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抗議者擔心,尋求國內改革的努力因為美伊衝突而被遺忘

2020-12-10 騰訊網

1月13日在巴格達的抗議活動中,抗議者展示在示威中被殺害的人。

據美國《華盛頓時報》在1月14日的報導,目前伊拉克尋求全面政治改革的抗議青年擔心,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衝突會波及到伊拉克,從而扼殺了他們尋求改革的勢頭,令伊拉克變得更加糟糕。

在美國無人機殺死伊朗高級指揮官蘇萊曼尼之前,他們的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近四個月,主要是為了反對政府腐敗以及伊朗對伊拉克在國際事務上的幹預問題。這場抗議活動本身就很艱難,其內部就一直存在著分歧,外部也一直得不到政府的回應。抗議活動從2019年10月1日開始,當時數千人走上巴格達街頭,同時該國以什葉派為主的南部地區也舉行了抗議活動。

伊拉克內閣臨時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馬赫迪被毀損的照片

美伊衝動越演越烈的形勢下,如何避免伊拉克再次發生戰爭成為伊拉克官員的首要任務,因為他們正在努力希望遏制美國和伊朗之間的敵對行動。

巴格達塔裡爾廣場的活動人士努爾(Noor)擔憂道,「我們擔心持續這麼久的努力會白費,伊拉克臨時政府目前關注的不是我們想要的,而我們希望被正視的問題卻頻頻被忽略。」

目前伊拉克的青年們看到的一絲希望的跡象,至少在短期內,伊朗和美國似乎會做出讓步。伊朗被迫調整戰略,以應對近期的烏克蘭客機被擊落的問題。同時,伊拉克內閣臨時總理阿迪勒·阿卜杜勒馬赫迪已公開要求美軍撤出伊拉克。

不過示威者也擔心,隨著美伊之間的緊張局勢緩解,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將轉而對他們進行報復,因為拒絕伊朗對伊拉克國家事務的影響是抗議活動的核心組成部分。

