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又稱國花,歷來在國人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其雍容華貴的氣質與造型使其具有富貴象徵的寓意,在許多古代詩人的作品中,它往往是地位與財富的象徵。而且我們家種牡丹花的時候,一定要懂得這幾個小技巧,才能讓花開得又大又美。
牡丹是一種較為嬌貴的花卉,對土壤、環境、溼度有較高的要求。先要把它種在酸性土壤中,還應適當添加肥料或腐殖土,以保證花株生長所需的養分。第二,種植後要嚴格控制花盆內的溫度和溼度。其不喜高溫,也不喜歡太溼的環境,最好能將兩者保持在「剛好」的程度。
牡丹一般生長溫度在17~27℃範圍內,在此溫度條件下能快速生長,產生較多的花苞。所以,要使牡丹花開得豔麗動人,就必須嚴格控制其周圍的溫度。有意思的是,牡丹花雖然不喜歡高溫,但也很喜歡陽光。所以,除了控制剛剛好的溫度外,還要確保它有足夠長的光照。
若能每天在溫暖的陽光下照射大約十個小時,到了開花時節,盛開的花一定很大很美。並且牡丹不耐寒冬,到了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把它移植到暖和的室內,否則很容易凍死。
剛植入新盆栽的牡丹花,不宜施肥。大體上,牡丹花是在上一年秋天栽種的,第二年春天就會長出花苞,此時再施肥,對其生長有利。一年一度的4-6月是牡丹花的花期,一般的牡丹在花期施肥更有利於開花,而牡丹花則不同。以前使用的肥料已足以滿足其生長需要,下次施肥應在六月花期結束後進行。為了在進入冬眠前儲存過冬所需的營養物質。
另外,頭年種的牡丹最好不要讓它開太多的花,每株花開兩三朵即可。新栽的花頭過多,植株積聚養分不足,對植株元氣的損傷,也影響開花質量。花朋友一定要狠心地剪掉多餘的花苞和周圍的枝條,讓花枝中的養分聚集到有限的花朵中,保持花朵的活力,這樣年復一年的花朵才會鮮豔動人,形成良性循環,每年開花的數量都會節節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