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上海這本大書,讀懂「人民城市」

2020-08-17 文匯網

「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讀懂上海,建築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窗口。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昨天在上海書展首發,以圖文並茂、中英對照的形式,娓娓道來滬上56處知名建築的歷史淵源、建築特色與文化內涵。

該書編委會成員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時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不同於市面上常見的城市導覽指南或旅遊打卡手冊,《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遞出了一份獨特的邀請函,盛邀人們「打開」上海這本大書,漫步品味一個個獨具美感的建築空間、一處處嵌入人民生活的文化地標。它們不是沒有溫度的鋼筋水泥,而是積澱著城市精神、品格和時代風貌的立體畫卷,背後所呈現的恰恰是這座「人民城市」波瀾壯闊的發展史、進步史、創新史。

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優秀建築,匯聚成城市歷史與精神脈絡的豐富版圖

松江方塔、龍華塔和龍華寺、嘉定孔廟等厚重老建築訴說著「春申古風」;外灘建築群、上海郵政總局、上生·新所散發出「中西交匯」的光芒;大世界遊樂場、國際飯店、楊樹浦水廠交織海派獨有的「都會映象」;「梧桐深處」的中共一大會址、漁陽裡、周公館流淌著黨的誕生地的紅色基因;上海大劇院、上海展覽中心、上海中心大廈等合奏一曲「海上華章」……

上海,素來有「萬國建築博覽會」之稱,本書通過五大板塊串起上海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優秀建築,簡潔解讀配上高清圖片,處處積澱著「海納百川、追求卓越、開明睿智、大氣謙和」的城市精神,彰顯著「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承載著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交相輝映的文化特質。

不同建築從不同側面,提示著上海這座城市特有的地位與身位——

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孕育、夢想啟航的地方,紅色基因、紅色血脈,百年傳承不息。走進一大會址,1921年7月23日晚,13位操著各地方言的知識分子和兩個外國人聚到一張長桌邊,在一個不大的客堂間開啟持續數日的討論。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開幕,大會宣告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見證會議的地方,就在當時的上海望志路106號。

這是多元文化薈萃之地,是中國擁抱世界的前沿、也是世界觀察中國的窗口。目錄中壓軸的建築是上海國家會展中心,2018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此舉辦,此後每年,「四葉草」都將舉辦進博會,這一註腳讓人們讀到「開放」之於上海的深意。作為中國著眼於推動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的重大決策和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的重大舉措,以「四葉草」建築為標誌的進博會見證著中國的開放和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

這更是時時領風氣之先、始終奮進新時代、立志創造新奇蹟的城市,從不斷刷新的上海高度、上海速度裡,能讀到中國的「高度」「速度」與「溫度」。比如上海中心大廈,突破了「世界上尚無軟土地基上建造6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的先例,在設計中採用了40多項綠色技術,還開出了「最高書店」朵雲書院,為城市增添了新的天際線。

從梧桐樹下老洋房、老弄堂裡石庫門,到一處處名人故裡、歷史遺存,從昔日「工業鏽帶」變身今日「生活秀帶」,《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告訴讀者:閱讀一座建築、一片街區、一段建築發展史,就是在閱讀這座城市。

讓更多建築可讀、可聽、可漫步,「人民城市」理念浸潤著上海的溫度

正在進行中的上海書展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也是這本書收入的建築之一。曾經的中蘇友好大廈,如今每年8月都會見證全城書香湧動,無數讀者在這裡找到好書、見到心儀的作家學者,享受著閱讀盛宴。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展位上,「建築可閱讀」五個醒目大字,與一張張書中的建築照片彼此呼應,構築出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專區專架,不時有讀者駐足翻閱。

而這正是城市建築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鮮活樣本之一。恰如書中前言所描述的,這終究是一座人民的城市,傳奇般的建築空間終究來自人民的智慧與雙手,它們也終究是屬於人民的財富與記憶。

城市是人類的棲息之地,在學界看來,城市更新,不僅要盡最大可能保留保存城市風貌和歷史建築,也要充分考慮民生功能、公共服務的留存拓展,讓空間更有溫度、更富活力。比如,千餘米長的外灘擁有中國最大的近代建築群,涵蓋了外廊式、新古典主義、哥特復興、裝飾藝術等各種風格,幾乎是一部生動的縮略版近現代建築史,更是上海的「城市會客廳」,無數市民和遊客在此流連忘返。

