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希區柯克影片如何影響人腦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研究揭示希區柯克影片如何影響人腦

  電影製作人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以「懸念大師」著稱是有原因的,但觀看他的電影如何影響人們的大腦?Futurity網站日前報導稱,研究人員認為,一部電影的敘事情境的確會影響在懸疑片段出現時人眼首先關注哪裡。

  為此,他們讓18人在一部核磁共振成像機器下觀看了《西北偏北》和其他希區柯克的電影,並且測量了大腦活動。每部電影在屏幕邊緣有一個發光的棋盤狀圖案,以觀察懸疑情節是否影響人們對這種圖案的通常反應。研究人員發現,在出現懸疑片段期間,參與者的視野變窄,只聚焦於故事,並且下意識地忽略棋盤狀圖案。另一方面,在觀看不那麼懸疑的片段期間,這些觀眾的視野變寬,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周圍環境上。(徐徐)

相關焦點

  • 揭秘菸酒怎麼影響人腦功能
    中國科學家領銜國際團隊揭示菸酒影響人腦功能  ­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記者郭敬丹、吳振東)香菸與酒精究竟如何影響人的大腦和健康?近日,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教授領銜的國際合作團隊揭示了吸菸與飲酒具有的不同神經環路機制,即使是少量菸酒也會對人腦具有相反的影響:吸菸人群對負面刺激更不敏感,而飲酒人群對正面刺激更加敏感,這可能是菸酒致人上癮的重要原因。­  近日,該研究成果以《吸菸腦連接減弱與飲酒腦連接增強》為題,在線發表在生物醫學領域權威期刊《eLife》上。
  • 《迷魂記》:希區柯克如何讓你神魂顛倒
    《迷魂記》1958阿爾弗雷·希區柯克終於來到了我們親愛的希區柯克作品了,這次由於時間衝突只搶到了一張《迷魂記》。懸疑大師希區柯克每一部電影都很好看,不論是伏筆的草蛇灰線與「桌下炸彈」的爆炸,還是他富有創造力的電影語言,都讓他無愧於電影泰鬥級的地位。
  • 新研究揭示嗜酒成癮之謎
    迄今為止,研究者們已經揭示了酒精對人體的諸多危害,如傷胃、傷心、傷肝、傷後代……然而,對於嗜酒成癮者來說,不是不想戒酒,而是戒酒實在太難。最近,《Science Advances》發布的一篇文章揭示了嗜酒成癮的關鍵機制,為幫助人們戒酒帶來了希望。
  • 希區柯克是如何用《驚魂記》嚇唬美國人的
    今天這一期我們來講一講一代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代表作《驚魂記》。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首先簡單的交代一下故事背景:影片中的珍妮特·莉飾演一位在亞利桑那州普普通通的一位上班女郎,她長期和一位有婦之夫保持著不正當的關係,他的情人因經濟問題不想和妻子離異
  • 希區柯克誕辰120周年|由《群鳥》引發的「恐鳥症」
    希區柯克的多部影片入選該名單,除去上述提到的影片外,還包括《美人計》和《後窗》,以及在1963年推出,2016年進入收藏名單的《群鳥》。而在簡單的故事中,希區柯克又加入「怪異」的情節:群鳥總是突如其來地攻擊人類——例如當男女主人公的愛情遭到米契母親的反對時,不斷有鳥類飛到米契家附近對人類發動攻擊,甚至在加油站引起了大火。在影片末尾,群鳥更是佔領了整個小鎮,讓人類無力反擊。片中的恐怖因素並非來自人為,而是自然力量,這種不同於希區柯克以往懸疑模式的設定,也使《群鳥》成為非典型性的希區柯克電影。
  • 希區柯克完全客串手冊
    電影大師希區柯克有個癖好,他喜歡在他電影裡客串。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絞盡腦汁在電影《救生艇》裡出現——那是一個在茫茫大海逃亡的故事,希區柯克為了能在影片裡出現,不惜減肥,然後拍一個減肥前和減肥後的廣告,放在報紙裡,以便順理成章的露臉……    他的這個癖好影響了許多後來者。《寄宿人》出現在報刊閱覽室裡,後來又在人群中。
  • 來自希區柯克本人的吐槽:《奪魂索》是一次愚蠢的嘗試
    奪魂索海報希區柯克,大眾眼中的懸疑電影大師,他不僅在懸念設置上別出心裁,他還在電影音效以及視聽語言上獨具創新,階梯與鑰匙等道具的運用,光影的巧妙運用,還有在《驚魂記》中經典的浴室殺人場景獨到的運用了音效製造恐怖氣氛
  • 希區柯克40周年忌辰:這個可愛的老頭,知道得太多了
    而關於希區柯克的一生經歷,及其對電影風格的影響,也不乏傳記、評論。比如,他的童年「陰影」就經常被拿出來評說。人們習慣從那裡尋找他驚悚片表現手法的來源,也試圖理解他為什麼能對這個世界、對人性「知道得太多」。今年出版的新譯作《希區柯克:他知道得太多了》也回到希區柯克的童年,對那些丟棄、監禁的說法作了一番梳理。
  • 看「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電影藝術
    希區柯克不僅是藝術大師,還是娛樂片高手,他的經典之——《精神病患者》正是一部身非藝術與商業的電影。或許《精神病患者》不是希區柯克的巔峰之作,觀眾對它的評價不輸希區柯克其地電影作品。《精神病患者》開創了電影史上數個經典鏡頭與電影手法,其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可小覷。
