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鵝耳櫪:海島上的瀕危植物煥發新生機

2020-12-24 i自然全媒體

歷過20年不懈努力,近日,浙江舟山科研人員攻克人工栽培育苗技術難關,完成普陀鵝耳櫪野外種群自然有性繁育,有望幫助其擺脫瀕危狀態。

「看!這是天然下種生長的普陀鵝耳櫪。」11月11日,在舟山馬岙街道普陀鵝耳櫪種群基地,一株株普陀鵝耳櫪幼苗正茁壯成長,高度為5釐米~112釐米。雖然根莖細小,它們卻是憑藉母樹身上落下的種子,藉助陽光雨露滋養,破土而出,生長發芽的。

1930年,我國植物學家鍾觀光在舟山普陀山發現了普陀鵝耳櫪。當時,全球僅存1株野生母樹。自2000年起,浙江舟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俞慈英帶領科研團隊開展普陀鵝耳櫪的拯救行動,組織實施了科技研究與推廣項目10餘項,攻克了該樹種的種苗繁育和人工種群建設難關,建立了播種、扦插、嫁接、組培繁育技術體系和人工種群營建技術。2015年12月,人工培育苗木突破4萬株大關,並建立了普陀鵝耳櫪專類苗圃和騰坑灣、馬岙人工種群基地。

2017年,舟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再接再厲,承擔了「普陀鵝耳櫪野外回歸及遷地保護研究」項目,旨在讓普陀鵝耳櫪不再依賴人工培植,實現野外種群的天然更新、自然回歸。

通過艱難探索研究,2018年12月,俞慈英在普陀鵝耳櫪人工種群馬岙基地,發現了林下天然更新小苗。隨後,科研人員又在普陀山母樹下、茶花園子代林中發現了天然更新幼苗。

近年來,團隊將精心培育的普陀鵝耳櫪苗木推廣應用於舟山城區、景區,在浙江杭州、寧波、衢州等地開展異地引種馴化試驗,擴大遷地保護區域範圍和人工種群規模。目前,項目組已在舟山市內外建立普陀鵝耳櫪野外人工種群30餘處,種群個體數量累計已超過1萬株。