建築身上的故事不應「養在深閨人未識」,理應被儘可能多的人讀到、聽到、看到、體驗到。去年12月,作為「建築可閱讀」文旅融合工作的重點項目,《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編輯出版工作啟動,由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城市推廣中心聯手打造。眼下伴隨著新書出爐,市文旅局發布了10條「建築可閱讀」旅遊線路,包括「難忘紅色記憶」「感悟江河情懷」「重溫休閒時光」「尋蹤名人傳奇」「傳奇建築新生」等。目前滬上開放建築從近百處增至1237處,二維碼數量從400餘處上升到1827處。「建築可閱讀」工作範圍也從6個中心城區推廣到全市16個區,進一步深化了文旅融合,擦亮城市名片。

未來,多個建築開放單位將增設英文介紹、VR體驗等服務功能,推出線上有聲產品,開展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推廣活動,讓精彩的建築故事、上海城市故事,飛入尋常百姓家,吸引更多人走進「人民城市」,在這裡閱讀上海、讀懂上海、體驗上海、愛上上海。

作者:許暘

圖片來源:出版方、張挺 攝編輯:汪荔誠責任編輯:王彥

相關焦點

  • 翻開建築「扉頁」,解碼城市魅力,來徐匯讀懂上海這本大書
    「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讀懂上海這本大書,解碼這座城市的魅力,建築是一個繞不過去的窗口。武康大樓今年上海書展期間,市文旅局推出新書《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並精選了書中部分建築串點成線,設計了10條「
  • 《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打開上海這部「大書」,讀懂它,更愛它
    這本書共收錄上海地區56處知名建築,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中英文雙語,介紹每一處建築的歷史淵源、文化內涵、時代意義,旨在以建築為載體,生動詮釋「建築是可閱讀的,街區是適合漫步的,城市始終是有溫度的」的城市內涵、品質、特色,打造展現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必讀書和伴手禮。
  • 用《大上海》一書,講述上海百年城市發展史
    用《大上海》一書,講述上海百年城市發展史 曹玲娟/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2020-11-02 23:26
  • 聚焦| 從城市品格讀懂上海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品格。作為「走出去」的最好跳板,「引進來」的前沿陣地,勇立潮頭,大上海為什麼魅力四射?奧秘就在於其城市品格:開放,開啟活力之源;創新,激發不竭動力;包容,厚植溫暖情懷。12月11日下午,上海社科史志界「四史講堂」邀請上海史專家、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上海市文史館研究館員熊月之從新書《上海城市品格讀本》講起,解析「大上海為什麼魅力四射」。
  • 讀懂「星空」這本大書
    在這本不厚的小冊子裡,在李元爺爺的帶領下,我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四季星空,冬天星空裡最亮的星座是驕傲的「獵人」——獵戶座,夏夜裡的空中「霸主」——天蠍座;還了解到更多有趣的事情,天王星是躺在軌道上自轉的行星,就像一個滾動著的皮球,而與天王星外形相似的海王星,是唯一一顆先有數學方法計算出位置、再通過有計劃的觀測來找到的行星,因此也得到「筆頭上的行星」這一綽號。
  • 《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首發!閱讀上海「大書」,品味漫步「人民...
    今天(8月16日)上午,《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在上海書展主會場上海展覽中心首發。「可閱讀」的建築裡,越來越多人正在「閱讀」上海這本「大書」。去年12月,作為「建築可閱讀」文旅融合工作重點項目,《這裡是上海:建築可閱讀》的編輯出版工作正式啟動,上海市副市長宗明主持並擔任主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上海城市推廣中心共同組織,聯手打造。
  • 一個人,一座城,一本書 – 七本書讓你讀懂七座城市
    陳冠中說:「城市生活就像正在搖晃的一杯水」,而很多作家,通過寫作使這杯水沉澱下來。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一個精神故鄉,這個故鄉就像一個坐標,作家由此離去,再次歸來。時間與空間、回憶與顧盼,在各個城市上演。也許,讀懂了一本書,就讀懂了一座城市,讀懂了一座城市,你才能讀懂這個作家。城市用生活造就了作者,作者用想像造就了城市。
  • 打開「讓現代讀懂過去,讓城市讀懂鄉村」 讀懂縫紉機裡的故事
    近日,由小白楊在成長(北京)國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辦的「讀懂」朗讀音樂會在北京野鴨部落成功舉行。來自北京園科院和北京科學院的15組博士家庭參加了本次活動。據主辦方介紹,活動現場的一架架縫紉機,有七八十年代的工農牌、青島牌、蝴蝶牌等縫紉機,最古老的有100多年前的聖家牌。
