,正中擁有一排倒刺的龍脊,威風凜凜,不可方物。

鳳:鳳有六像、九苞。所謂六像:頭像天、目像日、背像月、翼像風、足像地、尾像緯(即五緯,亦稱五星,中國人將太白、歲星、辰星、熒惑、填星等五顆行星合起來的稱呼,它們與五行分別對應金、木、水、火、土)。所謂九苞:一曰口包命、二曰心合度、三曰耳聽達、四曰舌詘伸、五曰彩色光、六曰冠矩州、七曰距銳鉤、八曰音激揚、九曰腹文戶。

獅子:在脊獸譜系裡,獅子雖然位居老三,卻值得高度重視。這在於它是十個脊獸裡唯一來自現實的動物。根據考古資料,至遲在北宋,獅子已經成為鎮守房脊的瑞獸了。

天馬:馬是「六畜之首」,古人相信,人與萬物之間是可以「靈性相通」的,人死留魂,物去轉世,馬也不例外。天馬,意為神馬。天馬粗看與海馬相似,細看多出一堆翅膀。

海馬:房脊走獸中的海馬是神獸。在脊獸譜系裡,海馬本意是來自海外的馬,而不是來自海裡的馬。需要注意的是,在古代州級建制的建築中,城樓垂脊上一般只有天馬、海馬、獅子三個跑獸。這很好理解,畢竟它們各管天空、水下、陸地世界。

狻猊:比獅子還要兇猛的頂級巨獅。作為脊獸,狻猊與獅子的外形區別較大,獅子身上無鱗甲,頭部有捲髮,更像雄獅;狻猊已經披上了中國文化賦予它的鱗甲,頭部只有披垂而下的鬃毛,面部造型像老虎,因而民間雕塑裡一般採用「虎頭、龍爪、虎尾」的造型體現狻猊。或者說這一形象更靠近母獅。

押魚:作為魚與獸相結合的一種神獸,押魚是水族魚類的統領。故宮房簷上的押魚,遍體鱗甲,只有那條得意的魚尾透露出了它的原形。一般認為押魚就是古代傳說中的「虯龍」,它是有角的小龍,尾部帶鰭似魚形,具有興雲作雨、滅火防災的神力。

獬豸:作為傳說中的瑞獸,體形大者如牛,小者如羊,類似麒麟,全身長著濃密的毛髮,雙目明亮有神,額上通常長一角。在中國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視為公平正義的象徵,它怒目圓睜,能夠辨善惡忠奸。它的驅害闢邪力,彰顯其正面形象,取意於對法律精神的繼承。

鬥牛:鬥牛亦叫蚪牛,為傳說中虯螭一類的生物,無角,其造型是牛頭獸態,身披龍鱗。鬥牛與押魚的神性相同,一說其為鎮水獸,古時發生水患之地多以牛鎮之。故說它是祥瑞的動物,立於殿脊之上意有鎮邪、護宅之功用。

行什:「行什」裝飾是中國古代建築屋頂裝飾的孤例。因為在古代建築的獸脊譜系裡,行什僅僅出現在等級最高的建築-太和殿上。真人領先,行什殿後,完成了「走九」的最高一級,所以說這是古代建築屋頂的孤例。因為太和殿的簷角除九個走獸外,還增加一個貌似猴形的裝飾,因為排在第十位,人們稱它為「行什」。

