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進來看一看!為什麼圭塘河能從臭水溝變成風光帶?

2020-12-12 閃爍的機器

到底哪裡是圭塘河

隨著城市建設化進程的發展,城市河流和湖泊的水體被汙染情況也日漸嚴重,目前水體的主要汙染物來源為地面徑流的雨水以及部分居民生活汙水,圭塘河是長沙唯一的城市內河在老長沙人的印象中,一直是髒、亂、差的代表,很多人甚至覺得那只是一條臭水溝,令無數人望而興嘆,如今的圭塘河,將被打造成一座海綿建設示範公園,成為長沙城市生態修復、城市修補的標杆項目,雖然只是剛剛開始,但圭塘河的未來足夠讓人期待,圭塘河是雨花區的母親河,也是長沙市唯一的內城河,在黎託鄉花橋村匯入瀏陽河,全程約28km,提起母親河大家的第一印象應該是像瀏陽河那樣九曲十八彎,滋養一方人。

其實在長沙老人口中,圭塘河一直是一條清流,河中魚蝦嬉戲,白鷺成群,岸邊野菜遍布,是沿河居民最直接的生活水源,過去十多年,河道內垃圾成堆,曾經一度因為泥沙汙染和大量垃圾侵蝕對長沙市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圭塘河的改變離不開志願者的努力

誇張地說,圭塘河的轉變是日新月異的,每天環境都在變得更好,原本圭塘河段的城中村,居民產生的汙水更是直排圭塘河,對圭塘河水質造成影響,長沙雨花區對該片區啟動拆遷,還將與全球著名的德國漢諾瓦水協合作,隨後,將在此建設圭塘河井塘示範公園,2019年,長沙首個海綿城市示範公園井塘公園將全面開放,在這樣的熱度之下,終於,圭塘河就要開始改變了,就在今年,接連發出最新的規劃,不僅規劃已經出臺,而且不少項目已經開始初見規模,圭塘河的改變離不開志願者的努力。

圭塘河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河流中的淤泥日積月累,河深從原先5米到如今不足2米,加上附近居民生活垃圾的傾倒,公共廁所糞便的排入,河道時常散發出惡臭,周圍的居民叫苦不迭,那時的圭塘河還沒有大規模治理,2016年5月,圭塘河開始面向社會招募圭塘河「河長」,動員社會各界的力量加入環境保護行列,周邊的市民,甚至還未畢業的大學生紛紛投入此次活動中來,河流的治理是一項長期工程,不能光靠政府,還需引入更多民間的力量共同努力,如今的圭塘河雖不說清澈見底,但確實有很多地方生長水藻,有小魚嬉戲,還看到白鷺飛來飛去,住在附近的居民也深切感受到,圭塘河正在重新煥發生機。

從臭水溝變成風光帶

新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雨花區政府主導推動圭塘河生態景觀區改造,一開始也走了不少彎路,曾經想把圭塘河打造成長沙的秦淮河,這個難度太大,也不切實際,投入大量資金後未果,又提出新的暢想,將圭塘河打造成長沙的清溪川,清溪川是首爾市的一條主城內河,也曾面臨城市汙染的問題,一度被掩埋,如今已被改造成蜚聲全球的城市生態商業遊憩中心,圭塘河借鑑韓國首爾清溪川改造案例,在圭塘河改造中加強對生態的重視。

引來了不少開發商關注和進駐

經過近十年的努力,成為長沙最為矚目的風景線之一,煥然一新的圭塘河已經成為周圍居民的驕傲,作為生活在圭塘河周邊的居民,自己感到很自豪,衷心為政府的改造措施點讚,作為長沙市內唯一一條內河、千年古河,圭塘河重新煥發生機後,自然引來了不少開發商關注和進駐,如今圭塘河兩岸一棟棟嶄新的商品樓矗立,大批的優質樓盤雲集,綠色生態景觀、良好的交通區位優勢也吸引不少購房者紛紛來此安家置業,這裡的基礎設施建設也逐步跟進,萬家麗路、勞動東路、香樟路、體院路等道路縱橫交織,雨花家園、美林景園、泰禹等新建樓盤拔地而起,海立方海洋館、橫店影院、步步高超市、止間書店等眾多大牌商家入駐,近百個特色品牌綻放光彩。

