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加快推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

2020-12-25 中國網科學頻道

近年來,泉州市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水產品和優美水域生態環境的需求為目標,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現代漁業提質增效,不斷推進現代漁業綠色發展。

加強品牌培育,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泉州市立足水產養殖業現狀,深入挖掘漁業優勢產業和漁業資源區域特點,引導建設一批有特色、有優勢、規模化、現代化的養殖企業和產業龍頭。「十三五」以來,全市已發展市級以上水產產業化龍頭企業36家,水產特色生產基地70家,全市水產加工產品已獲得3個中國馳名商標、5個國家地理註冊商標和22個省級著名商標榮譽稱號,「晉江紫菜」「崇武魚卷」「泉州金牡蠣」「安海土筍凍」入選全省二十大漁業品牌,阿一波食品、晉江力綠食品等公司被評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

扶持遠洋漁業,鼓勵遠洋漁獲「運回來」。泉州市出臺了積極的財政扶持政策,對遠洋漁業新造、購置轉入漁船等予以補助,實現了遠洋漁業從無到有的發展,累計發展遠洋漁業企業6家,投產遠洋漁船61艘,作業範圍從單一的北太平洋漁場擴展到太平洋、印度洋公海及索馬利亞海域等,作業方式由簡單的「捕撈+運輸」經營模式逐步發展到「捕撈+加工+運輸」模式。

為鼓勵遠洋漁獲在本地上岸,泉州市建設了全省首個專業遠洋漁業通關碼頭——深滬遠洋漁業通關作業區設施,為遠洋漁船裝卸、補給、通關、冷藏、物流提供便利。還設立了市級海洋經濟專項資金,對遠洋漁業企業運回泉州口岸的水產品,按報關單淨重每噸給予補助200-300元,鼓勵遠洋漁船自捕漁獲運回泉州銷售,有效帶動了水產加工等周邊產業發展。

發展休閒漁業,促進一二三產融合。泉州市依託「水鄉漁村」等資源優勢,拓展漁業文化內涵,積極打造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休閒漁業基地。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省級漁業與旅遊、休閒和文化等產業結合的「水鄉漁村」 19家。如晉江深滬休閒海釣基地、南安聯益生態農莊等,以垂釣、住宿、餐飲、觀光為中心,將生產體驗、休閒垂釣、旅遊度假、文化探遊、運動健身、觀賞娛樂、舌尖美味、科普教育等形式多樣、品位多元、各具特色的休閒漁業活動融入當地鄉村鄉情,遊客可以體驗水上遊船、魚塘垂釣、果蔬採摘、林果觀光、山野風光等諸多休閒項目,乘興而來,盡興而歸,盡享農家之樂。

實施增殖放流,養護漁業資源。「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投入增殖放流資金超2000萬元,在泉州灣等主要海灣放流海水苗種20億尾,在晉江流域放流淡水苗種661.14萬尾,漁業水域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漁業資源自然種群得到有效恢復,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生態和經濟多重效益。

全市連續多年組織開展「6.6放魚日」活動,邀請政府相關部門、社會各界人士及志願者參與,積極宣傳漁業資源養護知識,樹立促進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鮮明導向,倡導社會各界進一步關注、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增殖放流除了能夠補充漁業資源量,促進漁民增產增收外,還具有重要的生態意義。泉州市增殖放流選擇的幾種濾食性魚類苗種,可以消滅水體中的浮遊生物和其他腐質物,降低水中的氮磷等汙染物含量,抑制水華發生,有較強的水體淨化能力,對改善水質,保證水體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作用,達到「以魚清水、以魚養水」的效果。同時,增殖放流過程中還選擇了本地特色品種如西施舌、黒脊倒刺䰾及珍稀品種中國鱟,著力保持水體生物多樣性。

