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公布醫療服務三年計劃 市民卡將變身居民健康卡

2020-12-21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讓更多人在家門口看病,南京正在打造15分鐘健康服務圈。南京市政府16日公布了《南京市2018—2020年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提出到經過三年努力,要讓市基層醫療機構總診人次佔全市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江北新區和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區區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

公立大醫院原則上不許原址擴張

根據南京市政府制定的發展目標: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增長至6.5張,其中醫院5.7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0.8張。按照不低於15%的公立醫院床位比例設置公立專科醫院,優先支持兒童、精神、婦產、康復等專科發展。

大醫院就地擴張的做法將被叫停。這次規劃明確提出,控制醫院單體規模與建設。嚴格控制公立醫院單體(單個執業點)床位規模的不合理增長。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公立醫院單體(單個執業點)規模床位數達到或超過1500張的,原則上不得在原址擴大規模。

郊區本地就診率要達90%

在醫療資源的布局上,該規劃指出,要依據區域常住人口數,全市每100萬—200萬人口設置1—2個綜合性醫院。江北新區和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區原則上每個區設置1個綜合醫院和1個中醫類醫院。

到2020年,全市基層醫療機構總診人次佔全市總診療量比例達到65%以上,江北新區和江寧、浦口、六合、溧水、高淳五區區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衛生院)家庭醫生制服務機構實施率達100%,戶籍家庭重點人群籤約服務率達75%以上。

對於普通市民而言,接下來很快的一個變化就是,手中的市民卡將會成為居民健康卡。到2020年,推進市民卡與居民健康卡深度融合實現醫療一卡通,建立統一支付帳戶實現醫療一帳通,優化醫療流程實現醫療一程通,加快移動醫療建設實現醫療一鍵通,逐步開放健康檔案查詢服務,加強市民健康自我管理。

