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蛇共舞的印度「蛇人」部落

2020-12-12 網易旅遊

(原標題:與蛇共舞的印度「蛇人」部落 不會捕蛇不能結婚)

千百年來,印度一直活躍著一群耍蛇人。他們每天走街串巷,幾個大小不一的籃子,耍蛇人吹著一根自製的葫蘆形蛇笛,便構成了他們的全部家當。


大多數人對蛇寧可敬而遠之,而印度蛇人則把它們看做朋友。其實,蛇的智商很低。它聽不到聲音,但是能敏銳的感覺到震動,是經過訓練的,當耍蛇者發出特定的信號時,蛇就會從竹簍裡鑽出。而且蛇隨音樂舞動身體並非真的跳舞,蛇是追隨笛子的顫動而搖擺運動的,如果耍蛇者一動不動的吹笛子,蛇是不會動的。


印度人從不認為玩蛇是一種職業,對他們來說這只是一種生活方式。印度「蛇人」群體被稱為部落,是因為這種表演藝術的從業者數百年來已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儀式。


每當「蛇人」家族中有男孩出生,人們便在他身上滴幾滴有毒的蛇液。「蛇人」們相信這會幫助他生來便具備辨別蛇性的能力,並增強嬰兒的免疫功能。

捕蛇是「蛇人」的看家本領,「蛇人」部落的男孩子長大成人的標誌,便是獨自進山捕捉到一條蛇。在「蛇人」眼中,不會捕蛇的小夥子沒有結婚的資格,他們不但無法得到姑娘的芳心,永遠不能成家立業,而且還會被當做是辱沒門楣的「敗家子」。

每當春暖花開的季節,「蛇人」便四處覓蛇。為了表示尊重,在捕捉之前他們要和蛇用「說話」的方式進行交流,並且保證它們會得到照顧和保護,一年之後會被放生。對印度人來說,有意或無意殺死一條蛇都是彌天大罪。


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自然環境讓他們從小就習慣了與毒蛇為友。讓一般人望而卻步的眼鏡蛇、蟒蛇在他們的指揮下,無不俯首聽命。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們也會用草藥迅速解毒。

耍蛇行業也是一種「眼球經濟」,在現代文明和科技的衝擊下,古老的印度耍蛇業如今已呈現衰敗的跡象。這一有千百年歷史的文化在1972年後成為非法活動。印度政府為了禁止蛇皮貿易,1972年後嚴厲打擊街頭耍蛇藝人。印度政府意識到一門千年藝術即將失傳。

為了保護耍蛇人,政府推出「耍蛇人培訓」計劃。參加過政府培訓的耍蛇藝人將正式成為國家動物園的馴獸師,被冠以「爬行動物專家」的頭銜。耍蛇人將向來動物園參觀的孩子們講解野生動物的趣聞和叢林生活。此外,政府將建立「耍蛇人專線」,為市民捕捉忽然爬到家中的蛇。


吃過晚飯後,印度耍蛇人就會來到廟宇裡,爭先恐後徒手捉起一條蛇或數條蛇,步出廟宇外開始盡情狂歡,與蛇共舞。他們幾乎人人手上都揣著一條蛇,有的人將蛇抱在懷裡,不停地親吻著;有的人將蛇纏繞在身上,大搖大擺地邁著方步,像是藉以炫耀自己的膽大無比;有許多年輕的女性竟然把蛇系縛在肚臍間,當作美麗的「腰帶」;還有一些小孩子,只穿著短褲,赤裸著的身體上倒掛著八九條紅綠斑紋相間的小蛇……儘管眾多人會被蛇咬傷、纏傷,但他們卻引以為豪。這些人認為,被蛇咬、纏了預兆著今生今世無災無病。


印度人的蛇文化由來已久,就是「舞蛇」也有著上千年的歷史。但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千年舞蛇文化正面臨消失。但時至今日,前往南亞各國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和東南亞的泰國、等地方觀光的遊客,每天仍然可以看到渾身纏滿了蛇的印度流浪藝人以及耍蛇人。他們身上的蛇能伴隨著笛子發出的樂聲翩翩起舞,為主人帶來收入。在舞蛇者的身上根本看不到恐懼,完全是陶醉其中的那種快樂。


