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網紅"加入自媒體平臺 一邊出去玩一邊賺錢

2020-12-12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旅遊網紅」的機會在這裡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那網民「北石同學」肯定要投自己一票:有人出錢讓他出去玩,住維也納的豪華酒店、塞席爾的北島度假村。他需要做的只是發一篇微博或者做一場直播,把體驗分享給大家,就像普通人曬朋友圈一樣。

「一邊玩著,一邊賺錢,太幸福了。」「北石同學」自己都覺得幸運。羨慕嗎?你也可以加入他們。在網絡上,這群人有個共同的身份叫「旅遊網紅」。他們的陣地,就是微博、微信、頭條號上的旅遊自媒體。

  用戶習慣分享旅遊

「北石同學」原本只是一個愛好旅遊的普通人。他用了兩年半時間,一個人自助旅行,從一開始去北緯30度,進而到世界各地體驗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他把這些經歷和體驗分享到微博上,竟然收穫了不錯的閱讀量。

「旅遊自媒體和網紅的發展有龐大的用戶基礎。截至2016年,僅在微博上打了旅遊興趣的用戶就超過1.2億,旅遊話題閱讀量接近2000億。」微博生活及旅遊事業部總經理劉奇認為,這些規模龐大的用戶除了消費旅遊內容,也在不斷增加對旅遊內容的生產和發布。

目前在全球用戶當中,在社交媒體上喜歡分享旅遊內容的用戶佔76%,而中國習慣在社交媒體分享旅遊的用戶超過了84%。2015年旅遊自媒體閱讀量超過了60億,全年超過700億,今年預計還會增長50%左右。

感興趣的人多,旅遊自媒體就成了商家必爭的新媒體通道。而且,相對於高昂的明星代言人,旅遊目的地也喜歡用性價比高又接地氣的旅遊達人做推廣。今年9月13日,「澳門巴黎人」酒店開業,就找了60多名旅遊網紅做開業推廣。

「作為新品牌,我們的官方社交媒體所能接觸的範圍有限,但是如果我們邀請100位網紅一起做新品牌傳播,達到的廣度會比較好。」金沙中國電子商務副總裁趙路這樣解釋選擇網紅的初衷,「而且『澳門巴黎人』這樣一個3000間體量的旅遊綜合體,怎麼樣去體驗餐飲、娛樂或酒店住宿,交給網紅深度體驗,會呈現得更立體。」

因此,除了旅遊,「澳門巴黎人」還邀請了泛時尚和美食領域的網紅,從巴黎人的美食、法國風格的購物街等角度,全方位宣傳「澳門巴黎人」酒店。傳播手段除了傳統圖文,還有可視化視頻、直播,明星紅人的助推體驗,線上線下活動展示,形成了良好傳播效應。截至10月初,百度搜索「澳門巴黎人」詞條已經達到145萬條,微博話題討論量達到20萬條,總閱讀量已經超過10億,酒店粉絲增長超過10萬人,使品牌曝光和影響力在短時間內達到峰值。

這些傳播轉化為真金白銀的商業價值。「開業前半個月,平均每天有4萬人來到『澳門巴黎人』,其中有84%來自於中國大陸。我們的開業非常成功。」對這個成績,趙路表示「滿意」。

  背靠平臺好賺錢

今年,「北石同學」與北京雲微星璨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籤約,正式開始了網紅生涯。「雲微星璨是一家新成立的自媒體經紀人公司,通過提供品牌整合服務,包括內容、個人的商業包裝,幫助他們提升價值。」據北京雲微星璨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施展介紹,今年5月至今,已經有60位旅遊大咖和公司籤訂了MCN的合作模式,包括凱德印象、小小沙的「帶著英語旅行」等欄目。

籤約後,雲微星璨幫助他們通過分享攻略、美圖、視頻、音頻等形式整合內容,樹立品牌,持續商業化。除了微博平臺之外,公司還幫助籤約自媒體在其他新平臺上延展,形成平臺集合,提高曝光度。半年下來,80%的大咖用戶增長了約20%。

「網紅進一步的升級發展,打造自己的IP,離不開MCN這樣一體化的平臺支持。」暢遊新媒CEO叢林以自己的公司舉例,「暢遊新媒有非常廣泛的旅遊客戶和專業的廣告營銷能力。比如,主題公園、航空郵輪、展會、在線旅遊等等都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包括周邊產業,像汽車、戶外、數碼、科技、食品、績效以及生活家居等等。這是旅遊網紅們不具備的資源」。

