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臺養殖業者揭秘疫情下辛酸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2月15日訊: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十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據香港中評社消息,高雄市永安區位於臺灣西南沿海,海岸線長達6.8公裡,總養殖面積達1250公頃,多以養殖石斑、蝦子、蝨目魚等高經濟價值鹹水魚類為主,素有「石斑魚的故鄉」美名。永安區石斑魚年產量約1.1萬公噸,7成外銷大陸,3成內銷。今年碰上新冠肺炎疫情,產地價格也受影響,受到大陸各大城市封城全面影響貿易,餐廳景氣不振,影響石斑魚叫貨量大減。目前養殖石斑魚主要有青斑、龍膽石斑、以及近年熱門的龍虎斑,主要透過活魚搬運船模式銷往大陸和香港。由於青斑、龍膽石斑競爭力下降,養殖戶改為飼養龍虎斑。不過龍虎斑的產地價格,從今年1月每臺斤新臺幣140元,到4月已經跌至100元,主因則是滯銷,直到十月底才開始活絡,漲回130元左右。

  回憶起疫情的慘狀,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直說,大陸疫情嚴重時外銷一定受阻,當時龍虎斑價格幾乎快跌破每臺斤100元,大家都快沒有信心,因為已經頻臨成本價,她也坦言,100多元才有辦法賺回人工錢,還是不能算有賺。黃鶯表示,養殖是很辛苦的產業,而且要有足夠資金,因為至少都要飼養9個月以上,如果認真工作9個月都沒有收入,養殖戶會很難受,不管飼料、水電費成本都需要資金周轉。農漁產都不是高獲利,但一定要保持穩定,不能全靠進口。

  關於產業近幾年的發展,黃鶯表示,龍虎斑因為是人工育種,十年前引進,2017年產地價格曾經飆每臺斤300元,但因為產業技術成熟,飼養量大就會慢慢降價,也受到大陸開始有在飼養,今年則是疫情衝擊、百業蕭條,需求量大減。明年外銷可望回溫嗎?黃鶯表示,養殖產業轉換成其他魚種,除了養殖技術外,還必須中盤商、消費市場搭配。為何主要銷往大陸,就是因為大陸與臺灣飲食習慣差不多,想要進入其他的市場,還要問對方懂不懂吃、不懂吃怎麼買?

  黃鶯強調,一個市場要開發是需要一段時間的,銷往大陸主要因為,第一,運輸成本低,第二,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至於明年如何,黃鶯仍語帶保留地說,要看大陸那邊狀況,臺灣自己也要努力,而明年養殖密度應該會降低,保持觀望。(完)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島內漁會幹部:他國市場開拓難,臺灣石斑魚外銷全看大陸
    受到新冠肺炎衝擊,主銷大陸的高雄永安石斑魚今年價格低迷,10月底之後價格才稍有起色。高雄市永安區漁會總幹事黃鶯接受訪問時表示,目前每臺斤新臺幣130元左右只有賺到成本加工錢,雖然開拓內需市場有所幫助,但明年還是要看外銷大陸順不順,盼漲回每臺斤160元,主因外銷大陸運輸成本低且飲食文化接受度最高,開拓其他國家市場不容易。
  • ECFA大限將至,高雄石斑魚養殖戶感不安
    受兩岸政治情勢與新冠疫情夾擊,臺灣石斑魚養殖產業早已面臨寒冬,ECFA啟動將屆滿10年,是否中止不得而知,養殖漁民都惶惶不安。現年81歲,有「永安石斑魚之父」稱號的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有甲1日接受訪問時表示,他個人認為ECFA會終止的機率很高,養殖戶已有共識,萬一ECFA真停,未來將不再養殖外銷石斑魚。
  • 臺灣石斑魚9成9外銷大陸,如今受疫情影響銷量大減
    臺灣石斑魚有9成9都往大陸及港澳地區外銷,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屏東縣外銷船次每月從8班次剩下2班次,活魚運搬船進出大陸港澳後返臺都要進行居家檢疫14天,運搬船報關入境後,檢疫人員也大陣仗替船員檢測紀錄,嚴陣以待。
  • 澎湖石斑魚外銷大陸受阻,業者叫苦:月燒40萬飼料錢