記者 仇惠棟

相關焦點

  • 杭州智慧醫療服務升級就醫時支付寶可充值市民卡、健康卡
    浙江在線·浙江城鎮網 03月25日 訊就醫時,市民卡或健康卡內支付餘額不足咋辦?用支付寶也可解決問題。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從杭州市衛計委了解到,杭州市智慧醫療工作又推出新應用。市衛計委、杭州市民卡公司與支付寶首次開展合作,將「杭州智慧醫療」服務駐入支付寶城市服務,提供在線預約掛號、市民卡健康卡在線充值等便民服務。
  • 杭州智慧醫療入駐支付寶 市民卡健康卡可在線充值
    杭州智慧醫療入駐支付寶市民卡健康卡可在線充值   近日,「杭州智慧醫療」服務入駐支付寶城市服務,提供在線預約掛號、市民卡健康卡在線充值等便民服務。
  • 電子健康卡在廈門正式發行 劃重點!市民應該如何申請?
    「網際網路+健康」創新應用  居民健康卡是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為我國城鄉居民設計發放的全國統一標準的就診服務卡,主要解決跨醫療機構、跨地域醫療健康服務「一卡通」問題,方便居民就醫和健康管理。  隨著「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深入發展,居民對於智慧型手機、智能終端越來越依賴,對於醫療衛生服務便捷性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 內江一半常住人口已申領居民電子健康卡
    近日,內江市民楊嬌下載「健康內江」App,登錄註冊並進行實名認證、綁定銀行卡後,輕鬆實現了線上預約掛號、繳費、就醫等門診全流程服務。這是居民電子健康卡在內江普及惠民的一個例證。記者近日從市衛生健康委了解到,自今年6月起,內江全面推行電子健康卡(碼)就醫,將電子健康卡、「健康內江」App作為醫院線上線下服務的主要介質,實現全市醫療健康服務「多卡合一、一卡通用」和掃碼就醫。
  • 烏魯木齊15家醫療機構上線電子健康卡,看看都能幹啥?
    一張居民電子健康卡整合多家醫院的就診卡功能、提供便民就醫服務;網際網路醫院讓數據多跑路,讓患者少跑腿;「網際網路+」把護理服務送到患者家裡……今年,烏魯木齊市衛生健康委及其市、區縣兩級醫療機構不斷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工作,通過網際網路與醫療的精準對接,實現醫療服務便民惠民。
  • 看病告別「一院一卡」,濱州電子健康卡來了!
    目前,電子健康卡已在濱州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普遍覆蓋電子健康卡將成為市民的健康身份證實現手機在線掛號、預約繳費、取藥、檢查、報告查詢就醫「帶就診卡」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什麼是電子健康卡?電子健康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擁有的在醫療健康服務生活中用於身份識別,滿足基礎健康信息儲存,實現跨區域、跨機構醫療健康服務、數據交換和費用結算的健康二維碼。
  • 一卡通用!@濱州人:快來領取你的電子健康卡
    目前,電子健康卡已在濱州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普遍覆蓋,電子健康卡將成為市民的健康身份證,實現手機在線掛號、預約繳費、取藥、檢查、報告查詢就醫「帶就診卡」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那麼,何為電子健康卡?與之前使用的各醫院的就診卡有什麼區別?如何來使用?小編為您一一解答。什麼是電子健康卡?
  • 市衛健委:電子健康卡打通就醫「腸梗阻」
    有市民反映我市已推出了居民健康卡(實體卡),但該卡並不能被所有醫院認可,少數醫院仍需要醫院自己的就診卡,導致手中存在多張就診卡的情況,給患者就醫帶來不便。對此,市衛生健康委把「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應用作為深化醫改、改善醫療服務、方便群眾就醫的重要手段,不斷提升普惠化、便捷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讓醫療數據「多跑路」、群眾就醫「少跑腿」。
  • 「浙裡辦」APP正式上線浙江省居民電子健康卡
    看病忘帶就診卡怎麼辦?在浙江,掃碼即可看病啦!記者了解到,浙江省居民電子健康卡正式在浙裡辦APP上線。浙江省居民電子健康卡是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按照國家標準,為方便在省內醫院就診的人民群眾,實現跨機構和跨地域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健康服務而提供的電子卡。電子健康卡非實體卡,主要通過二維碼的形式予以展示。現在,你只要通過浙裡辦APP申領,就能擁有專屬的電子健康卡。
  • 會寧全面推行居民電子健康卡
    會寧全面推行居民電子健康卡每日甘肅網12月16日訊 據白銀日報報導 今年以來,會寧縣全面推行居民電子健康卡,實現「無卡」就醫,居民電子健康卡就診新時代到來。為做好居民電子健康卡的推行,依據甘肅省居民電子健康卡建設標準,會寧縣督促加快各級醫療機構完成電子健康卡識讀終端的配置,開展HIS(醫院信息系統)系統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村衛生室信息系統接口改造對接,並確保用卡環境安全。自2019年11月1日起,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已取消就診卡,啟用電子健康卡「一卡通用」,11月10日全部完成應用。
