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坡區銅罐驛長江提水泵站裝設升降電梯進入安裝階段

2020-12-12 愛呵呵樂

近期,重慶九龍坡區銅罐驛長江提水工程一、二級泵站裝設工作升降電梯進入採購、安裝階段。銅罐驛長江提水工程一、二級泵站2008年建成投運,一級泵站泵井高度28米,二級泵站泵井高度25米,泵站泵井裝設自製鋼結構步行樓梯,一級泵站泵井工作通道樓梯138步,二級泵站工作通道樓梯102步,泵站無電動扶梯及升降電梯,現兩個泵站擬增建升降電梯,作為泵站泵井第二工作通道。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近期在新合村召開了銅罐驛鎮西銅北路三標段項目徵地動員會。西銅北路的建設對銅罐鎮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西銅北路是打通西彭至銅罐驛互通互聯,貫通銅罐驛至西彭接外環的重要對外交通,是形成銅陶路、西銅南路、西銅北路交通網的重要一環。銅罐驛鎮新合村西銅北路三標段項目徵地動員會的召開,標誌著西銅北路的建設邁入全新階段。

擬建的銅罐驛鎮截汙管網建設項目也將實施,擬建工程包括新建截汙幹管和三級汙水管網。新建截汙幹管2.8公裡,其中重力管0.8公裡,壓力管2公裡,新建三級汙水管網1.4公裡。新建一體化提升泵站2座。項目施工期預計4個月。工程的總投資約1200萬元。

