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姑蘇:深挖街區文化資源,彰顯轄區文化魅力

2021-01-12 蘇州新聞網

為融入文化強區建設大局,姑蘇區雙塔街道立足悠久歷史文化,重點圍繞「紅色文化、街巷文化、市井文化、宅院文化、店堂文化、府學文化」六大文化特色,打造「傳統」及「時尚」兩大主題概念,重點聚焦三大區域(五卅路歷史文化街區、官太尉河——天賜莊歷史文化街區、葑溪歷史文化街區),制定「三步走」計劃,全面彰顯「歷史葑門、文化雙塔、品位街巷、幸福生活」的轄區文化魅力。

老革命給孩子們講解紅色歷史

紅色文化:老革命+新青年

雙塔街道以紅色文化為內核,做好歷史文化資源+文章,活態利用好轄區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編排藝術節目《紅色記憶》《白丁香》兩部沉浸式話劇,以五卅路、中共蘇州獨立支部、白丁香烈士為主線,用朗誦、情景表演、合唱等藝術形式,反映蘇州的革命發展史和革命先烈熱血奮戰的歷史。通過對革命歷史的再現,用真實的先烈故事對黨員群眾進行一次愛國主義和革命主義再教育。同時,積極尋訪轄區內老革命收集一手紅色資源形成材料,與入黨積極分子、黨員青年進行交流,以本土紅色文化傳承做好「四史教育」新篇章。

街巷文化:老街坊+新風貌

在原有的「品味街巷」文化挖掘和展示的基礎上,導入創新潮流元素,使整個雙塔街道片區的文化符號更加突顯。具體內容包括在五卅路主街及支巷、同德裡、同益裡院弄內增設具有民國風情的街景雕塑或小裝置、牆繪、路面裸眼3D彩繪等,打造「聲色街巷」以營造時空氛圍。

雙塔市集非遺展位

市井文化:老手藝+新花樣

以雙塔市集、橫街市集、裡河市集為重點,將非遺傳承、時令美食、民俗體驗等居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融入其中,打造「不時不食」小廚房、直播「非遺間」,舉辦橫街民俗節等活動項目,通過時尚元素的包裝,吸引更多年輕群體。

宅院文化:老院落+新內涵

進一步梳理轄區內各類名人故居、特色宅院,將宅院中的人文、古樹、古井一一排摸,同時組織居民講述老宅的故事,以「我的鄰居是名人」打造一批特色宅院,進而依託古宅的文化底蘊和古城的優勢位置,推出一批「新文創」。

店堂文化:老字號+新網紅

雙塔街道持續深挖網紅美食聚集地——十全街的特色店堂文化。十全街目前餐飲行業分布呈現多元化態勢,既有萬康、進水樓、祥鑫、同得興等老字號傳統文化,也有解藥、吉道、半月齋、國蘭館等新興網紅時尚元素。街道將不斷加大文化包裝,通過傳統老字號與新潮品牌「混搭」,讓老蘇州文化和新蘇州熱點相得益彰,促進十全街整體業態升級。

孔子文化節 張健 攝

府學文化:老名士+新學子

以孔子文化節為節點,以「文廟、三元坊、紫陽書院、正誼書院」為重點,雙塔街道將社區教育、閱讀節、圖書館工作融入其中,深入挖掘「千年府學」的獨特內涵,弘揚崇文重教傳統,同時將傳統國學文化與當代教育、古城保護、文化產業發展深度融合,打造「名賢」與「學子」的隔空對話;繼續開展好與「上海孔子文化節」的「儒行雙城」品牌,助力姑蘇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戰略。

「三步走」,即第一步「全面體檢」。彙編轄區「固定資產」(巷、坊、宅、院、井、木),充分挖掘其故事、人文;第二步「疏通河渠」。將故事理順,將脈絡分明,積極招募發動志願者對於古巷古宅進行環境美化工作,同時進行社區自治、社區營造建設。邀請民俗專家、國學大師、非遺傳承人來為居民授課,提升居民素養,同時開展開發「小巷深度遊」「小巷定向賽」等項目,吸引更多的居民關注他們周邊的古街巷;第三步「開門迎客」。開展對接各類古街巷、老宅院內的黨建及其文化營造,吸引人們的興趣,居民願意把人們帶進家中喝茶聊聊蘇州的故事,讓居民參與度更高。(「文化雙塔」微信公眾號)