相關焦點

  • 故宮太和殿有10隻屋脊神獸,其中獨一無二的那隻叫什麼?
    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位於故宮南北中軸線的顯要位置,是故宮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太和殿在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始稱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為太和殿。
  • 皇家龍氣大揭秘!太和殿神獸出沒,藏在家宅中的守護神!
    今年剛好是故宮建成的第600年,故宮那邊也在9月10號開放了周年特展,而太和殿的建築屋頂、以及罕見的十方神獸,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編輯太和殿隸屬於故宮前朝的三大殿之一。在明朝初建成,被命名為奉天殿,但也因為各種原因曾多次被燒毀。
  • 故宮之中和殿介紹
    凡遇皇帝親祭,如祭天壇、地壇,皇帝於前一日在中和殿閱視祝文,祭先農壇舉行親耕儀式前,還要在此查驗種子和農具。皇太后上徽號,皇帝在此閱視奏書。玉牒告成,恭進中和殿呈御覽,同時要舉行隆重的存放儀式。中和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初稱"華蓋殿",嘉靖時遭遇火災,重修後改稱"中極殿",現天花內構件上仍遺留有明代"中極殿"墨跡。
  • 柳氏民居丨屋脊簷角上的神獸,龍、鳳、狻猊、獬豸...長姿勢了!
    原標題:柳氏民居丨屋脊簷角上的神獸,龍、鳳、狻猊、獬豸......長姿勢了! 中國古建的簷角屋脊上常常排列著一些數目不等的小動物作為裝飾,這些美麗的裝飾品是中國建築裝飾的一大特點。
  • 故宮太和殿上的神獸
    北京故宮作為明清兩朝的皇宮,二十四位皇帝在這裡生活居住治理國家。而在故宮裡面有著很多有特殊寓意的動物。今天來聊一聊故宮太和殿上的那些動物。太和殿太和殿是故宮裡最大的宮殿,是明清兩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宮殿建築。太和殿的屋頂房脊兩端有兩個全國現存最大的螭吻(chi,wen)。
  • 故宮600年大展來了!紫禁城屋脊上的神獸搬下來給你看!
    這次大展,紫禁城裡的著名「小獸」,也從屋脊上「搬到」了展廳裡。據正樓展廳策展人張杰介紹,「這套小獸是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建太和殿時的原件,每件小獸都有美好的象徵寓意,尤其是最後一件——行什,只在太和殿出現,是個孤例,也是太和殿建築無上等級的體現。太和殿初建時名為奉天殿,後多次燒毀。
  • 故宮太和殿的10隻脊獸都有什麼寓意?最後一個為何是太和殿獨有?
    我國的古代建築的簷角或者屋脊之上常常都有一些小神獸出現,它們被稱為屋脊走獸、簷角走獸、仙人走獸、垂脊吻、吻獸等,小獸的數量直接體現住宅的等級,一般總數為單數。(太和殿垂脊10個神獸)去過故宮的朋友肯定對太和殿上的10個小獸有很深的印象,在散發著耀眼光芒的琉璃瓦上蹲坐著這些小獸,它們是至高無上的象徵,也意味著只有至高無上的皇帝才能享受這樣的
  • 《故宮新事》第三集揭秘養心殿
    一年等一回,被網友戲稱最難等的「連續劇」——《故宮新事》7月19日上新。這部由故宮博物院獨立出品、真實反映「養心殿研究性保護項目」進展的紀錄片第三集將聚焦文物修護與古建修繕。自2017年起,《故宮新事》第一集、第二集上線,到現在豆瓣評分8.9分,很多內容至今被觀眾津津樂道。新上線的一集中,類似的驚喜將延續。比如養心殿開工儀式上取出的寶匣紋飾精美、形制特別,表面彩繪龍紋,是故宮發現的第一個帶有彩繪的寶匣,片中揭秘開匣檢驗過程,帶領觀眾一起層層「揭秘」。還有養心殿內精美的唐卡和隔扇畫心,它們在文物修復師的手中被小心翼翼的修復。
  • 品讀|故宮神獸的文學追問——讀蔣藍《故宮神獸》有感
    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目前紫禁城早已更名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中國收藏文物最豐富的博物館,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中很多文物是絕無僅有的無價國寶。為了更好地向遊客介紹故宮,2019年10月,故宮出版社出版了掌上故宮系列圖書。
  • 故宮太和殿大修竣工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圖)
    殿內彩畫保存完好,所以沒有進行重新繪製,但由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外部彩畫在修繕中未完全忠實文物原狀,且老化較嚴重,所以進行了重新繪製並糾錯。  太和殿的彩畫規制為皇家最高等級——「金龍和璽」。太和殿相當於故宮的「眼珠子」,如何保證糾錯不犯錯呢?「古建的內外簷彩繪是協調的,而太和殿的內簷彩繪依然保留了康熙時候的原狀。」