相關焦點

  • 點進來看一看!為什麼圭塘河能從臭水溝變成風光帶?
    到底哪裡是圭塘河隨著城市建設化進程的發展,城市河流和湖泊的水體被汙染情況也日漸嚴重,目前水體的主要汙染物來源為地面徑流的雨水以及部分居民生活汙水,圭塘河是長沙唯一的城市內河在老長沙人的印象中,一直是髒、亂、差的代表,很多人甚至覺得那只是一條臭水溝
  • 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原標題: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本報訊 (記者 龍丹梅 通訊員 侯祥 袁孝春)清澈的河水、乾淨的石板路、整齊排列的行道樹——如今,江津區李市鎮場鎮邊大肚子河河岸已成為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但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臭水溝,居民們路過時無不掩鼻疾行。   李市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肚子河是橫貫李市街區的一條小溪流,全長2400餘米。
  • 馬鞍山慈湖河11條支流水系整治令臭水溝變成景觀河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晚報報導, 龍鬚溝變成清水河,垃圾場變成小花園,土泥路變成林蔭道,昔日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遊憩的好場所。據了解,慈湖河流域水環境治理世行貸款項目花山區支流項目選擇全部是老百姓反映比較多的易澇點周邊水系,一期建設包括B11標段南塘水系治理及南塘(同意二泵站)重建工程,B12標段橋山溝水系,B13標段王百灘水系和楊橋溝水系,B14標段上湖河右堤北溝水系與上湖河水系,B15五擔崗西溝水系、五擔崗東溝水系、西塘水系工程,B16豐收南溝水系與前進溝水系六個標段,一期投資約7500萬元。
  • 曾經的臭水溝如今的河濱公園,慢新聞記者帶你打卡重慶跳磴河美景
    曾經的跳磴河,因為被汙染,成為「爛泥溝」和「臭水溝」的代名詞。以前住在跳磴河周圍的居民,連窗戶都不敢開。如今的跳磴河,經過生態環保整治,不但徹底告別了過去惡臭的模樣,還在沿線修建了10個河濱公園,市民不但可以近距離地親近水體,還能感受每一個河濱公園帶來的不同生活樂趣。下面,就跟著記者去跳磴河打卡吧。
  • 校內景觀河被汙染成「臭水溝」
    (原標題:校內景觀河被汙染成「臭水溝」)
  • 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
    原標題: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深圳特區報2019年8月11日訊 「前兩年,沙灣河就是一條『墨水河』,又黑又臭,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現在大變樣了,水清岸綠景美,朝河的房子變身成為景觀房。」在龍崗區沙灣河邊採訪,附近的居民高興地說。
  • 為什麼臭水溝裡能生出許多魚?今天總算弄清楚了
    為什麼臭水溝裡能生出許多魚?今天總算弄清楚了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有一些惡氣燻天的臭水溝子,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這些臭水溝子裡卻能生出許多魚,這些魚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可以吃嗎?臭水溝子裡堆滿了垃圾、腐肉,水中氧氣稀少,有害物質多,不利於生存。但是鯨魚、鯰魚和鯽魚等魚類生命力頑強,卻能很好的生存下來,因為魚靠肺部呼吸,對水質要求不高,而且吃的比較雜。
  • 湖北荊門城區的「臭水溝」不「臭」了
    汙水處理  □通訊員 易雅文  「楊灣橋取樣點水質IV類、天茂橋取樣點水質IV類……」6月,從荊門竹皮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區段)項目部傳來好消息:在荊門市委市政府以「壯士斷腕、總攻決戰」的決心的推動下,經過中國能建葛洲壩三年多的治理,昔日穿城而過的「臭水溝」——竹皮河水質得到大幅改善,部分地段的水質已由原來的劣V類改善到目前的IV類,基本實現預期目標。
  • 小龍蝦在「臭水溝」都能生存,為什麼人工養殖時,存活率那麼低?
    小龍蝦在「臭水溝」都能生存,為什麼人工養殖時,存活率那麼低?>現在的氣溫越來越高,馬上就該到夏天了,提起夏天,很多人就會想到小龍蝦,炎炎夏日,坐在街邊,一邊吃小龍蝦,一邊喝啤酒,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小龍蝦最開始是一種入侵物種,後來中國吃貨發現了它的美味,就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把它吃到需要人工養殖的地步,小龍蝦的生命力很頑強,適應環境的能力很快,很多人就有這樣一個疑惑,小龍蝦竟然能在臭水溝裡面生存
  • 從臭水溝到景觀河,普陀這條河道究竟經歷了什麼?
