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形怪狀廁所平面大賞 | 雷鋒建築眼

2021-02-18 全球知識雷鋒

本周的新鮮靈感——奇怪的廁所平面會不會帶來奇怪的如廁體驗;看bêka & lemoine的新紀錄片和妹島和世一起兜兜風;酷炫技術和老式木工結合搭建了塔林建築雙年展的扭曲展館;用AI技術實現高質量視頻通話;看一次建築與規劃之間的爭吵;杜拜酷炫的新展館……

更多精彩,盡在本期建築眼!

欄目主編:李佳燁

串稿:鄒川

播音:百合;剪輯:Lokin,小葉;字幕:桃子

本周快訊員:Jasmine,方元,錢沿,小狐狸,嘉儀

(紙是沒看出來,折是挺折的,還一如既往地日式小……)

三角廁所

它是作為東京廁所項目的一部分而完成的,紅色的公共廁所被擠在東京市中心澀谷的一個三角形地塊上。這個由紐約的日本設計師田直直(Nao Tamura)設計的不規則形狀的廁所是基於日本的摺紙工藝產生的。

金色廁所

這是由倫敦工作室戈特·斯科特(Gort Scott)設計的溫布利廁所亭(Wembley WC Pavilion),表面覆蓋著閃閃發光的金色鋁材,從上方看,鋁材從建築的角落向外延伸,形成了一個星形。

建築師Jay Gort解釋說:「我們的目標是建造一幢特殊的建築,讓大家能追溯到公共廁所建築作為激發人們對某個地方的信心和自豪感的民用建築類型代表的時代。」

瀑布廁所


這間廁所位於挪威卑爾根,由卑爾根建築工作室Fortunen設計,是為參觀附近Skjervsfossen瀑布的遊客設計的。

每個隔間都有一個高高的窗戶和玻璃板,玻璃板鑲嵌在水泥地板上,可欣賞周圍景觀。

(那麼問題來了,順時針和逆時針趕著廁所的人會不會撞到彼此……)

圓形廁所

普利茲克獎得主建築師安藤忠雄(Tadao Ando)在金古道公園設計了這種圓形廁所,這是他對東京廁所項目的貢獻。

安藤解釋說:「我尋求這種小型建築超越公共廁所的界限,成為城市景觀中的一個「場所」來提供巨大的公共價值'。該設計用了跨度屋頂和engawa (日本門廊)的圓形平面圖。」

(看這個平面的小編一直在思考男廁所會不會被路過的人瞄到……)

蛇型廁所

日本的這種公共廁所被稱為「帶弧牆的小屋」,是由Tato Architects的建築師Yo Shimada設計的,代表了當地醬油廠中發現的桶狀形狀。

連續彎曲的鋼質圍牆勾勒出三個主要圍牆,分別構成了男廁所,女廁所和無障礙廁所。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20/10/03/ten-public-toilet-floor-plans/

播報員:Jasmine

阿姆斯特丹的城市規劃師設計出了一種巧妙的系統來處理生活垃圾。在傳統的模式中,居民們把垃圾就放在室外的垃圾箱中,一周有清運車來清運一次。在如今的模式中,垃圾清運系統包括人行道邊的垃圾桶與地底的容器,並支持垃圾分類。

根據社區的不同,這些人行道上的垃圾桶有些裝有射頻識別讀取器。居民可以免費獲得無線射頻識別卡(RFID cards),用它來解鎖垃圾桶,從而可以存放垃圾。在其他社區,不需要射頻識別卡。

這種把垃圾存放在地下的方式可以防止害蟲鑽入,畢竟它們不擅長使用地下鑽探設備。帶吊臂的垃圾車會定期把垃圾桶吊起,然後清空垃圾。

根據居民區的狀況,有些人行道旁的垃圾桶會有RFID閱讀器。居民們也會獲得免費的RFID卡,從而不用接觸垃圾箱就可以掀開蓋子扔垃圾。也有一些居民區的垃圾桶不配備RFID設備。

新聞來源:

https://www.core77.com/posts/102208/Amsterdams-Smart-System-of-Underground-Garbage-Bins?utm_source=core77&utm_medium=from_title

