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開戰伊拉克倒黴?為何伊拉克會成為美伊衝突的核心?

2020-12-18 騰訊網

在2020年這個多事之秋,伊朗的心情尤其五味雜陳。

繼年初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被美國無人機定點清除後,近日伊朗首席和科學家法克裡扎德又被以色列武裝人員刺殺,這讓伊朗怒髮衝冠。

很多人認為,以色列內塔尼亞胡政府之所以在此時此刻刺殺伊朗首席核專家,除轉移矛盾挽救自己岌岌可危的政治生涯,更有趁美國總統交接為川普政府創造開戰時機的意思。

畢竟相比於蘇萊曼尼,法克裡扎德作為伊朗核事業的重要人物,對伊朗核事業乃至伊朗的國運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而他的死也必將引起伊朗更大的憤怒,所以伊朗一定會選擇向美國和以色列開戰,為法克裡扎德報仇。

那麼,一旦美伊開戰,最受傷的國家是誰呢?靜夜史認為當然是伊拉克。

這聽起來匪夷所思,但也卻是不爭的事實,因為伊拉克早已成為伊朗的後花園。

從蘇萊曼尼在巴格達機場附近被美國無人機定點清除的情況可以看出,作為鄰國,當前的伊拉克對伊朗而言早已有了非同尋常的意義。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薩達姆政權迅速倒臺,從此這個令世界矚目的中東強國迅速瓦解。雖然他們失去了家園,但卻獲得了自由。

因為美國扶持的伊拉克傀儡政府幹啥啥不行,所以薩達姆政權倒臺後的伊拉克動亂爆炸頻發,儼然成為人間地獄,美國也在經過了9年多的折騰後,選擇了告別。

很多人說我們是伊拉克戰爭的最大受益者,畢竟美國沒有得到的石油,我們卻得到了。但從現實情況來看,伊朗無疑才是最大的贏家。

因為美國難以處理伊拉克積重難返的民族和宗教矛盾,所以在美國焦頭爛額的時刻,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伊朗迅速出擊,對昔日的對手進行了全方面的滲透。它的介入也讓伊拉克什葉派實力迅速崛起,為伊朗的滲透提供了更多機遇。

因為國力的限制,伊朗只是影響到了伊拉克的東部地區,比如控制了伊拉克的東部電網,但這對於伊朗而言已經極大的增加了戰略縱深,有了將戰場擺在國門之外的條件。

而美國雖然宣布在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但在伊拉克尤其是美國大使館等區域依然有總數超過5000人的駐軍。