籤約旅遊MCN網紅後,暢遊新媒會給網紅進行定位、培訓和包裝,再為網紅打通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天天快報等流量資源頻道,進行流量和營銷推廣。更重要的是,公司會幫助旅遊網紅對接目的地、旅遊局等商業資源,甚至向電商網紅轉化。

目前,暢遊新媒籤約了50名旅遊網紅,每月發文500多篇,閱讀量達1.5億。更重要的是,作為MCN的機構,經紀公司會幫助旅遊網紅確定品牌定位,找到受眾最關心的營銷價值,為旅遊網紅打造視頻或者是直播的喜聞樂見的傳播形式。這種專業團隊作戰的力量,完全改變了網紅們早期「自力更生」的玩法,也幫助他們獲得更快速更高效的變現渠道。

  尋找商業和內容的平衡

自媒體的紅利期已經過去,旅遊自媒體也不例外。來自新浪微博的數據顯示,三季度頭部自媒體的用戶數量環比增長了10%,閱讀量增長了50%。旅遊的頭部用戶今年的月均閱讀總量增長19.8%,閱讀總量達到了661億。從數據來看,在旅遊自媒體領域,頭部自媒體的閱讀量佔據了總量的90%。

在這種情況下,新來者想要獲得關注,需要有絕招。「作為新進博主,如果要進入90%的閱讀量盤子,可能要關注短視頻領域。」劉奇發現,短視頻能夠快速提升閱讀量,「短視頻類的博文轉發次數是同樣文字的18倍,累計的觀看人數超過了6400萬。」

這並不是說圖文就沒有機會了。到目前為止,微博超過85%的閱讀量還是傳統的圖文和長文的自媒體。劉奇表示,接下來微博會推出以閱讀為主題的內容,結合目的地,鼓勵大家在話題上發布優質旅遊內容。同時針對視頻和直播領域,推出直播旅行話題。

但是他也強調,無論是短視頻、直播還是長圖文,優質內容都是關鍵。「我們要把自己真實的旅行體驗分享給大家。這種體驗的分享是完全不同的。」「北石同學」也表示,現在他是花商家的錢旅遊,更需要在商業依託和真實內容之間找到平衡。

「自媒體不僅是記錄者,更多地也是挖掘者,要有深度。」「北石同學」解釋說,比如「澳門巴黎人」開業,如果按照傳播的公關方式,大家就只知道有這樣一家酒店開業。但自媒體要把更多對用戶有用的信息挖掘出來,傳遞出來,比如說這個酒店哪家餐廳好吃,交通怎麼去,有什麼折扣信息,讓別人不會覺得只是推送冷冰冰的廣告或者新聞。

在他看來,一個優秀的自媒體是有溫度的。「我在路上寫過很多文章,就是以個人感悟的情感為主。」「北石同學」說,「自媒體不是發布機,不是廣告代理商,我們是用戶身邊真實的哥哥姐姐,讓他看到以後也擁有一樣的用戶體驗」。

他還建議自媒體可以適當跨界,但一定要真實地呈現初學者、體驗者的狀態。例如,他以前曾經接過一個汽車活動的合作,當時客戶要求他就把真實體驗寫下來,千萬不要寫汽車參數等非常專業的數據。文章發表以後,有粉絲表示自己會去看參數和互動,客戶非常滿意。

對於旅遊目的地和商家來說,如何選擇最合適的網紅替自己打出合適的廣告,也是一門學問。「不管哪個領域,包括旅遊,意見領袖和旅遊目的地的品牌形象是否能進行有效的配合非常重要。」旗下擁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的一下科技副總裁何一舉例說,如果旅遊目的地的風格是華麗、昂貴、舒適的,長期做窮遊、背包客的旅行家和意見領袖就不匹配了,因為他的粉絲群並非高度匹配。她認為旅遊網紅的機會窗口還在。「如果你想當網紅,建議做旅遊網紅,因為可以延展到時尚、衣食住行各個領域;第二,不要怕你年齡大,沒有關係,也不要看顏值,其實和長相沒有關係;第三,平臺和工具要用好,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這些平臺都可以快速漲粉。」(佘 穎)

能否變現才是關鍵

今年算得上是網際網路直播發展最快的一年,直播、網紅之類的字眼頻頻出現在電商、美妝、電競等行業,而旅遊行業才是最早發現網紅價值的領域之一,那時候,他們還被稱作「大蝦」與「達人」。

