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方便麵,我們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關於方便麵的知識你都了解嗎?比如:
為什麼以前方便麵麵餅是方形,現在變成了圓形?
為什麼桶裝面越來越多,袋裝面相對減少了?
為什麼現在的方便麵吃起來越來越像麵館餐食?
為什麼營養專家說方便麵比包子更營養均衡?
方便麵憑藉哪項技術成為航天食品進入太空?
……
這些問題的根本在於四個字:科技創新。
解答之前,先來簡單回顧一下方便麵的「進化史」。
這個近百年來最偉大的發明誕生於1958年,華裔日本人安藤百福研究出了第一包方便麵,加開水泡即可成面。上世紀70年代方便麵引入中國,1988年國家開始制定方便麵質量標準,1989-1991兩年時間國內新增近千條方便麵生產線,國營、民營、中資、外資、合資的各種品牌在這個階段湧出。1992年,康師傅做出爆款的紅燒牛肉麵,迅速佔領全國市場,並且足足稱霸20多年。此後,國內方便麵進入高速發展,形成多巨頭並存的競爭格局,市場研發全面井噴,整個行業光是口味就已經發展到了260餘種。2013年至2016年情形有所減緩,中國市場方便麵的年銷量從462.2億份跌至385.2億份,跌幅高達近17%。直到2017年開始止跌回升,2018年全面「復活」。中國方便麵銷售量則始終佔領世界第一的地位。
在這幾十年進化的過程中,方便麵一直在致力科技創新,為消費者呈現更有品質的食用體驗。比如從方形變成圓形,最初生產線都是生產方形方便麵,但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泡麵器具都是圓形的,為了泡麵不得不掰掉方便麵的四個角,這樣不僅衝泡麻煩,而且碎面也影響了體驗。此後廠商進行了創新整改,更換生產線,將方形的方便麵做成了圓形。而隨著時代發展需要,桶裝面的市場佔比越來越大,袋裝面逐漸減小,這是因為桶裝面的方便和安全性提升,越來越符合如今年輕化市場的需求。
經濟在發展、生活水平在提高,大眾對方便麵的訴求也發生了改變,以前的方便、速食、充飢,取而代之的是現在的安全、營養、美味。為了滿足大眾需求,各品牌必須引進高新科技,對原料、配料、口味、製作工藝、包裝等進行全面拓展和升級,以加速行業整體向中高端市場轉型。
隨後各大品牌不斷推陳出新,力爭科技創新爭佔市場:麵條非油炸蒸煮麵工藝、低脂低卡路裡、熬製高湯、肉包鎖鮮等等技術相繼面世。下面以康師傅最新推出的營養膳食新品類康師傅速達麵館為例,分析一下科技創新推動方便麵行業的發展。
四大核心技術全面提升品質
1. 寬面技術:速達麵館的寬麵條擁有四項專利,爽滑、彈牙,易熟不易爛,和傳統方便麵的面大最大不同在於從技術上保 「鮮」,其口感和現煮麵條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如果去除包裝,沒有人會懷疑它是方便麵,而會以為就是一碗麵館現煮的面。
科技創新的麵條技術,讓方便麵麵條告別了不健康的油炸麵餅,也讓麵條的種類變得豐富多彩。市面上除了有速達麵館的寬麵條之外,還有出現了諸如弘揚古老麵食的哎呦麻糬Q米撈麵、主打日式拉麵風味的日清拉王碗面等各種差異化的麵條,讓消費者有了更大的選擇空間。
2.高湯技術:速達麵館高湯的特色在於獨特的配方和工藝,熬製純天然、無添加的香濃牛骨湯底。濃鬱的高湯不僅讓麵條充滿生機,也讓人忍不住分泌唾液澱粉酶。
高湯匯聚了方便麵的精氣神所在,在這個美味、健康雙升級的方便麵時代,品牌方對高湯的重視毋庸置疑,在高湯技術都下足了功夫,速達麵館主推香濃牛骨湯底,白象則有主打營養鮮雞湯的老母雞湯麵,合味道有湯底鮮香濃鬱的海鮮面……各家創新可謂精彩紛呈。
圖片來源於網絡
3.肉包真空鎖鮮技術:這是行業領先的科技創新技術,它能讓肉塊中的油脂、胺基酸保持長時間穩定,鎖住肉塊的鮮美味道,保證了速達麵館肉塊的新鮮和真實口感。這項技術的創新讓以前只能看著包裝圖片流口水的我們「得償夙願」,吃到實實在在的肉,也讓一直在方便麵中沒有存在的肉找到價值。
目前市面上運用此技術處理肉塊的品牌仍在少數。
4.蔬菜 FD真空冷凍乾燥技術: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食品凍幹技術之一。最早用在的是航天領域。蔬菜FD真空冷凍乾燥的具體做法是,將含有水分的蔬菜在低溫下凍結成冰態,使其中的水分不經液態直接升華成氣態,從而使其脫水達到乾燥的目的。
市面上有很多產品都是採用烘乾處理,烘乾的過程中,高溫環境下易造成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破壞和損失,而且烘乾蔬菜重新入水浸泡後恢復需要很長時間。而整個真空冷凍乾燥過程均為物理作用,且在低溫高真空條件下進行的,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加工物料過程中的熱敏及易氧化組分的破壞與損失,最大限度保留和富集蔬菜中的營養元素和活性物質,完美再現了其初始的色、香、味、型,而且具有質量輕,復水快,食用方便和儲存期長的特點,最大限度還原蔬菜最初始的風貌。
