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聖殿莫高窟,我的靈魂出竅了

2020-12-24 每日甘肅網

在文化聖殿莫高窟,我的靈魂出竅了

文博會宣傳周採訪團成員、網絡大V/朱文鑫

  來到甘肅,我滿懷敬意,當隨著每日甘肅「走一帶一路探文博盛會」媒體採訪團隊近距離走近莫高窟,靜靜的走近一個個石窟,我敬意中膜拜,膜拜中眼淚悄然模糊了雙眼——在我走出一個個石窟,這座沙漠上最偉大的美術館時,我的靈魂像是出竅,被遺失在了這座文化盛殿,從此,我對這塊熱土深深致敬。因為,這是中國文明和人類的輝煌。

攝影/朱文鑫

  敦煌在我心裡已經縈繞了千年。大漠,狂沙,石窟,佛像,壁畫,飛天……一直充斥於我的內心中,在7天的西遊甘肅中,我一直被她擊中了——敦煌應該是世界的。在茫茫戈壁大漠之中的一座石窟群,那博大精深的文化、那無以倫比的藝術,吸引著無數人懷著聖徒般虔敬的心將它作為一個辛苦跋涉的起點又是藝術的終點。

攝影/朱文鑫

  我靜靜地在這裡傾聽她的回聲——我的靈魂,一直游離在她的周圍,在甘肅,在敦煌,在莫高窟,我追溯這偉大的文明的輝煌。有多少人的夢想,跟今天的中國夢一脈相承。如果說中國夢的核心,我的理解是,每一個百姓的「家夢」匯聚在一起,就是這個「國家夢」。這麼偉大的藝術,在一片片黃沙中燦爛了1000年。我回到賓館的那一天晚上,我的靈魂被遺失在她的窟裡。窟裡的美好,窟裡的美妙,在輕輕觸摸的那一刻,就進入了靈魂,變成了無聲的一滴淚呀。

攝影/朱文鑫

  鏡頭搖回了公元73年,能夠重新接續這條絲綢之路的班超,在當年是什麼樣的家室,什麼樣的夢想?還班彪、班固、班昭,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這樣一個史官世家出生的子弟,要投筆從戎,從他進入西域,出使鄯善、于闐,一路走過去,出入22、23年間,在他手裡收復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歸漢。其實,一個人到底能為國家做多少事?這就是一個人為這個時代承擔起來的使命。當我在那個晚上,張總的一句話震動我的內心,他說,甘肅一個亮字,一個美字,還有一個留白。就是這一刻,兩顆心靈在千年之後,熔融在了蘭州。我們今天去用心做一點事情,因為這是我們的是使命。

攝影/朱文鑫

  更多的時候,我們只是這樣默默的,做好自己的事情。黃總的團隊的友愛團結、精幹快捷,熱情樸實.......大前方還是大後方,都是在書寫的是大甘肅,大敦煌,我們都是漢字的書寫著,大漢雄風我們是在用腳丈量用心書寫,2000公裡的行走,遠遠超越了內心和靈魂的行走。因為每一個人都知道,自己不能辜負時代。

攝影/朱文鑫

  敦煌,何其大也,何其盛也!歷經十個朝代,留下的這492個洞窟,45000多平方米的壁畫,2000多身彩塑,我努力用心去一一地觸摸。每一次進石窟,都覺得似乎來過,又從未抵達。人世間有很多美好的相逢,你我總是感慨相逢恨晚,但其實也有一些相逢是相逢恨早。

攝影/朱文鑫

  真的是喜歡呀。我用靈魂守著敦煌,真的是大愛,我用靈魂去熔融每一個走近的石窟。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現實意義。我在這裡,莫高窟,真正了解了四大菩薩,在敦煌壁畫的經變故事、彩塑中,為什麼排在第一位的是大智文殊,第二位是大行普賢,第三位是大悲觀世音,第四位是大願地藏王。仔細想想這個排序,像不像我們一生或這一年遇到的所有事?