有數據表明,以一趟四天三夜的旅行為例,從選擇目的地到計劃、到查詢攻略預訂酒店、再到旅行時的分享和事後總結,用戶平均要花費42小時在網際網路上。這說明,旅遊是個適合分享又蘊含巨大商業價值的領域。或許正是因為如此,這些年旅行的熱點話題才始終佔據著微博熱搜榜前列。只是在最開始的時候,這只是一個單純的微博話題,他們也只是一群在業餘時間分享攻略的旅遊達人,並沒有直接對旅遊消費產生影響。而如今,隨著人們觀念轉變和消費升級,跟著「紅人」去旅行是一種常態,旅遊網紅也成了左右旅遊市場的關鍵因素。要想扮演好這個重要角色,能否實現流量變現是關鍵中的關鍵。

具體到變現手段,可以開設旅遊攝影團,一邊旅遊,一邊實地講解攝影技巧,帶動器材及周邊產品銷售;可以開設旅遊服裝網店,為想拍出美美的旅行照片的女性提供針對不同風景的服裝搭配。當然,這些只是入門級的變現手段,更高端的還要從創新旅遊體驗入手。

目前,我國大多數景點的遊覽項目還停留在走過、看過的階段,普遍缺乏遊客參與感,自帶互動性基因的旅遊網紅,則恰恰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比如,在有條件開展潛水或衝浪等項目的景區,旅遊網紅可以通過直播教會大家各種玩法,人們本來就對這樣的項目充滿好奇,也有嘗試的衝動,在掌握了教程之後,必然提升他們前往該景區的動力;比如,在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景區,旅遊網紅可以探訪其背後的故事並介紹鑑賞方法,讓人們被這樣的人文氣息所吸引。

也就是說,要想實現高端變現,旅遊網紅首先要「變身」,要充當旅遊資源再創造、再創意的開路人,以此形成全新的旅遊藍海,推動旅遊消費不斷升級。如此高端的目標,實際上也是給旅遊網紅提出了高端要求。即,不拼「顏值」拼「內涵」。當然,這裡所說的「內涵」,包括物與人兩個層面。

就「物」的層面來講,是指優質的旅遊產品才是正途。畢竟,無論傳播渠道和營銷渠道怎樣創新,讓用戶下決心購買的還是能夠滿足其需求的產品,旅遊行業也是如此。很多直播目前是不能直接下單的,要想把直播時的氣氛、情懷、衝動轉化成直播結束後實實在在的下單率,就要靠旅遊產品真正的核心競爭力了。所以,對旅遊企業來說,做出優質的旅遊產品是主營業務,旅遊網紅直播是增加用戶沉澱的手段,千萬不要本末倒置。

就「人」的層面來說,是指要努力打造真正的網紅IP。眼下,旅遊達人越來越多,同質化現象嚴重。要想從中跳出來,必須得有點真本事才行,比如,成為旅遊這一垂直領域的專家,樹立自身差異性,讓對旅遊有想法的人認可你這個IP品牌,進而產生追隨意願。在打造真正的網紅IP上,直播平臺、相關經紀公司都可以出一份力。

