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吳容編輯 | 昝慧昉
烤魚連鎖「探魚」你一定知道,對於蔡瀾港式點心應該不陌生,江湖菜「撒椒」你也可能在哪裡看到過,但如果說他們都是「一家人」,你一定會有點驚訝。
沒錯,這幾個看上去畫風不太一樣的品牌全都棣屬於同一家公司——深圳甘棠明善餐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棠明善」)。
據天眼查APP顯示,甘棠明善成立於2009年9月,公司總部位於深圳蛇口。在正式創立品牌前,這家公司曾經是黃記煌的加盟商,之後推出了旗下首個自有品牌「探魚」。
2013年12月,「探魚」正式誕生,很快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三年後,甘棠明善又推出了自有品牌「撒椒」,以酸菜魚等江湖菜做主打。
為了完善餐飲矩陣,2018年,甘棠明善又與美食家蔡瀾合作,推出了蔡瀾港式點心和蔡瀾越南粉,側重於年輕化和輕量級。
撒椒招牌菜為酸菜魚
蔡瀾港式點心門店
對於跟蔡瀾合作的兩個品牌,甘棠明善蔡瀾市場部總監李喜耀接受界面新聞時表示,蔡瀾先生作為合伙人,主要負責菜品創意、產品研發 、餐具設計等,而甘棠明善則負責餐廳的實際運營。
就在最近,這家公司把蔡瀾越南粉帶到了廣州,在萬菱匯開出了廣州首店。主打風味河粉、檬粉、小吃等的蔡瀾越南粉,最早在香港中環蘭桂坊開出,此後在深圳謹慎拓展了3家門店,才來到廣州開店。
據李喜耀介紹,截至目前,公司擁有超過250家門店,其中,探魚220家、撒椒13家、蔡瀾港式點心和越南粉分別有13家和5家。公司未來的拓店計劃將側重在探魚和蔡瀾港式點心上,而越南粉則有待模式成熟後才進行規模化。
蔡瀾越南粉廣州萬菱匯店
選擇一個熱門單品、從細分品類切入,是近年來不少餐飲創業者的首選。在全國各地,酸菜魚、烤魚、肉夾饃、小面等單品類品牌層出不窮,包括探魚、撒椒以及兩個蔡瀾品牌也是如此。
選擇從探魚切入餐飲市場,甘棠明善確實押對了品類。烤魚在過去流行於各地的大排檔,但認真做品牌的並不多,探魚是這方面起步較早的一家,先後推出了5種不同魚肉搭配的18種口味選擇。
李喜耀對界面新聞表示,正如烤魚在川菜裡是一個很細分的品類,越南粉也屬於東南亞菜裡的一個分支,東南亞菜在中國已經推出市場那麼多年了,有著足夠的市場教育,如今推出蔡瀾越南粉,是擁有相對成熟的市場基礎。
探魚招牌口味
不過,大單品經營模式也有其風險。
單品店雖然更標準化和利於門店複製,但也容易帶來同質化嚴重問題;對單一食材依賴性極強,一旦供應鏈遇到問題,也容易遭受打擊;過度依賴某一個單品,自然也意味著盈利點的單一。
不難發現,在兩三年的市場親密期過去以後,部分靠單品戰略起家的品牌開始遭遇發展瓶頸,有的由於經營不善而閉店,有些則是嘗試轉型或在產品上做加法。
探魚也有類似的動作。今年,探魚增添了火鍋新品,這也是繼增加燒烤產品之後,探魚在產品矩陣上的又一布局。
此外,靠單品戰略起家的品牌,還可能面臨餐飲風口的變化所帶來的挑戰。口味的潮流變化,其實也有點像快時尚一樣,有時讓人難以捉摸,消費者很難對某一品類有著長期忠誠。
也許很難說烤魚這一品類已經過氣,但不得不承認,最近幾年它出現在話題中心的次數是在變少。
2017年,在被問及烤魚是否算是夕陽行業時,探魚品牌聯合創始人李品熹曾表示,烤魚對於餐飲市場有很好的豐富作用,至少在未來20年,都可能是中國餐飲市場的重要品類之一。
李喜耀接受界面新聞採訪時也表示,如何維持一個食物在食客那裡的長期喜好度,關鍵在於要耐吃。比如,之所以選擇推出越南粉品類,是考慮到「在嘗過很多濃烈的食物之後會想回歸清清淡淡的品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