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森又名琉森,但我更喜歡叫它琉森,這是瑞士最美麗、最理想的旅遊城市,也是最受瑞士人喜愛的瑞士度假地。琉森是座歷史文化名城,藝術家們在此得到了不盡的靈感。歷史上,很多著名作家在此居住和寫作。
跟隨維京遊輪,一起去探索這個美如畫的人間天堂。
琉森不大,在維京禮賓和當地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將徒步漫遊整個小城。走在琉森的街道,道路兩旁仿佛流動的風景,讓人有一種身在電影情景之中的感覺,而我只是這座城市的配角。
清澈的羅伊斯河穿城而過,把琉森分為新老兩區。中世紀的教堂、塔樓比比皆是,這裡的一切都是見證了歷史的發展,卻依然佇立在這見證著新的歷史篇章。卡佩爾橋和八角水塔是琉森的地標,也是最經常出現在瑞士明信片上的建築物。橋兩側的欄板上常年裝飾以紅色鮮花,看似一座花廊,又稱作花橋。
乾淨、純潔,琉森總有一種與世隔絕的氣質。成群的天鵝在湖面棲息,這裡的天鵝並不畏懼我們,傲氣一身,自由的在湖面遊蕩。
每一個到琉森的客人都不會錯過與天鵝逗趣的機會。這群貪吃的傢伙,以為我手上有好吃的,連忙成群的靠近我,這是要準備從我手心奪走,但是坦白的說,我手上是空的...忘了給這群小傢伙準備見面禮的後果就是被狠狠咬了一口,雖然沒有牙齒,也是痛了一分鐘!
從琉森湖眺望對岸,霍夫教堂的雙峰尖塔非常醒目。這是琉森最重要的教堂及居民的信仰中心,8世紀建成時是羅馬式建築,到了14世紀教堂改成了哥德式,1645年的一次火災之後,重建現今所呈現文藝復興晚期的建築風格。
遠處的白色城堡,竟然是個酒店,這樣的地理位置與外觀造型,誰不想去住上一晚呢。
太陽太過猛烈,沒戴墨鏡的爸爸氣場頓時就被媽媽蓋過去了,但這不影響他對琉森的喜歡。旅行回來後,他對比幾個城市,感嘆道,如果能在琉森住著養老那該有多好!
喜歡到處玩的母女倆表示,再美的地方呆久了也會膩的,還是要時不時的出去旅行,給生活增加點新鮮感。不過,琉森的確讓不愛旅行的爸爸,感受到了旅行的快樂!
愛拍照的我們,總是緊跟著旺先森,這不,剛開始對攝影有興趣的爸爸被冷落了,看來新手攝影師並不是很受待見。當然,爸爸也是為了分擔一些旺先森的人像拍攝工作,自覺扛起了拍攝的大旗,新開的生意還是要照顧的,爸爸,彆氣餒。
天氣晴好,大家走路都帶風,一個個的墨鏡,帥氣的不行。當然,女王的霸氣就是這麼側漏的,足夠搶鏡的POSE,與眾不同。
公公從家裡翻出了旺先森的登山包,一路背著,裡面放著婆婆的所有東西,當然還有維京遊輪送的茶杯,離不開熱水的老幹部,不管多熱的天,都要來幾口開水。本就喜歡拍照的公公,總是拿著手機到處拍,當然照片質量也不敢恭維。和旺先森一樣的是,公公也喜歡在旁邊指揮別人擺POSE,這不,先來一組浪漫河邊的故事。
不知哪來的奇思構想,公公又化身成了追風少年,這借的自行車道具估計是坐在那的外籍友人的,這身裝備配著自行車竟然還挺和諧
湖邊有一些低飛的鴿子,路過的汪星人沿路追趕,這不,都追到這裡了,很是無奈,這是要汪遊過去嗎?
可是汪你知道嗎?那些鳥其實在天上飛,而不是在水裡。
汪星人表示很不懂,看得到,抓不到,鳥類到底是什麼奇怪的生物呢?