  • 希區柯克逝世40年:一個把演員當牲口的大導
    4月29日,是著名懸疑導演希區柯克逝世40周年紀念日。暴力、性與浪漫是貫穿希區柯克電影的主題,承載這些主題的是充滿懸念、刺激氣味的懸疑故事。他所有的作品都帶著深刻的導演印記。可以說,幾乎沒有懸疑片導演敢說自己在創作上沒有受過希區柯克的影響。他一生曾五次提名奧斯卡最佳導演,卻每次都失之交臂。1979年,他終於迎來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 希區柯克好萊塢首部作品就獲奧斯卡獎,他卻說《蝴蝶夢》不是自己的...
    希區柯克一生執導了五十三部故事片,五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1940年的《蝴蝶夢》是希區柯克闖蕩好萊塢的第一部作品,獲得11項奧斯卡獎提名。希區柯克憑藉此片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項。作者:楊慶華從Rebecca到「蝴蝶夢」1938年,英國作家達芙妮·杜穆裡埃的小說Rebecca在倫敦出版。
  • 希區柯克電影中的小花招
    我們來看看希區柯克自己是怎麼解釋的。在《希區柯克與特呂弗對話錄》(Hitchcock/Truffaut)中,希區柯克提到了「麥格芬」,他用一個小故事來解釋: 火車上,有兩位旅客在對話: 其中一個旅客問:「您放在行李架上的包裹是什麼東西?」
  • 希區柯克《陰謀破壞》:探討的是破壞活動,都是對自己的一次反噬
    《陰謀破壞》是希區柯克在英國時拍攝的一部電影,與他後期產生較大反響、至今仍然被人們津津樂道的間諜題材影片,無論是在視覺效果,還是在人物刻畫上都不可同日而語,但是,一位導演的習慣性思維方式,早在他早期的電影裡就深深地埋伏下來,一直影響到他日後的電影拍攝。
  • 1899年8月13日 英國著名電影導演希區柯克誕辰
    1925年升為導演,拍攝了《快樂的花園》,但他認為他的第三部影片《房客》才是自己第一部得力作品。從此開始拍攝使之成名的「驚險片」。  為希區柯克作傳的文學家唐納德·斯波託說:「在與希區柯克共進午餐時,我們談到過模仿的問題,這時他會聳聳肩並微笑著說,『我們談點別的東西吧』。希區柯克對大多數與他同時代的電影作品並不十分關注,因為創作自己的藝術作品已經使他非常忙碌了。」
  • 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研究揭示GPCR磷酸化模式如何協調抑制素介導的信號傳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0 16:23:07 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Ron O.
  • 斯嘉麗化身希區柯克金髮女郎 浴室溼身驚魂記
    今年是大師級導演希區柯克誕辰113周年,在向大師致敬的影片《希區柯克》中,將影史上最經典的死亡鏡頭重新演繹的斯嘉麗詹森無疑是最大的挑戰和看點。最新曝光的《V》雜誌封面上,斯嘉麗全裸溼身大玩驚悚,腥紅的雙唇和雪白的肌膚相映,烘託出了一派充滿時尚感的驚悚大片。
  • 研究揭示猴子如何選擇的奧秘
    研究揭示猴子如何選擇的奧秘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4:37:59 英國牛津大學Alessandro Bongioanni課題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激活和中斷猴子對新事物選擇的神經機制。
  • 研究揭示人類活動對海洋深遠影響
    近日,刊登於《科學》的兩項研究聚焦了覆蓋地球表面3/4的「藍色領土」。研究人員發現,這個幽深而富饒的「王國」正遭受著人類活動的強烈影響。其中一項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Ian Kane說:「我們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高濃度微塑料感到震驚。」  「新分析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冰原為何以及如何對氣候變化做出反應。」
  • 希區柯克逝世40周年:「恐怖大師」的純粹電影
    他在國際影壇叱吒風雲半個多世紀,一生共執導了59部電影,300多部電視系列劇,在這其中絕大多數以人的緊張、焦慮、窺探、恐懼等為敘事主題,留下了許多傳世之作,但在當時,這種新的電影手法也受到一些主流電影人的抵抗與非議,所以他不曾獲得奧斯卡,但他在電影發展史中的貢獻及影響是有目共睹的。
  • 研究揭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對植被光合作用的影響
    研究揭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對植被光合作用的影響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25:42 南京大學張永光等研究人員揭示全球CO2排放量下降對植被光合作用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