聲明:所有來源為「蘇州日報」、「姑蘇晚報」、「城市商報」和「蘇州新聞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於網絡,並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相關焦點

  • 盤活歷史文化資源煥發文化之鄉魅力
    日前,副市長、梅縣區委書記吳澤桐率隊到水車鎮調研名人故居(舊居)、古村落保護利用工作,強調要深挖歷史文化資源,加強保護活化利用,煥發文化之鄉魅力,更好推動鄉村振興。吳澤桐指出,名人故居(舊居)、古村落是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厚植文化沃土、活化人文資源、講好梅縣故事的重要載體。他強調,各級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和文化強省建設要求,紮實推進全區各類名人故居(舊居)和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工作。
  • 擦亮文化名片,綻放「江南文化」獨特魅力
    □杜茂進11月18日,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許昆林會見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健兒一行,並指出:蘇州是江南文化的重要發源地,要進一步擦亮古城、大運河名片,加大文化傳承、保護與利用的力度。深入挖掘蘇州特色文化資源,攜手打響「江南文化」品牌,提升蘇州的吸引力、美譽度。
  • 政聲| 姑蘇區委書記黃愛軍:織好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更新「雙面繡」
    蘇州市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指示精神,明確提出了「踐行總書記『勾畫現代化目標』殷殷囑託,努力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的部署要求。姑蘇區作為蘇州「一核四城」戰略之「核」,坐擁2500多年歷史的姑蘇古城,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市委高度重視姑蘇區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主要領導多次就古城的保護更新、景觀風貌提升、文化產業升級等工作進行研究部署。
  • 蘇州「大有前途」的轄區,不是姑蘇和吳中,吳江區也要往後排
    旅行真的是很舒服的事,不僅能放鬆心情,還能開闊視野, 我國的土地面積很大, 由於氣溫、氣候不同,我國南北方的旅遊資源也有一定的差異, 江南水鄉對很多北方人來說誘惑很大,「有天堂,蘇州、杭州很受遊客歡迎,蘇州的拙政園、獅子林等江南園林每年接待數萬遊客,為蘇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 深挖文化資源 凸顯中華魅力 中旅「在華外國人遊中國」產品上線
    深挖文化資源 凸顯中華魅力 中旅「在華外國人遊中國」產品上線 2020-12-20 15: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好姑蘇故事 傳播姑蘇文化
    來自中央、省、市級主流媒體代表和新媒體代表,以及相關院校的領導和嘉賓相聚一堂,共同見證姑蘇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邁進「融合發展、多元傳播」的全新階段。未來,姑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和融媒體中心將聚焦機制創新和服務升級,深化與主流媒體交流合作,拓展新媒體傳播渠道,打造全媒體傳播矩陣,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講好姑蘇故事,傳播姑蘇文化。
  • 思想+ | 彰顯「最江南」蘇州文化的當代價值
    全書以文化史為視角,通專結合、攬圖入史,系統梳理和總結了蘇州自史前至民國時期的文化成就與脈絡,彰顯了蘇州文化的底蘊與特質。在系統分析蘇州文化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我們對蘇州文化的特質與價值有了進一步的理解與認識。地理環境是人類生產、生活的基本依託,對地域文化特質的形成、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水鄉澤國既是蘇州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土壤,也是蘇州文化的存在方式。
  • 姑蘇園林控股集團沉浸式實景話劇《遇見姑蘇 木瀆往事》首演
    2019年11月15日,由姑蘇園林控股集團攜手木瀆文旅集團,傾心打造的《遇見姑蘇 木瀆往事》沉浸式園林實景話劇正式首演新聞發布會在蘇州吳中區木瀆古鎮嚴家花園舉行。
  • 蘇州運河文化遺產活態傳承保護之思考
    中唐時期,張繼曾留下「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千古絕唱,白居易也曾寫下「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動人佳句。之後,周遵道《豹隱紀談》、馮夢龍《隋煬帝逸遊召譴》等作品,也都以運河為背景,不僅描摹出蘇州運河兩岸的人情風俗,也留下了蘇州運河文化的歷史存照。