播報員:方元

奧斯卡·尼邁耶的最後一個項目之一「尼邁耶之球」在他去世後於德國萊比被實現。「尼邁耶之球」現在坐落於普拉格維茨(Plagwitz)地區的Techne Sphere工業園區一座19世紀工廠的一角,該廠被電車公司和起重機製造商Kirow使用,能夠俯瞰城市的景色。

2011年,Kirow工廠的所有者 Ludwig Koehne 為擴建工廠餐廳與這位著名的巴西建築師進行了接洽。尼邁耶在2012年去世後,他的草圖由助手 Jair Valera 進一步深化。此後該項目由建築師 Harald Kern 執行,在eyrise動態窗戶技術提供遮陽的同時尊重了尼邁耶原本的的設計。

白色的混凝土和玻璃球直徑為12米。它包含一個分別容納餐廳和酒吧的上下半球。50個手工製作的木製模具用來構建兩個混凝土殼的框架。格子圖案玻璃幕牆由144個單獨製造的尺寸各異的三角形玻璃模塊組成,這些模塊使用由定製應用程式控制的eyrise先進的液晶玻璃技術,可以即刻變暗和變亮。

工廠所有者 Ludwig Koehne 表示:「尼邁耶喜歡建造一棟使工人受益的建築,以及在工業空間中心看到這種未來主義結構所帶來的驚喜元素的想法。他一直對新發展持開放態度,並贊成使用創新技術來實現他的願景。」

默克董事會成員、默克績效材料公司(merck performance materials)首席執行長貝克曼(kai beckmann)說,「這個領域是藝術與技術的融合,這個球體在日益數位化的世界樹立了建築的新標準。這個空間是關於健康,可持續發展和控制建築物的能源足跡。我們的eyrise液晶玻璃技術使這一切成為可能,在提供隱形的遮擋並防止過熱的同時又真實保留了尼邁耶的精神。」

新聞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oscar-niemeyer-concrete-glazed-sphere-leipzig-10-07-2020/

播報員:錢沿

在「森山邸生活」獲得成功後,Bêka & Lemoine的新作作為「第一部關於噪音音樂、雜技閱讀、無聲電影、煙火和日本建築的電影」,帶著觀眾們乘坐著西澤立衛的古董車Alfa Romeo在東京的街頭兜風。《東京之旅》以日記和個人化的方式再現了公路片這一影片類型,讓觀眾沉浸在日本首都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中。

由beka & lemoine拍攝的《東京之旅》是一部90分鐘的黑白電影,主要講述了當今最著名的日本建築師之一西澤立衛的故事。西澤負責全程講述,並通過一些對他有特殊意義的地點來解釋他與家鄉的關係,其中包括對他有影響的建築,以及他自己的一些項目。

預告片拍攝了西澤立衛與他在SANAA的長期合作夥伴妹島和世會面的情景。影片質疑了建築實踐的根基有多深,以及建築和文化環境在多大程度上滋養和塑造了我們的想像力。這部電影在DocAviv 2020年首次亮相,這是一個主要的純紀錄片電影節,在那裡它被授予了「藝術視覺獎」。

評審團在理由中說,導演們並沒有假裝把西澤立衛的全部作品一網打盡,但在影片中與車的親密接觸(不可否認,車是這部影片的重要配角)為觀眾創造出了解西沢立衛個性和他個人世界的特殊條件。「對於一位世界知名的建築師來說,電影製作人堅持小規模製作的決定起初並不受到理解。但隨著電影的上映,這個決定被證實是準確的。」

《東京之旅》很快將在歐洲和北美的許多主要建築電影節上首映。接下來的幾場放映將在哥本哈根的CAFx,鹿特丹的AFFR,米蘭的MDFF和紐約的ADFF進行。

新聞來源:

https://www.designboom.com/architecture/ryue-nishizawa-tokyo-ride-beka-lemoine-documentary-10-08-2020/

播報員:小狐狸

Fologram為建築師提供使用Microsoft HoloLens的應用程式,而位於倫敦的設計工作室 SoomeenHahm Design由 Soomeen Hahm和Igor Pantic創立,他們擔任著Bartlett 的教職的同時經營著自己的業務。

