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報訊(記者 鄔姜)近日,重慶市公布了第一批115個歷史地名保護名錄(後附名單),九龍坡區銅罐驛鎮上榜。根據相關規定,列入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且仍在使用的地名,將予以長期保留,一般不得更名。
位於九龍坡區南部的銅罐驛,曾經和魚洞、木洞並稱重慶三大水驛站,是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古鎮,在古代作為成渝之間的要道驛站起著交通樞紐作用,有豐富的民間傳說。1954年出土的巴人船棺墓葬和青銅器,是這裡曾是古代巴國發源地之一的證明。這裡有長江小三峽之一的「貓兒峽」及長江奇觀馬腦殼,古有傳謠「金劍斬龍腦,銅罐煨仔雞」,銅罐驛因此得名。
重慶市第一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是依據地名的歷史性、知名度、文化內涵、文化獨特性及傳承價值等方面,經區縣篩選申報、市級部門審核、專家評定,歷時1年最終確定而成,包括古城(都)、古縣、古鎮、古村落、少數民族語、著名山川河流、近現代重要地名等多個類別。
根據地名保護要求,重慶將對列入歷史地名保護名錄的地名實施分級分類保護,仍在使用的地名,一般不得更名;尚未使用的地名,應當按照有利於保護傳承、地域就近原則優先啟用;對確實不能啟用的,應當採取設立紀念性標識物、立碑等措施加以保護。
因城鄉建設、改造或者行政區劃調整等原因,確需對歷史地名作出是否保留使用決定的,民政部門或者專業主管部門應當通過聽證會、論證會等形式充分聽取專家和社會公眾意見。
附名單>>
重慶首批歷史地名保護名錄
萬州區(3個):西山公園、太白巖、高筍塘
黔江區(1個):濯水鎮
涪陵區(2個):青羊鎮、白鶴梁
渝中區(10個):解放碑、朝天門、通遠門、鵝嶺、佛圖關、中山四路、十八梯、上清寺、重慶市人民大禮堂、紅巖村
大渡口區(2個):龜亭山、金鰲山
江北區(1個):江北城
沙坪垻區(5個):歌樂山、渣滓洞、白公館、磁器口、青木關
九龍坡區(1個):銅罐驛鎮
南岸區(10個):黃葛渡、海棠溪、龍門浩、塗山、明月山、彈子石、銅元局、呼歸石、煙雨路、銅鑼峽
北碚區(5個):縉雲山、華鎣山、北溫泉、狀元碑、金剛碑
渝北區(3個):龍興鎮、洛磧鎮、天官墳
巴南區(2個):巴縣、豐盛鎮
長壽區(2個):但渡、長壽湖
江津區(5個):塘河鎮、石蟆鎮、吳灘鎮、中山鎮、白沙鎮
合川區(2個):釣魚城、淶灘鎮
永川區(2個):松溉鎮、箕山
南川區(1個):金佛山
綦江區(2個):東溪鎮、韓國臨時政府遺址
大足區(5個):龍水鎮、寶頂山、郵亭鋪、巴嶽山、瀨溪河
璧山區(2個):來鳳驛、涼亭關
銅梁區(1個):安居鎮
潼南區(2個):崇龕鎮、雙江鎮
榮昌區(2個):施濟橋、路孔
開州區(1個):溫泉鎮
梁平區(2個):梁山、雙桂堂
武隆區(4個):羊角、四川二路紅軍司令部舊址、白馬山、紅軍渡
城口縣(4個):明通鎮、諸葛城、紅三十三軍指揮部遺址、城口縣廟壩區蘇維埃政府遺址
豐都縣(1個):平都山
墊江縣(2個):墊江、鶴遊坪
忠縣(3個):皇華城、石寶寨、白公祠
雲陽縣(2個):雲安鎮、張桓侯廟
奉節縣(6個):夔州、永安、魚復、白帝城 、奉節、瞿塘峽
巫山縣(5個):巫山、巫峽、巫山十二峰、大寧河、大昌鎮
巫溪縣(2個):寧廠鎮、雞心嶺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2個):石砫、西界沱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1個):洪安鎮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4個):龔灘鎮、龍潭鎮、桃花源、南腰界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2個):鬱山鎮、摩圍山
兩江新區(1個):多功城
重慶高新區(1個):白市驛
萬盛經開區(1個):青年鎮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