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

2020-12-25 學予明天

六年級上《狼牙山五壯士》:體會人物性格特點,掌握場面描寫方法

一、學習目標

通過提取關鍵詞句和表格、統計圖比較,體會人物性格特點,初步掌握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寫作方法。運用構建人物概念圖的方式,體會「壯士」是怎樣的人,激發學生愛國熱情和對革命前輩的敬仰。

二、初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積累多音字

1.生字組詞

寇kòu(日寇)

冀jì(希冀)

副fù(副班長)

榴liú(手榴彈)

彈dàn(炮彈)

掄lūn(掄一圈)

貫guàn(全神貫注)

棋qí(象棋)

懸xuán(懸崖)

沸fèi(沸騰)

澗jiàn(山澗)

雹báo(冰雹)

屹yì(屹立)

悅yuè(喜悅)

屈qū(委屈)

2.多音字

běng(繃著臉)

bēng(繃帶)

dàn(子彈)

tán(彈琴)

zhe(看著)

zhuó(沉著)

zháo(著涼)

3.近義詞

進犯──侵犯

崎嶇──蜿蜒

屹立──聳立

眺望──遙望

豪邁──豪放

沉著──冷靜

奉命──遵照

相繼──連續

依託──依靠

驚天動地──震天撼地

氣壯山河──氣吞山河

4.反義詞

集中──分散

沉著──慌張

崎嶇──平坦

英勇──懦弱

豪邁──狹隘

昂首挺胸──垂頭喪氣

驚天動地──風平浪靜

斬釘截鐵──猶豫不決

5.理解詞語

屹立:像山峰一樣高聳而穩固地站立,常用來形容堅定不可動搖。

眺望:從高處往遠處看。

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形容處於有利的地位。

昂首挺胸:仰著頭挺著胸無所畏懼的樣子。

粉身碎骨:身體被粉碎,形容死得很慘。

驚天動地:驚動了天地。形容聲音響亮或事業輝煌。

氣壯山河:形容氣勢十分雄壯,可以使山河壯麗多彩。

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誘敵上山,英勇殺敵,最後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現了五壯士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仇恨敵人、勇於犧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

四、細讀課文,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講七連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講六班五個戰士誘敵上山,痛殲敵人。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講五個戰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

第四部分(第4-5自然段):講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頂峰,英勇殲敵。

第五部分(第6-9自然段):講五壯士英勇壯烈地跳下深谷。

五、精讀課文,解析句子,回答問題

1.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後面。

這兩句話表現了五壯士為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堅定不移的決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一個「走」字,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體現出班長態度之堅定、決定之果斷,飽含著五壯士高昂的鬥志和對人民的深切的愛,表現出崇高的自我犧牲的精神。「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這裡,沒有寫其他戰士的語言,只寫他們的內心狀態(「熱血沸騰」)和動作(「緊跟」)。說明他們和班長的想法是一致的。