    因為新冠疫情關係,全臺許多餐廳生意大幅下滑,以餐廳為外銷主力的澎湖養殖業者連帶受到衝擊,水產嚴重滯銷,而主要外銷到大陸的龍膽石斑,同樣賣不出去,業者叫苦連天,因為養殖了大約450噸的魚,每個月就要燒掉40萬元(新臺幣,下同)的飼料費,他們也只能繼續苦撐。
  • 臺灣石斑魚外銷大陸趨零,業者叫苦:產業快崩潰了
    屏東縣是全臺石斑魚產量最多的地方,以外銷為主,其中更有九成以上銷往陸港澳,但近期受新冠肺炎衝擊影響嚴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金生接受訪問時表示,石斑魚養殖產業目前大陸市場外銷等於零,港澳銷量也非常非常少,臺灣的內銷市場有限,因此產地收購價格低靡不振,養殖戶更是叫苦連天,只能選擇賤賣或硬撐
  • 臺灣農產品外銷遭疫情波及,高雄鳳梨、蜜棗影響最大
    據臺灣中時報導,新型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大陸延後開市,臺灣農產品外銷也遭波及,高雄市府評估,目前以鳳梨、蜜棗影響最大,尤其元宵節後鳳梨大出,大陸此時減縮訂單,高市農業局嚴陣以待,希望將外銷訂單轉移至新加坡、香港,同時加強島內通路。
  • 兩岸冰凍+新冠疫情,臺灣石斑魚產業遇上史上最大寒冬
    臺「漁業署」今年3月對外發布訊息,強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十年到期的疑慮,島內石斑魚養殖業無需擔心關稅提高,競爭力流失,但高雄永安等地石斑養殖戶仍難掩憂心,尤其看壞5月20日過後兩岸關係,認為石斑魚再押大陸市場,恐怕兇多吉少,如今只能自立自強,另覓生路。
  • 臺灣南部石斑魚業者怕疫情 更擔心沒ECFA
    島內石斑養殖業主要外銷大陸市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石斑目前大陸市場歸零。泓海水產有限公司經理羅強飛接受訪問時表示,活魚運搬船業者配合檢疫,每跑一趟船就要居家檢疫14天,等於公司沒生意做又要養員工,負擔沉重,只能說賠了夫人又折兵。針對產業未來評估?
  • 臺灣石斑魚市場已崩盤 島內漁民憂心ECFA「九月大限」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香港媒體消息,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岸關係不見好轉,臺灣不少產業擔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在今年9月15日自動終止。全臺模範漁民、高雄永安石斑魚養殖業者蘇國禎6日表示,臺灣龍膽石斑、龍虎斑以及蝨目魚早已崩盤,漁民已是賠錢在賣。若九月中ECFA再停,臺灣養殖漁業真的會「挫著等」。
  • 肺炎疫情+兩岸關係急凍,臺灣農漁產品外銷大陸受嚴重影響
    長期以來,臺灣農漁產品的主要外銷市場在大陸。如今大陸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肆虐,加上兩岸關係急凍,島內農漁產品銷陸渠道中斷,農漁產品生計受到嚴重影響。臺灣農產外銷產值大受衝擊臺中市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表示,臺灣農產外銷大陸比例高,若因為疫情而無外銷,產值損失不小,而兩岸關係若持續緊張,輸陸情況也好不起來,他認為,兩岸在農產經貿上,應拋開政治性質的採購型態,建立良善且正常的供需互動,農產經貿才可長長久久。
  • 高雄農產品不受疫情影響順利外銷,農民超有感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島內各行各業,高雄市農業局突破困境,不斷幫農民找到外銷訂單,讓農民相當有感,內門區郭姓鳳梨農表示,以往鳳梨主要外銷大陸,去年高雄市政府開拓新加坡市場,讓他的農產在疫情發燒仍能順利出口,使他不必為銷售傷腦筋,能夠專心耕作。
  • 臺灣養魚業者:石斑魚行情已崩盤,漁民憂9月ECFA停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兩岸關係不見好轉,臺灣不少產業擔憂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恐在今年9月15日自動終止。