  • 古代屋簷上的神獸都的來歷是什麼?有什麼作用?看完你明白了
    大家出去旅遊參觀古代建築,或者電視中播放的古裝劇裡的房屋,他們的屋簷上都有一些小神獸,一副很神秘、莊嚴的樣子,可能有些人會好奇這些神獸是什麼?他們的來歷和作用又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這些神獸。
  • 中國古代的房頂上,為什麼要站一排神獸?
    中國古代的房頂上,為什麼要站一排神獸?北京故宮博物院屋脊上的部分瑞獸以故宮為例,我們去參觀會看到形態各異的、或站或蹲臥於各大殿宮房屋頂的神獸,又簡稱「屋脊獸」,因為它們比較確切的安置點是在屋頂的各脊梁上。有個詞叫「五脊六獸」,北方常用以形容人神不守舍、忐忑不安、百無聊賴等,其實也是由此而來。所謂的「五脊」,指的是大脊(正脊)加上四條垂脊。
  • 故宮開放!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神獸」世界!
    撰文 / 周乾(故宮博物院研究館員)29日,北京市宣布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宣布將從5月1日起有序開放。小夥伴們是不是很激動!作為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之一,故宮氣勢恢宏,紅牆綠瓦上,飛簷雕壁間無不顯示著中國古代建築的極高水準。站在金水橋上,屋頂那一排排屋脊獸映入眼帘。這些故宮裡的小怪獸是不是也有著秘而不宣的往事?今天,讓我們來重新認識一下故宮屋脊上的這些「神獸」世界!
  • 太和殿是故宮的東方三大殿之一,它屋簷上的神獸都是什麼?
    宮殿簷宇四角安有仙人走獸,走獸又稱小獸,一般古建築多用奇數,至多不過九個,但是太和殿卻安放了10個,是古建築琉璃裝飾中的孤例。紫禁城中的其他宮殿按照重要程度,脊獸從一個到九個不等。如傳說中的龍為麟蟲之長,形體能長短變化,古書《易經》中有「龍飛在天」的神話,象徵最高統治者。
  • 故宮屋頂為何不落草?《我在故宮六百年》來揭秘
    故宮第三代大木匠的代表人物李永革,曾參與過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的故宮修復工作,被稱為"能夠讀懂木材的人"。他的厲害之處在於,手一摸,就能知道木材的年代。這種對建築的熟知與熱愛,在下一代"故宮匠人"張典身上體現無疑,養心殿大修,面對糟朽嚴重的立柱,她盡力補救,採用墩接的方式,讓立柱上的歷史過往得以保留。故宮的彩繪修繕,同樣離不開大工匠們。
  • 故宮,揭秘養心殿潮溼陰冷的原因,讓你驚嘆古人智慧
    咱們國家發展有上千年,有了很多的歷史,也存在著很多能夠彰顯古代國人智慧的建築。每一次的建築揭秘,都能讓人們感嘆於古人的智慧無窮,因為歷史長久,所以有很多具有歷史意義的古代建築,它們存在至今讓人們了解古代的文化生活。
  • 紫禁城中的小瑞獸之太和殿上的10個脊獸
    其上為重簷廡殿頂,屋脊兩端安有高3.40米、重約4300千克的大吻。簷角安放10個脊獸,數量之多為現存古建築中所僅見。太和殿立面圖故宮博物院而這10個脊獸都是誰呢,依次為:龍、鳳、獅子、海馬、天馬、押魚、獬豸、狻猊、鬥牛和行什。
  • 故宮太和殿屋脊神獸的起源和獨特意義
    時值隆冬草木凋零,吳某沿途欣賞建築之美,卻發展排雲殿西北脊上的「仙人騎鳳」不見了,他趕忙反應了此事,得到了官方回復——大風把此物吹落下來,他這才放心了。頤和園宮殿細心的讀者一定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何故宮之類的達官顯貴家的屋頂都要設計上神獸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古代宮殿屋頂構成上說起。
  • 從五脊六獸說太和殿脊獸順序|歇山頂|故宮|奉天殿|三大殿|太和殿|...
    規格等級依次為: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重簷攢尖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單簷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對照故宮太和殿為:重簷廡殿頂故宮保和殿:重簷歇山頂祈年殿:重簷攢尖頂紫禁城太和殿六百年前,明成祖朱棣召令興建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好的、體量最大的中國古建築群
  • 你注意過道觀屋簷上的「仙人」和「神獸」嗎?
    抬眼望去,處處風景,就連道觀屋脊上也頗有一番別致,常常豎立著一排排的「仙人」加「神獸」組合,煞是有趣。為了顯示等級威儀,除宮殿和廟宇外普通的民宅也不可以在簷角上安放屋脊獸。其次,依據道教陰陽學說以及風水堪輿觀點,古人認為,屋脊獸除了有防止雨水侵蝕滲漏、鬆散脫裂和美觀裝飾等具體作用外,還有趨吉避兇的功效,所以並不是可以隨便擺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