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運城】芮城東娃滷肉:香飄黃河兩岸

2020-12-15 騰訊網

運城日報 運城晚報 運城新聞網 官方發布平臺

芮城東娃滷肉

香飄黃河兩岸

記者 賀雪梅

每逢春節臨近,置辦完年貨,臘月二十六七,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滷肉了,俗稱「燉大肉」,用來犒勞辛苦了一年的家人,招待春節期間登門拜年的親朋好友。新湯老湯,每家每戶滷出來的肉味道都不大相同。在運城,說起滷肉,許多人都知道,最出名的要數芮城縣的陽城滷肉。而在陽城眾多滷肉店中,東娃滷肉又是已形成品牌、享譽四方的。這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滷肉,為什麼獨東娃滷肉香飄晉陝豫,受到食客們的好評?這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讓人垂涎的夾肉餅

6月11日,剛走到坐落在芮城縣陽城鎮的東娃滷肉店附近,陣陣滷肉香就已經飄了過來。不太大的店裡熙來攘往,客流不斷,除了芮城本地百姓,來自陝西、河南的食客,路過陽城,也要到東娃滷肉店解解饞。趕時間的話,從窗口買幾份夾肉餅邊走邊吃,不趕時間,就進店裡要一盤滷肉,來幾個餅子,細細品咂,味蕾得到滿足之後,再來一份店裡自創的刀削湯麵,吃進胃裡是滿滿的幸福感。千層餅是店裡的特色,剛出爐的餅子鼓鼓的,用筷子從上面劃開,清新的麥香味兒瞬間隨著餅子裡的熱氣一股腦兒地湧出來,趁熱抓一把切碎的滷肉,夾一筷子「霸王菜」或者切一段兒青辣椒,一口咬下去,酥脆的餅渣掉滿桌,麥香、肉香,再加上辣子、蔥、芫荽的調劑,真可謂是人間至味了。

點擊播放 GIF 2.1M

傳承歷史

這一塊小小的滷肉能得到眾多食客的喜愛,離不開姚家幾代人的心血。「東娃」(姚玉東)的曾祖父姚許照曾是蒲州府的大廚。1898年,他潛心研製滷煮秘方,開了自己的滷肉店,字號「諧春堂」,享譽河東大地。時過境遷,1986年,19歲的姚玉東重拾祖傳手藝,開了「東風飯店」,主營滷肉,漸漸小有名氣。1990年,姚玉東到工商局註冊商標,打算擦亮老字號「諧春堂」,但發現名號已經被註冊過了,經常去店裡吃飯的縣委書記潘新端提議:「你這小名『東娃』就不錯嘛,比『東風』叫著親切。」此後,東風飯店就改名為東娃滷肉店了,屈指算來,至今已有30餘年歷史了。

外酥裡嫩千層餅

創業故事

1986年,東娃開店第一年,恰逢北京籌備亞運會,全縣組織個體工商戶捐資助力。在當時個人月薪只有幾十元的情況下,姚玉東捐了100元,成為全縣工商戶捐資最多的人,芮城縣工商部門及縣委、縣政府的有關同志,從那時起記住了東娃這個人。在一次縣裡召開個體商戶會議時,姚玉東坐在前排。當時,縣委書記姚震海問大家有什麼困難,他一眼便看見了坐在前排的姚玉東,「來,東娃,你說。」被點名的姚玉東站起來,說了自己的困難:想要一塊地方開加工廠,但不知怎麼辦手續。姚書記當場安排縣長幫東娃辦好此事。會後,東娃很快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香辛料和特製秘料

有一次,鄰鄉的一位大爺將自家養的一頭豬送到東娃店裡,讓姚玉東收購。姚玉東發現,大爺送來的豬有問題,他看老人大老遠來不容易,便對大爺說:「這樣吧,我給您200元就當是我買了,您把豬拉回去自己處理,我這不能要。」幾天後,老人的兒子帶著200元來還錢,年輕人對姚玉東十分感謝。後來姚玉東才知道,來還錢的年輕人在縣政府工作。之後,姚玉東辦理滷肉店和滷肉加工廠的相關手續時,年輕人也給了他很大的幫助。姚玉東說,東娃滷肉店能有現在的規模,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朋友的鼎力相助。

