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官田西莊:落寞的阿扁故鄉"似乎早已被遺忘"
2008年03月19日 10: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3月19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日前走訪陳水扁的故鄉——臺南縣官田鄉西莊村,感慨「這個地方似乎早已被人遺忘」。
原文摘錄如下:
周六午後的天氣晴朗舒適,朋友的車子以平穩的速度往目的地開去。窗外,看見的儘是臺南縣變換的田園風景,有稻田也有甘蔗園地,第一次有機會如此近距離聞到臺灣鄉土的氣味,確實是一種很特別的體驗。
難得有機會來到臺南,決定去看一看「阿扁『總統』的故鄉」——臺南縣官田鄉西莊村。
「阿扁」是官田鄉民對陳水扁稱呼,後來也變成他日後闖蕩政壇、與民眾拉近距離的親切名稱。2000年,阿扁當選「總統」後,官田鄉西莊這窮鄉僻壤的阿扁祖厝頓時成為觀光勝地,據說每天都有數十部的遊覽車載著絡繹不絕的遊客前往「朝聖」。
朋友說,當年到那裡參觀的臺灣民眾內心的感覺和心情都源自一種情感:一個家庭貧困的普通鄉下平民,憑著自身的努力也可當「總統」,圓了許多臺灣民眾的夢,臺灣人總算有出頭天的時候。然而,八年下來,這樣的夢,越來越模糊。
這個村落,距離自己落腳的臺灣第四大城市臺南約40分鐘,路上朋友熱情地介紹官田的各種特產,我卻心不在焉,一心想像著被建構出來的「阿扁神話」,好奇心不斷升高。
車子經過「官田西莊,阿扁總統老家」的指示牌,暗綠色的牌子明顯有歲月的痕跡,還有許久未曾洗刷的塵埃。雖然是周末,但看不見人潮,空間相當大的停車場,除了我們的車子之外,只有另外三部車子,不遠處歪斜的停車場指示牌,讓人感覺這個地方似乎早已被人遺忘。
是「總統」光環褪色,還是新鮮感不再?我想更可能是兩種因素同時存在。
穿越西莊村的羊腸小徑,來到一段鋪上磚塊的小路,直接引領我們找到阿扁的老家(據說阿扁的媽媽還住在裡頭),門外一個站崗的制服警察以及一個年輕役男表情木然地端詳著朋友夫婦和我,仿佛不太理解我們為何會來參觀。
格局簡單的紅瓦單層房屋,院子內「來賓止步」的告示牌劃定了訪客的活動空間。來回走動,怎麼也找不到旅遊手冊中所說、供遊客合影的阿扁假人像。也許,如同即將任滿的阿扁,它也完成了歷史的使命,悄悄地離開「總統故鄉」這個舞臺。
民進黨在「立委」選舉大敗後,陳水扁時代其實已提早結束,在「總統」選舉前來到阿扁出生、成長的地方,朋友別有另一番不同的感觸。對官田的鄉民來說,阿扁帶給他們的又是什麼?
純樸的鄉下,生活比城市簡單,在西莊當地的信仰和生活中心惠安宮,依舊可以強烈地感覺到鄉民的驕傲。這個供奉著媽祖的廟宇是村民鬥嘴、聊天、下棋的地方,旁邊就是阿扁的競選服務處,上前問了這些上了年紀鄉民,他們嘴上道地的閩南語說著的都是同樣的話:「臺灣和大陸變成一中市場,臺灣就完了。馬英九當選,臺灣就沒了。」
越說越激動,他們有些人提高了聲量,痛批國民黨以及其「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對於選情他們也不是沒有焦慮的。有些事情也許會改變,但他們對民進黨沒有條件的支持,毫不保留的力挺,永遠也不會動搖。(原題:官田西莊 落寞的「總統」故鄉;曾昭鵬)
【編輯:張明】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