每天的外出遊覽,維京總會給我們留出充分的自由活動時間,這時就是各位的寫真時間,旺先森的業務蒸蒸日上,模特都用不完。
各種pose和抓拍,應接不暇,一度出鏡的我,趕緊先去乘涼了,讓媽媽們和這美景好好的合影。
媽媽的POSE當然是駕輕就熟,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如果有拍到好的,她會立馬換個POSE再來一張,雖說老花眼的她並看不清楚實際拍的如何,但每一次都是這麼滿分的笑容,也是讓人驚嘆。
婆婆比較內斂,有點害怕鏡頭,一正對鏡頭就比較緊張,主要靠抓拍。這自然的購衣照,還是抓的比較到位的,就像是一個久居國外的貴氣夫人在這裡挑選心愛的衣服。恩,這是戲很多的旺先森給的劇情設置。
媽媽們的寫真拍攝空閒時,站在遠處的旺先森,還不忘給我來一張,敬業福賜你了。
對於旅行來說,風景固然重要,但決定整個旅行基調的往往是一起出行的人,大家一起開心的每一刻才是這一路最美的風景。
一直以為瑞士這麼好的環境,這麼發達的經濟水平,當地人生活一定很幸福。然而導遊反駁說,其實和許多國家一樣,瑞士也只有富人過的幸福而已。因為這個國家物價高昂,人均工資卻不高,對於普通百姓來說,生活壓力非常大。
對於普通遊客來說,在這個國家消費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就連買個冰箱貼都比周邊國家貴兩倍,唯有買名表可以拿到很大的價格優勢,誰讓瑞士是手錶王國。都說窮玩車,富玩表,對於富人來說,這個國家算是購物天堂了吧。
琉森的每一處街景,都經過精心打扮,修剪整齊的樹葉各自矗立在兩旁,雖說遊人較多,但看到我們在拍攝,都會停下腳步,友好的示意我們先拍。
街邊的磚牆和窗戶,雖然只是簡單的擺設,都有琉森獨有的風格,讓人著迷,一切都是我喜歡的模樣。
隨著街道,我們找到一處城牆,登上城樓,俯瞰這座城市,遠處的白雲下,相照應的是隱約重疊的阿爾卑斯山,那若隱若現的山群,只有登到高處,才可窺視一斑。
湖面的顏色與山體一樣,呈現出深淺不一的藍色,這自成一體的景象,讓人不得不驚嘆,有些風光只能是遠觀才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景象
從高處看,棕灰色的屋簷覆蓋著整座城市,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古老而又安靜,多年未變的景象或許就是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藏,目睹這一切心緒會寧靜幾分,沉澱幾分。
如果我們只是這歷史的一個轉身,那就在這陽光明媚的下午,來一個華麗的轉身。
在琉森湖的岸邊,有很多遊客盤腿坐在地上,閒談歡笑,各自端著一杯咖啡,手裡拿著一個漢堡,在這裡度過一個悠閒的下午。
家裡的四老開始閒聊:
A媽:這些人怎麼都不找個餐廳去吃午飯,坐在地上圍成一圈就吃了。
A爸:這就是國外的生活,隨意坐在地上,啃著一個漢堡就是午餐,一杯咖啡就可以聊一下午。
旺媽:他們就是喜歡這隨意的生活狀態,不過還是因為琉森比較乾淨,大家才會就地而坐。
旺爸:就吃這些,哎,歪果仁的飲食好單一,吃吃漢堡就滿足了,怎麼就吃不膩呢?難怪好多老外,來中國,都被中國的美食驚豔到,主要是他們的食物太單調了。
乘船無疑是遊覽琉森的最佳方式,聽導遊說,我們的午餐也會在遊船上解決,吃的是瑞士特色的芝士火鍋,導遊還提前給我們打了預防針,說這道菜,並不是誰都能接受。
遊船在這本是蔚藍的湖面上,畫出了一道道航行的痕跡。琉森的美是本是靜止的,而就是這泛起的浪花,讓整幅畫面更加生動,遠處的中世紀建築仿佛就是這個湖面的看客,看著一艘艘的遊船在這個湖面表演作畫,卻並沒有留下什麼。
遠處的阿爾卑斯山脈深淺不一的交錯著,山頂的雪水融化後露出淺灰色的山體。或許你在瑞士喝的某一口水,就來自你所見褪去的這片雪。
除了聞名遐邇的巧克力外,芝士火鍋絕對是瑞士的一張國家名片。我們也有幸在遊船上領略了聞名遐邇的芝士火鍋。或許聽名字你無法體會到,但當芝士火鍋在鍋裡翻滾燒沸時,那股「臭皮鞋」的味道,會讓你終生難忘。等氣味揮發後,用叉子插住烤得脆脆的麵包,在芝士鍋裡翻滾一下,麵包就裹了一層芝士,一口咬下,綿柔的芝士浸入麵包的縫隙,口感與由柔滑轉為酥脆,這是一種非常奇妙的美食體驗。
當然,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種美食估計也只能作為體驗,家中四個中國胃就被芝士的味道燻得一個個後仰,最後得知之前習大大來瑞士,也讚美這芝士火鍋的美味,這才動手開吃。最後四人得出的結論是:麵包幹吃還不錯。
我覺得芝士火鍋跟中國的臭豆腐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聞著臭,吃起來香,大家對於它們的態度也很極端,接受不了的人聞到氣味就會逃,喜歡的人則恨不得把鍋也啃了。其實這道美味確實與中國有著獨特的聯繫。相傳,馬可波羅遊歷中國時,對中國的火鍋印象深刻,有一次在阿爾卑斯山迷路了,天氣非常寒冷,馬可波羅就用僅有的一瓶白酒、一塊奶酪和幾片麵包,發明了他的「瑞士芝士火鍋」。所以,芝士火鍋聞起來和一般的芝士不同的主要原因是加入了白酒,吃多了小心會醉喔。
這種菜的出處,怎麼有點像中國的「珍珠翡翠白玉湯」,簡單的搭配和食材,卻成就了當時的美味。
還好除了這道火鍋前菜,還有主食,不然啃麵包的那四位,就要餓肚子了,心裡就想著回維京遊輪,吃好吃的中國菜了。還好我熱衷芝士口味,所以整個芝士火鍋基本都是我解決的。
遊船遊覽的時間大致2小時,吃完餐點,可以繼續遊覽沿途的風光。
船上的遊覽,只能觸及琉森的某一角度。或許當你真的在這裡生活後,也會發現許多不為人知的一面,你會發現,它或許並不完美,但當初吸引你的地方,請不要抹去淡化。生活就是因美好的一面而在一起,並包容著一起生活後所發現的不完美。
何不在此生活,畢竟這裡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