  • 10名青年設計師來到小巷「實境課堂」體驗家門口的紅色文化
    近日,10名青年設計師一同體驗了蘇州姑蘇區滄浪街道最近發布的2條紅色文旅線路,線路涵蓋了共青團蘇州市委舊址、幸福兵站、沈瓞民故居、德壽坊紅星、中共蘇州地下工委聯絡處、湯斌廉政文化展示館等地,大家沉浸式地體驗藏在小巷深處的「實境課堂」。打卡紅色地標 傳承紅色基因「大家抬頭看一下門額頂端,看到了什麼?」
  • 深挖文化底蘊生態資源 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
    9月15日,記者在淇縣採訪時了解到,為切實做好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作,搶抓機遇,淇縣精心謀劃實施了17個重點項目,深挖文化底蘊和生態資源,全力打造景城鄉三位一體、融合互動的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實現從「景點遊」向全域遊」的華麗轉身。依託豐厚資源 稟賦,打造全域旅遊發展格局淇縣,古稱朝歌,因「喜迎朝陽、高歌黎明」而得名。
  • 感受蘇州,源遠流長的蘇州文化
    如此美妙的城市是蘇州,一個不如一個強大的城市那麼美麗的城市,一個你來的時候不想離開的地方。蘇州位置在江蘇省東南部,長三角中部,古時候稱吳,又別名蘇,又被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是長三角很有影響力的中心城市群之一。城市地勢低平,平原佔總面積的54.8%,海拔約4米。丘陵佔總面積的2.7%。
  • 深挖淮南文化資源內涵 打造成語典故旅遊線路
    原標題:深挖淮南文化資源內涵 打造成語典故旅遊線路為豐富成語典故之城文化內涵,營造濃厚的城市文化氛圍,淮南市以成語典故旅遊線路為橋梁,打造城市旅遊新形象,深挖文化資源內涵。精心設計6條成語典故旅遊線路。
  • 復華文旅攜手國企蘇州園林,布局姑蘇水鄉甪直古鎮!
    2018年10月31日,復華文旅再傳喜訊,公司正式與蘇州風景園林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蘇州園林)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與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政府共同投資打造甪直古鎮東市歷史街區、西塘美麗鄉村項目,擬將著名的江南水鄉、甪直古鎮進行定向的業態升級,在維護和傳承原汁原味水鄉古鎮風貌的同時
  • 復華集團攜手國企蘇州園林,布局姑蘇水鄉甪直古鎮!
    2018年10月31日,復華文旅再傳喜訊,公司正式與蘇州風景園林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蘇州園林)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與蘇州市吳中區甪直鎮政府共同投資打造甪直古鎮東市歷史街區、西塘美麗鄉村項目,擬將著名的江南水鄉、甪直古鎮進行定向的業態升級,在維護和傳承原汁原味水鄉古鎮風貌的同時,為甪直和蘇州植入更多兼具江南人文特色及創新文旅體驗的原創新業態。
  • 深挖!跟牙叔一起打開姑蘇旅行的「隱藏菜單」
    古典園林,評彈崑曲,秀美風光,蘇幫菜館……這些是普通人心中的蘇州印象。隨著國內遊的升溫,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蘇州、來到蘇州,想要領略那種令人魂牽夢繞的江南之美。最近,叔式生活也再一次變身「蘇」式生活,第N次來到蘇州,當然要深挖一些不同尋常的路線,找一找千年姑蘇的「隱藏菜單」。
  • 佛山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 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傳承嶺南文脈 引領創新發展  禪城深挖傳統文化資源,推動特色小鎮建設  ■開篇語  2017年以來,禪城圍繞自身稟賦和基礎,聚焦「城產人文」深度融合,開展培育特色小鎮的探索嘗試。
  • 蘇州東門町被評商業特色街區 業態引進主打民國文化
    位於木瀆鎮的東門町開街不久就憑藉濃鬱的民國復古文化「調調」受到市民的好評,記者從木瀆鎮了解到,民國範兒十足的東門町近日已被吳中區評為商業特色街區,而在接下來街區的業態引進中也將主打民國文化內涵。
  •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
    蘇州,古稱吳,簡稱為蘇,又稱姑蘇、平江等,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城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長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於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東臨上海,南接嘉興,西抱太湖,北依長江。
  • 主動作為 深挖遂寧文化旅遊資源
    主動作為  深挖遂寧文化旅遊資源發揮優勢  促進遂寧文旅強市建設遂寧日報社總編輯  鄧正強在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中,本人帶隊深入全市區縣、園區,圍繞推進文化繁榮興盛、建設文旅強市主題,對媒體如何在挖掘遂寧歷史文化旅遊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