在美國和伊朗都陳兵伊拉克的情況下,如果美伊開戰,首當其衝的當然不是以色列,而是伊拉克。

想想昔日薩達姆領導下伊拉克在中東乃至國際社會叱吒風雲的雄姿,再看看今日淪為美伊炮灰的尷尬命運,真是令人不勝唏噓。

當然,以伊朗當前的國力來看,即便有將戰場擺在國境之外的條件,伊朗大概率也不會同美國和以色列交戰。畢竟實力擺在那裡,伊朗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伊拉克抗議者擔心,尋求國內改革的努力因為美伊衝突而被遺忘
    據美國《華盛頓時報》在1月14日的報導,目前伊拉克尋求全面政治改革的抗議青年擔心,美國和伊朗之間的衝突會波及到伊拉克,從而扼殺了他們尋求改革的勢頭,令伊拉克變得更加糟糕。
  • 蜜月中的背刺:第一次「美伊戰爭」為何會成為薩達姆的滅亡起點?
    第一次「美伊戰爭」,也就是讓世界瞠目結舌的「海灣戰爭」 。當蘇聯病入膏肓,美國意識到自己獨步天下,成為唯一霸權的時代來了。當成為了世界唯一強權,美國需要給其他國家展示自己的實力,立一個新的規矩。 所以,這第一次美伊戰爭就成了美國的立威之戰。
  • 為什麼說,美國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是伊拉克?
    大象打架,螞蟻倒黴!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美國和伊朗一旦爆發戰爭,第一個遭殃的恰恰是伊拉克。據美國《華盛頓郵報》消息稱,在川普任期最後幾周內,伊拉克政府感到十分緊張,該國高層擔心美國和伊朗在最後一刻的對抗,可能殃及伊拉克本土。為何這麼說?
  •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北約插手美伊衝突 秘書長認為美軍離不開盟國支持  本報綜合報導 北約秘書長喬治·羅伯遜12月26日稱,美國將不會在沒有聯合國支持的情況下,單方面發動對伊拉克的戰爭。但他同時也強調,如果有必要,北約將支持美國的軍事行動。  羅伯遜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的採訪時稱:「到目前為止,美國一直都是按照聯合國的路線來辦事的。
  • 伊拉克油輪駛入波斯灣,船體被發現水雷,伊外長:美編造開戰藉口
    據悉,自2020年開年,美伊兩國可謂是從19年對峙2021年,一步步走向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近日,在伊朗蘇萊曼尼忌日之際,據環球網援引「今日俄羅斯」1月2日報導,當地時間12月31日,伊拉克發現一枚「特殊水雷」,而當日,伊朗便發推至直指美國陰謀,這不由讓人想起去年未成功的美伊波斯灣對峙?
  • 美伊衝突升級民航繞飛,哪些航班還在飛越伊朗上空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美軍駐伊拉克空軍基地遭火箭彈襲擊。美國FAA已經發布預警,禁止美國的民航班機從伊朗,伊拉克以及波斯灣和阿曼灣水域上空飛越。另據央視最新消息,一架烏克蘭客機在伊朗德黑蘭霍梅尼國際機場附近墜毀。
  • 伊朗報復驚動全球,美伊「變臉」誰更快
    四天以後,伊拉克-美國聯合空軍基地阿薩德就遭到數十枚飛彈的襲擊。伊朗為已故將軍蘇萊曼尼的復仇已經擺在了明面,美國總統川普的報復表態也已經重複了多次,眼下,維持了幾年鬥而不破的狀況徹底破裂,美伊從針鋒相對變成了炮火相向,這一次,中東註定無法太平了。
  • 美國當年毅然對伊拉克發動戰爭,為何目前不敢輕易對伊朗動武呢?
    其實是因為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個國家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而當時兩國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這時候 美國突然表明態度,稱伊拉克侵佔了科威特,然後不久,美國便繞過了聯合國對伊拉克出兵了,美伊戰爭便爆發了。如果我們想想現在,與美國關係嘴邊好的國家就要數伊朗了,那麼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向伊朗動手呢?
  • 美軍為何敢打伊拉克,卻不敢對伊朗動手,看完這個原因就明白了
    其實是因為伊拉克和科威特兩個國家之間有著很深的矛盾,而當時兩國之間的矛盾越演越烈,這時候 美國突然表明態度,稱伊拉克侵佔了科威特,然後不久,美國便繞過了聯合國對伊拉克出兵了,美伊戰爭便爆發了。如果我們想想現在,與美國關係嘴邊好的國家就要數伊朗了,那麼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向伊朗動手呢?
  • 伊朗「飛彈復仇」之謎:為何射向伊拉克,而不是以色列?