設計團隊將傳統的蒸汽彎曲硬木和手動工具等方法與最新技術相結合以創建木和鋼結構,即蒸汽朋克(Steampunk)。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種技術結合方式,可以使設計師與建築工藝保持緊密聯繫,而非使用機器人來建造展館。

「計算機輔助製造和機器人使建築師對其設計的物化有了前所未有的控制。」 設計團隊說,「但是,傳統手工藝品生產中通常存在的細微差別在機器生產的人工產品中有所缺失。」

蒸汽朋克不是使用線圖作為施工指南,而是用數字模型在增強現實中進行投影。這種方法被用作使用傳統工具工作的建造團隊的指南。這種實驗性的做法意味著他們可以根據材料自由地在現場調整結構。

蒸汽朋克不是用預先切割的木材,而是用經過蒸汽彎曲的平方米木板建造的。蒸汽彎曲是一種傳統技術,曾經用於製造樂器,家具和武器。該過程要求將木板裝袋並蒸至柔軟,然後彎曲成形

Fologram 製作了「全息應用程式」,使志願者團隊可以根據數字模型將所有木頭都彎曲到位。這些數字工具之一將所需的形狀覆蓋在金屬彎折機上。交互式顯示屏使建造者可以調整固定木製曲線的鋼支架的角度。

建築師正在探索可以使用AR構建不同結構和裝置的方式。Gilles Retsin 使用戴有AR頭戴式耳機的人放置的膠合板模塊為倫敦皇家學院製作了複雜的幾何結構。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19/10/16/steampunk-pavilion-fologram-tallinn-architecture-biennial/

播報員:錢沿

傳統視頻會議呈現圖像的方式是使用攝像機捕捉必須傳遞的像素並進行遠程傳輸。我們在鏡頭前說話的每一秒鐘、每一次移動我們的臉,都會有數百萬的像素被發送出去。當系統傳輸像素受到阻塞時,圖像質量就會降低。

英偉達(NVIDA)的系統Maxine,並不是通過傳輸像素髮揮作用。相反,視頻會議是從一個關鍵幀開始的——這是一個基於演講者的臉生成的靜止圖像。然後,當說話者開始說話和移動他們的臉時,Maxine的人工智慧軟體只捕捉面部關鍵點,並通過網絡傳輸這些關鍵點的位移。然後,接收端的軟體將自動轉譯這些關鍵點,並相應地重新呈現在說話者的面部——動態的圖像產生了。

這就是使用軟體後視頻呈現的效果。請注意,該軟體甚至可以改變你凝視的角度。

新聞來源:

https://www.core77.com/posts/102244/High-Quality-Videochat-with-Low-Bandwidth-Use-a-Still-Photo-of-You-While-AI-Moves-Your-Mouth?utm_source=core77&utm_medium=from_title

播報員:嘉儀

由保護antepavillion而引出的

一系列建築與規劃之間的爭議 

約瑟夫·亨利(Joseph Henry)說,由建築基金會支持的Antepavilions與地方議會之間的衝突暴露了建築師和他們應該珍惜的規劃師之間的緊張關係。

哈克尼委員會與Antepavilion(一個非常有實驗性的類似裝置的建築結構競賽展覽)項目之間的當前混戰表明,建築師仍然不了解規劃的作用,以及為什麼規劃是設計和確保所有人能享有高質量建築環境中至關重要的工具。

建築師對Antepavillion系列作品而歡欣鼓舞,而他們卻忽略了規劃要求,這讓我不禁思考他們對我們的規劃職業是什麼反應。是不是他們對委員會的毫無幽默感和諷刺容忍度的指責也會有一天變成針對我的批評?