    我從小生活在這裡,以前家門口的這條河就是臭水溝,來來往往的行人都要捂著鼻子走,裡面全是垃圾和死掉的臭魚,蒼蠅亂飛,臭氣燻天,現在可乾淨多啦!」被「老宜川」沈伯伯大大稱讚的這條河,實為流經宜川轄區的蘇州河支流,當地人稱它「真如港」,沈伯伯連用了幾個「沒想到」概括這一段時間河道環境的轉變。
  • 臭水溝變成好風景
    村民陳林英說,完全想不到,曾經的臭水溝變成了好風景。  這意想不到的變化,開始於2017年。為改變村莊面貌,時任朵郎坪村政協聯絡組組長的莫君文,走家串戶深入了解大家對於村莊發展的看法和建議,聽取河灣組群眾對「組社合一」發展的意願、產業發展的意向。經過一次次討論後,決定發展荷塘產業。
  • 一條「臭水溝」是怎樣變成清澈河流的?
    但就在兩年前,這條河流卻是條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溝」。「臭水溝」華麗轉身美麗河濱路塘壩鎮位於重慶潼南區南部,塘壩河在其境內流經17.8公裡,是瓊江的主要支流,最終經嘉陵江匯入長江。在2016年以前,塘壩鎮上開了很多家養殖場,養豬、養雞、養鴨,養殖場的糞便、汙水直接排放到河裡。據市民陳先生回憶,河流上遊還開有一家農貿市場,垃圾隨意傾倒,河水渾濁不堪,終日瀰漫著一股惡臭。
  • 【碧水攻堅】「臭水溝」變身如畫景觀帶!潮陽和平鎮群眾紛紛點讚
    【碧水攻堅】「臭水溝」變身如畫景觀帶! 對於住在練江流域和平大橋附近的居民來說,這兩年練江的變化驚喜不斷:原來的江面滿是水浮蓮,水又黑又臭,他們苦不堪言,但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水浮蓮不見了,水清岸綠了。
  • 為什麼臭水溝子裡沒有魚卵卻生出小魚?
    在農村的臭水溝尤其是糞便池裡都會有鯰魚、塘鯴、甲魚的存在,這些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其他魚種所沒有的。越是在臭水溝這樣的環境裡,他們能夠吸收更多的養分,這樣的魚長得也更加肥壯。當然這些魚農村人是不會吃的,一般都會賣到城市裡。那為什麼臭水溝子裡卻能生出許多魚?也沒有魚卵咋生出小魚的?
  • 世紀城小灣河成了「臭水溝」
    世紀城小灣河成了「臭水溝
  • 「臭水溝」華麗變身「景觀帶」——勉縣定軍山鎮小漢江綜合治理側記
    而在漢惠路和江南路十字路口小橋一側,人頭竄動,一群人圍觀著什麼,走近一看原來是看河道裡挖掘機正在施工清淤,大貨一邊看一邊議論著。「這條臭水溝終於要治理了。」 「下雨天,這路上積水都沒處下腳。」 「是啊,這都十幾年了,現在終於改造呀。」
  • 臭水溝裡為何會出現魚?這些魚是如何在臭水溝裡生長,能食用嗎?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這也是我們所認同的事情,在農村會有很多小河溝,而這些小水溝,都有一種特殊的臭味,而且非常的渾濁,可是裡面竟然還會有魚,這也是讓很多人不解的地方。其實農村裡,也有很多臭水溝,裡面也有很多垃圾,看上去非常的髒,不過這些水溝裡的水,基本上會在乾旱的時候灌溉田地。不過也有很多人,把垃圾扔到裡面,造成裡面的環境極其惡劣,裡面的寄生蟲和細菌是非常多的,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會有魚的存在。而且在裡面生長的魚類,還很豐滿,有很多農民在這些水溝裡,都會抓到很多魚,然後拿到家裡進行宰殺,最後進行食用。
  • 臭水溝明明很髒,為什麼還會有人在旁邊釣魚?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臭水溝明明很髒,為什麼還會有人在旁邊釣魚?可算是知道了每個城市都會有一些臭水溝,有些臭氣燻天,人們經過的時候都需要捏著鼻子繞著走,但是卻發現有人在水溝旁釣魚,怎麼臭水溝也能有魚呢?大家可能都會在自己生活的地方發現一些臭水溝,有些沒人管理,有些幾經整治還是擺脫不了臭,但是這些都不會影響到裡面魚的存貨和生長。明明水溝都臭得不行了,為什麼魚還能活下來呢?它們是怎麼在這裡繁衍生息的呢?每一條臭水溝的形成都會有一個汙染源頭,這些汙染可能是工業廢水,也可能是生活垃圾。
  • 經常看到很多人在臭水溝裡撈魚,為什麼臭水溝子裡能生出魚來?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水至清則無魚」,可見魚對生存環境的要求還是有一定標準的,太乾淨都不行,但是我們發現,在農村或是城市郊區的臭水溝子裡面卻生活著很多魚,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在我們生活中,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招待客人的美食,因其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受到大多數食客的喜愛,那是不是所有的魚都可能來自於這樣條件惡劣的臭水溝呢?
  • 臭水溝垃圾山包圍富山花園(圖)
    點擊進入>>>   春光明媚,可家住富山花園的居民們卻不敢開窗,因為在花園的東側有一條臭水溝  花園小區毗鄰臭水溝  從長客總站向西北方向走,就是長約千餘米的鴨綠江東街,新型的花園小區富山花園就坐落在鴨綠江東街的西側。當日,記者接到小區眾多居民的舉報,立即趕至位於五樓的小區居民周某家。推開周某家東客廳的陽臺窗戶,一股刺鼻的臭味撲面而來,隔窗眺望,眼前是一條辨不清顏色的臭水溝,緊鄰臭水溝東側是一大片垃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