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法器劍和印:龍虎山張天師的傳家之寶

2021-01-11 勤志服知

據說在漢朝的時候,太上老君授予張天師雌雄寶劍兩口。其一早已亡佚,別一把劍為玉靶。靶上寫了兩行篆書文字。劍長四尺左右,劍身布滿了符籙圖像。其中一面有法書,畫有兔子、春夏秋冬示意圖、三臺北鬥等。《道教靈驗記》記載,每一代張天師升天之前,都會將劍和都功印傳給子孫。

張天師世家從漢朝開始到現在仍然綿延不絕。老天師在逝世前都會叮囑後人:「我們這個家族,每一代有子一人很特別。他就是天師傳人,天師劍和印都只能傳給他。這個人有奇像,頭頂上的頭髮有十幾根是紅色的。」歷代天師是不是都長了紅頭髮,已然不可考。但劍和印是世代相傳的。只不過這個劍已經不是太上老君賜下的雌雄寶劍了。

劍是道士施法過程中常用的法器。《抱樸子》中就提到,符劍可以卻鬼闢邪。道教中劍和符往往是合一的。法劍上一般都刻有符,制符時一般要用到劍。道士在持劍作法時,由於劍身畫有符籙,因此也同時利用到了符籙法術。

法劍的材質,主要有鋼、銅、木等。張天師家所傳就是銅劍。最常見的還是桃木劍。道士認為桃木有驅魔闢邪的功用。最早的門神神荼和鬱壘,便是被人們刻在桃木上,稱為「桃符」。即利用桃木驅魔闢邪的一例。桃木劍驅魔威力強大,上面畫有道符。也有在劍身上畫北鬥七星的。這種劍稱為七星劍。因為北鬥七星是天上眾星的君長,故而以之畫在劍身,寶劍的威力更大。

但劍的威力比印還是要差一籌。張天師所傳法印為「陽平治都功印」,為祖天師張道陵所遺。其實,祖天師張道陵將信眾分為二十四治,都功印相應的應該有二十四塊。不過別的印都湮沒了,只留下陽平治這一塊。將此印蓋在符籙之上,將產生極大威能。道教中甚至傳說印能夠役使百神。

幹寶《搜神記》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紹興人賀瑀死而復生,他給人講述了這個經歷。賀瑀死了以後上了天宮,由仙吏引入一個房間。這個房間裡擺放了很多分層架子。上層架子放著印,下層架子放著劍。這些寶物由賀瑀隨意取一件。賀瑀由於個子不高,取不到上層的法印,只好退而求其次取了一把法劍。出來之後,看門的仙吏問得到了什麼。賀瑀如實回答。仙吏說,「遺憾啊,印的話足以策使百神,劍就只能使得動社公和土地神了。」賀瑀聽了之後也懊惱不已。可見俗話「一高遮百醜」是很有道理的。

策使百神只是法印的一大作用。作為天神的憑信,法印還具有其它諸多功能。道士佩印之後,便具有了通神的資格和能力。漢朝時,方士欒大對漢武帝說,「使各佩其信印,乃可使通言於神人。」方士帶著天神的信物,就可以實現與神靈的交感。此外,法印也能夠起到護身闢邪和治病的作用。《抱樸子》記載,「帶佩符印,傷生之徒,一切遠之。」

法印是天神的象徵,所有的符籙都要加蓋法印。清朝時,紀曉嵐曾問張天師,為什麼符上都要加蓋法印?張天師回答說,「大抵鬼神皆受役於印,而符籙則掌於法官。真人如官長,法官如吏胥。真人非法官不能為符籙,法官非真人之印,其符籙亦不靈。」加蓋法印的目的,是使符籙有靈。我們都知道,符籙很多時候也不靈。張天師的專業回答:「申請報告已經打到上界仙真那裡,當然也有不批准的情況。」這個說法無論真假,就都與印信、符籙無關了。

除了印和劍,道教常用的法器還有鏡子。這些都影響到了中國人生活之中。連日本也深受影響。日本天皇傳國三件寶物:八咫鏡、八尺瓊鉤玉、草薙劍,簡直就是道教法器的山寨版。歷代天皇將這三件寶物歷代相傳,是不是也如同張天師家族歷代傳承一般?