1999年,姚玉東開起了加工廠,銷往運城周邊地區及太原、鄭州、西安、蘭州、石家莊、北京等地。2013年,東娃滷肉開始進行網絡線上銷售。2014年,姚玉東到杭州參加電商培訓學習,還獲得了阿里巴巴頒發的「誠信通」優質供應商獎。

點擊播放 GIF 1.4M

製作技藝

▲備肉

目前,姚玉東主要負責滷肉加工廠的包裝銷售,而東娃滷肉店的生意由弟弟姚玉林打理。東娃滷肉店美名遠揚,離不了東娃的父親姚義元。姚義元在傳承祖上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結合現代科學養生理念,將原來的十多種香辛料發展成現在的20多種,美味的同時又兼具營養價值。

▲入鍋

滷肉先要把鮮肉用清水浸泡,然後在老湯中加入八角、香葉、白芷、桂皮、小茴香、肉蔻、草果等香辛料,調上秘料,經過猛火熬煮,再小火燜制而成。滷湯鍋中有一塊石頭,已經用了30多年。那一方原本平凡的石頭,在30年老湯的浸潤下,仿佛也沾滿了肉香。

▲出鍋

剛出鍋的滷肉,色澤鮮亮、香味四溢,焦糖色的豬皮掛著滷湯,讓人看著便口內生津,垂涎不已。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的口感讓人回味悠長,一段時間沒有吃到便心生想念。

▲切盤

據姚玉東介紹,一次,全國20多位工行行長到芮城開會,東娃滷肉店負責接待。當天下午4時許,一行人飢腸轆轆,吃得格外香。其間,一位行長突然說:「東娃,你可把我害慘了。」東娃嚇了一跳,忙問怎麼了,行長說:「平常這樣的肉我只能吃一兩片,今天都已經吃了七八兩了。」在座的人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開完會返程,各位行長還不忘買一些包裝成品帶回去,讓家裡的親朋好友嘗一嘗。