翻開生物進化的歷史,蛇在地球上的出現,比人要早得多。原始人類在與各種動物的鬥爭中,蛇必然也是一個重要的對手。他們捕捉蛇作為食物,或者被蛇咬而發生傷亡。這種生活和生產鬥爭的實踐,勢必會在原始人類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可能由此產生對蛇的畏懼和崇敬的心情。尤其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為「努拉盤布」,即「善蛇」。


在虔誠的印度教教徒眼中,蛇並非動物,而是通人性的靈物,眼鏡蛇被認為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溼婆的化身。在克諾所斯宮殿遺址挖掘出的「舞蛇女神」,距今已有3600年。她雙手自由伸展,各握著一條蛇,身著華麗的長褶裙,袒露著胸前的乳房。

有人說她是大地之母的象徵,欣欣向榮;也有人說蛇的生命力頑強,舞蛇女神代表著不朽的生命;還有人說蛇的繁殖能力強,舞蛇女神能使子孫昌盛,人口繁茂。


上千年的歷史讓舞蛇者們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儀式。歷史上的舞蛇者不斷遷徙,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沒有分治前,從現在印度的加爾各答一直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都可以見到舞蛇者的足跡。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專門劃出一塊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讓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在巴基斯坦,舞蛇是合法的行為。但在印度,獵殺或者利用爬行動物謀生都是被嚴格禁止的。


印度人給眼鏡蛇洗牛奶浴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每年8月份的蛇節,雪拉萊的市民不分男女老少,會不約而同到郊外去捕一次蛇,他們將捕來的蛇集中放置到一座古老的廟宇裡「囤積」。


印度擁有一些世界上最大、最著名和最致命的蛇類。例如,眼鏡王蛇,以其可怕的習性和危險的毒液而聞名;網紋蟒,體長可達十餘米,是世界上最長的蛇類。這兩種蛇如今非常罕見,僅存於印度少數地區,人類很少能在野外遇到。另有259種蛇類分布在印度各地,其中約有50種為毒蛇,有些非常危險。

儘管許多人對印度蛇類的致命危險感到憂心忡忡,但自己也是生態系統中高度瀕危的物種之一。


據資料,印度對蛇的崇拜已經有了5000多年的歷史。出於對蛇的尊敬,不僅蓋起了不少宏大的廟宇。在村落附近,在神樹下,在水井和水塘旁,都可以看到刻在石頭上的蛇的圖騰。總之,印度有關蛇的傳說與神話數不勝數,對蛇有不少讓你意想不到的說法。比如說,人們認為蛇代表的是永恆運動,是祖先靈魂和住家守護者的化身。


出於這層原因,印度人愛在住家大門兩邊畫上蛇的標誌。正是出於守護目的,農民都愛在院子裡放上幾個不大的蛇類飼養箱,裡面養著一些神聖不可侵犯的眼鏡蛇。碰到搬家,還得把所養的蛇都帶上。同樣,蛇能靠一種特殊的嗅覺認出主人,從來不咬他們。找到老蛇皮在印度被認為是最好的兆頭,人們通常都把一小塊老蛇皮放進錢包裡,認為它能帶來財富。

如果有哪個女人不生育,通常都會怪她今生或前世對蛇有過不恭之舉。絕大多數印度人即便是在家裡發現了蛇,從來都不會用棍棒打的,而是好說歹說試圖將它們勸走。如果蛇不把人的哀求當一回事兒,人們就得求耍蛇人來幫忙了。


在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有一種有關蛇的節慶活動--蛇船競賽,猶如我國端午節的龍舟競賽。競賽點岸邊椰樹蔥鬱高大,銅鑼、鼓聲、號子聲此起彼落,一艘艘蛇形船在進行著角逐。這便是喀拉拉邦河蘭慕拉、乾帕庫蘭、科塔雅地區傳統的歐南節蛇船競賽的盛況。