  • 四本打開的書
    這四座高樓都是L型,像四本打開的書,共同形成一個象徵著廣納知識的空間。這四本「書」,分別代表了文化之塔,藏以文學藝術方面的著作;數目之塔,藏以科學技術方面的著作;法律之塔,藏以經濟法律哲學的著作;時間之塔,藏以歷史社會與人文方面的著作。  其實,法國國家圖書館的誕生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 6本親情圖畫書,讓你和孩子讀懂彼此的愛
    今天小編想跟大家分享6本親情圖畫書。爸爸媽媽們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希望在此過程中,你們都能更懂彼此的愛。   別急,試著和孩子一起讀讀下面3本圖畫書,讓TA明白你們對TA的愛。   1.《換媽媽》
  • 18個出口讀懂人民廣場,滿滿的都是老上海人的記憶
    很多城市都有一個「人民廣場」,或者也會有一座「人民公園」,它們的來歷都不盡相同。而上海的這座人民廣場,作為市中心有著特別的故事,城市的變遷濃縮在此。上海開埠前,人民廣場地域是縣城西北一片農田,河港縱橫,分布著70餘所農舍,還有零星墳地。鴉片戰爭時期。
  • 這本2020年中國「最美的書」,集合了達利趙無極等大師「手作書」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關於家庭、鄉村、城市的38本攝影書
    關於家庭、鄉村、城市的38本攝影書 2020-12-20 09: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這本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竟然集合24位頂級藝術家作品大展?
    在近期評選出的2020年度中國「最美的書」中,一本集合了達利、安迪·沃霍爾、亨利·馬蒂斯、馬克·夏加爾、趙無極、朱德群、常玉等24位大藝術家「手作書」的極致之書——《書之極》脫穎而出,成為矚目焦點。這也是中國第一本全面、系統介紹藝術家手作書的「教科書級別」出版物,它的出版填補了此類圖書的空白。記者近日來到《書之極》作者王驥家中,親眼看到了這本最美的「藝術家手作書珍藏寶典」,還參觀到了王驥收藏的各種手作書藏品,令人大開眼界。
  • 南京秦淮安全生產廣場諮詢現場:11本口袋書讀懂安全科普常識
    南京秦淮安全生產廣場諮詢現場:11本口袋書讀懂安全科普常識 來源:中國江蘇網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首先由我社各編輯部室從2020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名得出參選書單,而後由九位專家、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初選書目進行評選。2020年12月15日下午,經評委會投票,最終產生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最美的書」。
  • 用這套書打開孩子的視野,讓我們中國的孩子樹立起世界觀
    2001年,有個叫章家敦的美籍華人,他本來是一個律師,他寫了一本名字叫《中國崩潰論》的書,一夜成名。他在書中預言中國將在5年後崩潰。當時這個觀點著實吸引了不少希望中國解體的美國人,他甚至被請到美國國會的聽證會會上演講。
  • 零基礎也能讀懂的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
    打破「哲學書太難」困境零基礎也能讀懂的超人氣哲學入門書《一本書讀懂50部哲學經典》定價:56.00ISBN:978-7-5143-8586-1內容簡介本書是日本哲學學者平原卓的哲學普及作品,以幫助讀者從系統吸收哲學知識
  • 《清醒紀》:一本可以閱讀無數遍的書,讓你讀懂安妮寶貝
    《清醒紀》:一本可以閱讀無數遍的書,讓你讀懂安妮寶貝文/大耳朵讀書會大家好,這裡是大耳朵讀書會,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本非常好看的書,這本書就做《清醒紀》,它的作者第安妮寶貝,一本可以閱讀無數遍的書,讓你讀懂安妮寶貝。這是一本可以閱讀無數遍的書。很大的原因之一,是沒有情節。更大的原因是,充滿細節。這樣一本隨筆書,本身已是斷章精華,每每讀上一段,感受到一點清新或是蒼涼,便足夠,因而可以無數遍地讀下去。充滿了我們所不知的安妮的神性,她正在鍛造自己的語言,使之更具詩意。
  • 高分紀錄片《大上海》同名書出版!上海為什麼可以稱為「大上海」?
    百年中國看上海,為更好記錄上海建設、發展軌跡,宣傳上海改革、創新經驗,上海人民出版社重磅推出《大上海》一書。11月2日,《大上海》專家座談會在位於上海中心52樓的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座談會由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編輯、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長王為松主持。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本書內容展開了熱烈討論。同名紀錄片《大上海》評分高達9.0分《大上海》一書,書寫了上海的城市品格、城市精神、城市文化,是一部生動的上海鄉土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