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肆虐,最想來杯熱飲,捧在手裡解凍空氣。
咖啡?有點孤單,奶茶?不夠健康,試試這兩年國內大火的熱紅酒,一大口入喉,瀰漫著醉人氣息的香甜,熱熱地從口腔暖到心底,連毛孔都舒展開來!
熱紅酒(mulled wine),mulled指放糖的、加香料加熱的,顧名思義,是以葡萄酒為主料,混合肉桂、丁香、水果等輔料加熱飲用的美味。
這種芬芳的傳統熱飲在整個歐洲都特別流行,尤其適合瑟瑟秋冬。
每個國家對之有不同稱呼:Glühwein(德國)、Glgg(瑞典)、Vin chaud(法國)、vin brulé(義大利),глинтвейн(俄羅斯)等等,最廣為流傳的名稱則是英文——mulled wine.
由於地域文化差異,配方也是各具特色:德國熱紅酒主要以紅葡萄酒為底料,義大利有人用白葡萄酒來製作,也有一些國家喜歡紅、白葡萄酒混用,還會加一點白蘭地來賦予濃鬱口感。
熱紅酒的歷史文化
公元二世紀的古羅馬,首次出現熱紅酒雛型的書面記載:當時的一本烹飪書中,美食家Apicius記錄了羅馬人的熱紅酒配方,食材包括葡萄酒、胡椒粉、月桂、蜂蜜等。
但如果從「香料熱酒」溯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臘,崇尚節儉的希臘人本著不浪費美食的原則,靈機一動把沒喝完的葡萄酒加香料重新煮來喝,竟別有一番風味。
後來,羅馬人橫掃歐洲,借鑑古希臘人的做法,將葡萄酒與香料混合加熱飲用以禦寒。羅馬帝國版圖擴大,這份製作熱紅酒的配方也隨之傳遍歐洲。
現代熱紅酒的概念,始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當時菜單上經常出現一款名為Smoking Bishop(吸菸主教)的熱紅酒。
狄更斯1843年出版的小說《聖誕頌歌》裡,Smoking Bishop出現在結尾對話,來展現聖誕氣氛。
從此,熱紅酒成為聖誕標配。熱鬧的集市,一鍋鍋冒著熱氣的紅酒頻頻亮相,肉桂、橙子香味飄散四周,帶著無法拒絕的魔力,大街小巷,幾乎人手一杯,混雜果味的微醺酒感在口腔依次綻放,溫暖醉人。
在中國頻頻出現於冬季酒吧,星巴克等咖啡廳也適時推出這一季節限定熱飲,引來年輕人的狂歡。
暴殄天物or物盡其用?
歷經千年,熱紅酒逐漸演變為風靡全球的人氣暖飲, 主要因為操作簡單,適口易飲。
當然,煮熱紅酒不需要陳年佳釀,畢竟葡萄酒是一種精緻脆弱的飲品,溫度過高將導致風味流失和口感變化,無異於暴殄天物,罪過罪過。
但天氣轉涼,相比適溫紅酒冷冰冰的口感,誰不需要一杯蒸騰著酒香的熱飲慰藉?而這,一瓶價格實惠的普通紅酒即可滿足,摩爾多瓦這款米茨伯爵赤霞珠半乾紅葡酒就很適合做熱紅酒。
首先,香氣濃鬱,層次感強,主打甜美型果香,西梅石榴、藍莓、薄荷、奶酪、巧克力、黃油麵包各種風味交融;
其次,酒體中等平衡,單寧細膩,酸度中等偏上。重要的是便宜高性價比,在家煮一大鍋熱紅酒喝到爽!
熱紅酒製作方法 簡易高顏值
熱紅酒做法多樣,卻大同小異,常用的配料包括八角、肉桂、丁香、水果和糖或蜂蜜等,根據喜好可自由發揮。今天,我們介紹一種簡單快捷的自製配方。
準備食材
750毫升紅葡萄酒一瓶,新鮮橙子1個,肉桂1-2根,八角2個,丁香10粒左右, 砂糖適量。
製作方法
1、橙子對半切開,與肉桂、八角、丁香和糖一起加入到盛放紅酒的鍋中。
2、小火加熱約10-15分鐘,同時用勺子均勻攪拌,確保砂糖溶解和香料融合。
3、關火,靜置使香料更入味,半小時左右再次低溫加熱,然後倒入馬克杯,乾杯吧,朋友!
注意事項
1、準備階段,可將丁香插在橙子上,利於橙子散發香味,也防止丁香散落酒中飲用不便。
2、劃重點,加熱時保持低溫慢煮,千萬千萬不要煮沸,否則酒精揮發,整體會比較寡淡。
甚至辦公室裡用養生壺,酒液中丟幾片水果,加熱幾分鐘就很美味。不喜歡洗洗切切,直接購買配好的熱紅酒香料包也可。
如果仍覺麻煩,終極懶人之光——將這款米茨伯爵開瓶倒入杯中,微波爐叮50秒-1分鐘,極簡版熱紅酒同樣讓人驚豔。
暖融融的熱紅酒驅走一身寒氣,與大雪紛飛的冷冽簡直絕配,這一口就愛上的馥鬱濃烈,散發著年末歡聚的熱鬧魅力,沒什麼比它更治癒的了。
此時,懶洋洋窩在沙發,無論自斟擼貓看劇,還是與親友把盞相談,手捧mulled wine,愜意地一聲喟嘆,加上恰到好處的微醺,人間至樂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