攝影/朱文鑫

攝影/朱文鑫

  這尊最偉大的睡佛,還有一尊最高的石刻大佛都在這莫高窟,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化,是何其偉大。

攝影/朱文鑫

  我在這靜靜的一尊尊佛像面前,忽然懂了!行走,靜寂,行走,只要有行走就會有困難和挫折。前進中當千難萬險,挫折、委屈、苦難、不公平全壓在你身上時,你還行走嗎?這個時候,四個菩薩中為什麼老百姓最認可的就是觀音菩薩了,就要有慈悲之心。大悲恰恰是基於人生的悲愴,悲憫之心以包容開啟我們向前走的力量。所以人的這種真正佛陀慈悲,是為了讓我們往前,去走到第四個菩薩那兒。地藏王是大願,再去發宏願,在世界上再給自己一個新起點。你需要新的智慧,讓你看清新的道路,需要新的行為,建立新的功勳,在苦難面前需要更博大的慈悲,安頓自我,平衡世界,再去發下一個更偉大的宏願。

攝影/朱文鑫

攝影/朱文鑫

攝影/朱文鑫

  大漠飛天。西部的風物,沒有小橋流水的優美,但是這裡有過多少奇觀!胡天八月即飛雪,北風捲地白草,除了在西部,還能在哪裡見這樣的奇觀。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了甘肅和甘肅人之後,他們具有的樸實熱情好客奔放等等優良的精神之外,甘肅蘭州的女子又不失南方的那種細膩和溫潤,尤其她們的那種獨有的普通話裡的味道,你一聽就醉了。

  攝影/朱文鑫

  在甘肅,我知道了「真英雄」可以「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他走出去,就沒有想著再生還。因為他們還有比生命更尊貴的東西,那就是名譽、尊嚴,和他們的家國夢。所以我一直覺得,甘肅,敦煌,莫高窟,也許是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我們這種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能不能把這個地方開發成每一個中國人尋根的地方?

  攝影/朱文鑫

  一個人到了一個地方,心能安定了,在甘肅敦煌,我的心安定了,安定的就是我的家鄉。

  今天,你走到哪裡都是城鄉的變革,一樣的廣場一樣的高樓,只有甘肅,在這河西走廊上,敦煌莫高窟使我的內心安定了。其實每一個人,所謂的故鄉,不過是你祖輩的他鄉。我們真正的故鄉是什麼地方,是「此心安處」這四個字。甘肅有豪傑氣,有英雄夢,有詩魂,有文化底蘊,還有美酒,還有甘肅人在所不惜一切的那種堅韌!這裡,有五美:美景美食美酒美女,還有美時光。

        每日甘肅網整理 (朱文鑫:新華網、中華網、北京周刊、RCRA籤約攝影師、故宮專題攝影師,樂途網、搜狐網、攜程網專欄作家。)

