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利機長》我不是大英雄,只是把工作做好的普通人

2020-12-25 剛與柔魅力舞者

空難,這個令許多人惶恐,驚懼的災難,是沒有人願意碰上的惡夢,雖然它發生的機率比車禍遠遠來得還低,但極高的死亡率,面對死亡過程卻不知道能否生還的窒息感,肯定不是常人能夠想像。

一場空難如果要將損傷降到最低,考驗著機長,副機長,全體空服員與塔臺的應變能力,若處理得宜,能臨危不亂,肩負所有乘客性命的使命感,將有更多機會化解危機──2009年年發生的「全美航空1549號班機事故」,堪稱危機處理的典範,更被譽為「哈德遜奇蹟」。

2009年1月15日,一架由機長薩利駕駛的A320客機,計劃由紐約飛往西雅圖,但在起飛後1分鐘,即因撞擊加拿大黑雁導致兩具引擎同時失效,飛機失去動力。

在緊急的情況下,薩利謹慎的研判飛機應該有的後續處置,升空6分鐘後,最終安然迫降於哈德遜河上,155名機組員與乘客全數生還。

他不僅在失事後疏導所有乘客於機翼上等待救援,最後一個才離開飛機,英勇行徑被全民讚揚為英雄,他也受到英雄式的鼓舞,但在事件背後,卻有不為人知的調查真相。

真實事件救援畫面

當年的事件被改編為電影「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由重量級金獎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根本毋庸置疑的演技,實力派又精湛生動的呈現,深切勾勒出沉穩,內斂,堅毅不拔的信心,他的眼神仿佛能訴說不同情緒,也帶領觀眾重新走了一遭空難現場。在當時輿論冊封他為英雄的背後,美國飛安調查委員會卻將調查定調為「致乘客於危險境地」,理由是透過飛行高度,返航角度,速度,下降速率等電腦計算數據,飛機是可以返抵起飛地拉瓜迪亞機場或新澤西的泰特伯勒機場,飛安會也認為,引擎當時在空中還是有動力,貿然迫降河面,只是讓乘客受到死亡威脅。

「為什麼我們挽救這麼多人的性命,在208秒內阻止了一場空難,卻有可能因此論斷42年的飛行資歷?」薩利為此猶豫,甚至還一度懷疑當時的判斷是否真有錯誤。

本片利用穿插倒敘之方式拼湊事件之全貌,也用不同的剪接手法詮釋數種截然不同的失事畫面,機長心境也隨著聽證會結果躊躇、懷疑。

現年86歲、名演員出生、曾執導過《殺無赦》和《登峰造極》獲得奧斯卡獎的導演克林伊斯威特將整部電影營造嶄新的氣場。

導演克林伊斯威特與薩利機長本人討論劇情架構

在毫無冷場的緊湊劇情中,薩利最擔心的,是家人的安危。畢竟在事發過後,老家被媒體包圍,只為了挖出更多私房故事。而他為了協助調查卻無法回家,只能透過電話表達內心苦衷。

不論是臨危不亂、真情流露、與飛安會的攻防論戰,每一幕都刻劃出引人入勝的寫實,特別是主管機關一副凡事以數據評判的醜陋嘴臉,多少也反映了社會現實,強烈的爭議不僅有可能因為一件事情鬧得身敗名裂,那種不近人情的死板,著實令人深思。

在電影中,薩利機長在他成功迫降後的英雄行為付出代價,飛安聽證會企圖將整個過程引導成人為疏失,讓薩利不斷重複回憶那駭人的208秒。另一方面,當他獨處時他也反問自己:「萬一是我搞砸了呢?要是我危及了機上所有乘客的性命?」沒有任何一名機師曾經接受過在2800英呎的低空、雙邊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安全迫降,薩利只有短短的208秒時間下決定,安全迫降的結果讓薩利機長雖然被記者稱為「英雄」或「超人」,但他私底下卻承受無比龐大的心理壓力,他的職業生涯面臨最嚴格的調查

儘管在脫口秀節目上表現得泰然自若,但是岌岌可危的職業生涯與伴隨而來的失眠、壓力與食欲不振,讓薩利與副機長傑夫史凱斯(亞倫艾克哈特飾)兩人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極端的痛苦,時至今日,這段不為人知的英雄背後故事,終於用電影方式說出來了。

本劇不全然是災難片,但透過IMAX 65毫米攝影機取景的結果,完全塑造空難當時的影音震撼,坐在電影院中,超大視角的震撼令觀眾也仿佛身處機艙,在窄小空間內的緊湊感、似乎再也無法見到明天太陽的絕望,鋪張的十分扣人心弦。