當然,隨著網紅經濟持續發酵,勢必會有更多的旅遊網紅出現,直播手段也會不斷翻新。在這個過程中,難免出現用虛假數據歪曲消費者對旅遊目的地認識的問題。所以,提前進行妥善的預防和處理是必要的。唯有如此,像旅遊網紅這樣的新型模式才能走得長遠,壯大流量變現能力也才能真正落地。(牛 瑾)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邊玩邊賺錢 「旅遊網紅」是自媒體平臺新機會?
    如果要評選世界上最幸福的工作,那網民「北石同學」肯定要投自己一票:有人出錢讓他出去玩,住維也納的豪華酒店、塞席爾的北島度假村。他需要做的只是發一篇微博或者做一場直播,把體驗分享給大家,就像普通人曬朋友圈一樣。
  • 嚮往一邊旅遊一邊賺錢的生活?要麼幹自媒體要麼當導遊
    一邊旅遊一邊賺錢?這樣的生活,是不是想想都覺得非常愜意和嚮往,其實,要想過上這樣的生活,並不是不可能。 如果是沒有成家,而且還是一個人單身的話,一邊旅遊一邊賺錢,這樣的生活和工作狀態還是相當愜意的。
  • 自駕遊賺錢—一邊自駕遊一邊賺錢,是人人都嚮往的生活
    不少人的夢想就是能夠週遊全世界,所以大家為了實現這個美麗的夢想,都在拼命的賺錢。想著只要是能夠賺夠錢,就可以退休開始自己的旅行計劃。可是全世界可以去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而且出行的成本現在也是越來越高。想要賺足環遊世界的錢,那可真是比較困難的。有人選擇窮遊,雖然玩遍了很多地方,但是還是比較艱苦的。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實也可以一邊旅行一邊賺錢。看到這裡是不是很心動?
  • 這篇文章一定要讀完,從此一邊旅行還能一邊賺錢
    住免費豪華酒店、吃異域風格大餐、玩遍世界秘境。對於專業的旅遊自媒體人來說,這些都是日常。這年頭做什麼都能賺錢,有人一邊旅行吃喝玩樂,還能一邊賺錢。人人都嚮往遠方,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坐在辦公室裡每天朝九晚五,和環遊世界大冒險相比,哪個更有吸引力?結果不言而喻。所以,現在各路網紅旅遊自媒體,在各大內容平臺上很吃香。
  • 你旅遊都是玩,別人一邊旅遊一邊賺錢,路費都有了,你的那
    現在去旅遊的人比較多,人家可以一直玩,你玩一半經費就不夠,要是在帶個女朋友什麼的,就丟人了。今天小編推薦幾個可以一邊旅遊一邊賺錢。第一就是,我們平時知道的自媒體,可以把自己旅遊的經歷拍下來,發到自媒體上面,靠流量賺錢,你視頻的質量一定要高一點哦,關注的人多了就是可以接廣告第2就是,我們去比較遠的地方外國啊,或者那裡可以給別人代購回來,賺一些差價,其實也很不錯的,客戶很多的。一次下來你們的機票錢差不多出來了。
  • 你有想過,一邊旅遊一邊錄視頻,還能賺錢?
    隨著短視頻和直播的興起,越來越多人加入這個行業,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導致眾多小夥伴們只能待在家裡,那麼旅遊視頻這個領域,今年還是非常值得做的。因為小編是寫旅遊行業的,那麼小編就來分析旅遊短視頻這個領域,到底能不能賺錢。
  • 一邊做自媒體,一邊考教師證
    -3-做好選擇後,我首先開始了自媒體寫作之路的探索。老人們常說萬事開頭難,這句話一點問題也沒有。剛開始,我聽從朋友的建議,廣撒網,搜集了很多投稿平臺,然後找出比較適合自己風格的平臺模仿、出稿、投稿,一篇被退回就再寫一篇寄過去,沒有人告訴我是什麼原因被退稿,也沒有人教我應該怎麼寫才能提高過稿率,但是我堅信,只要我還在寫,總有被認可的時候。
  • 自媒體賺錢
    肯定是來得及的,從微博的崛起到各大平臺的文字板塊再到17年的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小紅書……所有視頻平臺的崛起包括公眾號都掀起了一波浪潮,這波浪潮就叫做紅潤期,紅潤到什麼程度,最開始的短視頻市場,你發點貓貓狗狗發的什麼都可以只要你有內容你就能火,就像當初的公眾號一樣,你靠搬運也能成為一個百萬粉絲的大號,但是現在我們都知道玩不轉了,因為平臺的紅潤期過去了,但是很多人都那邊在說「你看自媒體不賺錢」因為現在薅平臺羊毛的時代過去了
  • 一邊旅行,一邊做網紅,你羨慕嗎?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由於社交工具的普及,旅行中的見聞和感受可以隨時進行分享,激發起別人對遠方的嚮往,並且為後來者提供攻略,這就是旅遊網紅誕生的原因。旅遊網紅的變現很容易,導購、做廣告、做代言、賣產品、出書,輕輕鬆鬆就能獲得豐厚收入。一邊旅行,一邊做網紅,過著詩意的日子,你羨慕嗎?
  • 要怎麼樣才能一邊旅行一邊賺錢呢?