相關焦點

  • 重慶千年古鎮,被遺忘的銅罐驛,從銅罐驛鎮流入長江的大溪河
    這個古鎮其實很少有人聽過,最近在重慶旅遊,無意發現了這個古鎮,銅罐驛是一座千年古鎮,自然景觀得天獨厚,大溪河峽谷風光優美,三峽十裡,畫廊十裡,河流從銅罐驛鎮匯入長江。其實,銅罐驛這個名字,很早就聽說過,就是還沒去過。心裡一直惦記著,什麼時候可以過去看看。
  •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榜重慶首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11日6時訊(通訊員 鄔姜)近日,重慶市公布了第一批115個歷史地名保護名錄(後附名單),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榜。根據相關規定,列入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且仍在使用的地名,將予以長期保留,一般不得更名。
  • 重慶首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榜
    九龍報訊(記者 鄔姜)近日,重慶市公布了第一批115個歷史地名保護名錄(後附名單),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榜。根據相關規定,列入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且仍在使用的地名,將予以長期保留,一般不得更名。
  •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開展清理戶外廣告整治行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3月18日15時訊 為進一步規範戶外廣告設置,提升城市品質,九龍坡區銅罐驛鎮城管大隊組織執法人員對鎮內臨街門店違規戶外廣告牌匾、玻璃貼紙、牆體廣告等進行集中清理。整治行動出動工作人員80餘人次,共計拆除破舊汙損戶外廣告牌30多塊、燈箱廣告4塊、牆體廣告10餘幅,拆除違法戶外廣告牌4餘塊。
  • 慢生活 |花4元坐綠皮火車,到銅罐驛老街捕捉舊日時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九龍坡區文化和旅遊委員會供圖銅罐驛鎮陡石塔村1社,春末的一場雨讓這裡的空氣變得特別清新,一座始建於清末民初,坐東朝西,呈「L」形布局的青瓦木質結構院落,在鬱鬱蔥蔥的植物中間,尤顯端莊大氣。
  • 銅罐驛的慢時光
    銅罐驛古鎮  近日,記者從九龍坡區獲悉,隨著銅罐驛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基本建成  九龍坡區民宗委主任張建圖初步統計,天主堂建成至1992年再次恢復為宗教場所,至少經歷了10餘次大大小小的改建或修復。  中西合璧  銅罐驛天主堂始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年),1924年重修教堂及附屬房屋,1941年再度改建。
  • 花4元坐綠皮火車 去九龍坡銅罐驛捕捉舊時光
    九龍坡區銅罐驛鎮陡石塔村1社,春末的一場雨,讓這兒的空氣變得特別清新。一座始建於清末民初,坐東朝西呈「L」形布局的青瓦木質結構院落,在鬱鬱蔥蔥的植物襯託下,尤顯端莊大氣。這裡是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中共四川臨時省委擴大會舊址周貢植故居。
  • 畫說九龍——重慶市九龍坡區美協藝術家走進西彭、銅罐驛
    6月第三期 "畫說九龍坡"寫生創作活動,在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快速復工復產的形勢下,藝術家們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參與投入到共建美好生活中。為了更好宣傳詮釋「九心歸一,龍行天下」九龍人文精神,提升我區形象,反映我區巨大變化,繼續圍繞「三高九龍坡、三宜山水城」的總願景和文化活區的工作任務,區美協在區文聯指導協調下開展第三次寫生活動,於6月6日至7日走進西彭鎮、銅罐驛鎮,將藝術的視角,美妙的畫筆定格於西彭鎮西彭鋁都時代步行街、濱江綠色宜居家園、長石村、黃磏村和銅罐驛鎮的銅罐驛火車站、銅罐驛糧站、雙騎龍村、黃金堡村
  • 畫說九龍——重慶市九龍坡區美協藝術家走進西彭、銅罐驛
    驛部分寫生藝術家2020年6月第三期 "畫說九龍坡"寫生創作活動,在抗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快速復工復產的形勢下,藝術家們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參與投入到共建美好生活中。為了更好宣傳詮釋「九心歸一,龍行天下」九龍人文精神,提升我區形象,反映我區巨大變化,繼續圍繞「三高九龍坡、三宜山水城」的總願景和文化活區的工作任務,區美協在區文聯指導協調下開展第三次寫生活動,於6月6日至7日走進西彭鎮、銅罐驛鎮,將藝術的視角,美妙的畫筆定格於西彭鎮西彭鋁都時代步行街、濱江綠色宜居家園、長石村、黃磏村和銅罐驛鎮的銅罐驛火車站、銅罐驛糧站、雙騎龍村、黃金堡村、天主教堂、硌五洞
  • 七彩都市田園和銅罐驛鎮「英雄夢」