相關焦點

  • 漳州市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加快推進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今年來,我市立足漳州漁業生產實際,持續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加強漁業汙染源頭防控,優化水產養殖空間布局,加快現代漁業發展,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推進全市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一、抓規劃、治源頭,推進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實施養殖水域灘涂規劃,開展漁業汙染源頭防治,加強漁業執法查處力度,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奠定了堅實的綠色生態漁業發展基礎。
  • ...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 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
    推進綠色養殖提速轉型升級實現漁業高質量發展——宣傳貫徹《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2019年8月,雲南省農業農村廳等11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雲農規〔2019〕1號,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後,省農業農村廳積極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凝聚各方合力,推動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提速轉型升級,實現我省漁業高質量發展。
  • 關於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為全面貫徹落實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蘇政辦發〔2020〕37號)精神,進一步保障水產品有效供給,加快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經市政府同意,現結合我市漁業發展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趙興武局長解讀《農業部關於加快推進漁業轉...
    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從世情、國情出發,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這些新理念新要求,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 持續推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設現代化漁業強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漁業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優化,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有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也取得了實效。資源養護、遠洋漁業、漁業設施裝備水平、漁業科技支撐能力、漁政執法監管等都向著高質量發展方向邁上新臺階。
  • 建湖縣顏單鎮加快推進高效漁業示範區建設
    參學人員先後觀摩正源創輝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九龍口大閘蟹有限公司,認真聽取了兩公司的發展歷程和特色魚蟹養殖技術要點,詳細詢問了水產養殖結構調整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及解決方案。這是顏單鎮提升水產養殖戶整體水平、加快推進高效漁業示範區建設一個舉措。顏單鎮高效漁業示範區位於西南沿蕩馬路村,331省道南側,東至黃沙港,西至走馬河,養殖面積7600畝。
  • 漁業綠色發展顯成效
    本網訊 2020年以來,各級漁業行政主管部門貫徹落實十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水產養殖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提升,產業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科學規劃促進可持續發展,依法確權保障漁民權益。
  • 加快培育農業農村新動能推進現代高效農業發展
    ,把產業集聚、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主動力,推進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和品牌高端化,現代高效農業發展成效初顯,為全省保供給、穩預期、強信心發揮了「壓艙石」作用。
  • 天津:推進現代都市型漁業高質量發展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3月25日,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審議了市政府關於研究處理《中華人民共和國漁業法》和《天津市漁業管理條例》執法檢查報告及審議意見情況的報告。
  • 關於加快推進全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天水市畜牧獸醫局、天水市農業農村局、天水市生態環境局、天水市自然資源局、天水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天水市財政局、天水市科學技術局、天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天水市商務局、天水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天水監管分局《關於加快推進全市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
  • 象山加快現代漁業科技創新,拓寬漁民增收空間
    近年來,象山縣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探索和創新現代漁業發展新模式,拓展發展空間與布局,全力推進漁業科技創新推廣及成果轉化,促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拓寬漁民增收空間。一是加強現代漁業科技攻關。實施優質新品種選育以及優良品種繁育技術開發與集成示範,建立全省首家水產種業院士工作站,開展漁業設施裝備、病害防控、蝦蟹立體綜合養殖等技術攻關,先後建成國家級泥蚶良種場、大黃魚種質資源場,7家省級原良種場和5家省級規模苗種繁育場。
  • 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漁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實效
    按照新發展方針,農業農村部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農漁發〔2016〕1號);經國務院同意,印發了《農業部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內漁船管控 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的通知》(農漁發〔2017〕2號);經國務院同意,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 ...共謀綠色發展 國際海洋漁業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舉辦
    9月5日,作為2019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重要板塊之一的國際海洋漁業發展論壇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召開,來自國內外海洋漁業相關機構代表、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共100餘名嘉賓與會,圍繞「人海和諧 綠色發展」這一主題開展深入討論,共話海洋漁業發展合作大計,促進現代漁業健康發展。
  • 高星、陳軍:加快綠色技術創新,推進綠色發展
    【高星、陳軍:加快綠色技術創新,推進綠色發展】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經管學院博士後高星,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陳軍表示,當前,世界正面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順應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我國也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 推進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 陝西投入665萬元改造養殖基礎設施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我省積極落實惠漁政策,夯實發展基礎,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體系,推進全省漁業高質量綠色發展。去年以來,陝西將示範創建列為2020年漁業產業發展的重點工作之一,制定了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標準規範,並在加大示範創建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同時列入專項資金進行獎補,全省共有34家共計34養殖企業通過了驗收;投入資金665萬元,用於池塘循環水養殖提升改造工程示範點面積達2235畝;積極爭取將全省6.8萬畝200畝以上集中連片池塘養殖尾水改造納入全國池塘養殖尾水治理規劃內。
  • 加快環保督察問題整改推進海洋漁業轉型發展
    為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7月7日至8日,省長沈曉明率隊赴文昌、瓊海調研以海水養殖產業轉型升級來實現近海養殖清退整改任務的具體路徑和模式,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行業代表的意見和建議,研究推進海洋漁業產業發展,強調要堅決貫徹中央環保督察要求,加快問題整改,推進海洋漁業轉型發展。
  • 高端訪談|唐啟升: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訪中國工程院院士、海洋漁業與生態學家唐啟升▲訪談視頻「綠色發展是中國漁業的現在和未來,『十四五』期間,山東要推動現代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助力海洋強省戰略,讓山東在全國漁業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率先實現綠色低碳、環境友好、資源養護、質量安全的發展目標,讓百姓吃上更多更好的魚。」
  • 福建泉州市加快推進漁港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基本實現所有...
    福建泉州市加快推進漁港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基本實現所有漁船就近避風2014-11-07 10:&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下,我市加快漁港建設步伐,漁業防災減災能力大大提高,全市漁船就近避風率已從「十五」末的45%提高到75%,基本形成了以中心漁港、一級漁港為龍頭,二級漁港為骨幹,三級漁港為基礎的漁港體系,有力地促進了漁業經濟發展、漁民增收和漁區社會和諧。
  • 福州加快打造海洋經濟強市 創新示範引領現代漁業高質量發展
    「金魚產業的發展讓我們從家庭作坊走向世界舞臺。」張文春說。【接續奮鬥】「我在第一時間通讀了採訪實錄,感到十分振奮。習總書記對漁業工作的重視與關心,讓我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林海華表示,全市海洋漁業系統要深入學習《習近平在福州》採訪實錄精神,圍繞現代漁業創新與發展,加快建設海洋經濟強市步伐。數據顯示,今年1月~11月,我市水產品總產量236.69萬噸,比增4.65%,約佔全省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今年5月,全國首創的深遠海海魚機械化養殖平臺——「振漁1號」在連江縣正式啟用。
  • 國新辦就《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
    《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經國務院批准,農業農村部等10部委近日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先生,請他為大家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出席今天發布會的還有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張顯良先生。下面,先請于康震先生作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