    一邊旅行一邊賺錢是每個人的夢想,但很多人認為只有這樣想法,沒有實際行動,很多人有行動但不懂做什麼,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允許學生一邊旅行一邊賺錢,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歷,給大家對於一個研究思路。
  • 那些一邊賺錢,一邊去旅行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答案在文末)
    我想去旅遊,但是錢不多,怎麼才可以一邊旅遊一邊掙錢呢?求教!我想邊旅遊邊賺錢,去一個城市待一兩個月就換另一個地方,請問做什麼?我想掙點錢,暑假想出去旅行,但不知道怎麼掙錢!我想花半年時間去西藏感受那裡的生活,但是我的錢不多,是否可以?騎行出去旅行,路上怎麼賺錢啊?聽說現在小時工和日工不好找啊!
  • 生活就是一邊捨棄,一邊得到
    生活中,我們總是面臨種種選擇,總期盼所有美好的東西都能一把攬入懷中,忙到最後,卻發現,生活,只能一邊捨棄,才能一邊得到。捨棄無用社交,得到更多獨處時光。可如今,若走出去,沒有幾個隨喊隨到的朋友,似乎就代表著自己混得太差勁了。不管是職場上、還是在親戚朋友間,都會覺得,你就是個沒有出息的人。於是,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個家庭中,不僅男人忙著應酬,女人也有屬於自己的圈子。一天二十四小時,總覺得不夠用。每到周末,也想方設法,要麼約這個出來玩一玩,陪那個出去逛一逛,一有空閒,還不停地通過網絡,想要和外界保持「密切」聯繫。
  • 一邊旅行一邊賺錢,這個98年小夥靠拍視頻玩轉了大半個中國
    2017年7月辭掉工作,開始全心投入自媒體。視頻題材主要是旅行日記,記錄阿奇個人遊玩過程中的旅行趣事,還包括介紹旅行地,美食探店等題材。目前月收入5-7K左右,能基本維持旅行開銷。阿奇現已拍攝視頻vlog60多個,頭條號關注量2.6萬,在各大主流視頻平臺上搜索「旅行人阿奇」都可以看到他的vlog。
  • 一邊玩一邊賺錢,他們是如何把旅行變成工作的?
    —Kristin Addis, Be My Travel Muse從一開始就想好盈利模式「很多博主的博客都是先創作後賺錢。雖然你可能不會想從第一天就開始賺錢,但盈利策略應該始終牢記於心。博客的整體方向和結構也應該據此規劃。
  • 「一邊罵大陸,一邊吃大陸」
    然而,林昶佐這種抹紅伎倆瞬間被島內媒體和藍營「立委」打臉。原來這些「臺獨分子」阻撓兩岸交流,不讓廣大臺灣同胞享受兩岸關係的紅利, 「自己家卻賺飽人民幣」。媒體爆料稱,林昶佐的母親黃惠英在大陸擔任執業會計師,一樣賺大陸錢。有藍營「立委」就質疑,作為黃惠英兒子的林昶佐,也「被大陸操作」了嗎?
  • 自媒體平臺哪個比較好,哪些自媒體能賺錢
    哪個自媒體目前比較好,稿費比較高,能真正的賺到錢,見過小編幾年自媒體的經驗總結,分享目前比較熱門的自媒體平臺,收錄比較好,排名比較靠前的媒體平臺,想賺錢的朋友不能錯過哦。甚至可以說在眾多自媒體平臺中,同一篇文案的收錄量和閱讀量在搜狐號都是最高的,並且凡收錄必首頁展現,本人親測過,這點對於自媒體人來說可是相當吸引人的。
  • 有沒有一邊自由旅行,一邊賺錢的工作
    夢想的豐滿支撐了,在現實下的妥協,真想一邊賺錢,一邊工作。不用擠在節假日中,不用在高峰期排隊,也不是像導遊帶團一樣操心勞累,還要承擔一些責任,遇見不講理的遊客,自己還受委屈,不是像網絡寫手一樣每天敲打的鍵盤,也不是像旅行體驗家,讓公司支配讓你去哪就去哪,專門為一個景點熱門而起身,而是自己安排行程,自己規劃路線,沒有人去管束你,制約你。
  • 玩家發現用花生油更容易「吃雞」,一邊玩一邊抹油!
    平時我們在經典模式中打出去的子彈都非常小,所以高速移動沒有問題;而在火力對決模式中這麼大的物體要高速移動,應該會對伺服器造成很大的壓力,進而產生了這種特色現象。 訓練場裡的奇葩玩家
  • 女面試官: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打一字?
    女面試官:一邊是紅,一邊是綠,一邊喜風,一邊喜雨, 打一字不管是哪家公司招人的時候,都是需要面試的,一些公司面試除了要考驗你的專業能力之外,還考察一些其他的能力。每個人都想要找一份好工作,現在的大學生可以算是,遍地都是。
  • 自媒體如何入門,自媒體平臺有哪些?自媒體運營怎麼賺錢!
    什麼是自媒體 自媒體就是個人藉助網際網路媒體平臺,發布自己原創內容的一種傳播方式。 狹義自媒體是指以單個的個體作為新聞製造主體而進行內容創造的,而且擁有獨立用戶號的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