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拾荒雜談
(本文為拾荒雜談原創,抄襲必究,歡迎轉載!)
實用性和美觀是現代建築學家最經常考慮的兩個因素。原始時期以及上古時期,建築最主要的是實用性。能夠驅寒避暑,防霜隔雨,就是建築房屋被發明出來最基本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先輩們開始不滿足將人類製造建築僅限於房屋上,他們開始遇河蓋橋,逢坑修路,根據需求來發明實用性的建築。
當人類所能發明的建築滿足基本需求之後,他們開始將目光放到了對建築的美化改良上面。為房屋鋪設瓦片、設計龍形的屋簷,為橋梁增加獸形花紋,為一切建築加上富有神秘色彩和祝願的圖案。
這種兼具美感和實用性的建築風格一致被延續到了現代。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生活資料的相對富足,人們生活開始優渥起來。對建築的追求慢慢以美觀為主,實用性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這種現象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各地區紛紛蓋起極具特色的建築,有些地區尊重傳統文化,所以建築風格是復古形的,而有些地區喜歡順應潮流,所建造起來的建築業大都是超現實主義。不管是復古還是超現實,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奇形怪狀。
對熟悉現代基礎建築的人而言,有些建築的美學真的欣賞不來。
遼寧——方圓大廈
方圓大廈因為外形酷似「銅錢」而被網友戲稱為「銅錢大廈」。這座方圓大廈雖然外表看起來俗氣,但其身上的名氣可是不低。作為位於瀋陽城市中心的甲級寫字樓,方圓大廈真可謂是寸土寸金。甫一建成就成功入圍2000年威尼斯建築設計展覽會,並成為當年亞洲唯一獲獎的建築。
因為外形似銅錢,故有「聚財」之象徵。所以正式建成之後,瀋陽地區的國際性質銀行便立馬入主,目前已知的銀行就有韓亞銀行和三菱銀行等。
方圓大廈雖然斬獲國際大獎,但是人們對這棟建築的美感一直不佳。都說聚財,那在方圓大廈周邊的住戶是不是要被「吸財」呢?
河北——白洋澱金鱉館、天子大酒店
「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一直是不被所喜的爬行動物,原因自然和「鱉」的別稱「王八」有關。雖說國人不喜鱉,但對於它的味道和進補只能還是很重視的。故全國各地都廣有種植各類鱉,其中尤以河北白洋澱為最。
為了樹立標誌,增加旅遊量,河北白洋澱建造了一尊以「鱉」為主題的金鱉建築,名為「金鱉館」。前面的建築單位量詞為何要用「尊」?君看看這座「金鱉館」外觀,這究竟像建築,還是像「一尊碩大無朋的大鱉」?
白洋澱金鱉館的建造初衷是好的,為了增加旅遊量,突出當地文化。這在各地都有類似情況,有熊貓建築,有老虎建築,也有魚類建築,但是這種比較有爭議的「以鱉為形」的建築,人們的初次觀看肯定難以接受。
如果說白洋澱的金鱉館是宣傳類動物形狀館,採用的金鱉外形還算能勉強接受的話。那麼位於河北省三河市的這棟天子酒店可就真的徹底顛覆人們的美感了。
在三河市的天子莊園內,立著這麼一尊建築由「福祿壽」三神並肩相接組成的建築。這種情況在中國遍地可見。南方崇佛,北方重道,南方多巨型佛像,北方也有大量的老子以及其他道教神仙雕像。但是這尊「福祿壽」建築不一樣,它只是外表是神像,而內在卻是一棟供人遊樂休閒和住宿的高檔酒店。