賽船的船頭是一個生動的蛇頭,吐著紅色的信子,60米長,高昂水面14米的蛇頭吐舌翹起。蛇船競賽在當地被看作是每個村莊的大事,因此都選拔強手參賽。參賽選手身穿白色衣褲,纏白頭巾,手持短划槳,每艘船上還點綴著或紅或黃的傘。競賽時,選手們整齊地分坐於船的兩邊,按船上歌手短促高昂、節奏鮮明的號子奮力划槳。剎那時,上百艘蛇船競逐,水花四濺,號子聲、吶喊聲響成一片。如若勝利,全村人都要為他們慶功。


印度「蛇人」群體被稱為部落,蛇人部落從事舞蛇表演藝術的從業者數百年來已發展出許多獨特的習俗和儀式,他們往往全家老小都從事耍蛇這一行業,擁有一整套的捕蛇、訓蛇、舞蛇的技能和方法。


印度「蛇人」部落


青年男子捕蛇


以蛇為生的印度「蛇人」部落

來源:樂途社區

本文來源:樂途旅遊網 責任編輯:秦劉樂_NQ2614

相關焦點

  • 實拍印度捉蛇人「蛇人」部落把玩蛇當做一種生活方式
    圖為一位天真的小男孩坐在一堆放著蛇的竹簍邊,大人沒在身邊,他看到了蛇,居然和蛇打起了招呼,一點也沒有害怕的樣子。印度生活著一群以耍蛇為業的人,人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提著裝有蛇的籃子穿行於大街小巷,幾個大小不同的籃子和一根葫蘆形狀的蛇笛就是他們謀生的全部家當。
  • 為什麼印度舞蛇人能讓蛇起舞卻不會被蛇攻擊?當地導遊現場揭秘!
    為什麼印度舞蛇人能讓蛇起舞卻不會被蛇攻擊?當地導遊現場揭秘!印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國家,有著讓很多外國遊客不能理解的文化、風俗、生活方式等等。可能是因為印度人一直以來給中國遊客的印象太深了,讓國人們一時間忘記了,印度其實也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眾多不同的文化。其中就有「舞蛇」文化,舞蛇在印度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但是有一點也是和國內的傳統文化差不多,那就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越來越少人去接觸和學習這種文化。
  • 巴基斯坦蛇人部落:把毒蛇當成嫁妝
    上千年的藝術形式   歷史上的「蛇人」不斷遷徙,當印度和巴基斯坦還沒有分開的時候,從現在印度的加爾各答一直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都可以見到「蛇人」的足跡。從上個世紀70年代起,巴基斯坦政府在信德省南部專門劃出一塊保留地供「蛇人」部落居住,讓這個傳承了上千年的藝術形式得以延續。
  • 蛇島「守蛇人」,與蛇共舞40年
    與蛇共舞40年,孫立新與一眾「守蛇人」們親眼見證了蛇島蝮蛇的數量由少到多。人與蛇鳥爭天地千萬年前,蛇島不是島,島上也不只有蛇。那時,渤海與黃海還是平原,山東與遼寧也不隔海相望,可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改變了這一切。如今在蛇島的周圍還能看到板塊斷裂的痕跡。
  • 穆柯寨的蛇部落
    穆柯寨的蛇部落文/邢德朝 在秦嶺深處,生息著數以千萬計各種各樣的蛇群,它們長年潛伏在潮溼的陰坡處生息繁衍,傳宗接代。特別是夏末秋初,也許是因為季節變化的緣故,此時的蛇走動格外頻繁,為那平日靜寂的小山村平添了許多有趣的話題和氣氛。有時正當你繪聲繪色地給人講述曾與蛇有過的遭遇時,腳後跟不知不覺又是一陣陰涼,一條叫不出名的花蛇又簌然而過。 穆柯寨位於陝西臨潼,是東南方向進入秦嶺的必經之道。這裡三面環山,一面朝川,山長不足20公裡,寬不足一公裡,全是紅彤彤的沙石、沙土。