首先,鯊魚並不是一個精緻而完整的對於我們規劃方案裡有「文化的專制主義」的批判,而且這種對規劃的漠視,導致了專制的自由市場對那些辦法搬走的人產生了惡劣的居住暴政。

投資方「去他*的規劃師和建築要求」 

「將Bill Heine1986的作品和John Buckley的雕塑以漂浮的方式放在私人活動空間裡是不會破壞規劃系統的」這是當初這個鯊魚項目通過審批的理由。但是我的問題更多是這場戰鬥所代表的城市建設文化。該項目的顧客對「臨時計劃和建築控制」的態度令人擔憂。

以及建築師是否真的相信他們正在與規劃師對立?在考慮我們急需解決的一些城市問題時,當前對哈克尼的批評似乎是在浪費時間。我們應該珍惜規劃,不是因為它阻止了曾經設計的每座糟糕的建築物,而是因為這是一種民主責任制的過程,阻止了富有的土地所有者和開發商在自己的土地上為所欲為。

在這個系統中,公眾有機會評論城市在他們周圍的發展情況。我們必須走過去,與他們互動,並觀察公民在其土地上的所作所為,因此,我們一定要透明地和公開地審查建築的全過程。

並且建築師需要了解規劃系統,並接受它,儘管存在明顯缺陷,但它服務於更基本的目的。它旨在確保每個人都遵循相同的規則——這意味著您也必須遵循它們。在鯊魚之前,我會以為「他媽的規劃師和建築標準」這種暴民言論是民眾而不是建築師提的……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20/10/06/planning-hackney-architecture-foundation-antepavilions/

播報員:Jasmine

2020年杜拜世博會的組織者發布了建築場館的照片,這些建築由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Grimshaw和Foster + Partners設計,將在明年承辦因疫情延誤的世博會活動。

2020年杜拜世博會原定於本月晚些時候開始,活動將推遲一年,於2021年10月1日開幕,2022年3月31日閉幕。在這片杜拜南部佔地438公頃的土地上,很多建築都已經基本完工。場地由HOK公司規劃設計,中央為 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設計的Al Wasl廣場,由一個球形建築進行圍合。

廣場旁邊,由西班牙建築師卡拉特拉瓦設計的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家館也即將竣工。建築以飛翔中的獵鷹為原型,包括展覽空間、報告廳、咖啡廳與貴賓休息室。

從中央廣場向外延伸,是三個葉片狀的主題區,每一個都以主題館為核心。

在世博園三個主題區的交界處,是由 Adrian Smith + Gordon Gill設計的鋼構架,通過立面韻律展示出本次世博會的標識。

Grimshaw事務所設計了可持續發展館(the Sustainability Pavilion),旨在向全球觀眾傳達有關自然界,生態學和技術的理想信息。建築結構設計為大型的懸挑屋頂,為周圍的花園和展覽空間提供陰影,並作為放置太陽能板的平臺。建築還可以從潮溼的空氣中收集淡水。展館周圍是一組太陽能樹,能夠追蹤太陽的移動軌跡,為建築提供額外的電力。世博會之後,可持續發展館會改造為科技館。

Foster + Partners 設計的交通館(the Mobility Pavilion)位於入口南側,這個三葉結形態的建築也即將竣工。展館被構想為展現與交通相關的技術創新的遊樂場,包括部分露天的340m長的跑道,讓參觀者可以觀看運行中的車輛。

第三個主題區聚焦於機會,由AGi Architects設計展館。組織者暫時還未發布該建築的圖片。

世博會的組織者還展現了主題區內的圖像,包括英國事務所Hopkins Architects設計的86座永久建築。由中心廣場通往主題展區的三個中央步行道會由一系列樹狀構築物遮擋。

除了主要的展廳,世博會還設有192個國家館,包括由Es Devlin事務所設計的英國館,以及鋪設有彩色玻璃風格的太陽能面板屋頂的荷蘭館。

場地的三個主要入口都會標識有英國建築師Asif Khan設計的21米高的大門。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20/10/01/dubai-expo-pavilions-grimshaw-foster/

播報員:方元

自1985年以來,巴黎TBWA廣告公司一直支持麥當勞在法國的業務拓展,並與他們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創造了許多令人記憶猶新並對流行文化產生影響的廣告。他們的最新宣傳活動名為「咬一口廣告牌」,依舊沒有麥當勞的商標。這三塊散落在巴黎城市內的背光廣告牌,呃,字面意義上地被狠狠咬了一口。