相關焦點

  • 聽聽「靈魂出竅」 的科學解釋
    從視頻獲知,這項模擬實驗其實非常簡單,相對真正「靈魂出竅」感覺差得很遠,不過卻對受試者產生了積極效果——對死亡的恐懼明顯低了很多。   雖然這只是科學技術營造出的虛擬體驗,但現實中有過「靈魂出竅」真實體驗的人也屢見不鮮,經常有人宣稱,他們曾經有過「靈魂出竅」的神奇經歷。比如,飄在空中看著自己一動不動地躺在下面。   那麼「靈魂出竅」是真的存在嗎?
  • 科學解釋「靈魂出竅」,通過實驗感知「靈魂出竅」,實現記憶控制
    一直以來,世界各地有關「靈魂出竅」的報導層出不窮。許多人表示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病床上,而自己漂浮在身體的上方。那麼「靈魂出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靈魂出竅是否可以用科學數據解釋清楚?何為「靈魂出竅」覺得靈魂與意識游離於體外,與身體分離,感覺不到自己的身體,但是意識卻非常清醒,可以思考感知,甚至還可以控制自己靈魂的行動。而這種感覺往往出現在瀕死狀態下。
  • 林俊傑靈魂出竅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林俊傑靈魂出竅&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昨天下午,華語首部靈魂系懸疑愛情電影《消失愛人
  • 【問答】靈魂出竅是怎麼回事?
    【問答】靈魂出竅是怎麼回事?        問:靈魂出竅是怎麼回事?       答:靈魂出竅是一種有待全面解釋的生理現象。
  • 人真的會靈魂出竅嗎
    而發生在人類自己身上的真實體驗,也同樣很多用現代科學解釋不了,其中就有靈魂出竅。 而對這一觀點持反對意見的科學家則認為,靈魂出竅並不能如此簡單地解釋,他們認為靈魂出竅這種意識扭曲現象,而且認為人類的意識可以不依賴於大腦而存在。 為了探清靈魂出竅的真相,各國研究者進行了無數次實驗。2002年,瑞士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員們發現一些重要線索。
  • 科學解釋詭異靈魂出竅(圖)
    科學家正通過顯示屏與志願者做實驗  一直以來,世界各地有關詭異的「靈魂出竅」的報導層出不窮。許多人表示看到自己的身體躺在病床上,而自己漂浮在身體的上方。如今,科學家們通過特別實驗獲得了有說服力的證據,證明「靈魂出竅」的經歷只不過是意識混亂的結果。  據國外媒體報導,只要使用帶有虛擬實境技術的護目鏡和探針,科學家們就能夠愚弄志願者的大腦,讓他們相信他們的靈魂正暫時性地進入了一個計算機創造的3D角色中。志願者們所經歷的特殊感覺正與那些相信自己曾經「靈魂出竅」的人們體驗到的感覺相符。
  • 敦煌舞的靈魂來源於敦煌莫高窟文化,是敦煌莫高窟文化的動態展現
    敦煌舞通過舞蹈的形式使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和熱愛上了敦煌,進而使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和喜歡上敦煌莫高窟文化,是目前高窟文化傳播的主力軍之一。在隋唐時期的古典舞蹈中經常會加入西域舞蹈的出跨、出肋、扭腰等動作,從而完美的結合出一種新的舞蹈。
  • 《靈魂出竅 OUTTA BODY》:瘦子E.SO的音樂「出世」之旅
    瘦子E.SO這張《靈魂出竅 OUTTA BODY》也不例外,但與在頑童 MJ116組合時期的個性與酷又有所區別。《靈魂出竅 OUTTA BODY》的專輯名,很顯然通過「出竅」捋清楚了一些東西,也盡數體現在噴湧的創作靈感中。
  • 一分鐘快速學會靈魂出竅視頻製作方法
    近網絡上的靈魂出竅視頻非常火爆,很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靈魂出竅視頻是如何製作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發一下靈魂出竅的教程吧!這個是製作出來的效果,大家可以先看下。首先我們需要一款軟體,蘋果手機在App Store搜索魔鬼相機,(該軟體目前不支持安卓,安卓用戶可以搜索MixV,同樣可以製作靈魂出竅視頻)2.下載完之後打開軟體,界面如下圖,有些模板是需要收費的,在這裡靈魂出竅模板是免費的
  • 「靈魂出竅」與嚴重的疾病、癲癇發作和瀕臨死亡有關,健康人會嗎
    您可能熟悉電視節目或新聞報導中的體外脫離(體外脫離俗稱靈魂出竅,英文為:out-of-body experiences,簡稱OBE),或者您自己經歷過體外脫離(靈魂出竅)。幾個世紀以來,這個奇怪的現象吸引了醫生、科學家、宗教學者和業餘理論家的關注與研究。
  • 藝術家邀你一起全裸進入水池 體驗靈魂出竅