相關焦點

  • 《龍虎山張天師》熱映 以道教文化書寫中華精神之魂
    電影講述了張道陵(樊少皇飾)創立正一教,其下弟子眾多,在攜弟子王長(李璐兵 飾)前往巴蜀之時被捲入一場驚天陰謀中,一時間風雲詭譎。張道陵堅持本心,不為利慾所惑,最終阻止了陰謀詭計並教化了當地百姓。這部由淘夢影業重磅製作、出品的《龍虎山張天師》自上映以來,不僅票房高居榜首,在大眾及行業層面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評價。影片以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為講述主體,是第一部表現正統道教文化的網絡影視作品。
  • 《龍虎山張天師》:樊少皇展現道教祖師
    全劇以幻蠱為重點,也是基於幻蠱而展開故事情節,正是憑藉幻蠱,大巫師才聚集八部鬼將,讓他們心甘情願地為自己而死,張天師為救徒弟開始調查背後真相,發現是在巴蜀很有威望的三眼大巫師古瑪所為,古瑪巫師被民眾尊為三目神。古瑪陰毒狡詐,在調查中張天師並被污衊成山鬼。差點被處以處以火燒之死,幸好被巫鹹和紅纓所救,最終拆穿了隱藏在山鬼殺人背後的真相,同時解除了自己多年以來的心結。救出了徒弟剷除了三眼巫師古瑪。
  • 《龍虎山張天師》上映,淘夢帶你來場道教溯源之旅
    作為發源自華夏大地的本土教派,道教一直在人們心目中有著特別的地位。上世界香港地區拍攝的、廣為流行的、以道士鬥法殭屍為主題的多部影視作品更是成為了很多80後、90後永遠的經典,到如今也很難找到與之媲美的同題材電影。
  • 張天師的法寶——陽平治都功印
    「北孔」很多人都能猜到,就是山東曲阜的孔子家族,歷經2500多年,而「南張」,便是江西龍虎山的張天師一脈。提起張天師,可謂鼎鼎大名,作為制度性道教的創立者,自老祖天師張道陵起,天師世家代代傳承,儼然成為了道教的一面旗幟。
  • 網大與文化強強聯手—淘夢推新作《龍虎山張天師》介紹道教文化
    《龍虎山張天師》正是該方向下的又一部新作。影片講述了道教創始人張天師如何接到故人來信,與徒弟王長二人前往查探真相,遇到尋兄女子紅纓,三人聯合揭破禍害一方的巫教的故事。與網絡電影中常見的、著重於反派形象打造、渲染恐怖氣氛而後道士做法降妖除魔的魔幻流不一樣,《龍虎山張天師》取材自張道陵傳說故事,主講受心魔所苦卻仍心系蒼生的張天師如何突破自身、濟世救人的樸素故事。也因此,《龍虎山張天師》中沒有華麗酷炫的技能特效,比起特效大片,以道教中人為主角的本片更該歸類為傳統的武俠動作片。
  • 龍虎山張天師介紹
    此地山清水秀,景色清幽,為古仙人棲息之所,張祖就在山上結廬而居,並築壇煉丹,三年而神丹成;龍虎出現,故此山又稱龍虎山。時年張祖六十歲,後又移居四川鶴鳴山,感石鶴長鳴。曹操將天師道的力量遷移到北方,但是讓正一盟威道教卻得到了保留,並向內地傳播。
  • 從《龍虎山張天師》帶你認識道教中的法劍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鹹崇。道人皆好,雲遊可防身,起壇可蕩穢招將。《龍虎山張天師》的故事背景是當時巴蜀一帶,當地巫教大規模淫祀害人,聚眾斂財,無惡不作,影片講述了祖天師張道陵雲遊到此,大戰八部鬼帥拯救百姓的歷史故事。
  • 道教祖師張道陵和龍虎山
    據記載太上老君降臨蜀漢,「授以三天正法,命為天師」,張道陵整合當時的:黃老派、方仙道、文始派等先秦修道團體,創立道教稱正一盟威之道。後世尊稱為「老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高明上帝、張天師。著作《老子想爾注》,弟子有3000多人,設立24治,奠基天師道。張道陵、葛玄、許遜、薩守堅合稱四大天師。
  • 江西鷹潭龍虎山,探尋道教文化之旅。
    宋嘉熙三年(1239),宋理宗命第三十五代張天師張可大提舉三山(龍虎山、茅山、閣皂山)符籙兼御前諸宮觀教門公事,主領龍翔宮,賜號「觀妙先生」。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授三十八代張天師張與材「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為正一道形成的標誌。
  • 龍虎山張天師全網熱播以解片荒之苦
    在影迷們飽受新片片荒的時刻,由樊少皇、張冬、蘇茂、李璐兵等主演,吳鷹翔執導,王黎編劇的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三大網絡視頻平臺全網首播。該片也選擇在2019年3月予江西省鷹潭市道教聖地龍虎山舉行開機儀式。龍虎山作為世界自然遺產,也是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張天師)煉丹之地,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此而得名。
