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作為「十三五」規劃建設的國家級航空樞紐
建設進展一直備受關注
T1、T2航站樓現已進入裝飾階段
但機場中央的圓形建築是什麼?
其建設進展如何?
1月16日
政事君來到成都天府國際機場
進入機場最中央位置的圓形建築一探究竟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效果圖
觀看飛機起降
距地面近30米的「天府之眼」正對停機坪
順著機場的中軸線,從機場航站樓最外側步行約500米,便可看到一個圓形建築立於兩座機場航站樓中央,這是天府國際機場的「專用」酒店,距離航站樓僅一步之遙,對於需要早起候機的旅客來說,十分便利。
整個酒店地上共9層、地下1層,建築高度37.8米,總建築面積1332221.09平方米,其中包含酒店客房877間,同時還設有遊泳池、健身房、劇場、餐廳、會議廳等。酒店中還將設行李託運處,旅客入住酒店前就可辦理行李託運,第二天起床即可進航站樓候機。
▲酒店中央效果圖
整個酒店外立面為淡黃色,牆面下部大V形的混凝土柱格外引人注意。據上海建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旅客過夜用房項目工程師黃勝介紹,清水混凝土V形柱位於酒店塔樓內外圈,整個建築共使用V形柱52對,兼顧了承重、審美要求。
從外形來看,整個酒店由兩部分構成,機場中軸線穿過的部分空出了約50米寬的空隙。據黃勝介紹,在圓形建築南側空中8層建有一條連廊,這個中央連廊被命名為「天府之眼」,跨度約60米,寬度約24米。連廊中央有一個球形的大廳,面積約120平方米,距地面近30米,預計將建成一個小型的空中餐廳,為旅客提供用餐服務。
▲「天府之眼」效果圖
黃勝說,建設中為了保證「天府之眼」的穩定安全,在「天府之眼」的下部裝有兩個1噸左右的阻尼器,以保證其舒適穩定。同時,在「天府之眼」上部還裝有全生命周期的應力監測裝置,確保此結構的安全可靠。
站在「天府之眼」內,北側可俯瞰整個酒店中央內景,南側正對停機坪可看飛機起落,天府國際機場投用後,這裡將成為打卡地。
▲「天府之眼」內部
地鐵、鐵路上蓋酒店
裝有683個隔振器
政事君進入酒店大樓內看到,樓道地板磚已經鋪完,樓道牆面及頂部施工已基本完成。樓道兩側的房間內,地磚也已安裝,牆面僅剩最後的面層施工,衛生間內的玻璃洗澡間等已安裝完成。
▲施工人員
政事君注意到,酒店房間內的玻璃窗相較於普通玻璃窗更厚,隔音玻璃中間的中空部分也更大。「因為酒店就在機場內,酒店窗戶的隔音效果直接影響到旅客的休息,所以酒店內每一個房間的窗戶都是特質的單元窗。」黃勝介紹說,單元窗即窗戶在廠家生產完成後,便拼裝成一體,避免後期拼裝中出現縫隙,影響隔音效果。酒店玻璃幕牆還採用雙夾膠中空玻璃,能使噪音衰減38dB以上。為了達到整體的降噪效果,施工中還對酒店外牆進行了特殊處理。
▲酒店中央內景
對於整個建築來說,其另外一個獨特之處在於,地鐵、鐵路正穿酒店而過。成都地鐵18號線位於酒店正下方,再下部則為成自高鐵,如何避免地鐵、鐵路列車行駛對大樓造成影響也是施工中需考慮的問題。
「為了解決列車行駛過程中造成的震動,我們在樓下安裝了683個下置式彈簧隔振器,可有效減輕列車行駛帶來的震動。」據黃勝介紹,整個酒店分為1、2兩棟。其中,靠近T1航站樓為1棟,靠近T2航站樓為2棟,1棟按照高星級(按五星級酒店標準)建設,2棟按照次高星級(中檔經濟型酒店標準)建設。目前酒店內部裝飾裝修已進入最後階段,整個建築預計將於今年6月建成。
▲隔振支座安裝
蓉城政事記者 閆宇恆
編輯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