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912年4月11日,人們正在把出行攜帶的行李箱搬上鐵達尼號。
鐵達尼號上的乘客設施是按照最高的豪華標準設計的。根據鐵達尼號總布置圖,該船可容納833名頭等艙乘客,614名二等乘客和1006名三等艙乘客,總載客量為2453人。
【圖2】1912年,無線操作員哈羅德·布賴德正在鐵達尼號的馬可尼廳工作。我們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此外,鐵達尼號的船員容量超過了900人,因為大多數關於它的原始配置的文件表明,它的載客量和船員總容量大約是3547人。
【圖3】1912年4月11日,等待裝在鐵達尼號上的郵袋和箱子。
鐵達尼號的室內設計不同於其他客輪,那些客輪通常都裝飾得比較厚重,像是莊園或英國鄉村別墅的風格。
【圖4】1912年,這是一艘把乘客送上鐵達尼號上的渡輪,一名船員正在檢查船上的信號燈。
鐵達尼號採用了與現代高級酒店相似的輕得多的風格——就類似於當時的麗茲酒店——頭等艙採用了帝國風格。
【圖5】1912年,兩艘渡輪「海克特」和「尼普頓」停靠在鐵達尼號的船頭。
泰坦尼克的頭等艙和二等艙的船艙及公共房間,採用了從文藝復興到路易十五時代的不同裝飾風格,目的是要給人一種印象,即乘客正處於一家漂浮的旅館裡,而不是在一艘船上。
【圖6】1912年4月12日,這是鐵達尼號離開愛爾蘭昆士敦的最後一張照片,這是她開往紐約的處女航。
一位倖存的泰坦尼克的乘客曾經回憶道,一進入船的內部,乘客們就會立刻失去在船上的感覺,反而好像進入了岸上某個大房子的大廳。
【圖7】1912年4月10日,這是鐵達尼號的一條步道甲板。這一天,這艘巨輪離開南安普頓之後,正在通過葡萄牙的塔古斯港。
鐵達尼號的頭等艙乘客可以使用船上更加新穎的功能,比如7英尺深的鹽水遊泳池、健身房、壁球場和土耳其浴,還有電浴、蒸汽房、冷藏室和按摩室等。
【圖8】1912年4月11日,在鐵達尼號上賣愛爾蘭蕾絲裙子的婦女。
鐵達尼號頭等艙的公共休息室規模宏大,裝飾華麗,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包括一間具有凡爾賽宮風格的休息室、一間巨大的接待室、一間男士吸菸室、一間閱覽室和寫字間。還有一個風格和麗茲酒店一樣的點菜餐廳,是由著名的義大利餐館老闆加斯帕雷·加蒂特許經營的。
【圖9】1912年4月10日,鐵達尼號經過樸茨茅斯。
鐵達尼號頭等艙的乘客可以在最豪華的環境中享用最精緻的法國高級菜餚。船上還有一個陽臺咖啡館,提供茶和點心,可以看到大海的壯麗景色。甲板上的餐廳長114英尺,寬92英尺,是最大的水上餐廳,一次可以容納近600名乘客。
【圖10】1912年,鐵達尼號上的健身房。
鐵達尼號上的三等艙(通常被稱為統艙)並不像頭等艙或二等艙那麼豪華,但即便如此,也比當時的許多其他船隻要好。
【圖11】1912年4月12日,在鐵達尼號的甲板上玩耍的人們。
當時,在北大西洋的大多數其他客輪上,三等艙位只不過是在船首部的開放式宿舍,幾百人被關在裡面,通常沒有足夠的食物和廁所設施。相比之下,鐵達尼號不愧是當時最頂級的豪華郵輪。(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