真實大肉塊連肉帶汁
愛吃方便麵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雖然我們買的是牛肉麵,但是我們基本對裡面的牛肉不會抱有期待。但是,萬萬沒想到有一天,康師傅在新推出的速達麵館裡放入了真正的牛肉塊!而且每份裡面有7-8大肉塊,重約60克。它是一款所見即所得的方便麵產品,包裝圖片就是實物,它給泡麵黨帶來的驚喜是雙重的,既能享受大塊的肉,還能吃到真實口感和味道。
加大營養價值高的蔬菜比重
蔬菜包一直是方便麵固定的組成部分。常見的蔬菜包一般由脫水的大蔥、胡蘿蔔、包菜、甘藍等組成,但是在方便麵的蔬菜包沒有出現過西蘭花的身影。
西蘭花中的維生素種類非常齊全,它的維生素C含量明顯高於其他蔬菜,而且有「造血維生素」之稱的葉酸在其中的含量也很豐富,這些是西蘭花營養價值高於一般蔬菜的重要原因。
首度「相中」西蘭花營養價值的是速達麵館,它的蔬菜包中首次加入了西蘭花,並搭配高麗菜、胡蘿蔔等營養價值高的其他蔬菜。這些蔬菜都是產自綠色種植基地,挑選和製作工序都十分精細,比如說,西蘭花只選用個頭飽滿的「大個子」、並且要人工切花,高麗菜則是只選取每顆高麗菜最上層5-6片的優質嫩葉。挑選之嚴格可見一斑。
營養元素配比符合居民膳食標準
人體需要的營養素主要有七大類:糖類(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無機鹽(礦物質)、水和膳食纖維。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成年人每日營養的攝取量有一定標準,比如, 蛋白質:日建議攝取總量是 55~65克;平均每餐20克左右。碳水化合物:成人日攝取量至少130克;平均每餐44克左右。脂肪:女性日攝取 55~65 克,男性不宜超過 90 克;平均每餐在20或30克以內。能量:成年女性日攝取量7535千焦,成年男性9209千焦;平均每餐攝取量在2500或3000千焦以內。
以速達麵館私房紅燒牛肉麵為例,綜合麵餅、調料包、料理包,其營養成分數據:蛋白質20.2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68.4克,能量2024千焦。各項指標均進行了科學配比,達到了膳食要求。
天津科技大學曾做過一個研究《方便主食營養比較研究》。這項研究參考《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以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膳食能量構成,測試出方便麵的能量相當接近於權威推薦的膳食能量比例,即食物總熱量的50%-65%源自碳水化合物、20%-30%自脂肪、11%-15%自蛋白質。最終得出結論:方便麵比肉包子等主食營養更均衡。從速達麵館的營養均衡配比來看,這其實已經如今方便麵發展的趨勢。
取締正餐的營養膳食選擇
以往的方便麵主打方便、速食的概念,強調的是食用效率和便捷性,而品質和營養被忽略。以康師傅速達麵館為代表的方便麵品牌先行挑起了品質的大梁,既做到了方便速食,又在營養均衡、健康美味上讓方便麵成功晉升為可替代正餐的主食。
從外觀來看,速達麵館的麵條和配料都十分充足,進口牛肉、鮮嫩多汁、料多實在、湯汁濃厚,分量絲毫不比去麵館要少。再者,它只需要4分鐘就能快速「出爐」,比去麵館更方便,而且還配備了符合國人使用習慣的中華筷,食用起來非常順暢。這樣一碗麵呈現給食客的感覺,一點兒不像在吃方便麵,而是在吃一份精心烹飪的餐食。
還有比主食更均衡的營養,也讓它的可選擇性大大提升。
結合營養膳食標準、通過科學配比將人體一餐所需的膳食需求濃縮到一碗麵中;融合技術創新,最大程度還原食材各方面的品質,包括原汁原味、外觀以及口感,徹底提升方便麵食品的層次,賦予消費者更加營養健康、更加有儀式感的食用體驗。這些不僅是速達麵館,也是整個方便麵行業的發展方向。
最近還有一個頗受關注的方便麵產品,那就是「中國冰雪定製版速達麵館」,它是康師傅在體育總局冬運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全面指導下,專為運動員研發出來的科學健康的運動營養膳食產品。作為體育總局冬運管理中心唯一運動方便營養膳食合作夥伴,體育總局冬運中心和康師傅研發團隊共同成立了運動營養專家團隊,雙方聚焦中國冰雪運動員的營養膳食需求,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用健康運動營養膳食助力中國體育強國夢。
方便麵行業的創新從未停止,科技創新才是行業發展的王道。速達麵館革新產品結構、開創運動營養膳食的新品類;以「湯」為核心訴求的產品則突破傳統方制湯工藝熬煮鮮香醇厚、濃而不膩的正宗好湯;在麵條工藝上突破的產品則融合地方特色風味以及非油炸蒸煮乾燥等方式製作出創新麵條……科技創新正在方便麵產業奔向營養膳食的道路上蓬勃發展,為整個行業實現價值鏈的提升,也為消費者創造更加健康營養的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