  • 與蛇共舞的人
    這裡是武穴市乾龍蛇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場,場子裡養著眼鏡蛇、大王蛇等兇猛蛇類。養殖場的主人,就是在武穴頗有名氣的返鄉創業大學生、今年38歲的何平。何平    8月24日,記者來到何平的養殖場,看見他正在蛇房裡檢查蛇的生長情況。平日裡兇猛異常的眼鏡蛇,在他面前卻顯得乖巧溫順。
  • 印度人與蛇的不解情緣
    印度有蛇廟、蛇村、蛇舞、蛇船賽,每年還有蛇節。祭拜蛇神是印度古老的宗教儀式,許多印度教徒會在蛇節那天給蛇神獻上雞蛋和牛奶作為供品。最近幾年印度政府著力發展旅遊業,全力挖掘本國古老的傳統文化項目,而雪拉萊市因與蛇共舞了數百年,被印度人視為「蛇節」的發源地,故印度旅遊部門將之列為重點旅遊城市之一。
  • 印度街頭的吹笛耍蛇人,是怎麼讓蛇起舞的?背後的原理很簡單
    蛇本是冷血動物,令人談之色變,望之腿顫的冷血動物,很多人把蛇當作是動物界中的「異端」。然而,在隔壁國家印度,耍蛇,尤其是眼鏡蛇,成了一項古老的民間技藝,紅火一時。
  • 香港「蛇妹」周嘉玲:與蛇共舞的40年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電 題:香港「蛇妹」周嘉玲:與蛇共舞的40年作者 韓星童1997年6月有這樣一則港聞,「亞洲第一雄毒蛇不敵香港女蛇王」,配圖是一位年輕女孩面帶笑容單膝跪地,手舉四米長、昂頭望向鏡頭的過山烏毒蛇
  • 流沙:印度尊蛇
    文/流沙    一位從事白板紙銷售多年的朋友,年前被紙廠老闆派到印度去考察投資環境,他去的地方是印度北邦農村,到處是連綿的群山、低矮的平房,那裡的人對中國人還是非常友好的。
  • 印度「蛇人」家庭男童出生被滴蛇毒液,不會捕蛇沒資格娶妻生子
    大家對印度吹笛耍蛇的「神人「」不陌生吧,他們可以把蛇當作自己的寵物一樣,這些讓人望而生畏的蛇在他們手裡卻可以如此聽話,而你也想知道這些蛇人是怎麼做到呢?在這些蛇人的家庭裡,男童一出生就被滴蛇的毒液,甚至不會捕蛇沒資格娶妻生子!
  • 印度舞蛇人真那麼神奇,吹笛子就能讓蛇起舞?導遊:背後暗藏玄機
    印度舞蛇人真那麼神奇,吹笛子就能讓蛇起舞?導遊:背後暗藏玄機眾所周知,印度和中國同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雖然如今的印度在經濟、交通以及城建等眾多領域上相較落後,但不可否認的是,該國坐擁非常深厚的歷史底蘊,特別是本地一些文化遺產,更是在世界上享譽盛名,就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泰姬陵。然而去到印度旅遊的驢友,除了遊覽參觀本地的名勝古蹟外,大街小巷上的賣藝人也非常受驢友歡迎。
  • 與蛇共舞的童年
    並不停地用力擠壓傷口,以便蛇的毒液被排出。可是姐姐的腿一會兒還是腫了起來,第二天已經不能下地。一大早父親用28自行車帶上姐姐去梅嶺找蛇醫,聽村民說梅嶺有個蛇醫用草藥醫治蛇毒很是厲害。記憶中完全不記得那隻鴨子是否被找到,但姐姐的腳治了很長時間。只是我自此對蛇的恐懼,一日勝似一日。童年的我不知電扇為何物,更不用說空調了,驅趕蚊蟲和暑熱的只有蒲扇。
  • 印度街頭的耍蛇人,傳承的是印度流傳了千百年的古老行業
