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關注中國登上巴爾幹舞臺:「一帶一路」通向歐洲大門

2020-12-25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0月6日報導德媒稱,中國在西巴爾幹的投資每年都在增長。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27日報導,提到西巴爾幹國家融入歐洲的必要性,這在西方的語境中,總包含多種恐懼。所有這些國家,從馬其頓到波赫,從黑山、科索沃到塞爾維亞,概括起來就是人們心目中的「問題地區」。但同時,西巴爾幹又是一個舞臺,是所謂的「大玩家」進行地緣政治較量的場所。

報導稱,原本那裡只有傳統的競爭對手歐盟和俄羅斯,近幾年裡,人們又發現了另一個重要的行動者參與進來,它就是中國。人們看到,中國活躍在西巴爾幹。

報導還稱,2013年,中國宣布了「一帶一路」倡議,其中包含實現諸多基建項目,目標是將中國的產品和服務以優惠的價格、高效的速度運送到富裕的西歐市場。東南歐國家在此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中轉地角色,稱之為「巴爾幹絲綢之路」也並非過分。

中國公司在東南歐各國的投資總額超過百億歐元。投資種類分成直接投資,比如,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以及中國國有銀行發放低息貸款。獨立經濟分析家巴斯蒂安表示,中國更喜歡使用貸款的方式,「希臘和塞爾維亞是特例,在所有其他國家都是向政府發放優惠貸款」。

報導稱,中國的經濟利益很清楚:「一帶一路」倡議瞄準經濟實力強大的西方市場,而東南歐國家則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中轉通道。由此,巴爾幹國家成了「通向歐洲的大門」。因此,中國在當地尤其向道路、橋梁、鐵路以及港口等基建工程大舉投資。

報導還稱,但直到目前投資總額相對還較低,尤其是同中國在西歐國家的投資額度相比,差距還是很大。中國企業對高科技興趣濃厚,也願意在該領域巨額投資。

中國在巴爾幹最大手筆的投資當屬比雷埃夫斯港口項目,其金額沒有超過10億歐元,而中國一家私營公司2016年併購德國機器人製造商庫卡則揮金40億歐元左右。

報導稱,僅在德國,中企在2017年一年就投資137億歐元,創下又一紀錄。同時,也應看一眼德國在中國的投資。差距很明顯,德國工業在中國的投資總額已達700億歐元,約是中國的兩倍。

報導還稱,在傳統的全球市場上,資金總是流向最能帶來盈利的方向。大家懷有同一個目標:立於不敗,賺更多的錢。至於是否在中國投資,或者是德國抑或是東南歐國家,在這裡區別不大。

