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坊保健「神藥」騙走大把養老錢 「三無」西藥粉利潤驚人

2020-12-13 環球健康

□ 本報記者 王瑩

湖北、山東、河南三地警方聯手查獲「三無」保健食品10萬餘粒;吉林警方查獲「降壓溶脂」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涉案價值100餘萬元;江蘇如東縣警方分別查扣假「蟻力神」1萬餘盒、各色膠囊300餘公斤,查獲假冒保健品100餘種,總重超過7噸……

近期,多地警方相繼披露多起有毒有害保健食品案,涉案範圍廣、涉案金額大。在暴利的誘惑下,這些不法分子在小作坊內用廉價有害的製作原料大肆生產假冒保健品,並盯上防範能力較弱又有著養生保健需求的老年人,通過電話、展銷、網絡等渠道進行虛假宣傳和高價兜售,嚴重威脅了他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套路 誇大藥效蒙圈老年消費者

近日,江蘇淮安警方偵破一起公安部督辦的非法入侵快遞公司後臺竊取客戶信息牟利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3名,繳獲非法獲取的公民信息近1億條。其中,老年人個人信息近千萬條,且標價最貴。

據辦案民警介紹,個人信息倒賣的價格是不同的,一般新的信息售價會更高。但在本案中,一條有關老年人的姓名、手機號碼等數據,無論新舊價格都很貴。而嫌疑人購買老年人信息,主要是為了推銷保健品。某一產品的成本可能僅有幾十元,但推銷給老年人時卻能賣到成百上千元,嫌疑人可從中牟取暴利。

據福建省食藥監部門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時下許多保健品經營者緊盯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往往以公益健康講座、免費體檢、贈送禮品為噱頭,打出親情牌、優惠牌、療效牌等營銷手段,進行小切口、大推廣、強營銷的虛假不實宣傳,讓老人不知不覺落入陷阱,盲目相信,不能自拔。

而在這些保健品中,犯罪嫌疑人推銷的也不盡然都是假貨,還有許多是虛假宣傳、誇大功效的廉價產品。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在開展保健品市場欺詐和虛假宣傳專項整治過程中,發現城廂鎮某社區一醫療器械經營部在開展養生講座。推介過程中,「治病神器」「治病神藥」等話語不停從推銷員口中脫口而出,並以為老年人提供免費體驗高電位物理治療儀、送小禮品等方式,向40多位老人高價兜售高電位物理治療儀和滋補保健食品,數百元的高電位治療儀賣到9800元,一盒價值幾十元的松花粉被賣到500元。

執法人員當場介入調查後發現,該經營部涉嫌未經許可銷售保健食品、醫療器械和虛假宣傳療效、高價誘導老年人購買產品,已涉嫌違法,執法人員依法對現場部分物品進行查扣,並通過釋理說法戳穿推銷員的虛假誇大宣傳,把40多位老年人勸回家。

暴利 「三無」西藥粉利潤驚人

河北承德60多歲的李某患糖尿病已經10多年,在朋友的推薦下,他網購了降糖類保健品仁合胰寶,但卻在服用後出現了不良反應。

經承德市食藥監局檢測,此藥含國家禁止在保健品中添加的鹽酸苯乙雙胍、鹽酸二甲雙胍等西藥成分,長期服用可導致乳酸酸中毒。而經調查,此前生產仁合胰寶的正規廠商早已停產,但仁合胰寶卻在網絡上被推銷成「降糖神藥」,在多個大型網購平臺和微信朋友圈都能買到。

近日,這起案值高達12億元的特大利用網際網路製售有毒有害保健食品系列重大案件的主要嫌疑人陸續被起訴。據承德市公安局食藥支隊副支隊長張忠鈺公開向媒體介紹,犯罪嫌疑人劉某某造假的包括仁合胰寶在內的32款保健品,都宣稱是用中草藥配製而成。然而據警方查證,所有32個外包裝不同的產品,膠囊裡的成分卻都和仁合胰寶完全一樣,實際上只是摻雜了化學藥物苯乙雙胍的稻糠粉,跟包裝盒上標註的成分沒有任何關係。