最特別的是,拍攝過程中,除了薩利機長與副機長史凱斯回顧親身經歷外,劇組也竭儘可能地找到當年參與協助救災的人員在電影中演出自己的角色,例如渡輪的船長、海空救援小組與紅十字的員工與志工,都在電影中恰如其分地演出自己的角色,這是他們的故事,到處都有善心人士,大家都希望自己能成為這部電影的一份子,讓人欣慰。

而如今,薩利還是不認為自己有多麼偉大,「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試圖把工作做好的凡人。」

相關焦點

  • 院長日記 之 「薩利機長」——對英雄的拷問|機長|薩利|日記|航空...
    為了哈德遜河上迫降這一刻,薩利機長做了一輩子的準備。在事後的採訪時,薩利說過:「1549航班不僅僅是5分鐘的飛行經歷,而是我的一生讓我安全地把飛機降落在哈德遜河上。」這種飛機在河面上迫降這麼高難度的動作,從來就沒有人進行過模擬實訓,即使是類似的模擬訓練,也不是每個飛行員都有信心降落。
  • 《薩利機長》:能被質疑的英雄才是真英雄
    接著薩利機長說,我是人,不是機器,發生災難後我需要時間去考慮,去反應,而不是機器一樣可以馬上進行計算,委員會覺得有理,於是讓進行模擬飛機的飛行員減去35秒後再進行飛行,此時劇情再次進行反轉,兩句模擬飛行員都機毀人亡。
  • 史詩級迫降| 機長劉傳健VS機長薩利
    而在大眾眼中英雄是滿足人們個人英雄主義崇拜心理的一個完美的形象。在人們心目中,英雄其實只是一個典型,英雄形象神聖完美的像一個虛幻人物,實際上許多時候英雄身上的很多特質都是媒體和群眾猜想並強加在他身上的。人民群眾把英雄形象樹立的越完美越高大,出現一絲風吹草動時倒戈相向的力度就越大,民意是易於煽動的。而英雄也是人,不是神。
  • 【我喜愛的文化經典】電影《薩利機長》
    我不喜歡當英雄,我只是盡本分。
  • 《薩利機長》,208秒的航空史奇蹟
    《薩利機長》榮獲第41屆美國電影學會獎年度佳片人類是唯一知道自己生活在時間中的動物。看完《薩利機長》,我居然再次想到了這句短語。他在飛機雙引擎失去動力的情況下,駕駛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在了紐約的哈德遜河上。
  • 同樣改編自真實航空事件,《中國機長》能否比肩《薩利機長》?
    30日,國慶檔三部主旋律電影《中國機長》、《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正式上映,《中國機長》首日斬獲票房1.10億,貓眼評分高達9.4分,僅次於《我和我的祖國》,位列當日票房榜第二名。從許多方面看,《中國機長》都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從演員陣容到特效都令人滿意,作為國慶檔三部主力電影中最先上映的一部,它有這樣做的底氣與實力。航班遇險迫降不是首次搬上熒幕,電影《薩利機長》改編自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講述了薩利機長在發動機失效的情況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故事。
  • 《薩利機長》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薩利機長》電影裡的都很真實,感動我的部分是旅客全部撤離後,薩利機長一直走到飛機尾部的艙門確認沒有遺留的旅客,才走到駕駛艙拿著自己的物品,從前門滑下,他負責的這一幕打動了我。以及在鳥擊後沉著冷靜做出正確決策,救了155名旅客的性命。
  • 推個電影|薩利機長
    《薩利機長》是由美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傳記劇情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湯姆·漢克斯、艾倫·艾克哈特領銜主演。影片根據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真實英雄事跡改編。
  • 十年,致敬哈德遜河奇蹟機長——薩利機長
    機長「薩利」也一舉成名,被稱為「國家英雄」!二、事件處置成功之處      通過對美國處理哈德遜河客機迫降事件經過和所取得成效的分析研究,該起事件成功歸功於飛機上機組人員第一時間對險情的科學應對。      飛機遭受鳥擊失去動力後,機長帶領機組人員結合事故當時情形第一時間採取應急自救措施。
  • 薩利機長,被誤解也許是民航人的宿命!
    剛看完《薩利機長》的我,數度淚目。  腦子只浮出一句:被誤解也許是民航人的宿命,但幸不辱命。  影片改編自全美航空公司1549號航班事件,薩利機長的原型則是該次航班的機長切斯利·薩倫伯格。  英雄 還是 騙子?  迫降河面後,薩利機長立馬打開駕駛艙門,引導乘客有序撤離。當被告知所有人都已離開艙內,他仍然檢查到最後一排座位,確認每一個角落是否還有未安全離開的乘客。此時,艙內積水已經快到腰部。  上岸後他不斷詢問警察、副駕駛關於安全人數。
