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娟/人民日報客戶端上海頻道
2020-11-02 23:26
11月2日,由上海人民出版社近日出版《大上海》一書,在朵雲書院旗艦店舉行專家座談會。
上海,中國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正加快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開放、創新、包容已成為上海最鮮明的城市品格,上海也通過進博會的舉辦,正成為世界「會客廳」。
讀懂一座城市的歷史,才能汲取更多創造未來的動力;了解一座城市的發展軌跡,才能更好理解和履行國家賦予上海的職責和使命。要深刻理解上海何以成為今天的上海,需要一次全方位的歷史回眸。
《大上海》一書,以上海百年城市發展歷史為主題,採用圖文結合方式全景展現上海 170 多年的城市歷史軌跡和發展建設,從關鍵的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激動人心的時間節點等內容出發,記述上海在中國近現代史、中國革命史和改革開放史的澎湃篇章,追溯上海城市精神歷史根源。
該書講述上海自開埠以來城市發展歷史的同時,通過細描關鍵的歷史人物、重大歷史瞬間,重點回顧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過程和城市建設的探索歷程,也從一個方面見證了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發展歷程。
值得關注的是,該書以紀錄片《大上海》為藍本,同時精選 20 餘個紀錄片精彩片段置於書中,採用掃碼觀看方式,讓讀者在紙墨書香中感受「紙影互動」的沉浸式閱讀體驗。
在序言中,《大上海》一書主編董雲虎表示,上海只有 6300 多平方公裡,之所以成為「大上海」,自然不是因上海地域面積大,而是因為上海在近代以來國家的發展中地位特殊、份量重要、作用巨大。
「偉大的城市之所以偉大,最深層的因素是其精神和品格的力量。」董雲虎分析,「『大上海』之『大』在於其『以小見大』,直接關係著、集中代表了近代以來國家發展的前途命運,更在於其城市精神和品格之偉大,在於其擁有非同凡響的大格局、大胸襟、大情懷、大作為、大氣象。」
(原題為《用<大上海>一書,講述上海百年城市發展史》)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大上海》,城市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