而驅使劉某某等人冒險製售假冒有害保健品的原因,則是因為有暴利可圖。代加工窩點的劉某某接到張某的委託後,將造假成本不足5元一盒的「仁合胰寶」等有毒有害保健品,以12元左右的價格賣給張某;張某再以每盒40元左右的批發價賣給二級經銷商程某;而程某拿到貨物後,在電商平臺上以每盒125元的價格賣給消費者。

無獨有偶,在湖北警方近期破獲的一起跨省製售假保健品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王某以每25公斤1萬元的價格,從武漢購買75公斤西地那非西藥粉末,又從鄭州菜市場購買來玉米粉,「幾捧西地那非粉,加上幾捧玉米粉倒在臉盆裡,攪一攪,用膠囊一舀,蓋上蓋子」,一款保健品就「出爐」了,整個生產過程沒有任何標準,西地那非放多少全靠估計。

據王某交代,用這種方式生產的「保健品」一盒成本只有幾毛錢,但售價則可高達數十元。而在這些產品說明書中,「心臟病、高血壓患者可服用」也被標明,但對於患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人來說,西地那非使用不當或用量過大有可能會導致猝死。

違規 原料藥處方藥流入市場

分析各地警方公布的製售有毒有害保健品案情不難發現,這些有害保健品的生產原材料主要有兩大源頭。

一個是非法原料藥假借「醫藥中間體」流入市場。據專業人士介紹,所謂醫藥中間體,其實是原料藥的前身,屬於化工產品。換句話說,醫藥中間體不屬於藥品,普通化工企業無需取得藥品生產資質即可生產,而原料藥則必須取得相關藥品生產許可證才能生產。

在仁合胰寶制假案中,作為非法添加的原料藥苯乙雙胍本是禁止生產的藥品,但劉某某卻從山東曲阜的一家化工企業輕易買到。這家化工企業經營的是精細化工產品、醫藥中間體還有植物提取物,並不涉及原料藥。

警方查扣該企業1.3萬公斤白色結晶粉末後,將取樣送檢。經檢測,該批結晶粉末含有苯乙雙胍和二甲雙胍成分,被定性為化學藥品。因此,這家化工企業名義上是銷售醫藥中間體,其實卻是在銷售非法原料藥。

而非法保健品生產原材料的另一大來源,就是制假人利用藥品銷售部門的監管漏洞虛構身份,使大批處方藥流入非法交易市場。

近日,浙江台州警方偵破一起特大製售假降糖保健食品案,摧毀了一個集原料採購、製作、包裝、分級銷售的全產業鏈犯罪團夥,涉案金額高達16億元,而犯罪嫌疑人李某就是原材料供應商。

據了解,由於自己的家人多在醫藥公司工作,李某對藥品原料供應市場上的一些「門道」也很熟悉。她明知去醫藥公司批發西藥需要營業執照、藥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但她仍在什麼資質都沒有的情況下,與河南一家有備案的藥品銷售公司聯繫,並使用對方寄來的相關證件複印件,輕易地從醫藥公司買到了格列本脲、二甲雙胍、硝苯地平等大量西藥,並將其販賣給「下家」。最終,大量由澱粉稀釋做成的西藥粉搖身一變,成為了不同品牌的降糖保健食品銷往全國。

今年3月,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關於打擊食品生產銷售違法犯罪的公告》,除了整治農村市場,城鄉接合部「傍名牌食品」「山寨食品」,也將整治重點放在了假冒保健品和明示或暗示預防治療疾病的食品、保健食品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福建、遼寧、浙江等多地也開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工作,並取得階段性進展。

去年8月以來,福建省共檢查食品、保健食品生產企業7576家次,發現問題企業91家;遼寧檢查企業50327戶,發現問題產品53批次,發現問題345個;浙江今年3月公布2017年保健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對全省保健食品實際抽檢1112批次,共檢測到不合格保健食品8批次,不合格產品多涉及與使用問題原料有關。

理性 學會避開保健品「陷阱」

今年5月1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的公告,宣布自今年5月至10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其中就包括重點查處直銷領域的虛假宣傳行為、保健品領域的虛假宣傳行為。