  • 龍虎山張天師,怎麼傳承2000年的
    龍虎山龍虎山為道教正一道天師派"祖庭",在中國道教史上有著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重大影響。龍虎山原名雲錦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裡處貴溪市境內。正一道創始人張道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龍虎山因此得名。
  • 《龍虎山張天師》中巫教的一句話,讓觀眾瞬間跳戲
    說起道教,其實道教祖庭不是武當山,而是龍虎山、閣皂山和茅山,統稱三山,龍虎山是歷代張天師的居所。《龍虎山張天師》講的就是道教開創者,第一代張天師張道陵的故事。這部劇男主和女主是樊少皇和張冬,演員全片演技都在線。
  • 《龍虎山張天師》正在熱播 樊少皇變身道教天師大破巫蠱
    電影講述了張道陵(樊少皇飾)創立正一教,其下弟子眾多,在攜弟子王長(李璐兵 飾)前往巴蜀之時被捲入一場驚天陰謀中,一時間風雲詭譎。張道陵堅持本心,不為利慾所惑,最終阻止了陰謀詭計並教化了當地百姓。作為第一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全平臺播出的網絡電影,《龍虎山張天師》以創新的題材、精彩的劇情、精良的製作為行業帶來了新的商業突破,革新了聯播模式。
  • 走近龍虎山道教,尋找風水之秘
    我赴鷹潭市與友人匯合,走近名聞天下的道教聖地——龍虎山,感受它無處不在的道教文化芬芳和玄妙風水。龍虎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郊西南20公裡處,是我國道教的發源地,同時也是一處風光奇佳的風水寶地,被評世界自然遺產地、 國家5A景區、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
  • 道教創始人張道陵何許人也,為何在道教地位如此之高
    是道教創始人,也稱祖師,是民間盛傳的四大天師之一。在《西遊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觀音菩薩來天庭謁見玉皇大帝,是四大天師率領仙官迎接。而孫悟空反下天庭,也是張天師帶著相關仙官來凌霄殿啟奏的。可見在天庭,這四大天師就如凡間宰相一般,總覽政務,溝通君臣。而在傳統道教中,四大天師又被尊為四大上相。張天師則是四位宰相頭一位泰玄上相,可見張天師地位之高。
  • 問道龍虎山:張天師後裔現場演示畫道符
    核心提示:龍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
  • 龍虎山張天師,看過的才知道
    最近經常看到有人評論龍虎山張天師這部電影,我一直想去看看。前幾天得空點進去,卻發現是部網絡電影。沒有點開就關了頁面。因為按我以往的經驗,網劇一般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粗製濫造,邏輯不通,演員外形和演技都很尷尬,特效連五毛都沒有。昨天,本著試試看的心思點開了,一開頭就發現,似乎沒有我預期的那麼差。
  • 電影《龍虎山張天師.麒麟》觀感和介紹
    中國的道教,源遠流長!一談起道教,就離不開一個人——張天師!一談起張天師,就離不開張天師的修煉之地——龍虎山。今天小編就向各位介紹這樣一部電影——《龍虎山張天師.麒麟》!相傳雲錦山曾天降神隕,致生靈死傷無數。傳言神隕乃山神所化,神獸麒麟匿於林中。
  • 《龍虎山張天師》一代天師張道陵
    最近一部好看的古裝劇,《龍虎山張天師》在騰視頻 愛奇藝 優酷三大平臺同時上線,影片講述了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為救好友文大人攜弟子王長前往巴蜀,卻捲入了一場驚天陰謀當中,發現文大人已被當地邪惡組織的教主古瑪殺害,弟子王長也被古瑪派人抓走,準備進行邪惡祭祀,張道陵堅持本心不被心魔所惑,阻止了殘害百姓的邪惡祭祀
  • 張道陵——正一真人、張天師、祖天師、道教正一道實際創立者
    他為道教正一道實際的創立者,被後世尊為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三天扶教大法師。其有第子三千多人,設立二十四治,奠基天師道。據說,在巴蜀之地,本來巴人就信奉巫教,大規模的祭祀危害百姓,而這些祀奉妖邪的巫師卻以此斂財、危害百姓。於是張天師就帶著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到來北邙山修行,最後平定了危害百姓的巫妖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