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這個冬天你不用上班,去南極看看企鵝、去芬蘭看極光、去泰國釣魷魚。住免費豪華酒店、吃異域風格大餐、玩遍世界秘境。
對於專業的旅遊自媒體人來說,這些都是日常。這年頭做什麼都能賺錢,有人一邊旅行吃喝玩樂,還能一邊賺錢。
人人都嚮往遠方,想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坐在辦公室裡每天朝九晚五,和環遊世界大冒險相比,哪個更有吸引力?結果不言而喻。
所以,現在各路網紅旅遊自媒體,在各大內容平臺上很吃香。比如著名的《侶行》夫婦倆,由於他們進入這個行業很早,線路也很吸引人,所以一直以來頗受關注。
旅遊自媒體
旅遊自媒體賺錢嗎?
任何行業都遵循「二八原則」,賺到錢的永遠是哪些位於頭部的人。前20%的旅遊自媒體,主要收入來自於兩部分:平臺流量補貼和廣告費。對於流量大V還可以找贊助商,當環球冒險家。
剩下的80%,路費、酒店等開銷算下來通常自己還要倒貼錢,所以常常是從入門到放棄。
旅遊自媒體,說走就走的旅行,想說愛你不容易。那麼那些賺錢的旅遊自媒體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如何做好旅行自媒體
既然是旅行自媒體,就不能在家裡坐著,得出門走走。旅行自媒體寫文章、發照片、拍視頻,都應該做哪些內容呢?一般有這麼幾類:
旅遊自媒體
1.景點推薦和攻略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去一些大眾不太容易去的地方,比如去北歐看極光,去土耳其坐熱氣球,當然費用也不菲。或者在一些著名的旅遊景點,發現一些新奇好玩的事情,比如美食、酒店等。介紹旅遊攻略也能滿足大眾的剛需。
2.介紹風土人情
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異域風情、風土人情的介紹,常常會帶來新奇感。比如可以去非洲拍一些土著們的生活方式,分享到自媒體平臺。還有個很新鮮的方式,每到一個地方,可以採訪一下當地居民對某個話題的看法。
3.自駕遊記錄
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這也是非常火爆的題材,自駕遊本身具備很強的體驗感,觀眾容易產生角色代入和嚮往。比如自駕去西藏,在發一些缺氧、拋錨、藏羚羊等路上的趣事,然後站在懸崖邊上、或者山頂上發表一下人生感悟,會是很好的話題。
旅遊自媒體
興趣是旅遊自媒體最大驅動力
如果單純為了賺錢,從零開始做旅行自媒體將會非常艱難。因為相對於一般自媒體,旅行自媒體的旅行費用並不便宜,早期投入會非常大,很可能長時間內看不到收益。
很多人全職做旅遊自媒體幾個月,從入門到放棄,也是因為經濟上支持不了。
當然,你也可以另闢蹊徑,採用窮遊的方式,邊旅行邊打工賺路費,這是很多人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這樣的另類VLog反而會獲得很多的關注。不過,這種方式的未來可持續性不高。
所以,興趣是旅遊自媒體最大的驅動力。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討論。