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烏克蘭局勢動蕩、巴以衝突持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近來跟著忙了起來,諸多禁飛區「應運而生」。
經過一番調整,FAA現行的航空通告(NOTAMS)包括6個禁飛區,涉及衣索比亞、伊拉克、利比亞、朝鮮、索馬利亞、烏克蘭,8個潛在危險區則包括阿富汗、剛果、埃及西奈半島、伊朗、肯亞、馬裡、敘利亞、葉門。
這些航空通告的內容有何產生背景,又有何效力,其他國家又是如何應對民航安全,且聽新華國際為你一一道來。
【狼煙四起禁飛忙】
7月24日,FAA宣布取消對美國航班往返以色列特拉維夫本古裡安國際機場的禁飛令。
這項禁令始於22日,當時一枚火箭彈落在本古裡安國際機場附近的地面,標誌以色列與加沙地區間的持續衝突已經擾亂了該機場起降航班的正常運行。在過去一周,衝突已經導致主要是巴勒斯坦人的數百人喪生。
17日,FAA宣布了一項無限期的禁令,禁止所有美國航班經過烏克蘭東部空域,飛行禁區包括整個辛菲羅波爾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飛行情報區。
FAA曾在4月發布警告,禁止美國航班飛過克裡米亞,以及相連的黑海和亞速海區域。
另據韓聯社22日報導,FAA21日宣布,全面禁止國際民航客機進入朝鮮等六國領空。
FAA還對朝鮮管轄的「平壤飛行情報區」範圍內的東經132度以西上空也採取了民航客機禁飛措施。
FAA警告稱,從朝鮮最近發射一系列飛彈等飛行物的行為來看,不能排除朝鮮再次在無事先通告的情況下發射飛彈或火箭的可能。
FAA在MH17事件後在全球範圍內重新設定了6個飛行禁區和8個潛在危險區,很多都針對近年來動蕩不安的北非和中東地區。
【FAA禁飛是個什麼機制】
美國民航飛行的安全規則由FAA決定,其所公布的所有禁飛區或者潛在危險區信息統稱航空通告(NOTAMS)。禁飛區嚴禁任何美國航空公司和個人飛行,潛在危險區不強制禁止航空公司飛行,但是要求航空公司自行評估安全形勢,並作出合理選擇。
MH17事件後,美國民航部門的反應尤為強烈。美國是航空大國,又是易招致恐怖襲擊的目標,因此對航空安全比較重視,特別是「9·11」事件後,美國對航空安全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升。
在當地,FAA可以禁止民航客機在部分特定的區域飛行。美國法典第49號(交通法)中規定了FAA有責任通過發布各種規定、要求等文件來促進民用航空的安全,並且依法採取相應的手段,這賦予了FAA通過發布特別聯邦航空規定的形式來管理航空公司的權力。
這種特別規定作為FAA的部門文件,對全美的航空公司都有管轄權,又因為不是法律而無需繁瑣的立法程序,因此經常為FAA採用。如2002年1月,FAA發布特別規定,要求所有美國航空公司增加飛機駕駛艙門的強度,不但要抵禦常用的槍枝射擊,還要能夠承受手榴彈的爆炸。
【其他國家如何應對民航安全】
實際上,包括國際民航組織在內的實體,都沒有權力關閉某個空域或者某條航線。國際民航組織只發布警告,作為各國民航管理部門和航空公司的決策參考。各國民航管理部門也是以警告、建議的形式發布相關信息。
相比美國禁止當地航空公司在某些高危區域飛行,我國、英國和澳大利亞則是採用不同的機制。
我國將繞飛或停飛的最終決定權留給航空公司,但一般情況下航空公司都會慎重對待這些建議,主動繞開危險區域。如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官網於18日發布公告稱,「目前國航既無飛往、經停也無飛越烏克蘭航班。」東方航空公司也於同日發布公告,「鑑於烏克蘭地區安全形勢,從即日起,東航更改了僅有的一條飛越該區域上空的航線。」
英國民航局也沒有強制航空公司改道的權力,在MH17事件之前,英國民航局只是以建議的形式提醒航空公司。據英國電視4臺報導,英國民航局官員指出,關閉某一空域的權力完全在於其所在的國家政府,其他國家是無權對烏克蘭空域作出限制的,就連負責管理全歐空中交通的歐洲空管中心,也只能在事件之後「強烈建議」航空公司避開烏克蘭空域。
澳大利亞民航安全局也是類似的角色。根據澳洲民航安全局,澳洲的航空公司是不受束縛的。「我們不像美國那樣直接限制航空公司的飛行路線,但是會提供建議。」澳洲民航安全局的新聞發言人曾表示:「最終的決定權在航空公司手上。」(編輯:林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