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關於重陽節的一些講究,你知道嗎?為啥要插茱萸呢?

2020-12-17 深耕文化

重陽節記憶

九月的冷風拍打在臉上生疼,獨自徘徊在異鄉的馬路上,看到小販在吆喝:賣香囊了,賣香囊了。這才驀然醒來,身在異鄉又一載,又到九月重陽節,突然想起了家鄉的老母親,眼淚不爭氣地流下來了。

詩人王維寫詩道: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小時候不懂,覺得登山望遠,都是為了看看家鄉的面貌而已,我記得爺爺拉著我從山腳一直爬到山頭,看見小小村落在狹長的山谷中孤單而立,像極了漂泊的孩子。爺爺告訴我:今天是個特殊的日子,想在大山外面的親人了。

我嘟囔著小嘴問爺爺:為什麼呀,今天是什麼日子呢?從那時候起,就永遠記住了,九九重陽節,想念的親人,在外面還好嗎?如今,爺爺早已經離開人間,每到一個節日,都會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問候一聲,吃飯了嗎?今天怎麼樣?

簡單的問候背後,是深深的思念,在重陽節這天,更會加深這種情感,默默道:孩子不孝,身在異鄉,漂泊在外,為了生活,不得不離開你們。少小離家老大回,等到孩子學有所成,等到孩兒功成名就回鄉時,希望你們一切都好。如今,陪著朋友登高,攜著茱萸草,嘗著菊花酒,更想家了。

重陽節釋義

重陽節又叫「重九節,顧名思義,因為這天是九月初九。也是我國的傳統佳節,在古人眼裡,「九」諧音「久」,這是一個好日子。那麼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呢?北師大的蕭放教授曾說,重陽習俗的原型是古代人們祭祀的一種儀式。那麼最早是來源於哪裡呢?

據《後漢書》記載,農曆九九重陽節的形成,傳說和漢代費長房及弟子桓景有關,費長房學醫會道,可治重病,有一天費長房看到弟子謂景身上有災,就說: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災,可作絳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禍可消。」什麼意思呢,就是在九月初九這天,你家裡會有災禍發生,想要消除此次災禍,就要去登山,還要帶著茱萸草,喝菊花酒才可解。

這位弟子就按照師父的做法每年如此。這對後人的影響很大,慢慢就流傳了下來。也有人說,重陽節是敬老的日子,在古代還有拜神祭祖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不僅有思念親人的情感,還要敬愛老人。

重陽節歷史

關於重陽節的歷史在史料中記錄較廣,宋朝《武林舊事》中詳細描繪了南宋皇宮隆重地過節的場面,書中寫道:「於八日作重九排當」,清朝的時候,從九月初一就開始吃花糕,在九九重陽當天,皇帝要親自登高。

隋朝詩人崔善為寫道:

九日重陽節,三秋季月殘。

菊花催晚氣,萸房闢早寒。

詩中寫了詩人在九月九的所見,重陽節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在唐代,諸多詩人把以重陽作詩,最為著名的有王維。

唐代大詩人王維留下千古名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詩中表達了王維身在異鄉,到了重陽又急切思親的情感,可以看出,在唐代就已經有登高祈福,插茱萸等習俗,可見在唐代,重陽節已經成為了重要節日,當天會和朋友一起登高,在高山之上,觸景生情,倍加思親。

宋代詩人蘇軾也在詩中寫道:

莫恨黃花未吐,且教紅粉相扶。

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今古。

蘇軾用豪邁的詩句字裡行間表達了在重陽節的日子裡,對古今友人的思念之情。那麼,詩中經常出現的茱萸到底是什麼呢?

重陽節習俗

隨著重陽節的傳承,如今重陽節已經變得和冬至節,清明節等同等的重要,也流傳下來了諸多的習俗。

登高

據史料記載,在唐代所作的大量詩篇中都描寫了在重陽節登高的習俗,相傳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出門儘可能到高的地方,才能得到平安,根據費長房和桓景的故事,也只有登高才能化解兇禍。

插茱萸

茱萸到底什麼呢?據史料記載,茱萸是一種中草藥,並不是一種草類植物,而是一種大樹。據說雲臺山有座茱萸峰,在九月九日眾多遊客都會去登高,會看到諸多的茱萸樹,而且還會開花結果,茱萸果也是一種藥材,茱萸果是紅色果實,大部分都有藥用價值,可以補腎健胃等,那麼在詩句中「遍插茱萸少一人」說的應該就是茱萸的葉子。

戴香囊

傳說茱萸葉有很濃的香氣,古人會把茱萸葉塞到香包內,做成香囊。據說將這種東西帶在身上有闢邪的作用,如今流傳下來,現在的人不管是在端午還是重陽節,都會習慣買一個香囊帶在身邊。

