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前到現在,孩子一直是人們期盼的存在,大多數人甚至從懷孕開始,就對孩子有了各種猜測,也因此還流傳下來很多俗語。
關於孕肚的俗語
那麼,這些俗語都有哪些呢?
在懷孕的時候,孕婦的孕肚會有不同,根據孕肚的形態,主要分為「上懷肚」和「下懷肚」,針對這兩種不同的形態,人們有一些說法,比如關於孕期反應的「上懷吐,下懷尿」,關於孕肚的不同判斷孩子性別的「上懷男,下懷女」,還有對兩種孕肚進行比較的「下懷比上懷好」。
什麼是「上懷肚」和「下懷肚」?
在分辨這些俗語之前,先說一下什麼是「上懷肚」和「下懷肚」。
所謂「上懷肚」和「下懷肚「」,是指在懷孕之後,孕媽肚子的形狀。
上懷肚
上懷肚,就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位置較為靠上,離媽媽的胃部比較近,在外面看起來,孕媽的肚子往上凸起。
下懷肚
下懷肚,是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位置比較靠下,離膀胱的位置比較近,這種一般肚子的最高點也不會超過肚臍,並且有明顯向下凸起的現象。
「上懷吐,下懷尿」是真的嗎?
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由於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位置不一樣,「上懷肚」寶寶更加靠近媽媽的胃部,隨著肚子內胎兒的生長發育,一步步變大,對胃部的壓迫也逐漸變強。
所以在孕期,孕婦孕吐的現象會更加明顯,嚴重的甚至剛吃了沒多久就要吐。
「下懷肚」的寶寶更靠近媽媽的膀胱,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對膀胱的壓迫會越來越嚴重,導致膀胱能儲存的尿量變少,就更容易出現尿頻的現象,經常會想要上廁所。
「上懷男,下懷女」,真的可以通過孕肚判斷男女嗎?
事實上,這句話完全沒有道理。
胎兒的性別,只和染色體有關,在懷孕的那一刻就已經確定了,至於之後是「上懷肚」還是「下懷肚」,完全沒有影響。
曾經還有人專門做過研究,第一次統計時,在所選擇的樣本中,「下懷肚」的男孩比女孩要多,但是在下一次換了樣本之後,又變成了女孩比男孩多。
所以,「上懷男,下懷女」這句話,沒有任何依據,是不正確的。
「下懷肚」真的比「上懷肚」好嗎?
有的人可能覺得,如果是「上懷肚」,更接近胸部,相對於腹部來說,所能擴展的空間有限。
在寶寶發育的過程中,可能會受到限制,對寶寶的發育不好。
而「下懷肚」,寶寶所處的位置,更接近腹部,肚腹部的位置比較柔軟,可擴展的空間也更大一些,更有利於寶寶的發展。
其實,這句話也是沒有道理的。
因為寶寶都是在媽媽的子宮內發育,無論是「上懷肚」還是「下懷肚」,子宮內的空間都足夠寶寶生長發育的體積所需,並不會因為位置而影響。
此外,寶寶出生之前,在子宮內發育的階段,有正常發育的範圍,並不是寶寶的體積越大越好。
寶寶在子宮內發育的體積過大,很可能是胎兒發育有問題,也容易給生產帶來更大困難,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這些關於根據孕肚的形狀做出推測的話,只是以前人們對於孕育過程的看法,以及為了判斷寶寶的性別而進行的猜測,並沒有太多的科學依據,就像是「酸兒辣女」一樣。
這些話,有的可以用科學來解釋,有道理,有的就完全沒辦法用科學來解釋。
所以在繼承的時候應該去其糟粕取其精華,這些聽聽就好,不用太過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