▲裝盤

不論是東娃滷肉店還是加工廠,裡邊都掛滿了獲獎的牌匾,在大家的口口相傳中,東娃滷肉已成為中國八大名牌熟肉製品之一,走向全國。

熱心公益

家和萬事興,東娃曾祖父當年創立「諧春堂」,就是想以「和諧」作為立身之本。和氣生財,他們家庭和諧和睦,對待顧客和氣和善。姚家代代樂善好施,多有義舉,北京亞運會、汶川大地震,姚玉東、姚玉林兄弟倆積極捐款,村裡修路建校,姚家也毫不吝嗇。人們常說「寧舍一塊肉,不舍一碗湯。」可是每年臨近春節,姚家就會向村子裡的鄉親們免費發放一份滷肉老湯,讓大家拿回去自己滷肉。今年疫情期間,姚玉東還為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送去美味的滷肉,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攝影 衛行智 肖永傑 裴永和 張建群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芮城東娃滷肉何以飄香黃河兩岸?滷湯鍋中為何有塊石頭放了30多年
    每逢春節臨近,置辦完年貨,臘月二十六七,家家戶戶就開始忙著滷肉了,俗稱「燉大肉」,用來犒勞辛苦了一年的家人,招待春節期間登門拜年的親朋好友。新湯老湯,每家每戶滷出來的肉味道都不大相同。在運城,說起滷肉,許多人都知道,最出名的要數芮城縣的陽城滷肉。而在陽城眾多滷肉店中,東娃滷肉又是已形成品牌、享譽四方的。
  • 山西運城有哪些好吃的特產
    運城是山西的地級城市,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到運城一趟,運城有哪些好吃的特產呢?2、稷山麻花稷山麻花是山西運城的傳統風味小吃,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起源於隋朝開皇年間,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了,曾一度為宮廷佳品。選用優質的麵粉,砂糖為主要原料,在配以鹼粉,明礬,食用鹽等配料,最後經過傳統的製作工藝製作而成,最後炸出來的稷山麻花外表金黃吃起來集香,酥,脆一體。
  • 運城黃河一號旅遊公路已開建375公裡!看沿黃八縣市景區如何一線串珠!
    「黃河自此向東流!」運城,是被黃河攬在臂彎裡的地方!黃河一號公路讓在運城旅遊變得更easy!更happy!在晉、秦、豫交界處拐彎掉頭向東流入芮城在芮城境內來了個90度大轉彎與渭河、洛河交匯,開始自西往東流也宛如巨大的肘彎將芮城攬入懷抱
  • 芮城:大批白天鵝飛抵黃河溼地聖天湖(鮑東升文/圖)
    每天都有原創,您關注的,就是編輯關注的(運城實時資訊)10月31日,山西芮城陌南鎮,大批白天鵝飛抵這裡的黃河溼地聖天湖棲息越冬。黃河溼地聖天湖有千畝水域,三面環山,像一個避風港灣,湖面平靜,水草豐美,每年冬季,大批白天鵝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在這裡越冬,吸引了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看。聖天湖曾是第二屆青運會鐵人三項比賽場地。
  • 運城黃河一號旅遊公路:大道通衢繪盛景
    曲折蜿蜒的黃河從我市河津禹門向南,擺脫峽谷對峙,奔流而去。到達潼關後,受東西走向的秦嶺山脈所阻,在芮城縣風陵渡鎮九十度轉彎,折向東流。  一條綿延在大河岸畔的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芮城段)是山西省「黃河、長城、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市「1311」重點工程項目。
  • 花遊芮城風陵渡——春季賞花路線推薦(一)
    來源:運城日報春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人閒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遊車輪。又是一年冬去春來,美麗的芮城迎來了桃紅杏白的時節。芮城文旅為您整理了賞花路線。春暖花開時,及早安排行程,和家人朋友來一場花的約會吧!
  • 書畫藝術節 | 芮城推出精品旅遊線路
    2公裡的古魏城遺址上,北枕中條山嶺,南臨黃河古道,是我國現存最大的元代道教宮觀,同北京的白雲觀、陝西的重陽宮並稱全真道教三大祖庭,是為紀念在芮城誕生成道,後被尊為新道教師祖、八仙之一的呂洞賓,由元代皇帝敕詔興建的宮廷式道教建築群, 是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世界又將聚焦運城!來運城,開啟甜蜜之旅!
    第五屆山西(運城)國際果品交易博覽會將於10月20日至23日在運城農展中心舉行!——孤峰山休閒風景區,黃河溼地奇觀——西灘,中華第一木樓——飛雲樓景區等六大文化旅遊景區。三灣溼地位於平陸縣城西南6公裡處的三灣村,區域面積3.9平方公裡,瀕臨黃河,植被豐富,生物多樣,野生動植物繁多。
  • 運城:鼓樂舞詩《大河之東》演繹黃河之魂
    「黃河寧,天下平。」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9月18日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強調:「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  晉陝豫交界處,黃河臂彎懷抱著的河東大地,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是華夏文明的主根。
  • 七月天,來山西,看最美的黃河!!!