    藝術家邀你一起全裸進入水池 體驗靈魂出竅  由藝術家卡斯騰荷勒(Carsten Höller)設計的「巨大的心理戰車」(Giant Psycho Tank  曾經進入水池體驗的民眾表示,這是一個會隔離人類感官的水池,讓人體驗一種奇異的靈魂出竅經驗,十分有趣,同時也有許多民眾表示,在衛生署提醒之前,他們已經設想過水池中感染疾病的危機,但依然踴躍嘗試體驗。
  • 心理學書被奉修仙教材 近千網友探討「靈魂出竅」
    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近千名網友聚集在網絡上,組成「修仙團」,共同探討如何通過「靈魂出竅」從而「修煉成神」。這本書原著由臺灣的一家出版社出版。出版商表示這本書是一本嚴肅的心理學書籍,書中所提到的「靈魂出竅」與一般人理解的「靈魂出竅」並不一樣,更不是教授別人特異功能。然而,一些修煉「靈魂出竅」的人,卻希望通過修煉能夠幻化出一個妹子來。
  • 布魯克果實能力覺醒,靈魂出竅太逆天了,懸賞金暴漲成路飛左手!
    布魯克果實能力覺醒,靈魂出竅太逆天了,懸賞金暴漲成路飛左手!海賊王這部動漫是我們大家都看過的,可以說非常的好看了,裡面的故事劇情非常的有意思了,深受我們大家的喜歡。當初在活著的時候,他的果實能力是沒有效果的,但是在死後,他的靈魂卻脫離了黃泉束縛,回到了人間。但是他卻迷路了,一直是靈魂的樣子飄蕩著,在一年後才找到了自己的身體,但只剩下了頭髮。他就以骷髏的樣子活著,之後遇到了月光莫利亞,直接被對方拿走了影子,讓他只能在陰影裡面存活。
  • 「靈魂出竅秘籍」熱銷網絡 「開天眼」僅需1元
    顯然,靈魂出竅這種橋段都是影視編劇虛構出來的。不過,在某電商網站上,有人公然在賣特異功能書籍,號稱靈魂出竅只要30天就能學會,開天眼7天就能速成。這兩天,網絡上竟還掀起了學習「熱潮」,當然,沒有人學成。對此記者諮詢了多位各領域專家,專家們均表示,特異功能都是無稽之談。不少網友認為,網站允許這些特異功能「騙術」銷售,不太合適。
  • 《精靈寶可夢》奇聞趣事:精靈界的幸運鳥,靈魂出竅的智爺與皮神
    NO.1 拖鞋尾立關於拖鞋尾立的一個由來主要是因為國內一個帖子裡說到了關於尾立的事情,而其中一位網友回復到了「我媽說這是一個拖鞋……」而導致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逐漸的就變成了寶可夢界裡一個比較少人知道的梗,也因此會有人吐槽尾立實際上就是一個拖鞋玩偶,這樣的例子也發生在五代的泥巴魚身上,而泥巴魚是真正意義上的很像拖鞋的寶可夢
  • 《七月半3》突破傳統「靈魂出竅」首推驚悚高潮
    該影片講述了一段「神秘魔石,死亡預知」的詭秘事件,前無古人的「平行時空」模式和詭異的「靈魂出竅」事件,令全片充盈著悽神寒骨的心理驚悚氛圍,神秘「第七感」即將拉開帷幕。「靈魂出竅」元素首推驚悚高潮「靈魂出竅」在華語驚悚片中鮮少提及,此次作為《七月半3:靈觸第七感》中的神秘核心事件,不僅在視覺衝擊上具有強烈爆發力,在故事情節上也獨具探究性,吊足觀眾胃口。
  • 「靈魂出竅」現象是如何發生的?
    一座名為「靈魂出竅現象」的碉堡似乎已經搖搖欲墜。它幾乎曾是所有神秘理論的庇護所,甚至還造就了長盛不衰的「靈媒師」職業。這的確很奇怪,因為不管哪個國家、哪種文明、使用何種語言,都有著確切的「見鬼」記錄。它不僅存在於文學藝術創作和歷史笑談之中,更存在於嚴肅的文獻記錄裡。
  • 王立銘:靈魂出竅,科學上終於有了新解釋?
    02、 「靈魂出竅」 的生物學解釋 除了新冠的研究,上個月還有一項研究值得我們好好討論一下。 「靈魂出竅」 這個詞,我們日常也會用,一般就是用來描述很爽、很嗨、很過癮的情緒而已。但有意思的是,實際上有人真的能體驗到這種感覺。
  • 歐洲科學家模擬「靈魂出竅」 能俯瞰到自己(圖)
    ,使他能從背後觀看自己  歐洲科學家成功模擬「靈魂出竅」現象  有些人宣稱,自己曾有過「靈魂出竅」的經歷,比如,他們發現自己能飄在空中看著身體一動不動地躺在下面,感覺就像自己的意識從身體裡分離出來。世界上真有人經歷過「靈魂出竅」嗎?事實上,這種感受更多會存在於有過瀕死經驗人的人身上,科學上叫「瀕死體驗」。神秘的「瀕臨死亡」狀態與「靈魂出竅」有什麼樣的聯繫呢?  英國一名女護士最新出了一本書,專門介紹重病患者的瀕死體驗。而此前,各國科學家都用實驗案例發布了自己的研究,聽上去最靠譜的是美國醫生發表的研究結果,證明瀕死體驗與一種名為快速動眼睡眠的睡眠障礙有密切的關係。
  • 《阿凡達》中的高科技 "靈魂出竅"或將成真
    美國宇航局的喬治-施米特(George Schmidt)從事航天高級推進系統項目,目前是俄亥俄州研究科技副主管,他說:「反物質粒子與正物質相結合,殲滅時將釋放出最強烈的能量。通過反物質與正物結合殲滅釋放的能量,可直接用於航天火箭尾部的推進燃料,或者反物質可以在其他材料中誘導裂變(原子分裂)或聚變(原子結合),產生出少量、更強的推進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