    空間暢想「一心兩軸四區」▲英雄灣村  王茂松攝銅罐驛鎮地處成渝城市群核心區,毗鄰長江,擁有大溪河等自然水系,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經過三年的規劃論證,大英雄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概念有清晰的闡釋——立足銅罐驛獨特區位條件,厚重的歷史人文資源和豐富的山水林田生態基底,打造「生態自然+都市農業+文化旅遊+田園社區」四位一體的鄉村振興示範項目。對於九龍坡來說,這是西城戰略空間規劃的指引。對於銅罐驛來說,這是造福子孫後代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
  • 重慶最大船棺葬群現身九龍坡銅罐驛,墓葬主人身份不尋常
    冬筍壩遺址發掘區全景 去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的人們,一定見過展廳裡那數米長的船棺,那是上世紀50年代在九龍坡區銅罐驛出土的巴人船棺。
  • 銅罐驛天主堂文物保護修繕完成
    本組圖片由記者陳林攝●銅罐驛大英雄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持續推進,目前3500畝農業公園、282套美麗鄉村(民居)A區、時代新城首期、英雄灣村歷史文化名村核心區初步達成展示效果。●銅罐驛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基本建成,銅罐驛天主堂、明誠書院文物保護修繕完成,李家院子等5個傳統院落57戶農房風貌改造全部完成。
  • 老重慶|銅罐驛天主堂修舊如舊,建築風格中西結合等你參觀
    記者從九龍坡區獲悉,隨著銅罐驛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基本建成,銅罐驛天主堂、明誠書院文物保護修繕完成,李家院子等5個傳統院落57戶農房風貌改造全部完成。據考證,銅罐驛天主堂始建於1888年,1924年經過一次大規模擴建。抗日戰爭時期,明誠中學為避日機轟炸,於1941年從渝中區曾家巖遷往銅罐驛陡石塔村,天主堂被改為校舍。
  • 重慶珍檔 | 古詩裡的九龍坡風光:牽笮沂九龍,崎嶇驛路重
    銅罐驛古鎮外的古驛道。 位於主城的九龍坡區屬先秦時期巴子國江州,自古為成渝水路要衝,文人墨客不絕於途,留下諸多詩篇。其中,九龍灘及銅罐驛、白市驛等古驛站為歷代文人吟唱最多。據考證,在明朝,區域內就有了「九龍灘」地名。清乾隆《巴縣誌·建置之度外山川》記載:「灘在江心,有九石翹首若龍。」指的就是九龍灘。上世紀30年代,九龍鋪碼頭與九龍鋪機場建成。1945年,毛澤東來渝參加重慶談判,《新華日報》記者將其所乘飛機降落的九龍鋪機場誤寫為「九龍坡機場」,「九龍坡」一名就此流傳開來。
  • 銅罐驛鎮陡石塔村
    銅罐驛鎮陡石塔村地處萬畝紅橘腹地,東望五馬山,南伴長江,北偎大溪河硌午洞,西與西彭鎮接壤,與江津區隔江相望,地理資源優越。全村有十五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924畝,人口2168人。陡石塔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民國時期,村內有個叫么店子的地方有一如同陡坡的塔形石碑,因此得名。
  • 老重慶|銅罐驛天主堂修舊如舊,建築風格中西結合等你參觀
    記者從九龍坡區獲悉,隨著銅罐驛英雄灣村綜合提升項目一期基本建成,銅罐驛天主堂、明誠書院文物保護修繕完成,李家院子等5個傳統院落57戶農房風貌改造全部完成。據考證,銅罐驛天主堂始建於1888年,1924年經過一次大規模擴建。抗日戰爭時期,明誠中學為避日機轟炸,於1941年從渝中區曾家巖遷往銅罐驛陡石塔村,天主堂被改為校舍。
  • 九龍坡區手繪景點地圖出爐,快來打望!
    今(29)日,九龍坡區首次以手繪景點地圖的方式,為大家整理了轄區內相對著名的景點,趁著周末閒暇,不妨實地走訪體驗一番。▲手繪九龍坡景點地圖人文之旅包括黃桷坪川美創谷、周貢植故居、玉龍公園、銅罐驛天主堂、華巖寺、走馬古鎮、銅罐驛古鎮、重慶南站至銅罐驛綠皮火車、喜瑪拉雅書店、鍾書閣。
  • 九龍坡區 彩雲湖小學天橋裝升降電梯 市民出行更方便
    本報訊(記者陳軍通訊員王莎莎)近日,作為我市目前配備垂直升降電梯數量最多(4部)的人行天橋——彩雲湖小學天橋已進入電梯調試階段,即將投用。
  • 銅罐驛鎮新合村陳其群:只要我還能動就要帶著鄉親們掙錢
    九龍坡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諮詢熱線九龍坡區政府衛生服務熱線電話1982年,20歲的陳其群嫁到九龍坡區銅罐驛鎮新合村黃天雲家,丈夫黃天雲作為家中老大,其還有四個弟弟,大家一起生活在一個不到100平方米的土牆房裡,家中廚房就是一個臨時搭建的茅草屋。用陳其群的話說:「那時太窮了!
  • 【原創】#故城時光# 銅罐驛古鎮:離山城很近,距喧囂嘿遠!
    銅罐驛鎮現屬九龍坡區管轄 真正的銅罐驛在哪點?現在除了當地人,還有老點的人曉得以外,怕很多年輕人搞不大懂。其實,兩地都在長江邊上,冬筍壩在上遊,銅罐驛在下遊,相距不過三、四公裡,順著成渝鐵路往 重慶 方向走,徒步半個小時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