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銀杏樹,但樹齡達到1500年的,你見過沒有?
這不是誇張,也不是吹牛,現實中,被稱為「世界古銀杏之鄉」的貴州六盤水盤州市石橋鎮妥樂村便有這樣的「長老級」老樹,其樹身需要數人手牽手圍成一圈才能抱住。
在600多年前,妥樂村是座彝族人聚居的村落,明初西南屯軍後加入漢人雜居於此。妥樂村是座人樹相依的村落,樹木種類繁多,但銀杏樹以絕對數量排名第一。
據統計,妥樂村的銀杏樹數量達到1200多株,其中最大胸徑2.2米,胸徑在0.5-1.5米之間的銀杏樹數量最多,這些銀杏樹點綴在居民的屋前屋後,沿著鄉間小徑蔓延到溪澗沿岸。
老樹參天,阻擋了高原上的強光,帶給人絲絲涼意,散布於村落各處的涼亭是最佳的休憩場所,在亭臺裡聽風、看水、欣賞如畫景色是最寫意的方式。
深秋是妥樂村最美的季節,這個時節「滿村盡帶黃金甲」,黃色的銀杏葉子襯託溪澗、小道、民居,美成濃墨重彩的油畫,吸引來自全世界的攝影愛好者,很多遊客也慕名前來感受濃濃的秋意。
妥樂村的銀杏樹形狀各異,樹幹最高者達到數十米,有的樹幹筆直指向天空,有的呈蓮花狀向四周散開,有的在石頭縫中間「突圍」而出,斜向生長,讓人見證生命的神奇力量。
從樹下仰望,銀杏樹就像氣宇軒昂的將士,它向天勃發,展示著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裡的銀杏有很多奇特的樹種,最特別的是一棵夫妻樹。
和其他夫妻樹不同的是,這「棵」夫妻樹由三棵樹緊挨著身子生長,樹幹粗壯的是兩夫妻,樹幹略小的是兒子,旁邊還有不起眼的「小生命」,當地人開玩笑說是放開二胎政策後所出現的新成員。
銀杏樹是妥樂村的母親樹,也是該村最特別的景觀,它是製造氧氣的發動機,是村民納涼的好夥伴。秋天的時候,成片的古銀杏呈現出夢幻、浪漫、唯美的畫面,葉綠時節則是一派養眼和清新的氛圍。
銀杏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萬年前,它是地球進化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古生物。銀杏樹是佛家的吉祥樹。因為氣候的原因,它在北方常被用來代替菩提樹,具有不受凡塵俗世侵擾的象徵意義。
妥樂村的銀杏樹老樹盤根,有的深插入土,有的裸露在泥土之外,這些樹根展示著生命的力量。
妥樂村的村民每談歷史不離根杏樹,如果不通過年輪,有些銀杏樹甚至分辨不出準確的年齡。
大約五百年前,明代將領傅友德的軍隊在盤縣境內屯戍,後來這些軍隊落地生根,轉化為當地民眾,開始代代繁衍,這些軍士多為南京籍,因欣賞銀杏樹的挺拔和頑強的生命力而開始大量栽種,妥樂村的銀杏樹便是在這個時候開始規模化的,這些銀杏樹也代表著妥樂村先祖的思鄉之情。
沿著小徑向前行走,草木的清新香氣沁人心脾。路旁的棗紅色木屋和周圍的植物互相襯託,成為一道美麗的景觀。木屋的外牆已經斑駁掉色,門邊和牆上依然可以看到春聯和新春貼紙,木屋大門緊閉,未卜主人現往何處去,大概在杏熟季節便會歸來吧!
銀杏不僅是當地的「負離子」生產機,同時也是一種果類樹種,其所生長的「白果」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當地人拿它清炒作菜,很多外地人拿它煮成甜湯,其口感初時微苦,其後變甘。銀杏葉子的提取物可以預防和治療心腦血管等疾病,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果子具有潤肺定喘、澀精止帶的功效。
沿著小徑繼續向前,但聽流水潺潺,鳥兒鳴叫,當地人將這個迷人景觀取名為「小橋流水」。
這裡是村裡的拍照勝地,彎彎的拱橋、奔瀉而下的小瀑布、伸向溪澗中央的根杏枝條渲染出畫卷般的清新美感。
妥樂村目前為貴州的網紅村落,除了銀杏景觀,還是一個適合養生的地方,雖然時令來到了夏天,平均溫度卻長期保持在攝氏二十度左右,非常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