    只是,受伊朗較強的軍事實力影響,這些國家也並不想和伊朗發生嚴重的衝突,在美伊新一輪的對抗中,這些國家也都以自保為上。實際上,不只是這些國家,即便是中東地區和美國關係最緊密的以色列,也選擇自保,也不想捲入美伊新的爭鬥中。
  • 川普為伊朗劃出「紅線」,伊拉克卻成為第一個遭殃的
    儘管不都是美國人動的手,但伊朗人可謂是群情激憤,成群結隊走上街頭,要求對美以實施報復,而伊朗一些軍政大佬也紛紛表示必定會採取報復行為,所以目前的美伊關係,甚至整個中東局勢都頗為緊張。在這種局面之下,伊拉克就成為最「擔驚受怕」的那個國家了,為什麼這麼說?
  • 伊朗存亡關乎俄羅斯安危,若美伊開戰俄羅斯到底該如何抉擇?
    在過去2年,美軍的偵察機不斷被伊朗擊落,伊朗高官接二連三地被美國暗殺,為了報復駐伊拉克的美軍基地,伊朗甚至動用了彈道飛彈。美伊軍事摩擦在過去2年裡長期霸佔新聞頭條,直到新冠疫情出現才被網絡忽視,可以說伊朗是川普執政最後2年裡,主要的精力集中地。
  • 美伊打架中「被忘卻的」伊拉克,這悲哀中國人懂!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對福克斯新聞說,「我們相信伊拉克人民會希望美軍繼續留在伊拉克。」而川普的回應則更加赤裸。他威脅對伊拉克實行「前所未見的制裁」,伊拉克還需要償付美軍基地建設費用和軍隊維護費用。
  • 蘇萊曼尼逝世一周年,美伊交鋒下戰火一觸即發?
    時隔一年,整個海灣地區仍舊籠罩在美伊衝突的陰影中。2021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即將上臺,伊朗也將舉行總統大選,美伊是拉響戰爭警報,還是會冰釋前嫌?資料圖:當地時間2020年1月6日,成千上萬的伊朗民眾走上德黑蘭街頭,向被美軍擊殺的高級軍官蘇萊曼尼表示敬意。強硬喊話伊朗的報復「在路上」?擊殺與復仇,是貫穿中東局勢過去一年的關鍵詞。
  • 警報響徹基地,伊朗戰機進入伊拉克領空,美防長:已做好開戰準備
    在伊拉克當地時間1月8日早上,防空警報聲再次響徹美軍基地上空,繼2批次飛彈攻擊之後,伊朗戰機也進入了伊拉克領空,具體作戰任務和目的還不清楚,但伊朗方面已經證實了該行動。與之相對的是,美國在襲擊中倒是顯得相對平靜,白宮除了通報已經了解到發生在伊拉克的事情外,尚未作出任何報複式反應,在1月7日晚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和美國防長埃斯珀已緊急趕往白宮,隨後不久又相繼離開白宮,這一系列動作讓外界也有些看不清美國的動向。
  • 伊朗一旦和美國開戰,為何會兵敗如山倒?兩個原因,事關三個國家
    最近,美國政權更迭,卻依然在中東地區搞事,伊朗關鍵人物接連被害,惹怒了伊朗,如今,伊朗將矛頭指向美國和以色列,還將核研究機構預算增加256%,這和美國想達到的目的截然相反,外界擔心,美國和伊朗很有可能爆發戰爭,有專家指出,一旦伊朗和美國開戰,會像伊拉克一樣兵敗如山倒,有兩個原因,事關
  • 美伊關係進入死胡同,一旦開戰60國支持美國,誰會真心幫伊朗?
    美伊衝突持續升級,大戰或一觸即發?伊朗之所以如此急切想要更換武器裝備,最關鍵的原因在於大量駐外美軍一直在身邊虎視眈眈。隨著伊朗多位重要人物非自然死亡,美伊衝突正在持續升級,大戰或將一觸即發,面對這種情況,不僅伊朗正在先進辦法提升軍力,就連美國也在強化中東地區的戰略部署,不僅派出「尼米茲」號航母坐鎮中東,還下令轟炸機在當地進行巡視,以色列、沙特等盟友也都在積極配合美軍的行動,這也導致最近一段時間,敘利亞、以色列等國時常發生空襲、爆炸等事件。
  • 美軍為何敢打伊拉克,卻不敢對伊朗動手,看完這個原因後就懂了
    伊拉克雖然一直對外展示其強大的兵力,但對於科技發達、國力雄厚的美國來說,做好充足準備攻其不備,拿下伊拉克並非難事,而事實證明,伊拉克的軍事力量的確被高估了。而俄羅斯雖然當時與伊拉克交好,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一直負重前行,自身尚且難保,恐怕是分不出精力出兵援助伊拉克的。
  • 外報:伊拉克「平叛」能否促成美與伊朗再接近?
    新加坡《聯合早報》23日刊發《伊拉克平叛能否促成美國伊朗再接近?》一文稱,在美國公開聲稱不會再派遣地面部隊進入伊拉克的大背景下,人們不免聯想:美國和伊朗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合作有多大可能性?此舉會不會成為撬動美伊僵局的一個新支點?
  • 海外網評:美伊緩和的機會被「暗殺」了?
    這是伊朗今年以內第三次成為「破壞性攻擊的目標」:今年1月,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在伊拉克遭美國暗殺;7月,伊朗納坦茲核設施離心機研發中心神秘爆炸。在美國政府還有50多天就要換屆之際,發生在德黑蘭的這起暗殺事件,再度將伊核問題、美伊關係乃至中東局勢推向了難以預測的境地。暗殺事件將使美伊之間重建互信變得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