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藝術史的文明演化中,古希臘雕塑可謂是不得忽略的一抹重彩,甚至說它是典範也不為過。在那一塊「三角形」的轄域中,藝術首先成為自覺地「為美而美」的行為,並憑藉其魅力對後世藝術產生了基底般的影響。
法國哲學家丹納的《藝術哲學》(傅雷譯本)中,於第四編講解了希臘雕塑的相關內容。他遵循著他實證主義的科學精神準則,以種族、時代、制度為切入點,並通過字裡行間洋溢著熱情與理性邏輯的辭藻,為我們開闢了一條洞悉古希臘雕塑的獨特的路徑。
第一章,種族部分。
丹納先從希臘的地理自然環境出發,通過對希臘的形狀特點、區域位置、丘陵地帶的特點的敘述,表明了希臘人的性格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很重。而且希臘人對純粹科學與抽象證據的愛好,使得它們聰明早熟、好奇以及充滿探索力的生命狀態在科學發明方面造詣頗深,並由此聯繫出藝術、哲學上的愛好的相關性。
因為希臘的山、河、海等自然景物大都形體明確,使得希臘民族熱衷於對線條美、形體美的感知與締造,以至於在頭腦裡習慣於「肯定的」和「分明的」概念。他們的宗教觀念十分單薄,對無所不在的神興趣不大。創造神是他們的一種遊戲藝術行為,而且這些神「與人接近而且性格確定」,這與他們對人生與命運持以完美而狹隘的觀念有關。
希臘民族擁有樂觀精神,他們追求鮮明的易於感受的樂趣,愛美,意境明確又善於保持有度的中庸之道。丹納還通過與現代人對比揭示出古希臘人對待科學與哲學的態度是靈活的、不嚴肅的。
第二章,時代部分。
丹納通過將古希臘人與今人對比,指出了古希臘人的生活與精神比今人更樸素簡單,他們受文明的奴役少,更接近自然人的本色,過去的文化對近代文明的影響很大。通過分析基督教的原旨教義,丹納得出希臘人對於死以及對於「他世界」的觀念是非常樂觀的。
現代人的觀念與情感是不協調發展的,而在希臘人那裡卻是協和健美的。而且通過考察語言的適用性,丹納還總結出現代語言與古希臘語言的差別,並認同現代語言是「渣滓」,而古希臘語言包羅萬象具有活力的特點。
通過指出現代文明是「煞費經營而混雜」的,而希臘文明是「不假思索的簇新的文明」的,體現了希臘人對文明具有主動權。還指出了希臘人的精神狀態與他們的重視肉體美的藝術形式是相適應的特點。
第三章,制度部分。
丹納指出希臘世界是從原始而經久的精神文化變遷的模子中脫胎而來的,通過列舉很多著名的神話傳說,以及引用戲劇家的作品,提煉出了舞蹈與體育在希臘民族中所佔據的重要位置。
還總結性的歸納了藝術品的產生與時代的而先後關係,而希臘雕塑便是一種完全明確而豐滿的反映現實的藝術——「和諧的經過擴大的回聲」。文內指出希臘的雕像藝術不僅造出了最美的人,還造出了最美的神,而且發現並非所有的神與實物合為一體的程度一律相等,希臘人把自然力擬人化的變形程度各有不同。
希臘的神是地域性的,每個地方都有自己專屬特色的神。丹納還例舉了戰神雅典娜之於雅典的故事傳說,表明了神與人的親密性,以及希臘民族尚武的特點。
相信沒有人在看完了丹納對古希臘人的描述後,不會對古希臘人產生某種喜愛之情。一個如此樸素、健美,把制度作為手段,熱愛運動,多才多藝卻並不被其所惱,各項才能互不幹擾而協調共進的自然的人,誰能拒絕他的魅力?
古希臘人是某種程度上的高等的人,他們是哲學意義上的完整的人,而不是現代社會零件式枯燥的或經濟或政治的附屬品。借用亞里斯多德觀點,希臘民族的藝術就是形式與質料的完全統一。他們沒有被感性-理性的二分思維法則桎梏,而是自由自在地徜徉在那座靠海的島嶼上他們探討哲學與智慧,追求藝術與知識,並以此為樂。
陳丹青說:「希臘是人類的永久教師。」
由此又可見,我們的現代文明從希臘那裡能吸收多少養分。希臘人永遠是心態年輕的,精力旺盛的,由這種人組合而成的希臘社會自然是健美的代名詞。
希臘文明就像一顆恆亮的星星,在歷史的長空中閃耀著,並能因為其健美性、豐富性為後代永遠的學習與借鑑,因此,希臘藝術又是永恆的。
在丹納對希臘雕塑藝術的描述中,我們能明顯地感受到丹納本人對古希臘文化的喜愛,以及對近代文明的批判態度。他所引證的根據都源自客觀實際,並且重視歷史考據,使得他的觀點具有雄辯力與說服性。
善於分析的丹納認為對藝術品的鑑賞是有客觀標準的,他說:「每個人在趣味方面的缺陷,由別人的不同趣味加以彌補:許多成見在相互衝突之下獲得平衡,這種連續相互的補充,逐漸使最後的意見更接近事實。」
但是在文中,他似乎只採用了對他即將要呈現的觀點有利的事實,對不利的材料卻不加涉及,這就體現了他分析的片面性。
對於古希臘雕塑的分析,僅僅從種族、時代、制度的角度出發,只會使得分析的結論導向不夠精深準確,他沒有意識到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的關係是極度密切的,甚至沒有注意到希臘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在於希臘民族的原始生產力與生產關係。
雖然丹納的觀點具有片面性,但是畢竟沒有任何一種觀點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他的觀點之於我們,還是具有極強的參考價值的。而在他所呈現的希臘雕塑藝術的思考中,我們仿佛置身於那個久遠的蘇格拉底的年代,那是一個偉大而輝煌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