喝菊花酒

菊花是秋季最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古人把菊叫做「候時之草」,在古人眼裡,菊花有非同尋常的文化意義,在道教的思想裡,菊更被尊稱為不老草,所以賞菊和菊花酒就成為了重陽節的重要習俗之一。所謂菊花酒,就是用菊花和糯米等釀製而成的酒,古人也稱為長壽酒,不光有健腦養身的作用,也有延緩衰老的點滴功效,所以在現在被人尊稱為吉祥酒,

如今,重陽節已經走入了我們的生活,在這樣浮躁的社會環境中,登高插茱萸已經成為了一種奢侈,更多的遊子都會在重陽佳節,給家人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或者回家和家人團圓一下就已經非常幸福了。再想起來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種思鄉情更加的強烈了。

相關焦點

  • 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為啥要插茱萸?茱萸到底是香草還是大樹?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來很慚愧,要不是因為這首詩,我真的不認識「茱萸」這兩個字,更不知道它是何物。更慚愧的是,這麼多年來,雖然這首詩背得很熟,意思也懂得,但對茱萸的認識一直是錯誤的。這大大顛覆了茱萸在我心目中的小小草形象。想必王維所說的「遍插茱萸」,一定是指插茱萸的枝葉吧?不知道為什麼各種版本的詩詞解讀,都說「茱萸」是一種香草?
  • 九九重陽節的詩詞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九九重陽節的詩詞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時間:2018-09-28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九九重陽節的詩詞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大全 九九開秋節,得一動宸儀。金風飄菊蕊,玉露泣萸枝。睿覽八紘外,天文七曜披。臨深應在即,居高豈忘危。
  • 今天重陽節?聽說要插茱萸?茱萸又是誰?
    原標題:今天重陽節?聽說要插茱萸?茱萸又是誰??文:清潔工編輯:球藻怪大概是由於重陽糕不如元宵、粽子和月餅好吃,曾位列中國最重要節日之中的重陽節在不缺乏美食的現代已很少有人關注。但是,你們要知道,除了爬爬山頭,重陽節在古代可是有著相當豐富的「娛樂」活動的:比如插茱萸(茱萸是誰?!)、賞菊花(聽起來還挺正常)、吃菊花(啥?)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是什麼?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怎麼讀?茱萸是什麼?在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遍挿茱萸少一人「是什麼意思?茱萸怎麼讀?茱萸拼音:[zhū yú]在重陽節這一天,按照我國民間風俗,人們除登高望遠、暢飲菊花酒外,還要身插茱萸或佩帶茱萸香囊。重陽節與茱萸的關係,最早見於《續齊楷記》中的一則故事:汝南人桓景隨費長房學道。一日,費長房對桓景說,九月九那天,你家將有大災,其破解辦法是叫家人各做一個彩色的袋子,裡面裝上茱萸,纏在臂上,登高山,飲菊酒。
  •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句有哪些?九九重陽節詩詞句子與重陽有關的詩
    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句有哪些?九九重陽節詩詞句子與重陽有關的詩時間:2020-10-25 21: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句有哪些?九九重陽節詩詞句子與重陽有關的詩 10月25日就是2020年重陽節了,在中國富有歷史的九九重陽節是眾多詩人寫詩的意象,古代的重陽節也是一個相聚的日子,登高賞菊,不可缺少,那麼古人寫下了多少令人難忘的詩詞呢?下面一起來看看把. 東南網記   原標題:關於重陽節的古詩句有哪些?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茱萸到底有哪些用途?
    唐朝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有「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說明至少在唐朝時,人們在農曆的九月九日有佩帶茱萸的習俗。重陽節又稱「茱萸節」,在傳統的數字中,九是陽數中最大的一個,農曆九月九,有兩九相重,故稱重陽,也被稱為「老陽」。重陽節因被古人視為厄日,這一節日從開始起便以避禍延年為主題,所以重陽節俗中人們要「登高」努力接近陽氣,再頭插或佩戴茱萸(闢邪翁)來闢邪。
  • 九九重陽節發朋友圈的祝福語說說精選,2018重陽節為老人送祝福!
    重陽節又稱為敬老節,2018重陽節轉眼之間就要來臨了,在重陽佳節即將來臨之際,小編為大家帶來一些有關重陽節的祝福句子說說,別忘了在重陽節那天送上你們的祝福哦!下面來看看九九重陽節發朋友圈的祝福語說說精選,2018九九重陽為老人送祝福吧!
  • 重陽節的茱萸該怎麼插戴?
    每逢此時,很多人都會念這樣一首王維的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然而卻沒有多少人知道茱萸是種什麼植物。甚至連著名海派作家施蟄存也是如此:「(我曾)有一個很天真的體會,以為茱萸是一種草本或木本的植物,每逢重陽節,家家都仿清明植樹之例,每人該種一株。王維因為自己在異鄉作客,因而想到家裡今年少一個人種茱萸了。」
  • 為何要「遍插茱萸」,你知道嗎?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杜牧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又稱重九節、九月九、「踏秋」節。重陽之說,與「九」相關,源自《易經》以陽爻為九。九為陽數,兩九相重,故為重陽。九又與久重音,因此古人認為重陽節是個值得慶祝的節日,取親情、友情長久之意。
  • 為什麼叫九九重陽節 九九重陽節的來歷
    重陽節又叫踏秋節、菊花節、茱萸節、登高節、老人節等。我們都知道重陽節要飲菊花酒、吃重陽糕,並且很多文人墨客都寫了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可見重陽節在人們心中的地位。那麼,大家知道為什麼叫九九重陽節嗎?一起來看看吧!