  • 寒流來襲 石斑魚養殖戶拉帆布幫魚禦寒
    由於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加上華南雲雨區東移,高雄石斑魚及蝨目魚養殖戶擔心這波寒流來襲,對養殖漁業帶來寒害,昨天紛紛在魚塭拉起防風網及帆布,盼減輕損失。據高市府海洋局統計,高雄養殖漁業總面積約4119公頃,鹹水養殖魚塭約2323公頃、淡水養殖魚塭1786公頃,內陸養殖池塘10公頃,其中永安石斑魚年產量約8千公噸、彌陀等地蝨目魚年產量2萬3千公噸,產值佔臺灣前2名。
  • 臺灣漁產品外銷大陸受阻,漁工漁船幾乎全數停擺
    受到新冠肺炎影響,臺灣原本有活魚運搬船前往中國大陸多個港口,現在幾乎完全停擺。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漁業受疫情影響嚴重,但外銷不能斷。由於島內石斑魚、白帶魚都依靠活魚運搬船外銷,為解決外銷受阻問題,臺「農委會漁業署」下周提出活魚運搬船的防檢疫方案,提交臺當局疫情指揮中心審視,希望儘快恢復活魚運搬船的外銷運作。
  • 高雄蜜棗在廈熱銷 臺果農:收入有了保障,明年將根據大陸市場規劃
    高雄蜜棗在大陸很熱銷。據悉,這是高雄繼2月27日將蜜棗銷往華東地區鮮豐水果集團後,再一次將蜜棗銷往大陸市場。  鑫金鷺果蔬公司位於廈門的中埔水果批發市場,經營臺灣水果進口,並將這些水果供往大陸各地超市。晨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這批高雄蜜棗已被其他省市水果商訂走,僅剩2箱蜜棗在廈門的倉庫裡。
  • 誰把臺灣農產品賣到大陸?蔡英文、韓國瑜吵翻天
    資料圖為2018年臺灣屏東縣東港養殖戶,將龍膽石斑魚從養魚池搬上卡車,再運至碼頭銷往大陸。張斌 攝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 印證大陸照顧臺農臺媒從兩岸角度觀察,大陸對臺政策現在採取「官民有別」策略,官方溝通中斷,但對臺灣民眾到大陸就學、就業、創業,臺灣農產品營銷大陸,則是加大照顧力度。也因此,當蔡英文炫耀賣到大陸的農產品比前一年大幅成長,也等於是幫大陸的惠臺措施背書,反而證實大陸真的照顧了臺灣農民。
  • 「臺灣高雄購物泉州提貨」有望實現
    據福建閩臺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成績介紹,節後首航的這艘貨輪,除了有來自高雄的農漁產品,也有來自臺灣其他地區的產品。高雄是臺灣的農業縣市之一。當地盛產芭樂、鳳梨、蜜棗、香蕉、木瓜、荔枝、芒果等水果,以及石斑魚、蝨目魚等海產品。不僅如此,高雄的養殖業、近海捕撈和遠洋捕撈等十分發達,是臺灣漁業產業相對集中地區。也因此,泉州與高雄的農漁業產品貿易由來已久。
  • 臺媒:大陸貿易商叫停高雄蓮霧訂單,蓮霧農焦慮
    臺灣「聯合新聞網」2月28日消息稱,在鳳梨停止輸入大陸後,臺灣高雄六龜區農會原本預計下周有一批蓮霧銷往大陸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受阻,屏東縣政府聲稱「價格穩定」
    臺灣鳳梨去年外銷逾5.1萬噸創下新高紀錄,其中有97%外銷大陸,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外銷量比去年同期掉了2成,島內不少農民憂心即將迎來鳳梨盛產期,外銷鳳梨卡關回堵島內市場造成價格崩盤。對此屏東縣政府表示,目前鳳梨價格持穩,並陸續外銷且穩定供應臺灣本地市場。
  • 臺灣鳳梨外銷大陸逐漸回暖,批發價比去年同期還要高一點
    高雄的鳳梨3月下旬開始進入豐收季,以去年來說,外銷量大陸佔九成以上,受到疫情影響,一二月外銷訂單比起去年同期也掉一半,現在封鎖措施逐漸解禁,物流可以運送,這個月訂單又開始增加。但臺東的鳳梨,要到五六月份才採收,卻有人盜用農民的圖片,散播滯銷假消息,衝擊農產品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