「野外回歸和天然更新技術的突破,為該瀕危植物實現自我更新和維持奠定了技術基礎。」目睹可愛的幼苗,俞慈英說,相信普陀鵝耳櫪很快將徹底擺脫瀕危狀態。

來源:中國海洋報

作者:林上軍 何伊伲

編輯:吳瓊

相關焦點

  • 千金榆、鵝耳櫪、普陀鵝耳櫪、天台鵝耳櫪的區別辨識
    千金榆分清楚千金榆和鵝耳櫪的區別,我們再看鵝耳櫪,鵝耳櫪組裡面有兩種珍稀瀕危植物,一種是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 Cheng),一種是普陀鵝耳櫪和天台鵝耳櫪非常相似,我們看看它們的生態特徵:
  •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落戶昆明植物園
    1930年由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鍾觀光發現,1932年由林學佳鄭萬鈞命名為普陀鵝耳櫪。目前僅存1株普陀鵝耳櫪野生植株,位於浙江舟山普陀山風景區的佛頂山慧濟寺西側,樹齡約250年。是《國家120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物種名錄》中現存植株最少的一個物種,有「地球獨子」之稱。199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滅絕等級(CR)。
  • 全球只剩一株的「獨寶寶」|普陀鵝耳櫪
    還記得不久前我們剛介紹過一種叫「舟山新木姜子」的植物嗎?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另一種舟山群島原產的植物——普陀鵝耳櫪,這是一種僅分布於普陀島上的特有植物,目前野生植株僅剩一株,屬於極度瀕危!普陀鵝耳櫪的野生植株僅分布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島,舟山群島位於長江以南、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海域。1930年,植物學家鍾觀光教授在此採集到普陀鵝耳櫪標本,1932年由林學家鄭萬鈞教授定名並發表。
  • 1株變萬株 人繁到自繁 瀕危植物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據記者最近獲悉,歷經科技工作者20年的不懈努力,普陀鵝耳櫪這種原本在地球上僅存1株的瀕危植物,不但攻克了人工栽培育苗難關,而今又實現了野外種群自然有性繁育,有望徹底擺脫瀕危狀態。「看!這是天然下種生長的普陀鵝耳櫪。」
  • 普陀鵝耳櫪?就是那個世界上唯一母株在普陀山上的嗎?
    今天分享的是個舟山普陀的招牌之一,大名鼎鼎的普陀鵝耳櫪。今天的故事要從一個研討會說起。昨天一早就和朋友一起出發,前往目的地,要跟著老師一起參加這個研討會。學校裡就有普陀鵝耳櫪,原本栽了5株,現在就只有3株存活。於是一早便聽聞普陀鵝耳櫪。老師在上植物學時,也提過這著名的樹。
  • 千金榆(鵝耳櫪)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千金榆屬於樺木科、鵝耳櫪屬落葉喬木,同屬約40種,中國有25種15變種,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華中及華南等省份,除了極少數省份都有鵝耳櫪屬植物的倩影。前一篇文章我們介紹過,同屬裡面普陀鵝耳櫪和天台鵝耳櫪屬於國家級瀕危珍稀物種,保護級別分別為一級和二級,其中普陀鵝耳櫪野生只發現一株,野生天台鵝耳櫪也不過30株。物以稀為貴,於是很多人都想擁有,因而導致了挖掘千金榆(鵝耳櫪)的熱潮,以前不為人關注的樹種成了不少人追捧的對象。
  • 寺廟後門左側生長了一株「普陀鵝耳櫪」,全球僅此一棵
    普陀山的主山是佛頂山,又稱白華頂和菩薩頂,是普陀山最高峰,據說爬這座山可以看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和佛光,佛頂山山頂上有一個慧濟寺,建於明朝,它是普陀山三大寺廟之一,一個「普陀鵝耳櫪」生長在寺廟後門的左側,被列為「普陀三寶」之一。
  • 一株變萬株 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獲重大突破
    一株變萬株 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獲重大突破 2019年11月12日 05:56:53來源:林上軍 何伊伲   浙江在線11月12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上軍 何伊伲)「看!
  • 舟山市林科院組織召開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項目「普陀鵝耳櫪...
    >begin--> 日前,由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資助的「普陀鵝耳櫪綜合保護」 研討會在舟山召開。浙江省植物學會理事長於明堅、BGCI中國辦公室負責人文香英、省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總站及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林業)局相關負責人、從事珍稀瀕危植物保護工作的相關人員等80餘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浙江省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吳初平主持,於明堅緻辭,文香英對BGCI在中國項目的進展情況進行了簡單介紹。
  • 「普陀鵝耳櫪」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僅存一株!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 Cheng)是一種落葉喬木,為中國特有珍稀植物,在保存物種和自然景觀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物種
  •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脫單」 人工繁殖小苗落戶昆明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脫單」 人工繁殖小苗落戶昆明 2016-05-03 21:24:03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昆明5月3日電(記者 馬騫)普陀鵝耳櫪在全球僅存
  • 全球僅有一株的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終於不會絕後了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Cheng)是樺木科,鵝耳櫪屬喬木普陀鵝耳櫪具有耐陰、耐旱、抗風等特性。已繁育出大量普陀鵝耳櫪樹苗。唯一的這顆普陀鵝耳櫪長在浙江舟山市,位於普陀佛頂山慧濟寺。整個樹的高度達到了13.5米左右,這棵樹冠成蔭,遮涼麵積都達到了72平方米。
  • 在一定意義上,比國寶大熊貓還珍貴的一棵樹「普陀鵝耳櫪」!
    在一定意義上,比國寶大熊貓還珍貴的一棵樹「普陀鵝耳櫪」!在我國著名景區普陀山上有一座叫做慧濟寺的禪院,禪院中種植的一棵極為特殊的樹木叫做普陀鵝耳櫪。這棵樹之所以這麼特殊,主要是因為這種植物是世界上僅存的一顆,在一定意義上這棵樹比我們國寶大熊貓還要珍貴。
  • 普陀鵝耳櫪發現時全球僅1株,如今上萬株,中國人是如何拯救的?
    普陀鵝耳櫪普陀鵝耳櫪——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全球只有中國浙江舟山群島野外分布,並且屬於我國植物數量最少的物種之一
  • 普陀鵝耳櫪當選「浙江最美古樹」 這些樹你都認識嗎 
    舟山百年以上古樹共1689株,有絕無僅有的普陀山「聖樹」,有最常見的舟山市樹,還有神秘的佛光樹……你是否都認識這些樹?快來了解一下吧。普陀山「聖樹」 普陀鵝耳櫪普陀鵝耳櫟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是生長在浙江普陀山上的「聖樹」,與元代島上的多寶塔、唐人閻立本的《楊枝觀音圖》一起被稱為「普陀三寶」。
  • 中國普陀山的普陀鵝耳櫪
    工藝品享有「海天佛國」盛名的普陀山,不僅以眾多的古剎聞名於世,而且是古樹名木的薈萃之地。在普陀山慧濟寺西側的山坡上生長著一株稱作普陀鵝耳櫪的樹木。這種樹木在整個地球上只生長在普陀山,而且目前在自然條件下只剩下一株!
  • 浙江普陀山「神樹」,竟是瀕危物種,被稱為「地球獨子」
    這種普陀鵝耳櫪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僅存一種,對於保護物種、增加普陀島自然風景區的風景具有重要意義。這棵樹在地表上兩個枝幹並排生長,在一尺多的高度分成兩個枝幹,然後繼續有規律地分成兩個,所以也叫「夫妻樹」。相傳這棵樹是200多年前一位緬甸僧人在此遊歷,在普陀山膜拜而種植的。它是世界上罕見的植物。
  • 新化驚現千年鵝耳櫪 專家:堪稱「植物珍品」
    (鵝耳櫪樹)(鵝耳櫪樹)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親福)新化縣奉家鎮石坑村所轄的長茅界上,有兩棵並排、相距約50米的參天古樹,虯枝盤曲,樹枝綿長密緻,獨具特色。據村主任鄒今華介紹,村裡請林業專家進行了鑑定,結論為鵝耳櫪樹。鵝耳櫪屬於樺木科落葉喬木,高度可達20米,樹皮呈灰白色,小枝呈慄褐色,有褐色長毛。它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短而鈍的重鋸齒,小堅果呈寬卵形。鵝耳櫪有40種以上,分布於北溫帶,主產東亞,我國有20多種,其中好幾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你聽說過普陀鵝耳嗎?
    這棵在浙江的樹是世界上僅有的一種大樹,是中國獨有,是一種一級受保護植物,珍稀瀕危植物。在農村,樹木多不勝數,樹木年復一年地被砍伐變少,這並不罕見。然而,需要我們保護的植物的已經被遺忘,甚至覺得沒有必要保護它們。
  • 這些瀕危的植物,你認識多少?
    我國地域遼闊,植物資源豐富,但近30年來,由於經濟快速發展、人口迅速增長、環境破壞嚴重,植被萎縮等壓力,中國現有野生植物物種中約有6000種植物處於瀕危或瀕臨絕滅的狀況,並且已有100多種植物面臨極危或瀕危,有相當大一部分的種質資源在野外已經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