相關焦點

  • 六年級上第6課《狼牙山五壯士》課文這樣學,知識點牢牢掌握!
    今天要預習的這篇課文《狼牙山五壯士》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講述了五位戰士捨身取義,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和安全,英勇殺敵,勇於犧牲的英雄事跡。五壯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可歌可泣,課文中的動作描寫和情態描寫還原了當年驚天動地的戰爭場面,為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雄已逝,精神長存!讓我們帶著敬意認真的閱讀這篇文章吧!
  • 狼牙山五壯士 四上滬教版優質課一等獎教學視頻教學設計教學課件
    理解「壯士」,指導讀題。 說明:本文是一篇具有濃烈愛國主義色彩的記敘文,「壯士」一詞又奠定了本文的情感基調。因此,在教學伊始從談話入手,滲透故事發生的背景,並在理解「壯士」一詞字面意思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感受五壯士的豪壯,激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 二、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 1.引導學生回顧敘事文章的六要素。
  • 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你真的會用嗎?
    一.點面結合的運用之一:寫景場面在寫景散文和敘事散文中,往往會運用到環境描寫。環境描寫又包含兩種描寫,一是自然環境;二是社會環境。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環境描寫,都離不開場面描寫。而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 經典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看資深教師這樣講解全文,學生:佩服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六課《狼牙山五壯士》的課文怎樣學習呢?可以說這篇課文是一篇經典課文,那麼怎樣學好這篇課文呢?下面就跟隨資深教師杜du的腳步走進這篇課文吧!本課目標是:1.會寫課後的15個生字,並會寫「日寇、奮戰、險要」等詞語;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描寫武裝是英勇跳崖的部分,理解課文的內容,了解狼牙山五壯士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的英雄事跡。
  •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6課(狼牙山五壯士)解析
    狼牙山五壯士(1)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遊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表現力五壯士勇於承擔重任,不怕犧牲的精神。)
  • 【追尋先烈足跡】狼牙山五壯士 | 寧死不屈 視死如歸
    這是收錄在小學生課本裡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的片段,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在晉察冀邊區的狼牙山發生的五壯士奮勇捨身跳崖的故事。這五位壯士分別是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班長馬寶玉, 副班長葛振林, 戰士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
  • 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課時特訓第二單元《6狼牙山五壯士》答案參考
    六年級上冊語文同步課時特訓第二單元《6狼牙山五壯士》答案參考字詞階梯一、看拼音,寫詞語。屹立 眺望2.根據課文內容,在橫線上填上合適的詞語。這聲音體現了五壯士怎樣的情感?談談你的理解。「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土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充分讚揚了中國人民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
  • 狼牙山五壯士壯舉是真的嗎?
    [摘要]宋學義和葛振林是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兩位倖存者,他們的回憶是後人了解五壯士戰鬥經歷的最主要依據。因兩人回憶在個別細節中存在不同,網絡上便以這些細微差別質疑狼牙山五壯士的真實性。獵獵軍旗上,「狼牙山五壯士」幾個大字,展現著百鍊成鋼的鐵血軍魂。七十多年前,五壯士為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戰至彈盡路絕,他們跳下萬丈懸崖。縱身一躍的決絕身影,詮釋了中國人寧死不屈、血戰到底的抗戰精神。近幾年,網絡上不時冒出懷疑和虛構「狼牙山五壯士」抗日鬥爭情節的奇談怪論,混淆了視聽,抹黑了英雄。
  • 六年級上《窮人》: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環境描寫,體會人物形象
    六年級上《窮人》: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環境描寫,體會人物形象一、學習目標能快速默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抓住人物對話和心理活動、環境描寫來體會桑娜和漁夫的人物形象。能根據提供的語境,聯繫課文內容描寫桑娜的心理活動。
  • 人教社承認狼牙山五壯士事跡退出小學正式課本
    人教社表示只是將其從小學五年級課本調到四年級自讀課本,葛振林兒子不做評價  關於小學課本刪除《狼牙山五壯士》的消息見報後,引起廣泛關注。昨晚,葛振林的二兒子說,對《狼牙山五壯士》從課本刪除一事他們不做評價。
  • 「狼牙山五壯士」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跳崖的?目睹全程的日本兵當時...
    狼牙山五壯士」,是抗日戰爭時期發生在河北狼牙山的壯烈故事。五名八路軍戰士為了掩護百姓和主力隊員撤退,為牽制日軍主力,而後悲壯跳崖。
  • 今天我們紀念狼牙山五壯士,到底有啥意義?
    1942年3月,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邊區軍民肩扛手提,攀山崖、翻陡壁,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狼牙山五壯士跳崖之處,修建了一座「狼牙山三烈士塔」,朱良才在該塔基座上專門題詩,「北嶽狼牙聳,邊疆血火紅。捐軀全大節,斷後競奇功。疇昔農家子,今朝八路雄。五人三烈士,戰史壯高風。」
  • 當年逼狼牙山五壯士跳崖的日本老兵,52年後,前來中國下跪道歉
    其中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相信很多讀者在小學課本中就已經瀏覽過。而回顧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時,大家會發現,狼牙山五壯士其實是被日本鬼子逼死而跳下懸崖。那麼這位日本鬼子現狀如何呢?其實他在52年後還來到了中國,曾經下跪道歉。狼牙山五壯士現在被修訂,在六年級上冊第2單元當中,小學生們會學習到的一篇語文課文。
  • 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70多年前,五壯士在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 1941年9月25日,日偽軍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他們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並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
  • 登頂狼牙山,緬懷五壯士
    中國記錄通訊社【記者袁軍】2020年9月24日,在保定市川渝商會楊大軍會長親自安排下,我們一行三人驅車前往位於河北易縣西南的狼牙山,瞻仰了五壯士的英雄事跡,而且成功登頂狼牙山主峰——棋盤坨。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五壯士抗擊日寇,英勇跳崖的英雄事跡就發生在這裡。
  • 最高法:已依法強制執行「狼牙山五壯士」案判決
    根據判決,兩案一、二審判決書的內容摘要在21日的《人民法院報》上刊登。據了解,2013年9月9日,洪振快在財經網發表《小學課本「狼牙山五壯士」有多處不實》一文,對狼牙山五壯士事跡中的細節提出質疑。2015年8月17日,「狼牙山五壯士」兩名倖存者的後人葛長生和宋福保分別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洪振快立即停止侵犯行為並公開道歉。
  • 六年級上,《語文園地四》: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環境描寫
    六年級上,《語文園地四》: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環境描寫一、交流平臺:藉助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以及故事情節、環境描寫等感受小說中鮮明的人物形象。小說有三個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典型環境(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人物是小說的核心,情節是小說的骨架,環境是小說的背景。 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說中的人物,稱為典型人物,可以通過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神態進行描寫。
  • "狼牙山五壯士"法官:被告用無關或關聯小細節來否定真實
    由於楊成武將軍「圍魏救趙」戰術的成功,九蓮山至沙嶺子一帶出現了大約二十裡寬的口子,為被圍困在狼牙山上的4萬多軍民提供了難得的突圍良機。  為了掩護被圍軍民的突圍,一團團長邱蔚命令七連在狼牙山阻擊由南向北進攻的日偽軍。9月25日七連接到任務後,立即派班長馬寶玉率六班的葛振林、胡福才、胡德林、宋學義和機槍班的兩名戰士,利用狼牙山的險要地形正面阻擊敵人。狼牙山戰鬥由此打響。
  • 當年逼死狼牙山五壯士的日本軍官,56年後,來到狼牙山下跪懺悔
    《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國第一批抗日英雄群體,不僅被翻拍成影視作品,還作為連環畫、書籍出版,更是被收入小學語文課文中,成為了小學生必學的課文。事情發生多年後,在1997年引起了再次轟動,因為一個神秘人的到來,讓看似恢復平靜的村子再起波瀾。
  • 河北日報:狼牙山五壯士英風長存天地間
    英雄五壯士,威震狼牙山。70多年前,五壯士在狼牙山的縱身一躍,被定格在偉大的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歷史上。1941年9月25日,日偽軍圍攻易縣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區,企圖殲滅該地區的八路軍和地方黨政機關。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一團七連六班奉命掩護大部隊及狼牙山地區群眾安全轉移。他們打退日偽軍多次進攻,並將敵人引向狼牙山峰頂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