為了這場廣告造勢,巴黎TBWA選取了麥當勞最受歡迎的三種產品:巨無霸、芝士漢堡和炸薯條。每一件產品都經過細緻的拍攝,使得特寫照片易於辨認。TWBA試圖更進一步展示這些美利堅快餐產品是多麼令人難以抗拒,因此每個廣告牌都被「咬了」,始作俑者甚至留下了牙印。由於人們對麥當勞食物的強烈渴望,這些無辜的廣告牌慘遭不測。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20/10/01/dubai-expo-pavilions-grimshaw-foster/

播報員:小狐狸

 「設計師應該好好看看他們自己,不再做那些華而不實的設計」

如果你對氣候議程稍微有點興趣,就會知道2018年10月,全球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就強調我們將只有12年的時間來控制災難性的氣候變化,這些突變將會讓我們在地球上的生活環境受到強烈衝擊。2019年7月,會議主要領導者表示在接下來的18個月對於制定未來的議程非常重要;現在我們還剩下6個月的時間來鼓勵創新性的行為——設計師或許可以引導這種潮流。

 

一般來說,設計師喜歡揭示一個特定問題的本質,然後設計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但氣候變化不是這些問題中的一個:它是系統性的,非常複雜,有時會讓我們之中最優秀的人也不知所措,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

現在氣候變化迫在眉睫,在不到十年的機會期限內,社會需要一切可能的幫助來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希望能在其中發揮作用,並制定能夠實施有效變革的解決方案。這就是URGE的由來。我們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集體,與企業和組織合作,設想並測試針對氣候突變的緊急應對措施。URGE不是一群空想家,我們將思考和行動聯繫起來,通過變革、教育、創新和交流來推動變革。現在我們的團隊已經有了不少成員:

我們走到一起,因為我們意識到團體比個人的能力更為強大。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技能和擴展網絡,為個人、社區和領導者在重新評估商業和社會的進程的每一步提供服務。重新思考策略,設計積極的影響,實現徹底的改變,以及一路上真誠的交流是扭轉局面的關鍵。我們同樣致力於激活集體思維。

向前看,設計需要做出哪些改變?

 

很高興能看到氣候要素滲透到了設計行業。今年不同尋常的新冠預期阻礙了倫敦設計節關於環境與社會影響的論壇,而在Dezeen,社會焦點也越來越著眼於目的驅動型設計,例如去年十一月URGE合伙人促成的關於「效率與汙染」的環境審計。

 

我們不需要感到恐慌。雖然新冠肺炎必定會拖慢我們的腳步,破壞我們一直賴以生存的穩定性並且拖慢經濟的發展。氣候崩潰和混亂的巨大威脅必須作為一個需要花費時間思考的基本問題存在:「什麼程度才夠?」「可以通過多元化設計來推動這股浪潮麼?」「我的設計是否會為環境產生積極影響?」

 

有多少次,我從一場花哨的設計秀中醒來,心想「還是老樣子,房間裡擺滿了華而不實的東西,雖然製作得很精美,但卻是在真空中,讓特權階層享受」。


設計師需要認真審視自己,不要再做那些看起來很好但卻毫無意義的東西,重新思考目標,讓人們和地球成為客戶——設計需要再生性、社會參與性和減碳——「設計是在為創造理想的未來敘事。」

新聞來源:

https://www.dezeen.com/2020/10/05/environmental-collective-urge-alexie-sommer-ella-doran/