巴斯蒂安認為,西巴爾幹國家對中國的投資非常依賴。

他認為,中國在東南歐的地緣政治利益首先表現在經濟上,即修築公路通向富裕的西歐市場。

資料圖片: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汽車碼頭(2017年5月3日攝)。新華社發

相關焦點

  • 孔帆:「一帶一路」進歐洲,小國「親華」歐盟德國慌了?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孔帆】 近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出爐了一份報告,名為《中國的一帶一路:打造巴爾幹絲綢之路》,讓歐盟和一些國家的領導人有些坐不住了。 這份報告稱,近年來,中國資本正大規模湧向歐洲,許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項目都吸引了中國投資者。在巴爾幹地區,這一趨勢尤為明顯。
  • 中華詩酒香飄歐洲,《大國芬芳》繪就「一帶一路」工筆畫
    在四川、北京、美國場場爆滿、問鼎央視春晚後,捨得酒業與夢東方聯合出品的《大國芬芳》詩樂舞劇,攜中國歷史上若干個詩酒文化的經典情節,亦吟亦唱地沿一帶一路為歐洲觀眾送去原汁原味的中國藝術。法蘭克福官方頻道、萊美電視臺、歐洲時報等滾動播出,消息更傳回國內,成為新華社等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
  • 陳文鴻:歐洲統一與一帶一路
    歐洲混戰,鷸蚌相爭,美國得利。 美國奪取歐洲包括英國的國際資產,而為抗蘇聯,便要德法合併於歐盟架構之內,英國亦迫加入卻是為牽制德法,同時在英德意等地長期駐軍作控制。 但蘇聯瓦解,歐盟與美國(北大西洋公約)同時東擴。 在2008年金融海嘯之後,美國大傷,歐盟歐元乘機發展。 美國便重複英國當年故技,開始介入幹預。
  • 比雷埃夫斯港:「一帶一路」注能歐洲「南大門」復興
    (「一帶一路」五周年)比雷埃夫斯港:「一帶一路」注能歐洲「南大門」復興中新社比雷埃夫斯8月16日電 題:比雷埃夫斯港:「一帶一路」注能歐洲「南大門」復興中新社記者 李曉喻而在中國企業接手前,比港年吞吐量還不到100萬標箱。「史無前例的增長」坐落於地中海的比雷埃夫斯港被視為「歐洲的南大門」,也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通往中東歐的門戶,對「一帶一路」建設意義重大。
  • 當浙江遇見中東歐 開啟「一帶一路」下的共贏合作
    「浙江與我們國家合作潛力巨大,相信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我們的合作將更加密切。」近日,來自中東歐16國的記者們時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連日來,在寧波和義烏,他們先後參加了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參觀了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市場。藉由他們的文字和攝像,一個活躍的欣欣向榮的浙江將呈現給中東歐的民眾,中國與中東歐的合作新猜想也將得以進一步展開。正如羅馬尼亞國家新聞通訊社社長亞歷山德魯·揚·吉博伊所感慨的那樣,「沒有合作就沒有未來,中東歐國家非常希望與中國開展深層次合作,共同挖掘廣闊商機。」
  • 美媒關注:盧森堡與中國就「一帶一路」倡議籤署協議
    參考消息網3月29日報導 美媒稱,盧森堡首相格扎維埃·貝泰爾3月27日與中國籤署諒解備忘錄,以便就這個亞洲國家的「一帶一路」倡議展開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是北京為重繪全球貿易地圖而實施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28日報導,這一舉動是在義大利成為籤署「一帶一路」合作備忘錄的首個歐盟西部大國不到一周後作出的。
  • 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中國那些事兒]運輸時間大幅縮短!日媒:日本企業積極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 日本企業搭乘中國「一帶一路」快車。圖片來源:日本時報網站截圖  中國日報網10月17日電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旨在改善區域合作和促進區域互聯互通。
  • 「一帶一路」再結碩果 中國出口歐洲火車頭投入運營
    新華社長沙10月19日電(記者陽建)記者19日下午從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獲悉,其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塞爾維亞製造的大功率電力機車,於當地時間18日牽引2208噸貨物上線運營。這標誌著「中國造」電力機車正式服務於巴爾幹半島最繁忙的貨運線路,為塞爾維亞能源供應提供高效的動力保障。
  • 日外相表示「一帶一路」對全球有利,日媒稱安倍「馬後炮」
    據海外網報導,由日本經濟界250人組成的代表團,將於20日至26日期間訪問中國,並就「一帶一路」下日本企業的應有舉措同中方洽談。日媒指出,最近5年,安倍政權「機關算盡」欲構築「中國包圍網」,事到如今,日本才慌慌張張地要參與「一帶一路」的合作。安倍誤判了世界形勢,這種行為簡直是「馬後炮」。
  • 獨家丨俄媒:「一帶一路」是歐亞繁榮的必由之路
    發展中經濟體的新選擇「一帶一路」倡議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國際合作項目,將歐亞大陸的陸上運輸線路與通向南亞、東南亞、非洲乃至更遠地區的海運路線相連通。「一帶一路」尤其關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被西方評級機構判定為「高風險」地區,因而幾乎沒有可能獲得歐盟或美國的投資,即便有,也多被認為是基於新殖民主義的開發工程,或是使當地資源枯竭的非可持續項目。
  • 社評:中意籤「一帶一路」對歐洲是積極的
    習近平主席的歐洲之行為擴大中歐合作提供了新的動力,義大利與中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尤其被廣泛視為標誌性事件,世界輿論大多從義大利是第一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西方七國集團成員這個角度闡述它的意義。
  • 一帶一路,不容錯過的火車(國際論壇)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建設對義大利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堪比義大利不容錯過的火車。不久前,義大利登上了這列火車。我們的國家成為七國集團成員國中首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 日媒:"一帶一路"增加新通道 古絲綢之路上國家都會受益
    參考消息網11月1日報導 日媒稱,連接亞塞拜然、喬治亞、土耳其3個國家的「巴庫-提比里西-卡爾斯鐵路」(BTK鐵路)於當地時間10月30日正式開通。BTK鐵路途經中亞、中東和歐洲的要衝,這是中國提出的廣域經濟圈構想「一帶一路」倡議的一部分,中國在各地區的存在感將進一步升高。
  • 央媒關注西安「一帶一路」建設成果 講述絲路起點動人故事 點讚...
    -記者蔣黛  「西安,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等商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大量的西域特產也輸入中國。恰如唐代詩人張籍在《涼州詞》中所描繪的『無數鈴聲遙過磧,應馱白練到安西』。」
  • 首個走上「一帶一路」的歐洲國家為啥是匈牙利?
    別看字數多,這是中國同歐洲國家籤署的第一個「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將從國別和區域兩個維度深化中匈合作和「一帶一路」的建設。從國別維度來看,匈牙利的地理優勢決定了其在「一帶一路」中作為歐洲門戶的作用。匈牙利地處中歐腹地,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匈奴人、蒙古人也都是這樣深入西歐的。如今的匈牙利不僅是中歐地區的天然氣集散地,也是中國商品在歐洲的集散地。
  • 一帶一路,不容錯過的火車(國際論壇)
    毫無疑問,「一帶一路」建設對義大利而言是難得的發展機遇    「一帶一路」建設,堪比義大利不容錯過的火車。不久前,義大利登上了這列火車。我們的國家成為七國集團成員國中首個籤署「一帶一路」合作諒解備忘錄的國家。
  • 「一帶一路」巴爾幹之旅——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
    潘老師遊世界地圖註:地圖上黃色和綠色為加入中國「一帶一路」的國家,綠色的為已經和正在介紹的國家;藍色為已經和正在介紹的非「一帶一路」的國家保加利亞地圖搭乘德國漢莎航空,中轉慕尼黑,到達保加利亞。老一代保加利亞人對中國遊客特別友好。公園裡遇到一位早鍛鍊的老人,他問我們從哪裡來?一聽說來自中國,老人可開心了,像老朋友重逢。
  • 西媒:「一帶一路」推動世界秩序多極化(上)
    這份文件指出,加快「一帶一路」建設,有利於促進沿線各國經濟繁榮與區域經濟合作,加強不同文明交流互鑑,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是一項造福世界各國人民的偉大事業。  文章介紹,「一帶一路」包括兩條路徑。陸地路線被稱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將亞洲的中心與俄羅斯和歐洲等地連接起來。海上路線稱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穿過西太平洋、印度洋和地中海,同時也連接非洲和拉丁美洲。
  • 澳媒:一帶一路讓華告別馬六甲軟肋 提升供應安全
    更令人關注的是,習近平主席2013年9月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首次提出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013年10月他在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構想,將在會上揭開面紗。
  • 「一帶一路」交通優先 未來可坐高鐵去歐洲
    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商務部3月28日聯合發布《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表示,「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