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漁業署」今年3月對外發布訊息,強調《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沒有十年到期的疑慮,島內石斑魚養殖業無需擔心關稅提高,競爭力流失,但高雄永安等地石斑養殖戶仍難掩憂心,尤其看壞5月20日過後兩岸關係,認為石斑魚再押大陸市場,恐怕兇多吉少,如今只能自立自強,另覓生路。
受政治情勢與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夾擊,島內石斑魚產業堪稱遇到史上最大的經濟寒冬,由於外銷大陸市場今年以來幾乎完全停擺,高雄永安地區有養殖場,原本每月出魚兩次,現在三個月出魚一次。過去青斑池邊價每臺斤(約為1.2市斤)140元(新臺幣,下同)到160元,現在有的跌到對半,景況奇慘。
高雄市永安石斑魚養殖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蘇有甲表示,臺灣石斑魚一年產量約兩萬噸左右,20%內銷、80%外銷,外銷又以大陸市場為主,「大選」時,兩岸關係急凍,選後又遇上新冠肺炎,外銷停滯,現在魚價奇差,養殖不敷成本,漁業署雖然宣稱ECFA沒有終止疑慮,但叫人如何相信?
盛洋冷凍加工業董事長蘇國泰說,2011年馬英九籤ECFA時,石斑魚一臺斤拉到320元,現在加上新冠肺炎疫情,每臺斤僅剩100元左右,石斑這個品項,仍以兩岸以及香港市場為主,但大陸市場容易因政治情勢而變動,回頭建構內銷市場,設法讓這條高級餐宴的魚種以截切型式進攻家庭餐桌,或許是唯一生路。
來源:臺灣《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