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驃騎府!為你解答摩託車疑問,歡迎關注!
這是一個關注驃騎府的朋友發來的留言——貝納利幼獅500公路版與越野版有何區別?為何會推出兩款風格近似的復古車型?該選擇哪個版本合適?
這個問題驃騎府覺得首先要把幼獅500的家族歷史捋一捋。
在幼獅500TRAIL越野版本沒有上市之前,只有配置前後輪17寸直徑壓鑄鋁合金輪轂的幼獅500公路版本,而這個版本當時分為無ABS的低配版(價格3.48萬)和有ABS的高配版(價格3.88萬),後來無ABS的低配版停產,就只剩下有ABS的高配版。如下圖。
再後來貝納利幼獅500又推出了TRAIL越野版,這個就成為了幼獅500的高配版本。如下圖。
注意看上圖中幼獅500TRAIL版本,輪轂為鋼絲輻條搭配越野輪胎(有內胎),並且前輪為19寸直徑,後輪是17寸。並且前後懸掛的行程也加長,以適應越野路段的需要。
而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貝納利幼獅500TRAIL又推出了鋼絲輻條搭配真空全地形輪胎的升級版,前後17寸直徑輪轂,增加了滑動離合器,價格是4.38萬,老款的TRAIL越野版停產。如下圖。
所以,驃騎府認為你問的這個問題,就是指搭配壓鑄鋁合金輪轂的公路版(標配ABS,價格3.88萬)與搭配鋼絲輻條輪轂真空胎的幼獅500(價格4.38萬)該如何選擇的問題,對吧?
這個問題如果是驃騎府來選擇,我會選擇高配版,也就是搭配鋼絲輻條輪轂真空胎的幼獅500(價格4.38萬)。
既然你已經將選擇範圍縮小到了同一款車,只是在高低配置區別上猶豫,驃騎府認為就沒有必要再給你講解幼獅500這款車的動力,操控,品控,性價比等等方面了,因為你肯定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不然不會將範圍縮小到同一款車。
老款TRAIL越野版本,也就是配置前19寸後17寸鋼絲輻條輪轂搭配越野輪胎(有內胎)的版本的推出,是幼獅500這款車真正的詮釋方式,因為幼獅500本身就是一款復古攀爬車型,自帶越野能力,越野版本才是最純正的打開方式。
攀爬這種類型的復古車,起源時間比復古咖啡類型還要早,以前也介紹過。其實質是在街車的基礎上通過升高懸掛行程和離地間隙,減掉不必要的覆蓋件,改裝高位排氣管等等措施來達到既能在公路上行駛,也具備一定越野能力的車型,作為幼獅500的TRAIL版本,是很稱職的,可以下到河灘和林道裡面瘋玩。這就是貝納利推出越野TRAIL版本的目的。
但是問題在於,目前國內喜歡和欣賞這種玩法的人群太少,喜歡玩越野的不會選擇這款車,因為有越野能力更強的越野車可以選擇,喜歡在公路上行駛的復古車友也不會選擇這款車,因為越野輪胎差勁的鋪裝道路抓地能力和過高的座高(815mm)嚇退了不少用戶,既然有純公路版的幼獅500可選,價格還便宜,為什麼要選擇不那麼適合在公路上跑的幼獅500TRAIL版呢?
因而幼獅500TRAIL版的銷量一直以來就不好,座高確實不太親民,驃騎府試駕過這款車,也就兩腳尖點地而已,加上不算輕巧的車重,低速情況下的行駛確實不太容易得到用戶的青睞,有點曲高和寡的感覺。
貝納利當然也看到了這點,於是乎將幼獅500TRAIL越野版前後輪直徑改為了前後17寸,與公路版的幼獅500一樣,等於是放棄了越野能力,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座高與公路版幼獅500一樣——座高降到了親民的785mm,這下好了,再不怕被人嘮叨座高了。
並且還升級了輪轂,由普通鋼絲輻條輪轂改為可以搭配真空輪胎的鋼絲輻條輪轂,如圖。
你再看看升級之前的幼獅500TRAIL越野版輪轂,如下圖。
這下扎胎了你也不用慌,沒有一根辣條解決不了的事情,不行的話就兩根,話有點誇張,但總比那種純越野風格帶內胎的鋼絲輻條圈補胎要省事多了。
當然,前後17寸輪轂的設定也就意味著升級版的幼獅500TRAIL版本放棄了越野能力,你見過17寸直徑輪轂的越野車嗎?我是沒有,除了那種兒童使用的入門越野摩託車。也因此貝納利將這款車配上了公路輪胎,既然不越野,配越野胎幹嘛?
還增加了滑動離合器,此處不該有圖,因為顯示不出來。
搭配真空胎的鋼絲輻條輪轂版幼獅500TRAIL,這個升級還是很有意義的。因為從舒適性角度來看,鋼絲輻條輪轂能更多地吸收路面不平帶來的衝擊,這就是越野車為何都是這種結構的原因,這個搭配壓鑄鋁合金輪轂的幼獅500公路版不能比。但是又不用擔心有扎胎之虞,是很合理的設計。
價格上確實是多了5000元錢,一套前後搭配真空胎的鋼絲輻條輪轂會至少增加1500到2000的成本,另外滑動離合器和原本就具備的長行程懸掛帶來的成本也會助推價格上浮,因此,貴還是貴得有一定道理,看你自己覺得值不值吧。
好了,來龍去脈都說清楚了,驃騎府的看法是,如果你預算夠的話,直接選高配幼獅500TRAIL升級版就可以。
意見已經給出,誰贊成?誰反對?呵呵!
以上為個人看法,僅供你參考!
我是驃騎府!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