播報員:嘉儀

相關焦點

  • 攝影師拍攝日本各地奇形怪狀廁所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旅遊頻道4月2日報導,日本攝影師中村秀夫(Hidefumi Nakamura)走遍了日本各地,拍攝了許多外觀別致的公共廁所的照片。他把照片發布在社交網絡上,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 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_2020年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資料下載...
    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專題為您提供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公共廁所廁位cad平面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 「奇葩」無障礙廁所大賞
    我們最想曝光哪間奇葩廁所?今年的世界廁所日,我們誠邀您領略這篇眾人一同寫就的「奇葩無障礙廁所大賞」。但另一方面,我又很同情這一家人,除了那兩個大人之外,住在這間廁所裡的,還有一個年約六、七歲的小女孩,看到她天真又茫然的眼神,我的心很痛。最新的消息是,這家人很快從那間無障礙廁所搬離了,廁所的管理方也及時將廁所恢復了原狀。
  • [分享]麗水市公共廁所建指南資料下載
    文件 47MB 格式 pptx 關鍵詞: 公共廁所建設 本資料為麗水市公共廁所建設指南,ppt格式。
  • 精選帝都現代建築地標,空中鳥瞰「奇形怪狀」的建築特別多!
    北京,暱稱「帝都」,國際化大都市,最能代表北京城市形象的現代建築地標到底有哪些呢?讓我們一起透過衛星地圖,空中鳥瞰的方式來欣賞,你會發現「奇形怪狀」的現代建築特別多!01建設中的中國尊大廈位於朝陽區,建設完成後將成為北京最高的大樓,高度達到528米。
  • 各省最奇形怪狀的建築分別是什麼?河北的建築真心欣賞不來!
    原始時期以及上古時期,建築最主要的是實用性。能夠驅寒避暑,防霜隔雨,就是建築房屋被發明出來最基本的需求。隨著時間的推移,先輩們開始不滿足將人類製造建築僅限於房屋上,他們開始遇河蓋橋,逢坑修路,根據需求來發明實用性的建築。
  • 建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的內容
    一、建築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的內容(1)工程施工用地範圍內的地形狀況;(2)全部擬建的建(構)築物和其他基礎設施的位置;(3)工程施工用地範圍內的加工設施(攪拌站、加工棚)、運輸設施(塔式起重機、施工電梯、井架等)、存貯設施(材料、構配件、半成品的堆放場地及倉庫
  • 建築平面圖怎麼看?教你這樣看圖,新手也能秒懂
    今天來教大家識讀建築平面圖,我們簡稱為平面圖,通過看平面圖可以了解建築的布局情況,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吧。2、若建築物的各層布置相同,則可以用兩個或三個平面圖表達,只畫底層平面圖和樓層平面圖或頂層平面圖。此時樓層平面圖代表了中間各層相同的平面,故稱標準層平圖。3、因建築平面圖是水平剖面圖,在繪製時應按剖面圖的方法繪製。
  • 別墅包圍雷鋒故居 雷鋒紀念館尷尬面對豪華鄰居
    要到雷鋒故居,須先到達望城雷鋒紀念館。現在到雷鋒紀念館,其右側出現一條坑坑窪窪的鄉間小路,只有這條小道才能通向與紀念館僅一牆之隔的雷鋒故居。小路旁邊,幾十棟豪華的別墅相互輝映,煞是壯觀。在離別墅百米開外的地方,被灰白色圍牆圍住的雷鋒故居,在別墅的映襯下似乎顯得有些沉悶。  王秀蓮說,這裡的別墅已經建有20多棟,還有一部分正在建設。以前雷鋒故居環境優美,一派田園風光。
  • 建築平面和空間組合形式
    各類建築功能不同,其平面和空間特點也不同。有些類型的建築,如辦公樓、醫院建築、旅館、學校建築等,它們的房間面積不大,高度低,一般要求較好的朝向、自然採光和通風;電影院、劇場、體育館、會堂等,主要由主體高大的空間構成,還有一些為它服務的小空間,人流量大而集中。空間組合方式有以下幾種,可以單獨採用,也可綜合運用。