據福建省消委會秘書長林江敏介紹,福建省的保健品消費糾紛居高不下,已經成為全省消委會所受理的涉及老年人最多的一類投訴。為此,福建省消委會還專門為中老年人開設消費教育講座,幫助老年朋友遠離養生誤區,避開有害保健品和誇大藥效保健品設下的「陷阱」。

福建中醫藥大學校長李燦東在講座中指出,是藥三分毒,保健品通常是為特殊人群的特殊需要準備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吃的。正常人沒有特殊需要最好不吃保健品,如果身體沒有相應的需求而一股腦兒亂吃,攝入了超出生理需要的營養素,就可能出現過量、甚至中毒的情況。

針對有保健品購買需要的特殊人群來說,避免受騙也要遵循幾個原則:對免費線下講座多留個心眼,參加前不妨先查看講座是否與全國或當地具備公信力的企業或單位進行合作;看清保健品是否具備質量標準、國藥準字等相應資質,也可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網站上查詢保健品是否經過國家正規備案;在需要購買保健藥物與器材時,最好先諮詢一下成年兒女,或在兒女陪同下購買;遇到上門推銷或糖衣炮彈時要學會拒絕,不要貪圖小便宜;體檢、就醫、購買保健品要選擇正規醫院或藥店,避免被不法分子「鑽空子」。

此外,一旦發現受騙或服用保健品後出現不良反應,消費者要學會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及時撥打12315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舉報,或者留存證據向當地食藥監部門反映,將有害保健品的波及區域控制在最小範圍。