  • 市民可申領電子健康卡 憑二維碼就能預約掛號看病就診
    ,使用身份證、社保卡(或市民健康卡)刷卡驗證身份後辦理電子健康卡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楚燕)擁有電子健康卡,掃一掃二維碼,醫療健康服務和費用支付等多項功能都能在一部手機上搞定。這是1月14日在廈舉行的「電子健康卡福建省首發式暨家醫籤約及就醫惠民應用啟用儀式」上傳出的令人振奮的信息,意味著福建省從此進入虛擬電子健康卡時代。廈門市民現可通過「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廈門i健康」等微信公眾號的個人中心在線完成註冊領取電子健康卡,或通過醫院的微信號、收費窗口及自助服務終端進行虛擬卡發卡,使用身份證、社保卡(或市民健康卡)刷卡驗證身份後進行電子健康卡辦理。
  • 邁進「掃碼就醫」新時代,煙臺市口腔醫院啟用電子健康卡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關於加快電子健康卡普及應用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實現實名制就醫和醫療健康服務「一卡(碼)通」,破解「一院一卡、重複發卡、互不通用」的就醫堵點問題,實現跨機構、跨區域健康服務「一卡通」,進一步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煙臺市口腔醫院電子健康卡通過省衛健委健康卡平臺驗收,線上線下同步啟用。那什麼是電子健康卡?有何功能?如何註冊?昨日記者來到煙臺市口腔醫院一探究竟。
  • 格爾木市:公立醫院全部實現電子健康卡就診
    電子健康卡是居民的「健康身份證」, 不僅具有預約掛號、檢查檢驗、取藥結算等功能,患者還可以通過手機關聯個人電子健康檔案、電子病歷,有助於為公眾提供一體化健康管理服務。2020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把推動「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應用作為深化醫改、改善醫療服務的重要手段,隨著電子健康卡的應用,各級公立醫療機構的「信息孤島」逐步被聯通起來,匯聚成跨機構、跨部門、跨地區的醫療大數據資源,形成便民惠民服務信息互通共享的新紐帶。
  • ...起德陽全面啟用電子健康卡 全市24家醫療機構實現就醫「一卡通」
    據悉,目前我市市區所有公立醫院和各縣(市、區)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等24家醫療機構已經完成和電子健康卡卡管平臺的系統對接,已支持電子健康卡全流程的就醫服務,實現了就醫「一卡通」。6月1日上午,記者在德陽市人民醫院門診大廳看到,導醫人員正在給前來就診的市民講解如何註冊申領和使用電子健康卡。
  • 德陽市電子健康卡和「健康德陽APP」正式發布運行
    德陽市電子健康卡和「健康德陽APP」正式發布運行 【字體:大 中 小】   28日,德陽市電子健康卡和
  • 明年川內市州實現健康卡發放 異地就醫逐步一卡通
    ,成立健康卡項目省、市兩級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諮詢指導組,制定項目技術指南,雅安、綿陽、成都、德陽、自貢、南充、攀枝花等市開始大規模數據採集,數據準備3000萬條以上。  目前,四川省居民健康卡發卡量正逐步上升。雅安完成制卡40多萬張,已發放6萬餘張,年底將發放完畢,全市所有鄉鎮衛生院完成應用環境改造,95%的二級以上醫療衛生機構完成應用環境改造;綿陽市已制卡50萬張,年底預計發卡達到200萬張。
  • 看病一卡通 重慶累計發放812萬張電子健康卡
    1月13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衛生健康委獲悉,近年來,重慶在全市範圍內大力推廣一卡通用的電子健康卡,目前,全市累計發卡電子健康卡812萬張,用卡日均30萬人次。憑電子健康卡不僅可在醫院「亮碼入院」,還可進行掛號、取藥、查報告等全流程就診。作為每個人的「健康就醫憑證」,電子健康卡全國通用。
  • 「健康連雲港服務號」微信小程序發布,打通醫療健康全流程普惠港城...
    未來,雙方將進一步基於電子健康卡開展醫療健康便民惠民服務創新合作探索,完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建設。連雲港市衛生健康委主任、二級巡視員周偉,連雲港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二級調研員劉蓉,騰訊電子健康卡總經理吳一凡等出席合作籤約及發布儀式。
  • 【新聞發布】我市現已發放電子健康卡609萬張
    應用電子健康卡進行掛號、就診、交費、檢驗、檢查、取藥、住院、體檢等全流程就醫,享受智慧門診、智慧病房、公共衛生及健康諮詢等服務,不僅可以大大縮短就醫時間,而且,能夠在手機上查看個人全生命周期健康檔案,是廣大群眾實現科學便捷就醫的有效手段之一。
  • 杭州市民卡的15年:這是杭州人用的最久的一張卡
    如今,市民卡早已不再只是一張卡片,也是手機市民卡APP,更是智慧城市建設、「最多跑一次」改革的重要載體。讓百姓少跑路,數據多跑路,這樣的「最多跑一次」踐行,市民卡早在2012年起,就在市衛計委的領導下推出「智慧醫療」結算應用,在國內首創「診間結算」就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