  • 戰友回憶稱雷鋒最初曾被人誤解為出風頭[組圖]
    胡榮敖說:「我永遠記得雷鋒剛來連隊時的情景:雷鋒作為新兵代表上臺講話,他個子不到一米五,上臺時工作人員特意將話筒壓了壓。」  胡老和雷鋒雖然不同班,但私交很好。兩人真正走近是1961年初的一次連隊「憶苦思甜」大會。「連隊憶苦思甜會舉行過兩次,『憶苦』的人就兩個,一個是雷鋒,另一個是我。」
  • 不出五年,醫院廁所將不!分!男!女!(附「共享廁所」設計說明)
    許多公共建築內的廁所設計仍是按各類建築設計規範中的相關條例進行廁所內設備配比以及室內布置,這些規範有許多早已跟不上社會發展的腳步。例如《綜合醫院設計規範》最新版為2014年發布的,而《民用建築設計通則》仍沿用14年前的版本,如此「過時」的標準又怎麼能引領符合時代發展的設計呢?
  • [分享]現代公園公共廁所設計圖資料下載
    十佳獲獎作品是自1000多個公共廁所設計中評選而出,評價標準為「設計、創新以及與周邊環境的關係」。  2015年全球最佳公共廁所設計「這個獲獎列表旨在推動國際設計,尤其是由於建築平庸刻板印象而被低估的獨特建築作品。」DesignCurial的網頁編輯KatherineHouston表示,「這份名單的作品遍布廣泛,包括日本、澳大利亞和英國等。」
  • 雷鋒故裡身殘志堅的「活雷鋒」
    臨近3月,「雷鋒精神」再次被無數人在無數場合提及。湖南長沙的望城區是雷鋒的故鄉,在與雷鋒故居毗鄰的雷鋒紀念館,雷鋒的故事在這裡用激昂的聲調反覆訴說。講述故事的雷鋒館人中,有一位身殘志堅的「活雷鋒」。  這位「活雷鋒」名叫譚荒芳,見到她時,她正為雷鋒紀念館義務題寫花籃綬帶。工整的字體,流暢的筆鋒,讓人很難相信握筆者竟然十指全無。
  • 這些建築平面圖的基礎知識,你要懂
    1 平面圖的形成假想用一水平剖切平面經門、窗洞將房屋剖開,將剖切平面以下部分從上向下投射所得到的圖形。建築平面圖反映房屋的平面形狀、大小和房間的布置,牆或柱的位置、大小、厚度和材料,門窗的類型和位置等情況。
  • 雷鋒誕辰紀念日,千萬個「小雷鋒」傳承雷鋒精神
    12月18日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同志誕辰八十周年紀念日。12月17日,撫順市雷鋒第二小學的學生們手捧蠟燭唱起了歌曲給雷鋒獻上生日祝福。當日,雷鋒第二小學舉辦了「學雷鋒、做英模,爭當新 時代小雷鋒」主題系列活動,給雷鋒過生日,並與來自省外的4所小學建立聯盟,共同學雷鋒。
  • 揭秘雷鋒照片背後的不為人知的真相
    他們曾經專門到撫順雷鋒紀念館採訪,他們指著雷鋒給傷病員送月餅、扶送大娘的照片說:雷鋒做好事是自發的還是被迫的,為什麼雷鋒做好事還有照片,這是不是「導演」出來的? 本文我們將根據美聯社記者的採訪文章與我國著名攝影家李振盛先生的經歷,揭開雷鋒照片拍攝的真相。 1960年11月雷鋒被樹為瀋陽軍區學毛著的標兵後。
  • 雷鋒紀念館擴建後新亮相 展出顯現人性化(組圖)
    三年多前,雷鋒誕辰60周年前夕,本報曾獨家向全國讀者呼籲支持陷入困境的雷鋒紀念館和雷鋒故居,如今怎麼樣了?  國家領導人的題詞還放在那簡陋的12平方米的臨時文物庫房內嗎?800多張雷鋒生前的照片、底片和雷鋒日記手稿照片還用罈子這種土法保管嗎?因館內沒經費聘請專業人員研究開發,只得把紀念館藏有的8本20萬字的「手抄本」雷鋒日記還束之高閣嗎?臭氣燻天的廁所改造了嗎?
  • 設計的復興力量:廣島藝術指導俱樂部年度設計大賞
    廣島藝術指導俱樂部設計大賞獲獎作品2009年創辦的廣島藝術指導俱樂部(Hiroshima Art Direct Club,以下簡稱HADC)年度設計大賞至今已經走過11年,但與日本現代平面設計發展歷史相比,它還是一個相對年輕的事物。
  • 杭州智慧網谷小鎮地標建築——「網谷之眼」
    「網谷之眼」項目是拱墅智慧網谷小鎮的城市展示中心,建築面積約9300方,是集文化展示、招商服務、辦公會議、休閒洽談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公共建築,打造獨具美學屬性的未來城市高科技集成體驗館,展現杭城新興產業導向的新地標。作品的造型創作從「天圓地方」的幾何關係作為思考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