相關焦點

  • 老人買"抗癌神藥" 5萬元養老錢全買了草珊瑚含片
    5萬元養老錢全買了草珊瑚含片這得有多鬱悶桐廬兩男子買抗癌「神藥」共被騙6萬多,如有類似經歷請儘快報案藥店裡隨便就能買到的草珊瑚含片,經過簡單策劃改裝,搖身一變成了能輔助治療癌症的特效藥。而在騙子的自導自演下,這種「神藥」就成了騙取他人養老錢甚至是病人醫療費用的利器。近日,實施此類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李某、袁某及羅某被桐廬警方發現。而4月份以來,發生在桐廬的兩起金額數萬的「抗癌藥」詐騙案件也隨之告破。經查,案件主犯李某及袁某此前多次因詐騙被判刑,警方不排除他們曾在其他地區作案。
  • 「三無」催情藥隨便能買到
    「三無」催情藥隨便能買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6月21日 23:46 來源: 來源:生活報 在這裡記者購買了一瓶催情劑,這個小藥瓶上沒有任何的廠址和說明,只有「女士超強催情」幾個字,用法用量全無介紹。店主說店裡還有這種藥的解藥,不過解藥很少有人買。  在安寧街上一家「人初」保健品商店裡,各種催情藥更是堂而皇之地擺了整整一個櫃檯,記者發現這些產品均沒有正規的廠家和批准文號,完全是三無產品。記者問及功效時,老闆肯定地說:「產品絕對有效,否則可以退貨。」
  • 「皮包公司」以高息做誘餌 騙百位老人千萬養老錢
    ■漫畫/陳琮元   原標題:被騙千萬元養老錢   本報9月2日訊 因養老金被騙鬱結難解,8月12日凌晨3點,謝娭毑心臟病發,差點一命嗚呼。就在前一天,位於長沙市勞動西路的大和嘉盛公司人去樓空,該公司以高額利息為誘,騙謝娭毑和老伴劉爹爹投資了8萬元,同樣受騙的老人至少還有94人。   今天, 劉爹爹撥打了本報熱線電話, 「一共騙了上千萬元,一定要曝光騙局,別讓更多人受害。」
  • 京華時報: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原標題:日本「神藥」受追捧啟示中國藥企   中國民眾的購藥需求在國內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如果中國製藥企業能向日本等國學習,在一些看似沒有太大利潤的領域深耕,也將獲得不錯的市場回報。   繼年初搶購智能馬桶後,不少中國遊客又盯上了日本產的非處方常備藥。
  • 驚人!這些涼茶竟加了這麼多西藥?危害有多大啊?下次喝涼茶一定看清楚
    養生保健 以不傷為本 據了解被查處的這些涼茶鋪都不同程度的往涼茶裡添加了甲硝唑、對乙醯氨基酚、氯苯那敏、地塞米松等成分的西藥。 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藥劑科藥師盧國勇介紹,這些西藥正是我們平常抗感染、退燒、止痛及抗過敏所用到的藥品,需要在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用藥,擅自用藥可對人體造成危害。 中藥加「西藥」危害大
  • 小作坊生產假性藥再包裝成精裝貨 添加禁藥百倍價格銷售
    法制網記者 丁國鋒 法制網通訊員 許政 周瑩藥店、性保健品店經營者以能壯陽、德國生產、香港製造、祖傳藏藥為「噱頭」引誘周邊居民購買小作坊生產出來的無批文假藥、假性藥,有一些更是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添加的藥物。一粒成本僅一兩毛的假性藥,通過包裝,就能賣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
  • 藥店套路真是多,去買個藥一不小心就入坑啊
    說到底,還是因為在國內藥品利潤驚人,賣藥來錢就是快。很多人都這樣的經歷,當因為一點小病想自己去買點藥時,一進藥店,立馬就會有個銷售人員過來熱情的為你「服務」,一般都是問你想要那類藥,如果你不明確說想要哪個藥廠的哪個藥名,而只說想要某某類藥的話,她一定會給你推薦一種你沒聽過的藥廠生產的同類藥,並且這個藥價格一點也不便宜,然後就開始介紹說,這個藥效果好、沒副作用、見效快等一大堆優點,如果看你不想要這個,就給你介紹另一種同樣不便宜的新產品,最後你只好在這幾樣藥裡選一個
  • 這6種常用藥,被許多人當「神藥」,卻不知它們背後的副作用!
    急症藥——安宮牛黃丸很多人認為,安宮牛黃丸是「神藥」,「隔段時間吃一丸」,能「清除體內熱毒保身體平安」,甚至認為一個月服用一丸能預防腦中風發作。還有人在冬至以及驚蟄、夏至、霜降四個節氣,服用安宮牛黃丸為起到養生保健作用。「安宮牛黃丸是急救用藥,不是保健品,無症狀時不要服用。」
  • 記者臥底揭「三七粉神藥」騙局,稱可讓患者「90天停掉5種西藥」
    在該公司內部話術中,「七根草牌三七莖葛根超細粉」被描述為可以讓患者「90天停掉5種西藥」的「神藥」…服用2到3個月,患有腦萎縮、健忘、帕金森的病人可以實現記憶提高不健忘,身體康復等效果。   全文6571字,閱讀約需13分鐘