  • 九九重陽節是幾月幾號?重陽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讓我們了解了古代時期人們過重陽節的盛景,到了現代,人們也過重陽節,重陽節是法定節假日嗎?九九重陽節是幾月幾號農曆九月初九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曬秋節、敬老節、重九節、九九重陽等,是一個傳統節日,因此,重陽節也是按照傳統農曆進行計算的,九九重陽節,在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到來,主要流行在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傳統的節日活動有:登山秋遊、擺敬老宴、賞菊、辭青等。
  • 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風俗的來歷
    由此,農曆九月九日被稱為重陽節。同時,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寓意長長久久,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自古以來重陽節有登高、插茱萸、喝菊花酒等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唐代詩人王維著名詩篇《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恰恰佐證了這些習俗。
  • 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 傳統習俗寓意總是美好的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和清明節、端午節一樣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也有其專有的節日習俗,其中流傳最廣泛的就是重陽節插茱萸,這是為什麼呢?   重陽節插茱萸風俗據說由來已久。晉代周處《風土記》中有「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頭,避除惡氣,以御初寒」的記載。
  • 描寫有關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大全 重陽節思念親人老人的詩句
    那麼有哪些關於重陽節的詩句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描寫有關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大全,重陽節這天思念親人和家裡老人的詩句分享。  描寫有關九九重陽節的古詩詞大全 思念親人老人的詩句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陽節登高飲菊花酒插茱萸,不是為了敬老,而是為了闢邪
    昨天是一年一度的重陽佳節,在這一天,講究的人會和古人一樣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再有空的話,就跟著志願者們參加一些敬老愛老的活動。 重陽節歷經數千年的時代變遷,每一個發展的重要時期,都被加入了新的元素。最早的時候,是先秦時期的人們為了慶祝豐收,會在九月舉行祭祀活動。
  • 為什麼重陽節要定在九月九日呢?你真的知道嗎?
    為什麼重陽節要定在九月九日呢?你真的知道嗎?「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今天又是陰曆九月九日了,不知道大家都進行了什麼樣的活動呢?最近幾年國家對於我們傳統文化的推廣在不斷加大力度。越來越多人知道重陽節就是用來敬老的,但是為什么九月九日要用來敬老呢?從我國可考的歷史中國可以得知,重陽節的核心習俗之一就是敬老求壽。在東漢的崔寔所作的《四月民令》中有寫到「九月九日可採菊花」,是我國有記錄的關於重陽節的最早文字記載。另外,在漢朝末年也有著在九月九日朝廷賜宴公卿近臣的行為。由此可見,在當時的九月九日就是一個非常顯著的節日。
  •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你知道重陽節怎麼來的嗎?都有哪些習俗?
    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大家知道重陽節是怎麼來的嗎?知道重陽節都有哪些習俗嗎?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有關於重陽節的那些事。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陽節來歷故事源自於東漢時期,據悉在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做恆景的人,而在當地有一個瘟魔,這個瘟魔只要一出現大家就會得瘟病,年年奪走了不少人的性命。
  • 重陽節有插茱萸的風俗,雖出自神話故事,卻有科學依據
    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就要到來啦!一到重陽節,我們就不由地想到王維的一首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其中有一句已膾炙人口——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重陽節我們都知道,重陽節有很多風俗,插茱萸就是其中之一。你肯定想過,重陽節為什麼要插茱萸?這得先從那個神話故事說起。
  • 重陽節: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而「九」作為最大的陽數,兩九相重,自然也就被看作是一個非常吉祥的日子,於是就有了「重陽節」。有關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時代豐收之後的祭天、祭祖活動,到了唐代達到鼎盛,一些主要的節日內容和習俗也確定了下來。今天,我們就從王維的詩中去感受一下唐代的重陽節。
  •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簡單介紹50字 九九重陽節的習俗風俗及古詩詞
    重陽節的來歷由來簡單介紹50字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