    是黃河中遊流經晉陝大峽谷時形成的一個天然瀑布,中國第二大瀑布。滾滾黃河水至此,300餘米寬的洪流驟然被兩岸所束縛,上寬下窄,在50米的落差中翻騰傾湧,聲勢如同在巨大無比的壺中傾出,故名「壺口瀑布」。從史至今,萬裡黃河兩岸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僅此一處,這裡有許許多多大禹治水的美麗傳說和動人故事。
  • 生態固本,業態增效:黃河流域生態旅遊創新發展的「芮城實踐」
    山西芮城作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為「生態文明」和「全域旅遊」的發展,提供了黃河流域生態文明和生態旅遊創新發展的經驗與樣本。第四屆中國縣域綠色發展(芮城)論壇之「生態旅遊」主題論壇,以「生態芮城」為範本,探討縣域生態旅遊的創新發展。
  • 芮城:這條路風景盡收,富民強鄉
    中國網運城9月19日訊(記者 江虹霖)9月18日下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的採訪車駛入山西省芮城縣黃河一號旅遊公路黃河一號旅遊公路芮城段起點位於風陵渡鎮譚郭村,終點止陌南鎮小溝南村,全長 93.4公裡,總投資6.45億元,設計時速 40公裡/小時。截至目前,已完成58.6公裡。
  • 運城地區的主要旅遊景點
    運城主要景區點以晉南華夏根祖文化旅遊產品、中華民族的發祥地華夏文化為主體形象,這個旅遊區的代表是關公。關公是山西運城常平村人,在我國及海外華人中被供奉為財神。其故地有世界最大的關帝廟、家廟和關陵。此外,中國四大名樓之一永濟鸛雀樓,還有呂洞賓修行的地方永樂宮,西廂記故事發地普救寺,唐代黃河大鐵牛等,這些景點組合起來,形成內容豐富、色彩斑瀾的文化旅遊區。
  • 滷肉怎樣做又香又好吃?滷肉鋪老闆:學會這5個絕招,滷啥啥香
    隨時滷過的那些肉醬香濃鬱,香飄十裡,吃起來有滋有味。大街小巷到處都有賣這些的小店,購買也非常方便。有時候那香香的味道飄的整條街都是。但是同時也會讓人產生一些疑問,為什麼肉這麼好吃,讓人慾罷不能,裡面是否添加了一些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是否存在賣不掉隔夜又拿出來賣的情況。這時候很多人都會選擇自己在家裡滷肉。但是自己在家裡滷的味道不香也不入味,又浪費了原料和時間。
  • 山西運城有哪些必去的旅遊景點?
    到運城旅遊,實際上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因為「這裡最早叫中國」,文物旅遊景點共有16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90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57處,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最多的地級市。運城位於山西省最南端,西臨黃河,古稱河東。
  • 五千年文明看運城——山西運城文化旅遊方興未艾
    中原古城山西運城的文化旅遊,方興未艾。 山西運城位於黃河金三角,晉、秦、豫三省交界處,山西運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屬於晉南地區,是山西的南大門,古稱河東。相較於北京、西安、南京等蜚聲國際的古都而言,運城可以說是最低調、最佛系、最小眾、最被低估的古都。 山西運城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祥地之一。
  • 迎國慶度中秋運城文旅局推出黃金周文旅精品套餐邀您來嗨!
    (四)「樂遊河東·好吃運城」網絡直播活動(秋季的鄉村可採摘、可戲水、可在草甸河邊數星星……1.聞喜東鎮上鎮村2.夏縣廟前鎮西村3.夏縣泗郊鎮王家河村4.平陸聖人澗鎮毛家山村5.永濟蒲州鎮西廂村6.永濟開張鎮東開張村7.萬榮高村鄉閆景村8.河津清澗街道辦龍門村9.絳縣郝家窯村(七) 「豐收喜悅採摘快樂最美鄉愁
  • 山西運城這個鎮位於黃河大拐彎,具有縣城的規模,你不一定知道
    在晉陝豫三省交界,著名的壺口瀑布下遊,&34;字形的黃河接受渭河的注入,畫出了她最瀟灑的一道彎,奔流方向從向南折而向東,最終匯入黃海。從鯉魚跳龍門的禹門口開始,黃河寬度從200米陡升至2公裡,大寫地展現了她的壯闊。在這段拐彎處,被黃河兩面包圍的土地古稱河東,以平地為主,但中條山像一條利劍一樣插入她的南部,使得這裡山河匯聚,關原交織,景色壯闊無比。
  • 繼河津市之後,運城又一縣有望「撤縣設市」,是呂洞賓故鄉
    說起運城,是山西最南端的一個地級市,隔著黃河和河南相望,運城其實最初是因為鹽運出名的,這才有了運城之稱。運城緊鄰黃河中遊,所以也是華夏文明發展繁榮的土地,這裡發展的最早的遺址是西侯渡遺址。不僅僅是歷史悠久,運城歷朝歷代都出了不少的人物,其中眾所眾知的有三國的關羽大將、唐朝詩人王勃和柳宗元,還有元朝戲曲家關漢卿。總的來看,運城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運城現在下轄2個縣級市,其中河津市位於運城的最北,北面和臨汾市相接。其實最早河津還不叫河津,而是叫龍門縣,主要因為這裡是黃河的渡口,所以出名,宋朝改名為河津,到了1994年才撤縣設市,設立河津為縣級市。
  • 山西之行第八站,運城旅遊攻略。物價極低,景點尚可。旅遊好去處
    持續更新,點擊關注不迷路運城整體來說還算可以來玩一玩的城市,在目前去過的山西城市算是中等偏上,旅遊體感不錯另外運城又刷新了我對消費水平認知的下限,東西實在太便宜了。個人對景點評價,依次為坑爹→一般→尚可→不錯→很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