  • 印度神藥這次大「長臉」,居然騙到了英國
    據海外媒體報導,印度國內的"市場行情"一直是非常神奇,在這裡不但可以買到各種奇奇怪怪的三無產品、假冒偽劣產品,甚至還有一些光明正大通過了審批程序的合法"神藥"如"Coroni1"就是其中之一。這種藥在今年下半年經過多家報紙的傳播,早已經是全球聞名的一大笑料。
  • 「神藥」清亞靈究竟是什麼來頭?號稱對高血壓患者一試就見效,實為...
    「神藥」清亞靈究竟是什麼來頭 號稱對高血壓患者一試就見效,實為固體飲料 降壓「神藥」清亞靈調理高血壓,一試就好? 近日有消費者向瀟湘晨報報料這款「藥物」。記者調查發現,這款號稱神藥的「清亞靈」,實為固體飲料,並非藥物。 專家提醒,固體飲料不能代替藥物。我省已從9月起在全省開展特殊食品與固體飲料等普通食品專項整治行動。
  • 河南食品加工小作坊被禁止生產乳製品、白酒、果凍等五類食品
    河南食品加工小作坊被禁止生產乳製品、白酒、果凍等五類食品 《河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食品小經營店和食品攤販管理辦法
  • 中藥西藥 誰的毒副作用小?
    再以六神丸來說,它是人們很熟悉的一種中成藥,而大多數人不一定知道該藥含有蟾酥素及雄黃等有毒的成分,孩子身上長了幾粒痱子或是有眼屎,有的家長就動輒讓孩子服用此藥,嬰幼兒因超量服用六神丸而中毒的事例並不罕聞,也不乏中毒致死的個例。前些時候,媒體報導有人服用了「極普通」的板藍根而引起過敏的事例,這對於認為「中藥沒有副作用」的人來說,可謂是敲起了警鐘。
  • 福建「神藥」片仔癀
    最近,片仔癀又火了一把,被冠上了「藥茅」的稱號。何為藥茅?就是藥中茅臺。9月3日,片仔癀的股價最高衝到了290元,登上「中藥一哥」的寶座,市值超過1600億元。這引發了股民們的激烈討論,有人認為片仔癀過度吹噓,買片仔癀的人十有八「韭」。也有人認為,片仔癀,永遠的價值投資,永遠的神!
  • 「仨雞蛋」「釣」走多少養老錢
    1一個精心設計的「連環套路」近日,家住邯山區的趙先生發現67歲的母親有些異常,以往除了買菜基本不出門的母親,這一周每天9點準時出門,回來時還帶回來一些食鹽、口罩之類的免費小禮品。直到前幾日母親回來時手裡拿著三個大的包裝盒,說是自己花了1300塊錢買的花香被,趙先生看到和價格完全不符的產品才知道這件事情並不簡單。在趙先生的再三追問下,母親白阿姨才告訴兒子,半個月前在去買菜的路上,有個年輕人發給她一張宣傳單,說她被隨機挑選為幸運用戶,憑這張傳單就能免費領一個石玉鍋,並且再三強調是完全免費的。
  • ...網上售賣「三無產品」,這些年你貼過的膏藥是不是萬能「神貼」?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虛假宣傳仍未禁止,假冒產品「李鬼」當道,三無產品自製「祖傳黑膏藥」網上隨意賣。同時,該產品還與口服西藥、推拿按摩、針灸、手術療法、平躺牽引進行對比,宣稱「無毒副作用,可修復受損組織不再復發,徹底治癒腰間盤。」
  • 「特效」涼茶偷加西藥?別毀了「廣東涼茶」的招牌
    事因疫情之下,一種聲稱能「增強抵抗力」的涼茶引發關注,廣州警方在番禺區範圍內的涼茶鋪隨機取樣40份,結果發現有15份樣品不同程度含有西藥成分,11家非法添加西藥的涼茶店鋪被依法查封,15名涉案人員被抓獲。特效「涼茶」屢禁不止民間有云:" 廣東有三寶:燒鵝、荔枝、涼茶鋪。" 在嶺南一帶,提起涼茶,可謂家喻戶曉。
  • 這些新興的保健「神藥」靠譜嗎?
    查證者:鄒雅敏| 西安交通大學醫院 主管藥師 楊衛麗| 漯河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 主管藥師 上一篇文章《過節送禮,這些新興的保健「神藥」靠譜嗎?
  • 中高考臨近,「神藥」刷屏朋友圈
    我省網消水平指數在全國31個省份的排名是第13位,其中合肥市...神藥」,瞬間在微信朋友圈裡刷爆了屏。據說,這些「神針」、「神藥」可以提升認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藥丸」。那麼這些「神藥」的成分是什麼?隨意服用這種「聰明藥」是否會有副作用?為此,安徽食藥監昨日闢謠,沒有所謂的「神藥」,市民不能輕信謠言。網傳「神藥」為何物?
  • 杭州性保健用品店令人心驚肉跳
    記者在好幾家性保健用品店裡都看到了一種名叫「幹塌床」的女性外用藥,從名字到包裝畫面令人臉紅,而且這是一個「三無」產品。   而在性保健用具的外包裝上,這家店裡的產品令人觸目驚心。在健慰器櫃檯的最上方,一個比較大的男用健慰器的外包裝令人感到恐怖:在整個產品包裝的正中央,也就是畫面上女子私處應該在的地方,被製作成了透明包裝。女子的私處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男用健慰器上的女子模擬私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