    如果說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電影裡看到的耍蛇人,那麼當你來到印度,現實中的耍蛇人在印度也非常多,尤其是一些旅遊景點。而由於宗教原因,耍蛇是一種在印度當地流傳千百年的古老行業。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約佔總人口的83%,在虔誠的印度教徒眼中,蛇並非毒物,而是通人性的神。這是在印度的阿哥拉,因為在這裡集中了泰姬陵,阿哥拉紅堡等著名的旅遊景點,所以在這裡的耍蛇人也不少,而且無論是拍照或讓耍蛇人拿著蛇與蛇合影都可以,價格也非常便宜,幾乎都是在1美元以下,而且還可以砍價。
  • 歷史悠久的印度耍蛇者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耍蛇文化是印度歷史悠久的文化之一。在印度,蛇類在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印度人崇拜蛇,視蛇為「神」的化身,而眼鏡蛇尤受崇敬,被稱「善蛇」。
  • 男子與蛇合照被咬 印度人為什麼不怕毒蛇?
    片刻之後,他感覺有些不太對勁,便讓耍蛇人檢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被咬傷了,但耍蛇人並沒有理會他,而是繼續表演。幾分鐘之後,男子開始失去知覺。然而,圍觀群眾並沒有將他直接送往醫院救治,而是送到了當地的一名巫醫那裡。據目擊者稱,該男子中毒不到1個小時就死亡了。
  • 跟著上遊看印度(四)| 印度一絕 千年神秘舞蛇人
    舞蛇是一種在印度當地流傳千百年的古老行業。到印度除了看電影、練瑜伽外還有街頭舞蛇人的舞蛇表演那也是必看的,驚險刺激讓人心驚膽顫。19日,上遊新聞記者在齋普爾見證了這些驚險的場面。眼鏡蛇撲向鏡頭的場景至今想起全身還在冒汗。
  • 遇到「擋路」蛇,印度男子當街將蛇咬死,結果被捕……
    【環球網報導】7日,《印度快報》報導了一起發生在印度南部卡納塔克邦的怪事:一名男子買完酒騎著摩託車回家途中,遇見一條「擋路」蛇後,將蛇咬死,最終自己也被捕。事後,男子咬蛇的視頻在社交媒體上熱傳。據報導,這名男子在買完酒後的回家途中遇到了這條「擋路」蛇。據當地警方的說法,男子當時撿起這條蛇,先把它纏在自己的脖子上,繼續騎行一段距離後,又把摩託車停在路當中,開始咬這個爬行動物。男子此舉隨即引發路人圍觀和拍攝。不久,警察接警後趕到現場,「當我們到達現場時,那條蛇已經死了,而庫馬爾(咬蛇男子)正在一家商店附近休息,」當地一名警察透露。
  • 印度男子10天蛻皮1次 被當地稱之為「蛇人」
    印度男子10天蛻皮1次 被當地稱之為「蛇人」時間:2018-02-06 19: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印度男子10天蛻皮1次 被當地稱之為蛇人 我們都知道蛇的皮膚是什麼樣的,可是這種皮膚如果出現在人的身上,想必大多數人都是覺得很驚悚!
  • 猴哥搶走印度耍蛇人的毒蛇,還把它吃掉了…(視頻)
    一隻野猴從耍蛇人身後竄出。(圖源:視頻截圖)海外網10月31日電印度再度傳出野猴鬧事事件,一位耍蛇人坐在院子裡拿出了他的眼鏡蛇準備表演,突然從背後竄出一隻野猴子,一把將耍蛇人的蛇奪走。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印度北部邦維倫達文(Vrindavan)一名耍蛇人正要進行表演時,一隻潑猴突然闖入,用了不到2秒的時間就搶走他手上的毒蛇,生財工具沒了,他也趕緊爬牆找蛇,然而動作敏捷的猴子早已不知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