伊拉克巴格達的抗議活動

雖然1月10日(上周五)伊拉克各地爆發了數千起抗議活動,但效果低於預期。

伊拉克人在巴格達參加反政府抗議活動

抗議者努爾說,「所有的新聞都是關於美國和伊朗的,精英們試圖讓人們忘記伊拉克的抗議活動,忘記我們變革的目標。」

「所以我們更要保持冷靜,研究我們周圍發生的事情。我們要告訴所有人,我們是伊拉克人,美伊之間的衝突並不是我們的戰爭。」

相關焦點

  • 美伊開戰伊拉克倒黴?為何伊拉克會成為美伊衝突的核心?
    那麼,一旦美伊開戰,最受傷的國家是誰呢?靜夜史認為當然是伊拉克。 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也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伊拉克早已成為伊朗的後花園。
  •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秘書長認為美軍離不開盟國支持  本報綜合報導 北約秘書長喬治·羅伯遜12月26日稱,美國將不會在沒有聯合國支持的情況下,單方面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但他同時也強調,如果有必要,北約將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  羅伯遜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稱:「到目前為止,美國一直都是按照聯合國的路線來辦事的。
  • 美伊衝突升級民航繞飛,哪些航班還在飛越伊朗上空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美軍駐伊拉克空軍基地遭火箭彈襲擊。美國FAA已經發布預警,禁止美國的民航班機從伊朗,伊拉克以及波斯灣和阿曼灣水域上空飛越。另據央視最新消息,一架烏克蘭客機在伊朗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
  • 伊朗報復驚動全球,美伊「變臉」誰更快
    01襲擊美國空軍基地一輪猛烈的襲擊之後,伊朗外長扎裡夫回應稱,今晚,伊朗根據聯合國憲章採取了成比例的自衛行動並且已經結束,不尋求事態升級或戰爭,但是將捍衛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在這之前,一連串的飛彈襲擊剛剛震驚全球。伊朗動手了。伊朗媒體8日報導稱,當天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向駐有美軍的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
    美國和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恰恰是伊拉克。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周內,伊拉克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該國高層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後一刻的對抗,可能殃及伊拉克本土。為何這麼說?目前伊拉克總理穆斯塔法卡迪米接到了美國的暗示,要求其加大對伊朗支持的伊拉克民兵的壓制力度。過去一年來,這些民兵的火箭彈多次襲擊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和軍事基地。
  • 伊拉克為何再次爆發抗議活動?大量伊朗系武裝出動,政府軍警戒
    伊拉克大批示威者來自伊拉克方面報導稱,隨著美軍即將全面撤出伊拉克,而伊拉克國內親美派開始全面的躁動:在納西裡耶南部熱點地區,伊拉克親美活動家指責什葉派武裝向他們開槍。伊拉克軍警與示威者衝突伊拉克方面稱,反政府示威者無視封鎖和暴力威脅,大規模示威在伊拉克幾個城市進行示威,抗議活動中,示威者與伊拉克安全部隊的新衝突,奪走了一名示威者的生命。
  • 伊拉克油輪駛入波斯灣,船體被發現水雷,伊外長:美編造開戰藉口
    據悉,自2020年開年,美伊兩國可謂是從19年對峙2021年,一步步走向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近日,在伊朗蘇萊曼尼忌日之際,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1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31日,伊拉克發現一枚「特殊水雷」,而當日,伊朗便發推至直指美國陰謀,這不由讓人想起去年未成功的美伊波斯灣對峙?
  • 中東面面觀丨2020年兩位重量級人物遭暗殺 伊核協議和美伊關係前景...
    2020年對於伊朗乃至中東而言,充滿了衝突和挑戰。而圍繞衝突的一個關鍵詞——暗殺,更是貫穿了年初和歲末。兩位伊朗重量級人物先後遭暗殺身亡,牽動著整個地區局勢。1月3日,美國無人機發射飛彈,將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前指揮官蘇萊馬尼暗殺於伊拉克首都巴格達。11月27日,伊朗高級核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在伊朗德黑蘭省遭槍擊身亡。
  • 海外網評:美伊緩和的機會被「暗殺」了?
    這是伊朗今年以內第三次成為「破壞性攻擊的目標」:今年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國暗殺;7月,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離心機研發中心神秘爆炸。在美國政府還有50多天就要換屆之際,發生在德黑蘭的這起暗殺事件,再度將伊核問題、美伊關係乃至中東局勢推向了難以預測的境地。暗殺事件將使美伊之間重建互信變得更加困難。
  • 美伊兩國大使館「微博對戰」,澳媒專門翻譯了「亮馬橋之戰」
    美伊兩國駐華大使館在微博上隔空「掐架」,上熱搜近期,美伊關係緊張,中東局勢吃緊。而蘇萊馬尼在伊朗國內身份極其特殊,並享有極高聲望,是伊朗在中東戰略和影響力的關鍵,還曾被看作伊朗政治領導人的人選。>>伊朗:美國將遭到「狠狠報復」事發後,伊朗駐華大使館迅速發布了兩條微博,分別引用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和外長扎裡夫的話,警告美國將遭到「報復」。
  • 伊朗駐華使館邀中國人春節遊伊朗 網友:有點擔心
    原標題: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置頂邀請中國人春節遊伊朗,網友:已出票,有點擔心[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伊朗革命衛隊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遇襲身亡,8日凌晨,伊朗向美國駐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動襲擊。有網友留言:已出票,有點擔心,會打仗嗎?2019年7月,伊朗宣布對中國公民免籤。一個月前,伊朗駐華大使館官方微博發文,稱2020年春節就要來了,對中國朋友來說,春節出國遊伊朗是個好選擇,「歡迎到伊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微博還附上了詳細的旅遊攻略。目前,這條微博被置頂。
  • 蜜月中的背刺:第一次「美伊戰爭」為何會成為薩達姆的滅亡起點?
    第一次「美伊戰爭」,也就是讓世界瞠目結舌的「海灣戰爭」 。當蘇聯病入膏肓,美國意識到自己獨步天下,成為唯一霸權的時代來了。當成為了世界唯一強權,美國需要給其他國家展示自己的實力,立一個新的規矩。 所以,這第一次美伊戰爭就成了美國的立威之戰。
  • 伊朗「飛彈復仇」之謎:為何射向伊拉克,而不是以色列?
    (美國宣稱攔截了一枚伊朗飛彈,還是用陸基版密集陣系統,這套密集陣系統據稱可以攔截火箭彈和炮彈)而且,從美伊新一輪的緊張局勢開始至今,美國就一直在中東波斯灣海域附近保持有常備海上力量。其中就包括美軍10萬噸級核動力航母,以及多艘先進驅逐艦。這些艦船至今還在波斯灣,伊朗和美軍駐中東主要基地群之間。
  • 美伊打架中「被忘卻的」伊拉克,這悲哀中國人懂!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福克斯新聞說,「我們相信伊拉克人民會希望美軍繼續留在伊拉克。」而川普的回應則更加赤裸。他威脅對伊拉克實行「前所未見的制裁」,伊拉克還需要償付美軍基地建設費用和軍隊維護費用。
  •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美伊交鋒下戰火一觸即發?
    時隔一年,整個海灣地區仍舊籠罩在美伊衝突的陰影中。2021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即將上臺,伊朗也將舉行總統大選,美伊是拉響戰爭警報,還是會冰釋前嫌?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1月6日,成千上萬的伊朗民眾走上德黑蘭街頭,向被美軍擊殺的高級軍官蘇萊曼尼表示敬意。強硬喊話伊朗的報復「在路上」?擊殺與復仇,是貫穿中東局勢過去一年的關鍵詞。
  • 白俄羅斯選舉結果受質疑,引發警民暴力衝突,一名抗議者不幸喪生
    據美聯社明斯克報導稱,8月10日,在白俄羅斯,一名抗議者在警察和數千人之間的衝突中死亡,這次警民衝突已經持續了兩個晚上。在周末的總統選舉中,獨裁者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而反對派則認為這是一個騙局。
  • 外報:伊拉克「平叛」能否促成美與伊朗再接近?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刊發《伊拉克平叛能否促成美國伊朗再接近?》一文稱,在美國公開聲稱不會再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的大背景下,人們不免聯想: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合作有多大可能性?此舉會不會成為撬動美伊僵局的一個新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