不知設計天子酒店的人員當初是什麼思想,反正在我看來,這個酒店真心是醜得沒邊了。既然以神仙雕塑為主,那就說明還是崇敬神靈的,但是在雕塑之內卻掏空位置進行娛樂居住?對此只能說設計人員的腦迴路和正常人是在是大有不同。
安徽——合肥美術館
坐落在安徽合肥塘河西畔的合肥美術館從建成之時就「驚豔眾人」。和上面的方圓大廈、天子大酒店不一樣,合肥美術館的形狀是多根倒塌的木棍混在一起,索然外表看起來奇形怪狀非常突兀,給人極其強烈的視覺衝擊。但是看久了就會發現其別有一種韻味。
合肥美術館的建築風格同屬奇形怪狀,但是它卻能在奇怪中展現美感,造成這種現象最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它蓋在了合適的位置上,或者說它和建造之後的作用相得益彰。
美術館本身就是充滿藝術的地方,太過循規蹈矩反而墨守成規,為人所詬病。在這種和藝術息息相關的地方,只有大膽創新才是主流。故合肥美術館雖然奇形怪狀,但爭議卻很小。
江蘇——無錫萬達文旅城展示中心
江蘇無錫的「紫砂壺文化展覽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紫砂壺造型建築,是受吉尼斯認證的建築。本來覺得無錫的這個紫砂壺建築雖然奇怪了一點,但是文化展覽效果和意義非常好,是少見的受人們喜愛的地理建築。然而被吉尼斯認證之後,就顯得十分突兀。
當然,並不是說「大紫砂壺」建築不行,而是說很多建築為了大而去申請世界吉尼斯認證,這本身就是一種捨本逐末的不良方式。包括前面的金鱉館、天子大酒店,完全是沒有意義的吉尼斯認證。這樣爭先恐後「爭奪第一」的現象只能讓吉尼斯繼續爛大街,讓曾經申請認證過的建築業隨之爛大街。
廣東——廣州圓大廈
做人不雙標,做事立三觀。筆者拍著自己那「被金錢腐蝕過的良心」說,同樣都是長得像銅錢,但廣州圓大廈真的比瀋陽方圓大廈好看不少。
其實這就像用心和沒用心的區別。同樣都是象徵發財的銅錢建築。方圓大廈直接就長得像銅錢,而廣州圓大廈則話重金對外宣傳自己的外形來源於水車,並不是銅錢,而且自己的外形和水中的倒影呈現「8」的形狀,寓意大發。
看看,同樣都是為了發財,人家廣州圓大廈是「多麼委婉」!特別是為了宣傳而花十萬元請人起名的這一招,更是在宣傳方面徹底甩方圓大廈十條街。
所以這不是好看不好看的原因,而是在宣傳定論以及深刻寓意方面是否用心,或者說舍不捨得在宣傳上面「花錢」去營造「美」。
北京——五糧液大樓
「金鱉配酒,財富在手!」都是以地區特色為主的「肖像」建築,北京的五糧液大樓和河北的金鱉館那真是大哥不笑二哥。雖然看著奇葩,但無疑為企業宣傳做出了很大成果。從「五糧液大樓」開端,各地紛紛蓋起了和本土特產息息相關的建築,尤其是酒類建築,這方面比較出名的就是稻花香大樓、今世緣大門、遵義大酒壺等。
#建築#知名度上去了,但是好不好看他們可就管不著了。畢竟好看了,人們看著賞心悅目,不好看了更增加知名度。這就是尼古拉斯趙四的經典語錄「你看與不看,它就在那裡晃悠,好看或不好看,它已經把錢賺走。」
單列出上面幾個省市的建築而沒講剩下寫全的原因就是它們最具代表性。上面的這些建築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奇形怪狀不好看。另一種是奇形怪狀還算好看。大部分各省的新穎建築都是歸屬於這兩種以內,至於奇形怪狀還非常好看的,那就太過鳳毛麟角了。
社會在發展,人們在富足,所以精神思想也在提高,培養美感是越來越重要的一件事。但是關於藝術美感的創作不應該「為了創作而創作」,「為了噱頭而創作」,只有貼合人民,貼合基礎,貼合實用的設計才不會被人們所厭惡和淘汰,否則終將成為「空中樓閣」不著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