  • 獨家:我們採訪了中國空客機長,他從5個角度認為薩利是個英雄
    (當時事件的現場圖▲)這次哈德遜河迫降,後來被稱為「哈德遜奇蹟」,薩利機長也因此被視為美國英雄。(左為真薩利機長▲)不過,對於我們這樣從未接觸過空難,也對空客(空中客機)並不了解的普通人,難免對電影中的情況有所不解。鳥擊對於空客來說,究竟有多危險?當時的情況危急到了何種地步?
  • 中國機長和薩利機長的目的性不同,無需將兩者進行對比!
    這可以說作為這一個類型片的第一部作品來說是一個優異的成績,但對於該片的表面,也有很多人拿來和外國的一部優秀的空難作品薩利機長進行比較,那這兩部電影究竟如何呢?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空難事件改編的,對於川航迫降事件,很多人將機組機長稱為「中國薩利機長」。確實從驚險的空難情況看,咱們機長的應急處理並不遜於薩利機長。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 《薩利機長》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薩利機長》電影裡的都很真實,感動我的部分是旅客全部撤離後,薩利機長一直走到飛機尾部的艙門確認沒有遺留的旅客,才走到駕駛艙拿著自己的物品,從前門滑下,他負責的這一幕打動了我。以及在鳥擊後沉著冷靜做出正確決策,救了155名旅客的性命。
  • 影評《中國機長》,哪有那麼多英雄,挺身而出的都是普通人
    「無數個英雄,組成一道保護牆,保障飛行安全」電影《中國機長》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時上映,可影片上映後觀眾的反映平平。 筆者曾一度認為《中國機長》是根據《薩利機長》的翻拍版。但後來通過搜索查詢才知道《中國機長》改編於四川8633航班發生的真實故事。
  • 薩利機長與「哈德遜奇蹟」十周年
    2019年1月15日,薩倫伯格(簡稱薩利)機長與他10年前挽救的旅客重聚在一起。
  • 他像薩利一樣!緬甸機長精準迫降獲網友點讚,被譽英雄
    時隔7天,一架緬甸航空客機12日因前起落架無法打開導致降落失敗,機頭觸底,但機長的精準迫降使得機上82名乘客全部安全。對比之下,國際媒體將目光投向了這位緬甸航空客機的「英雄」機長。迫降客機。機長發現故障時,先是讓飛機在機場上空盤旋兩周爭取時間,並試圖嘗試修復故障,失敗後,機長只好選擇強行迫降。突發的意外引起了乘客的恐慌,但是機長憑藉豐富的飛行經驗,完成了安全迫降。這一事件引發了包括埃菲社、《獨立報》等多家國際媒體的關注,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媒體將目光聚集到了這位英雄機長的身上。
  • 《薩利機長》:獻給為他人努力並不斷超越自己的人
    影片還原了發生在2009年1月的真實事件,聚焦機長「薩利」用自己的冷靜和專業技術阻止航空1549號航班一場大空難,解救了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生命的全過程。除此之外,影片重點描述了事後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NTSB)反覆將「薩利」機長召回,討論機長是否做出最正確的判斷和選擇的聽證過程。機長薩利付出的代價表現在白天,他與事件中的副機長傑夫·斯基爾斯被調查組審問。夜晚,他被噩夢纏繞得心神不寧。
  • 「哈德遜河奇蹟」10周年 「薩利」機長與機上乘客團聚
    美國中文網據ABC報導,十年前的今天,剛起飛就遭遇鳥擊的全美航空(US Airways)1549次航班緊急迫降在紐約曼哈頓哈德遜河冰冷的河水中,機上155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全部奇蹟生還,機長「薩利」也一舉成名,被稱為「國家英雄
  • 《薩利機長》:
    1995年的《阿波羅13號》,取材自「美國最成功的失敗登月任務」,這部影片改變了觀眾對航天員僅僅是任務成功與失敗的單薄認知;2000年的《荒島餘生》,改編自一位紐約工作狂被困海島的真實事件,讓活在當代鋼筋水泥都市裡的人們,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義;2019年的《鄰裡美好的一天》,聚焦陪伴了美國一代人成長的電視主持人羅傑斯先生,湯姆用樸實的演技喚起了萬千觀眾最溫暖的童年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